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香蕉健康优质组培苗二级苗假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结合2008年对全国香蕉产业的调研结果、科技研究成果以及生产经验,从假植环境、苗床准备、组培苗处理及移植茁床、营养袋栽苗、移栽大田等方面,详细论述生产健康优质香蕉组培苗二级苗假植的关键技术,以供生产之用.  相似文献   

2.
由于柬埔寨自然条件优越、人力成本低等原因,近年来越来越多的中国企业到柬埔寨投资香蕉种植产业.囿于目前柬埔寨基础设施条件较差、劳动力培训不充分,其国内香蕉种苗生产以香蕉组培苗二级苗假植为主.在前期调研的基础上,结合柬埔寨目前自然条件、物资及技术储备、病虫害特征等因素,总结出1套适宜柬埔寨香蕉二级苗假植的技术,以期有助于促...  相似文献   

3.
香蕉组培苗培育出来后不能直接移栽于大田中,只能对组培苗进行逐步炼苗,使其逐渐适应新的环境.这种由瓶移入大田的炼苗过程称为香蕉组培苗的假植.假植是阻碍香蕉发展的技术难题.现将香蕉组培苗假植技术概括如下:  相似文献   

4.
香蕉组培苗假植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浦北是广西最大的香蕉生产基地县,全县香蕉种植面积达13万多亩.为提高香蕉产品质量,该县每年均要进行1万亩以上的品种改造,选择高产、优质、高效的香蕉组培苗种植.香蕉组培苗具有品种纯正、适应性强、速生快长、同步苗群体一致、抽蕾齐一、提早成熟、蕉质好、产量高、不带病毒等特点.香蕉组培苗在移植大田时,应进行组培苗的假植,培育至组培苗有18张小叶时,再移植到大田种植,才能保证种植苗的成活率,保证幼苗生长健壮.其假植管理技术要点如下:  相似文献   

5.
组培苗是解决种质退化行之有效的途径,而组培苗假植及定植技术则是健康种苗生产的重要环节.该文从组培苗假植技术、定植技术,以及适时收获3个方面对黑皮果蔗组培苗假植及定植技术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6.
以培养获得的第6代香蕉不定芽为试验材料,以两种组培方式(间歇浸没式生物反应器TIBs、传统半固体培养基)培养香蕉组培苗,进行假植移栽后20、40、60 d,分别测定不同组培苗叶片的光合特性及抗氧化酶活性等指标,比较两种组培方式对香蕉组培苗假植阶段的光合生理的影响,分析TIBs系统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对自然环境的适应能力。结果表明,随着移栽天数的增加,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等逐渐增加,而胞间CO2浓度逐渐下降,其中以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表现较高;两种香蕉组培苗叶片叶绿素含量及SOD、POD活性均随移栽天数的延长而上升,均以TIBs方式培养的组培苗较高;叶片MDA含量随移栽时间的延长而降低,以传统培养苗表现较高。说明在移栽后60 d内,TIBs培养的香蕉组培苗光合作用、养分吸收能力及抗逆能力均优于传统半固体培养的组培苗,TIBs可作为香蕉组培苗快繁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7.
为了解决石斛组培苗移栽成活率低这一困扰石斛规模化生产的技术难题,从假植苗床的选择、基质配方筛选、主要原料的发酵处理与基质的配制、组培苗的室内炼苗适应与假植后的管理等方面创新现有组培苗的假植技术,发明的"一种石斛组培苗的假植炼苗方法"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发明专利。  相似文献   

8.
香蕉组培苗进入大田前,一般都要经历一个假植过程。通过假植,可以提高其适应自然环境能力,克服抗性弱的缺点,培养壮苗,提高大田种植成活率。  相似文献   

9.
香蕉育苗技术的推广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健康、优质香蕉组培苗一、二级苗的培育技术,以促进香蕉产业的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10.
近几年来,我国香蕉产业进入了新的调整巩固、整体提升的阶段,主要体现在,香蕉种苗组织培养技术和高产稳产技术广泛应用,加工采收技术明显提高,香蕉产业竞争力进一步增强.由于香蕉组培苗具有繁殖速度快、不带病毒、高产优质、生长成熟一致、性状稳定和便于运输等优点,所以目前生产上采用的香蕉种苗90%以上是组培苗.……  相似文献   

11.
南宁市农业气象试验站开展了香蕉试管苗大棚假植育苗农业气象适用技术的研究和推广工作,从对温度、水分、空气湿度、光照的要求与调控方面提出了香蕉苗对香蕉假植棚内小气候条件的要求与小气候调控技术,以利生产出高质量的假植苗供应市场,提高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提供科学参考。  相似文献   

