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冬季猪舍内温湿度与有害气体分布规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试验旨在研究冬季不同类型猪舍(妊娠舍、分娩舍和保育舍)内温度、相对湿度、风速、氨气(NH3)和二氧化碳(CO2)浓度的变化规律、分布情况及其影响因素,为完善猪场的环境调控措施提供理论依据。本试验采用1412型光声多点气体检测仪,RC-4HC温湿度计以及Testo425型风速仪,分别监测猪舍内的NH3和CO2、温湿度和风速的动态变化。监测高度设在距离地面0.8m和1.5m处,每日间隔2小时监测1次,连续监测3d。结果显示:分娩舍内的温湿度最高,其次为保育舍,妊娠舍最低;而风速则相反,妊娠舍内风速最高,其次为保育舍,分娩舍最低;妊娠舍、分娩舍和保育舍内的NH3浓度范围分别为9.16~11.17mg/m^3,9.52~10.79mg/m^3和8.08~8.31mg/m^3;CO2浓度范围分别为2687~4107mg/m^3,3084~3792mg/m^3,1654~2233mg/m^3;通过三个舍内环境因子的相关性分析,温度、湿度、NH3与CO2彼此间显著相关。研究表明NH3浓度水平表现为分娩舍>妊娠舍>保育舍>舍外,四者均未超过国家标准(20mg/m^3)。CO2浓度水平表现为分娩舍>妊娠舍>保育舍>舍外,三种类型猪舍浓度均超过国家标准(1500mg/m^3)。  相似文献   

2.
研究旨在评估空气净化器和换气对冬季哺乳母猪舍空气环境的影响。试验选取三栋封闭式哺乳母猪舍,安装等离子体净化装置作为净化舍,拉窗留2cm缝隙为换气舍,一栋无处理为对照舍。每天9:00、13:00和17:00分别检测猪舍内可吸入颗粒物、有害气体、细菌等指标。结果表明:与对照舍相比,净化舍内PM2.5、PM10浓度、CO2、NH3等有害气体浓度均显著降低(P0.05),且能显著降低舍内病原微生物的数量(P0.05);换气舍内空气卫生质量相对优于对照舍和净化舍,但与净化舍相比,其舍内温度略低。结论:冬季在猪舍安装净化装置和在白天适当缝隙换气,都能有效地改善冬季有窗封闭哺乳猪舍的空气卫生质量。  相似文献   

3.
为了探讨半开放式猪舍内不同饲养阶段空气颗粒物质量浓度分布及其影响因素。在距离猪舍内地面1.5m处使用颗粒物便携式采样器采集某猪场的半开放式妊娠舍、哺乳舍、保育舍、育肥舍等4栋舍内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每天采样4次,每次2 h,连续采样3 d,计算猪舍内颗粒物的质量浓度并探究颗粒物质量浓度与通风、饲喂及季节等因素的关系。发现冬季保育舍内PM2.5、PM10和总悬浮颗粒物(TSP)的含量最高,分别为0.86mg/m~3、0.91 mg/m~3和1.30 mg/m~3,其次为育肥舍,哺乳舍与妊娠舍内的颗粒物的质量浓度最低;人工饲喂可导致哺乳舍内总颗粒物和PM10的质量浓度显著升高2倍以上,且PM10的含量增加是TSP升高的主要原因;在夏季使用机械通风能有效降低保育舍内50%左右总颗粒物和PM10的质量浓度;冬季哺乳舍内PM2.5、PM10、TSP的含量比夏季高1.4倍。由此可见,人工饲喂会使畜舍内颗粒物质量浓度增加;与自然通风相比,机械通风有利于降低畜舍内颗粒物质量浓度;冬季舍内的颗粒物质量浓度高于夏季。根据以上结果,可以制定有效的猪舍空气质量控制方案。  相似文献   

