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859 毫秒
1.
通过马铃薯"3414"田间肥料效应试验,获得马铃薯最佳施肥量、施肥比例、施肥时期、施肥方法。掌握各个施肥单元不同作物优化施肥数量,提高肥料利用率,构建马铃薯施肥模型,为马铃薯分区和肥料配方提供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2.
覆膜与不覆膜玉米氮磷钾化肥增产效果对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覆膜与不覆膜玉米氮磷钾化肥增产效果对比研究结果表明,采用地膜覆盖栽培技术,施肥量应根据作物的需要合理确定,并不一定施肥就能得到较高的增产量和增产率,合理施肥才能提高化肥的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3.
肥料的科学施用包括科学确定施肥量、肥料品种、施肥时期、施用比例和施肥方式等,化肥深施是科学施肥方式的一种,是相对于表施或浅施等施肥方式而提出的。化肥深施的主要目的是为了将肥料集中施于土壤耕作层作物根系附近,促进作物对养分的吸收,减少由于施在地表而造成的化肥的损失,提高化肥的利用率。由于大部分氮  相似文献   

4.
针对手工施肥中存在施肥量不准确、工作效率低、劳动强度大等问题,本文研制了一种智能化定量颗粒施肥器,该施肥器通过单片机控制集成盒和电动球阀将肥料箱内的颗粒化肥进行定量分配,于不同作物的不同生长时期,通过设置单片机的脉冲数值调整施肥量,实现对每株作物的定量精准施肥,可降低人力劳动强度,提高施肥效率与精准度。  相似文献   

5.
为掌握当前滇池流域整体化肥施用水平和施肥现状,结合当前农业种植结构,对滇池流域839户农户开展主要农作物栽培模式、施肥方式调查和总体评价。结果表明,目前滇池流域施肥量较大的作物为花卉和蔬菜,平均施肥量达876 kg/hm2和651 kg/hm2,粮食作物较低,平均施肥量为268 kg/hm2;不同作物磷、钾肥施用在各地差异较大;在氮、磷、钾施肥比例上,粮食作物偏施氮、磷肥,经济作物磷肥用量占比较大,大部分作物有机肥施用量不足。滇池流域平均施肥量大于国家化肥使用环境安全阀值,有效削减氮、磷肥施用量,提高肥料利用效率和作物产量,是滇池流域农业生产能够实现绿色、生态、长足发展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6.
目前,化肥利用率普遍较低,不仅浪费了化肥资源,增加了生产成本,而且造成环境污染.西平县农业局根据作物的需肥规律、土壤测试值,按照缺啥补啥原则,确定合理的施肥量与施肥方法、施肥时期,使作物得到合理、全面、及时的养分供应,最大限度地发挥作物的增产潜力,提高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7.
施肥量与作物产量呈直线相关关系,所以,提高施肥技术对作物增产有直接、重要的作用.平衡施肥是现代农业科学的、经济的施肥措施,主要依据作物需养量、土壤供养量确定化肥的用量、施用方法,与农民一直采用的习惯施肥相比,更科学、更经济.  相似文献   

8.
不同施肥方式对马铃薯产量及效益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马铃薯作为粮食、蔬菜和饲料兼用型作物,在印江县粮食生产中占相当大的比重。由于印江县大部分土壤比较贫瘠,肥力低下而且缺素严重,加之长期"重氮、轻磷、缺钾"的不合理施肥习惯,马铃薯单产水平偏低。为此,文章通过此试验对不同施肥方式,不同施肥量,对马铃薯最佳实际应用效果,为了提高印江县马铃薯单产和指导马铃薯生产提供合理的施肥依据。  相似文献   

9.
随着农作物种植结构调整,我市冬种马铃薯面积迅速上升,年种植面积达5万亩以上,占全市冬种作物面积的1/5。但施肥上尚存不足,氮、磷肥施用量过高,钾肥尚未引起重视,中微量元素很少施用等。为探讨马铃薯合理的施肥量及施肥比例,我们于200l~202年进行了马铃薯平衡施肥试验。  相似文献   

