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寄生于水禽肠道中的绦虫,种类多达40余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戴文科赖利属和戴文属及膜壳科剑带属的多种绦虫,均寄生于禽类的小肠,主要是十二指肠。大量虫体感染时,常引起贫血、消瘦、下痢、产蛋减少甚至停产。  相似文献   

2.
1绦虫病 寄生于水禽肠道中的绦虫,种类多达40余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戴文科赖利属和戴文属及膜壳科剑带属的多种绦虫,均寄生于禽类的小肠,主要是十二指肠。大量虫体感染时,常引起贫血、消瘦、下痢、产蛋减少甚致停止。  相似文献   

3.
从武隆县巷口镇凤山鸡场2013年10月送检的病鸡小肠中采集绦虫,将采集到的绦虫制成标本,然后在显微镜下观察,并根据绦虫虫体长度,吻钩数目以及虫体、头节、吻钩、节片的形态特征鉴定绦虫的种类。结果显示,在采集的绦虫样本中,1份为膜壳科柴壳属绦虫,1份为膜壳科网宫属绦虫,3份为膜壳科微吻属绦虫。结果表明:武隆某鸡场鸡感染绦虫为混合感染,感染膜壳科微吻属绦虫的机率最大。建议该鸡场使用吡喹酮等药物进行治疗。  相似文献   

4.
对猪体内发育30,40,60,80,95日猪囊尾蚴囊壁的已糖激酶(HK),丙酮酸激酶(PK),乳酸脱氢酶(LDH),苹果酸脱氢酶(MDH),葡萄糖-6-磷酸脱氢酶(G6PDH)活性和葡萄糖(GLc),乳酸(LAC)含量进行测定,结果表明,HK,PK,MDH活性和GLc含量在60,80,95日高于或显著高于30,40日(P>0.05,P<0.05),说明随虫体的生长发育糖代谢逐渐增加。  相似文献   

5.
杨西福 《动物保健》2006,(10):21-23
一、绦虫病寄生于水禽肠道中的绦虫,种类多达40余种,其中最常见的是戴文科赖利属和戴文属及膜壳科剑带属的多种绦虫,均寄生于禽类的小肠,主要是十二指肠。大量虫体感染时,常引起贫血、消瘦、下痢、产蛋减少甚致停止。成虫寄生于水禽的小肠内,成熟的孕卵节片自动脱落,随粪便排到  相似文献   

6.
2003年3月,在进行陕西省杨凌地区兔寄生虫感染情况调查时,发现其中一只兔小肠内有绦虫寄生,感染数量为4条。将所获标本压片固定、盐酸卡红染色,进行镜检观察。经过查阅资料和鉴定,初步判定为绦虫纲(Cestoidea),圆叶目(Cyclophyllidea),裸头科(Anoplocepllalidea),裸头亚科(A.Anoplocephalinae),Mosgovoyia属,Mosgovoyia pectinata栉状莫斯果夫绦虫(Goeze,1782)Spassky 1951。关于兔体绦虫的情况,目前报道的资料较少,现将所观察的虫体形态构造描述如下。  相似文献   

7.
闽西猪柯氏伪裸头绦虫病的调查及防治刘进民(福建省龙岩地区兽医站,364000)猪柯氏伪裸头绦虫病,是由柯氏伪裸头绦虫(Pseudanoplocephalacrawfordi)寄生于猪和野猪的小肠内引起的一种慢性侵袭病。主要危害中猪和小猪。虫体充塞肠道...  相似文献   

8.
对萝北县鸡寄生蠕虫区系进行了调查,剖检15只本地品种鸡,在每只鸡体内均有不同程度的蠕虫寄生,虫体的感染率达100%,共检获虫体5咱,其中绦虫2种,棘沟赖利绦虫(Raillietinaecchinobothride)和四角赖利绦虫(Raillietinaetetragona);线虫3种;鸡蛔虫(Ascaridiagalli)斧沟华首线虫(Acuaria Hamulos)和鸡刺线虫(Heterakis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野生树鼩的寄生虫感染状况,剖检昆明市西郊野外捕获的3只树鼩(雄性1只、雌性2只)后进行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雌性树鼩的体表和体内均未检出寄生虫,在雄性树鼩的肠道发现严重绦虫感染,共检出虫体16条,经鉴定为长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绦虫总重量为3.4 g,占该树鼩体重的3.6%。  相似文献   

10.
为了解野生树鼩的寄生虫感染状况,剖检昆明市西郊野外捕获的3只树鼩(雄性1只、雌性2只)后进行寄生虫检查。结果显示,雌性树鼩的体表和体内均未检出寄生虫,在雄性树鼩的肠道发现严重绦虫感染,共检出虫体16条,经鉴定为长膜壳绦虫(Hymenolepis diminuta),绦虫总重量为3.4 g,占该树鼩体重的3.6%。  相似文献   

11.
硝硫氰醚驱除猪膜壳绦虫的效果观察梁永春,李贵(陕西省畜牧兽医研究所,咸阳712039)惠重庆(富平县畜牧兽医站)猪膜壳绦虫病是由寄生猪体内的柯氏伪裸头绦虫所引起的一种寄生虫病。据报道,除吡喹同对该绦虫病有确切疗效和硫双二氯酚有一定效果外,未曾见有其它...  相似文献   