4.
为了比较规模化猪场中不同环境条件下仔猪环境参数和有害气体浓度,探索仔猪和哺乳母猪生长的适宜环境,试验对规模化猪场哺乳仔猪舍和保育舍内早、中、晚温度、湿度和猪舍内有害气体含量进行了测定。结果表明:哺乳仔猪舍温度、湿度均低于国家标准;两类猪舍空气环境中有害气体浓度均在国家标准范围内;哺乳仔猪舍各时间点CO_2、H_2S、NH_3浓度差异不显著(P0.05),且浓度高于保育舍。说明该猪场部分环境参数不符合国家标准,且哺乳仔猪舍与保育舍中的有害气体在不同时间段的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5.
通过测定冬季和夏季两批育肥猪的环境状况及生产性能,探讨在新型大棚、单列式和双列式三种类型猪舍中,舍内环境状况对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大棚舍内气温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相对湿度略高于单列舍,显著高于双列舍;气流速度显著低于单列舍和双列舍;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双列舍,但与单列舍差异不显著;夏季环境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单列舍,但与双列舍差异不明显;冬季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料重比显著低于两类猪舍;夏季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与双列舍差异不显著;料重比显著低于单列舍,与双列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选用不同的保育及育肥猪舍,通过分别控制保育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清粪方式设计了4组试验,分别探究保育舍日清粪次数、猪只日龄及育肥舍日清粪次数、清粪方式对猪舍内环境的影响,尤其是对NH3浓度的影响。结果表明:保育舍的日清粪次数对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影响没有显著差异,增加育肥舍的日清粪次数可以显著降低舍内NH3浓度,而清粪次数过于频繁也使得舍内CO2浓度上升;随着猪的日龄增长,舍内的温湿度及有害气体浓度均有所增加;采用不同清粪方式的育肥舍中,水冲粪尿沟的育肥舍内NH3浓度显著低于只冲粪沟的猪舍。因此在猪舍的粪污管理中要注意及时清理粪尿沟,随着猪只日龄增加适当加强舍内通风,维持冬季猪舍良好的生长环境需求。  相似文献   

7.
《养猪》2016,(1)
为了比较不同类型结构的保育猪猪舍对舍内氨气浓度、温湿度及仔猪生长性能的影响,试验选择屋顶材料由牛毛毡和石棉瓦、中间夹泡沫板构成的传统猪舍为对照组,屋顶材料由铁皮和彩钢板、中间夹泡沫板构成的现代猪舍为试验组,其他饲养管理一致。试验结果表明:1)舍内环境:全天测定的数据显示,饲养仔猪76~81日龄时,现代猪舍的舍内氨气浓度和温湿度均极显著低于传统猪舍(P0.01),仔猪在25~30日龄时传统猪舍与现代猪舍舍内氨气浓度、温湿度无显著性差异(P0.05);早上7:00~8:00之间测定的数据表明,无论饲养仔猪在何日龄区间,现代猪舍的舍内氨气浓度和温湿度均极显著低于传统猪舍(仔猪25~30日龄时保育舍舍内湿度除外);2)一年的生产成绩显示,与传统猪舍相比,现代猪舍饲养保育猪料重比降低11.93%,死亡率降低52.47%。结论:屋顶采用铁皮和彩钢板、中间夹泡沫板构成的现代猪舍能有效降低舍内氨气浓度和温湿度,有益于仔猪生长和健康。  相似文献   

8.
为了研究封闭式猪舍内环境参数的变化,改善猪舍内环境,试验在夏季和冬季进行,每个季节选取3栋建筑结构完全相同的产仔哺乳舍,每天测定6:00、11:00、18:00哺乳仔猪舍内主要环境参数变化。结果表明:冬季舍内CO_2、NH_3、H_2S浓度均极显著高于夏季(P0.01),夏季舍内温度极显著高于冬季(P0.01);06:00时舍内CO_2、NH_3、H_2S浓度均极显著高于11:00和18:00(P0.01),11:00和18:0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06:00时舍内温度极显著低于11:00和18:00(P0.01),11:00和18:00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舍1内CO_2浓度极显著高于舍2和舍3(P0.01),舍2显著高于舍3(P0.05);舍2和舍3内NH_3浓度极显著高于舍1(P0.01),舍2与舍3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H_2S浓度各舍之间变化范围不大,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舍3温度极显著高于舍1和舍2(P0.01),舍1与舍2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说明舍内有害气体的浓度呈现出明显的季节性特征,冬季舍内有害气体浓度最高,不同猪舍内有害气体浓度不同。  相似文献   

9.
新型塑料大棚规模化养猪舍环境状况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大棚舍、有窗舍和开放舍三种类型猪舍冬、夏季五项环境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新型塑料大棚规模化养猪舍环境状况与特点。结果表明,新型塑料大棚规模化养猪舍内冬季空气温度为11.3℃,相对湿度为72.3%,气流速度为0.19m/s,二氧化碳浓度1000ppm;夏季,空气温度26.5℃,相对湿度为80.2%,气流速度为0.72m/s,二氧化碳浓度为640ppm。大棚舍内环境冬、夏季均优于有窗舍,夏季与开放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大棚舍、有窗舍和开放舍三种类型猪舍冬、夏季五项环境指标的测定与分析,研究新型塑料大棚规模化养猪舍环境状况与特点。结果表明,新型塑料大棚规模化养猪舍内冬季空气温度为11.3℃,相对湿度为72.3%,气流速度为0.19 m/s,二氧化碳浓度1000 ppm;夏季,空气温度26.5℃,相对湿度为80.2%,气流速度为0.72 m/s,二氧化碳浓度为640 ppm。大棚舍内环境冬、夏季均优于有窗舍,夏季与开放舍差异不明显。  相似文献   