10.
作物施肥原则与技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如何实现在一定的人为耕作土壤条件和当地一定的气候条件下,为栽培某种作物而采取的合理正确施肥方法和措施。这包括有机肥和化学肥料的配合、因作物不同而进行的营养元素之间的配比、因作物和土壤的不同丽对化肥品种的选择、最佳经济施肥量(经济回报率)、最佳施肥期及施肥方法、提高肥料利用率的措施等等。实现经济高效、增产增收。  相似文献   

11.
土壤微生物和酶是评价土壤肥力的重要指标之一,作物生长和光合是作物生物产量和经济产量形成的物质基础,为此笔者归纳总结了土壤微生物数量、酶活性和作物生长、光合及产量对长期不同施肥模式的响应机制。分析认为有机肥与化肥配施在改善作物生长、光合、产量及提高土壤微生物数量和酶活性方面的效果明显优于长期单施化肥和不施肥,且施肥量偏高会带来一定的风险。基于此,文章以期阐明长期肥料投入下土壤微生态环境和作物生长、光合、产量的变化规律,为我国肥料长期合理投入提供技术支撑和理论指导。  相似文献   

12.
科学施肥技术措施探讨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介绍科学施肥的措施,包括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平衡施肥、施肥量确定、施肥时间确定、施肥方法、施肥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供不同土壤、作物类型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3.
介绍科学施肥的措施,包括有机肥与化肥配合施用、平衡施肥、施肥量确定、施肥时间确定、施肥方法、施肥技术等方面内容,以供不同土壤、作物类型施肥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4.
车玲 《北京农业》2010,(4):43-43
合理的机械化深施化肥是马铃薯高产优质的一项重要生产技术。通过拖拉机三点悬挂相配套的马铃薯施肥辅助机具,将化肥按照定西当地农艺与农机相结合的现实要求,深施于地表8~15厘米土层中,且施肥量要均匀,不重不漏,既保证马铃薯能吸收到营养物质,  相似文献   

15.
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我国农业的快速发展和化肥施用量的逐渐增加,如何提高化肥利用率已引起人们的高度重视。化肥种类很多,主要有单元肥、二元和三元复合肥以及多元素复混肥等,由于它们的化学性质不同,施用在土壤中各种养分存在的形态以及作物吸收利用率也是不一样的。我国化肥利用率由于受单施肥、施肥量和施肥方法不当等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6.
在定西地区试验观察了有机肥氮替代部分化肥氮对马铃薯生长发育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施用有机肥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地上部生物量和块茎产量,在定西地区,施肥量为N 180 kg/hm~2,N、P_2O_5、K_2O质量比为4∶3∶3时,有机肥氮替代化肥氮的比例为30%,是最佳施肥方案。  相似文献   

17.
化肥利用率受施肥量、施肥种类、土壤特性、作物品种等许多因素的影响,在一些地方氮肥的利用率在20~50%,磷肥的利用率在10-30%,氮、磷的利用率很低,需要采取措施来提高化肥的利用率。只有使肥料得到很好的利用,才能降低成本,增加收益。  相似文献   

18.
关于测土施肥中几个问题的探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化肥用量的增大,经济合理施肥或者说优质高产高效施肥的问题,更感到重要.施肥量不足,影响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如果施肥量过多,不但造成经济上的浪费,而且影响到产品的产量和质量,甚至污染环境,造成生态性灾害.  相似文献   

19.
开展马铃薯"3414"田间肥效试验,结果表明,不同肥料处理明显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建立了吉林地区马铃薯施肥水平数学模型,得出氮、磷、钾最佳经济效益施肥量和最高产量施肥量,可为吉林地区的马铃薯合理施肥提供数据参考。  相似文献   

20.
测土施肥就是通过采集农田土壤(0~25厘米),进行养分含量测定;根据产量、化肥利用率等因素,提出既能满足农作物高产优质对营养物质的需求,又符合经济高效要求的一季作物总施肥量,即先测土、再配方施肥的科学施肥方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