12.
前殖吸虫为黑龙江省家禽体内少见的虫种,以前曾在鸡体内发现透明前殖吸虫(Prosthogonimuspellucidus),1995年对嫩江县1只鸡体内采集到的前殖吸虫进行鉴定,为黑龙江省首见的楔形前殖吸虫(P.cuneatus),特报告如下。一、材料和方法标本采自嫩江县送检的1只当地品种成年鸡,为农户自家散养。虫体标本在常水中自然死亡后用70%酒精固定,鉴定时虫体用盐酸卡红染色法染色,装片后镜检,观察其形态学特征,测量虫体及其各器官大小,鉴定到种,绘出形态图。二、鉴定结果虫体寄生于鸡直肠和泄殖腔,共8条,经鉴定确认为楔形前殖吸虫──Pr…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小型绦虫的最佳染色方法及膜壳属绦虫的形态结构,采用4%孔雀绿水溶液、欧氏苏木素溶液、德氏苏木素溶液、7%醋酸卡红溶液、明矾卡红、硼酸卡红、盐酸卡红、明矾品红、伊红、红墨水、蓝墨水、黑墨水稀释液共12种染色液制作鸡膜壳绦虫的染色标本,观察其结构特征。结果表明,采用蓝墨水和红墨水染色简便快捷、着色均匀、结构清晰、颜色鲜亮。膜壳属绦虫的未成熟体节可见着色深的雄性生殖器官,每个成熟体节可见一个生殖孔,开口于节片的单侧,孕卵体节可见子宫;染色结果丰富了膜壳属绦虫的形态学资料。小型绦虫使用改进的染色法制片步骤简化、效果好。  相似文献   

14.
为了对绿头鸭肠道内分离的绦虫进行种属鉴定,本试验对向海地区的10只绿头鸭小肠内分离出的3条绦虫进行了形态学和分子生物学的鉴定。经形态学观察测量发现,该绦虫为小型绦虫,全长35 mm,头节呈球形,具有4个吸盘和1个短而圆、可自由伸缩的顶突。顶突上有20~30个小钩,排成一圈。成节有3个圆球形的睾丸,横列在节片中部,储精囊较发达,符合膜壳属绦虫的形态学特征。扩增cox1基因序列并进行序列建树分析,结果支持该绦虫为膜壳属绦虫。综合该虫的形态学特征及分子生物学分析,确定该绦虫为膜壳属绦虫。  相似文献   

15.
鹅剑带绦虫病是由膜壳科、剑带属的剑带绦虫寄生于鹅的小肠,引起鹅的绦虫病。笔者于2012年6月12日在门诊接诊时发现l起鹅剑带绦虫病,现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16.
姜片吸虫病 姜片吸虫病是由片形科姜片属的布氏姜片吸虫(Fasciolopsis buski)寄生于猪小肠内引起的一种吸虫病.虫体在猪体内的寿命为9~13个月.姜片吸虫病是地方性流行病,主要发生于以水生饲料喂猪的地区.人常因生食菱角等水生植物而感染.  相似文献   

17.
不同褐壳蛋鸡品种的饲养试验观察李焕江(哈尔滨原种鸡场)为了摸索引进褐壳蛋鸡饲养管理特点、生长发育及有关生产性能,1989年至1990年笔者将国内引进的几个主要褐壳蛋鸡父母代品种,从育雏到产蛋前期进行了饲养现在分析。1材料和方法观察选择法国的伊莎、加拿...  相似文献   

18.
P.Vannier  E.Albina 《养猪》2011,(4):83-85
猪瘟病毒(HCV)是研究和了解最为透彻的一种猪的病原,这是一种黄病毒科瘟疫病毒属成员。然而,猪可能感染的其它瘟疫病毒还包括:牛病毒性腹泻病毒(BVDV)和边界病病毒(BDV)。瘟疫病毒成员之间的抗原相关性的发现(Dar-byshire,1961),促进了对猪自然感染和实验感染BVDV和BDV的深入研究。猪自然感染BVDV首次报道于1964年的澳大利亚,但是直到1973年才从自然感染猪体内分离到BVDV(Fernelius等,1973)。  相似文献   

19.
猪小袋纤毛虫病是由袋形科结肠小袋纤毛虫寄生于猪肠道内所引起的原虫病。1病原结肠小袋纤毛虫,在其发育过程中又分滋养体和包组。滋养体呈椭圆形,一般长30-120pm,宽20-120pm,体表有许多斜形、排列成行的纤毛,显微镜下放大到400倍清晰可见。虫体的前端有口缘,后端有脑胆,虫体中央有大小核各一个。包囊体近圆形,不活动(在猪体内新形成的虽活动,但时间短)。直径50-60pm,内含小袋纤毛虫。2传播途径小袋纤毛虫包囊如随被污染的饲料、饮水进人猪的体内,即会被消化,选出纤毛虫,虫体在肠内摄食。包鲢在外界抵抗力较强,据资料介…  相似文献   

20.
住肉饱子虫病是由住肉饱子虫属(Sarcocystis)的虫体引起的一种人畜共患寄生虫病。为了了解茫崖地区猪住肉饱子虫病的感染情况,笔者于2010年1月-2010年2月利用农户在腊月时期集中宰猪的有利机会,对农户饲养的猪进行了调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