12.
毛葡萄(Vitis quinquangularis.Rehd.)雌雄异株,用种子实生繁殖育苗会出现雌雄、优劣混杂和分离,生产利用价值低,经济效益差.扦插或嫁接苗,由于受枝条或芽的母本性状、数量,成活率、季节等因素影响,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利用生物技术组培快繁的毛葡萄苗,可以不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从而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供应优质种苗.毛葡萄组培苗从生根苗到营养杯苗大田定植,必须经历一个炼苗假植的过程,这一时期的假植成活率、成活质量与投入成本及日后的种植生产密切相关,是组培苗育苗成败的关键.现将毛葡萄生根袋苗的假植技术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3.
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炼苗及基质配方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试验测定了瓶苗等级,炼苗和不同基质对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成活率和后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瓶苗健壮度、合理炼苗和不同基质与大花蕙兰假植成活率及后期生长呈正相关;M1(水苔)和M2[谷(麦)壳2+河沙1+珍珠岩1,体积比]是大花蕙兰组培苗假植的理想基质,移栽2个月后的成活率达95%以上,生长发育较好。综合成本、成活率、生长发育和生产管理等因素,在规模化生产条件下应大力推广使用M2作为大花蕙兰组培苗的假植基质。  相似文献   

14.
“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品种综合育苗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下载免费PDF全文
摘 要:为解决毛葡萄利用传统硬枝扦插的繁殖方法成活率低的问题,项目组通过不断的实践和改进,利用组培快繁结合苗圃育苗技术形成了完整的“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种苗繁育体系,本文从组培苗培育、组培沙床假植-嫩枝沙床扦插假植-生根苗营养杯假植三步假植育苗法、假植施肥、假植病虫害防治管理4个方面阐述了“野酿2号”两性花毛葡萄育苗的综合技术,利用本技术,可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供应优质种苗。  相似文献   

15.
研究白天遮荫及晚上补光对香蕉假植大苗培育的影响,为确定最佳育苗光照条件提供理论依据。以巴西品种香蕉组培苗为材料,采用盆栽试验,测定不同光照条件下香蕉假植大苗的假株高、假茎粗等生长指标以及叶绿素、丙二醛、保护酶活性等生理指标。结果表明:适当的遮荫有利于提高植株的抗逆性;而白天遮荫60%,晚上补光4 h,可以弥补白天遮荫导致的光照不足,使假植大苗保持较好的长势,且其叶绿素含量较全光照(CK)提高15.48%,还能显著降低香蕉假植大苗丙二醛含量,较CK处理降低22.25%,脯氨酸含量较CK提高41.80%,明显促进抗性酶POD和SOD活性增加,分别为CK的1.48及1.30倍。为本试验条件下得出较适宜香蕉大苗生长的光照条件。  相似文献   

16.
研究不同施肥量对全椰糠基质栽培的香蕉二级苗农艺性状、生物量及光合参数的影响,旨在筛选出有利于香蕉二级苗生长的施肥量.以巴西组培苗为试材,肥料选用复合肥,设4个施肥处理,即:0、1、2、3g/株(T1、T2、T3、T4),研究了不同施肥水平对香蕉二级苗农艺性状、生物量及光合参数等的影响.结果表明,施肥明显促进了香蕉苗的叶...  相似文献   

17.
阐述了梅州市微生物研究所引进、推广的香蕉组织培养工厂化生产技术及香蕉组培苗,是对梅州香蕉传统生产的一次重大变革,用高新技术武装传统农业,使农民在短期内从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和较好的社会效益,大大促进了梅州香蕉生产发展,并针对梅州香蕉生产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和对策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18.
由于目前香蕉组培技术日益成熟,因而香蕉生产普遍采用组培苗。香蕉组培苗的生产有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在工厂内进行组培瓶苗的生产;第二阶段是在荫棚中进行袋装苗的生产。为了节约运输成本,有不少种植户自己培育袋装苗,但由于缺乏必要的培育技术,造成培育的袋装苗质量不高且成本增加。在此,对香蕉袋装苗的培育技术作一介绍。  相似文献   

19.
香蕉组培苗是应用生物工程技术的原理和方法 ,采用茎尖组织培养技术 ,通过工厂化大量繁殖出高纯度无病毒优良种苗 ,它与吸芽苗相比有许多优点 :一是繁殖系数高。香蕉组培苗能以工厂化的方式生产 ,满足大规模生产对良种的需求 ,有利于新品种的快速更新换代。二是纯度高 ,不带病毒。香蕉组培苗是采用健康无病毒的吸芽苗分离后脱毒培养而成 ,从而保证了种苗本身不带病毒 ,使得束顶病、花叶心腐病等毁灭性病害发生的可能性降至最低。三是速生高产。香蕉组培苗的繁殖材料选用了优良品种 ,因而种苗本身具备了优良的遗传基础 ,定植后在水肥充足的条…  相似文献   

20.
毛葡萄 (Vitisquinquangularis Rehd )雌雄异株 ,用种子实生繁殖育苗会出现雌雄、优劣混杂和分离 ,生产利用价值低 ,经济效益差。扦插或嫁接苗 ,由于受枝条或芽的母本性状、数量 ,成活率、季节等因素影响 ,难以满足生产需要。利用生物技术组培快繁的毛葡萄苗 ,可以不受季节、气候等因素的影响 ,从而在短期内大量生产、供应优质种苗。毛葡萄组培苗从生根苗到营养杯苗大田定植 ,必须经历一个炼苗假植的过程 ,这一时期的假植成活率、成活质量与投入成本及日后的种植生产密切相关 ,是组培苗育苗成败的关键。现将毛葡萄生根袋苗的假植技术总结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