11.
《畜牧与兽医》2017,(8):111-116
为了研究自然通风模式下和"湿帘-风机系统"下妊娠舍和产仔舍空气细菌气溶胶的分布规律,筛选出更适合养猪生产的养殖模式,采用Andersen-6级撞击式空气微生物采样器对2种通风模式下的妊娠舍和产仔舍15个采样点细菌气溶胶的浓度和粒子分布规律进行了比较分析。结果显示:2种通风模式下产仔舍的细菌气溶胶浓度均显著低于妊娠舍(P0.05);相较于自然通风模式,"湿帘-风机系统"可以显著减少妊娠舍内细菌气溶胶的浓度(P0.05),但是对产仔舍影响不显著(P0.05);细菌气溶胶粒子均主要分布在7.0μm和2.1~3.3μm区间,通风模式和猪舍类型对细菌气溶胶粒子的分布无显著相关(P0.05)。研究表明,"湿帘-风机系统"可以显著降低妊娠舍细菌气溶胶的浓度。  相似文献   

12.
在全环境控制条件下,对采用水泡粪工艺与刮粪工艺的猪舍内环境参数进行对比研究。结果表明,妊娠舍内温度采用水泡粪工艺较刮粪工艺高2.67℃,妊娠舍的二氧化碳(CO 2)浓度差异不显著,分娩舍的CO 2浓度水泡粪工艺比刮粪工艺低48%(P<0.01);水泡粪妊娠舍、分娩舍氨气(NH 3)浓度分别比刮粪工艺低60%(P<0.01)、71%(P<0.01)。由此可知,通过全环境控制技术,可平衡不同的粪尿收集工艺对猪舍内环境环境参数影响。在该研究中,有部分猪舍的环境参数不在舒适范围内,建议定期测定猪舍环境参数,并根据结果适时调节舍内环境参数,使猪只生活在舒适的舍内环境中。  相似文献   

13.
旨在分析探究规模化猪场舍内颗粒物、氨气和二氧化碳的排放分布特点。试验选取了江苏省靖江市一个半封闭式现代化猪场作为试验猪场,分别监测了保育、育肥舍不同位置(南、北、前、后、外)和不同高度(0.5、1.0及1.5 m)的颗粒物(TSP、PM10、PM2.5)与NH3和CO2浓度、温度、相对湿度、光照强度以及风速等。每个舍连续监测3 d,监测时间段为07:00~19:00,每2 h监测一次,全天监测7次。结果显示:猪场舍内颗粒物与有害气体浓度随着舍内湿帘、风机开启与否及猪体的运动情况呈现出规律性的变化;喂料与风机开启阶段,颗粒物浓度呈现升高和降低的相反趋势;舍内TSP浓度及NH3浓度分别最高达到0.822 mg/m3和12.01 mg/m3。猪舍内中部位置的TSP及NH3、CO2浓度均显著性高于四周靠窗位置(P0.05);猪场舍内颗粒物(TSP和PM10)显著高于舍外(P0.05)。研究表明:半封闭式猪场舍内颗粒物与NH3和CO2呈规律性变化,通风量、温湿度及猪体的活动量等均会影响猪舍内颗粒物及NH3和CO2的浓度,舍外空气质量明显好于养殖舍内。  相似文献   

