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叶曙光 《中国种业》2004,(12):58-58
中浙优 1号是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水稻种业有限公司用航天育种育成的恢复系航恢 570与优质米不育系中浙 A配组育成的优质杂交中籼新组合.经 2002- 2003年浙江省单季杂交稻区域试验和温州等地试种示范,表现高产稳产,适应性广,抗性强,米质优,容易栽培,深受农民群众欢迎,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004年 4月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本文主要介绍中浙优 1号在浙江温州的种植表现、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2.
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豫南的种植表现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6年以来,超级杂交稻Y两优1号在豫南稻区种植面积逐渐扩大,为指导农业生产,总结了该品种的种植表现,并提出了适宜豫南地区的栽培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3.
<正>中浙优10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勿忘农种业股份有限公司用中浙A×06制7-10配组育成的三系杂交稻新品种,2012年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浙审稻2012014),2014年通过福建省农业厅引种认定[闽种引稻(2014)第001号]。1高产栽培技术1.1适时播种,培育多蘖壮秧中浙优10号在古田杉洋作中稻种植,一般可在4月下旬至5月上旬初播种,秧地应选择肥力中上、向阳、排灌  相似文献   

4.
杂交水稻中浙优1号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程尚明  罗敏  候再芬  田飞  杨天海 《种子》2017,(9):116-117
中浙优1号是中国水稻所选育的三系籼型晚熟品种,农业部认定为超级杂交稻,2013-2015年农业部推介水稻主导品种,贵州禾睦福种子公司引进,于2011年通过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2012-2014年11点次高产示范,总结中浙优1号高产核心技术是培育壮秧,适时移栽、合理密植、适时晒田,加强肥水管理和病虫害防治.  相似文献   

5.
在南方双季稻地区,以超级杂交稻‘中浙优1号’为试验材料,研究了纳米增效尿素不同用量对超级杂交中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纳米增效尿素不同施用量条件下,水稻生长发育、产量形成及氮素吸收利用特性不同;适宜施氮量能显著促进超级中稻分蘖的发生,成穗和颖花分化,保证较高的LAI和叶SPAD值,形成较强的光合生产能力,最终形成较多的生物量,提高氮素吸收利用效率,增加产量。此试验以施氮量225 kg/hm2‘中浙优1号’产量最高,以180 kg/hm2‘中浙优1号’氮肥吸收利用程度最高;综合考虑到产量和经济成本及氮素吸收利用等因素,纳米增效尿素折施纯氮量180 kg/hm2是双季稻地区中稻‘中浙优1号’合理的施用量。  相似文献   

6.
中浙优8号连续3年在德化县作中稻种植,均表现群体整齐、生育期适中、后期转色好、产量高、抗病性强、米质优等特点,深受农民朋友欢迎。介绍了中浙优8号的特征特性及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7.
摘要:总结了三系中汕杂交稻中浙优8 号特征特性,通过在延平区峡阳、王台、塔前等(乡)镇的种植表现,并从产量表现、适时播种、合理密植、水肥管理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加以总结,提出高产栽培技术措施,以期指导农户对该品种的科学栽培,充分发挥该品种的高产潜力。  相似文献   

8.
郑加诚 《种子》2005,24(7):102-103
中浙优1号系中国水稻研究所和浙江省杂交稻种业有限公司共同育成的新组合,2003年引入我市试种4.66 hm2,表现出优质、高产、高抗、株型佳、长相长势好等优点,深受广大农户欢迎.2004年全市在13个乡镇迅速扩大种植面积(533.3 hm2),2005年预计面积将进一步扩大.该组合2004年4月已通过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适宜浙江全省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9.
籼粳亚种间杂交(偏粳型)三系杂交稻浙优18在建德市大同镇永盛村开展了2年5个试验点的示范种植,表现出较好的综合性状,每hm~2平均产量达13.46t。本文介绍了其示范表现和高产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为探究不同产量潜力超级杂交稻持续增产的茎秆维管束结构基础,以具有不同产量潜力的4期超级杂交稻代表性品种两优培九、Y两优1号、Y两优2号和Y两优900为材料,在大田栽培条件下,研究了4期超级杂交稻茎秆维管束结构的差异及其与产量和产量构成因素间的关系。结果表明:随产量潜力的提高,4期超级杂交稻各节间大、小维管束数目均表现出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除倒5节小维管束面积和总面积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倒2节和倒3节大维管束面积和总面积表现为先降低后升高外,其他节间大、小维管束面积和总面积均表现为不断增加的变化趋势。随着产量潜力的增加,4期超级杂交稻的实际产量、穗粒数均表现出不断增加的趋势,第4期超级杂交稻(Y两优900)较第1期超级杂交稻(两优培九)增产68. 83%,穗粒数增加87. 42%,而有效穗数呈逐渐减少的变化趋势,千粒质量和结实率则表现为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相关分析表明,茎秆维管束结构特征与穗粒数、结实率以及产量存在正相关,而与千粒质量存在负相关,特别是上部茎节间小维管束和基部茎节间大维管束结构特征显著影响超级杂交稻产量及产量构成要素。因此,4期超级杂交稻上部茎节间小维管束结构特征以及基部节间大维管束结构特征的改善是保证超级杂交稻产量潜力不断提高、穗大粒多和结实率正常的前提。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