14.
通过测定冬季和夏季2批育肥猪的环境状况及生产性能,探讨新型塑料大棚、单列式和双列式3种类型猪舍内环境对育肥猪生产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冬季大棚舍内气温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相对湿度略高于单列舍,显著高于双列舍,气流速度显著低于单列舍,极显著低于双列舍,氨气和二氧化碳浓度显著高于双列舍,但与单列舍差异不显著;夏季环境各项指标明显优于单列舍,但与双列舍差异不明显。冬季大棚舍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和双列舍,料重比显著低于单列舍,极显著低于双列舍;夏季猪的平均日增重极显著高于单列舍,与双列舍差异不显著,料重比显著低于单列舍,与双列舍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5.
为了探究不同季节猪舍环境温度、湿度和CO2浓度的变化规律,试验于2017年3,6,9,12月份分别对中国农业大学丰宁实验站规模化商品猪场空怀妊娠舍与生长育肥舍内温度、湿度和CO2浓度进行监测。结果表明:空怀妊娠舍和生长育肥舍中温度、湿度与CO2浓度呈明显季节性变化,秋季空怀妊娠舍温度最高(为24.2℃),冬季最低(为16.7℃),春季和夏季分别为18.7℃和23.0℃;秋季生长育肥舍温度最高(为21.9℃),冬季最低(为13.6℃)。空怀妊娠舍内湿度冬季最高,夏季最低。空怀妊娠舍内CO2浓度春、冬季极显著高于夏、秋季(P0.01)。一天不同时间段舍内温度呈规律性变动,为先升高后降低,而春、秋季畜舍内相对湿度先降低后升高。空怀妊娠舍内湿度与CO2浓度高度相关(P0.05或P0.01)。空怀妊娠舍秋季的温热环境指数为72.0,可加大通风量和通风频率以改善环境条件。  相似文献   

16.
试验针对夏季北方地区正常生产的哺乳母猪舍、保育猪舍、育肥猪舍的氨气浓度,检验纳米光催化环境改良剂干粉的处理效果。结果表明,处理20 min后猪舍平均氨气浓度快速降至1.11 mg/L~1.61 mg/L之间。哺乳母猪舍处理后72 h内保持较好的使用效果,96 h恢复至处理前氨气的浓度水平。保育猪舍与育肥猪舍再处理后96 h仍然保持较好的处理效果。  相似文献   

17.
目前,在我国北方地区,塑料拱形暖棚舍养鸡应用较为普遍,种养结合式暖棚舍养鸡模式应用较少,为了对这2种棚舍饲养肉仔鸡的冬季环境状况做出评价,推广科学的养殖方式,本试验选用了2 700只艾维因肉仔鸡分别饲养于此2种棚舍内(饲养舍内密度相同),并分别测定2种棚舍内的空气温热环境指标和有害气体浓度。结果表明:拱形暖棚舍和种养结合棚舍都有良好的保温作用。种养结合棚舍内的气温、气湿和气流3种卫生指标均符合肉仔鸡的生长发育要求,舍内氨气、硫化氢、二氧化碳气体浓度极显著低于拱形暖棚舍(P<0.01),在我国北方地区具有推广价值;而塑料拱形暖棚舍内的温度、湿度较为合适,但气流速度过低,氨气、二氧化碳含量超标,生产上需做好通风换气和日常的饲养管理工作,才可满足肉仔鸡在寒冷季节的生长发育要求。  相似文献   

18.
对工厂化猪场分娩舍合理设计的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张之华 《养猪》1994,(4):22-22
对工厂化猪场分娩舍合理设计的探讨张之华(湖北省南漳县畜牧场特产局441500)工厂化养猪改革了传统的养猪生产工艺,其最为重要的改革是设立了分娩舍和仔猪保育舍。将母猪分娩栏集中安排在分娩舍内,妊娠母猪产前1周从妊娠母猪舍转入分娩舍,产后哺乳4周后再转入...  相似文献   

19.
研究选择两个不同通风方式及卫生管理水平的猪场,研究不同饲养管理模式下的猪舍空气质量的差异。调查结果表明,乙猪场哺乳母猪舍氨气(NH3)浓度极显著低于甲猪场(P<0.01);保育舍NH3浓度显著低于甲猪场(P<0.05);肥育舍NH3浓度显著低于甲猪场(P<0.05)。结果还表明不同饲养管理模式下,有害气体和悬浮颗粒物(TSP)的浓度会有很大区别。由此可见,通风方式及卫生管理水平显著影响猪舍的空气质量。  相似文献   

20.
匡宝晓 《养猪》2005,(6):30-31
猪病的发生有明显的季节性特点,冬季由于猪舍的保温和通风难以很好的协调,导致猪舍空气质量恶劣,因而呼吸道疾病发病率明显升高;冬季还有利于病毒的存活,导致猪病毒病增多,特别容易发生口蹄疫、猪流感、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造成严重经济损失。1呼吸道疾病的控制呼吸道疾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冬季更为严重。冬季很多猪场非常强调保温,猪舍门窗紧闭,有些猪场的保育舍和育肥舍使用塑料大棚。这样温度可能达到了要求,但由于不能有效通风,使得猪舍内空气污浊,氨气等有害气体浓度明显增高,会显著降低猪气管内纤毛的摆动能力,而不能有效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