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大麦品种产量比较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奇台地处天山北坡冷凉区,无霜期短,适宜种植啤酒大麦。本文通过对新疆近年选育的大麦品种丰产性、稳产性、适应性及抗逆性进行评价,为本区大麦新品种的引进和推广提供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供试品种参试品种8个,分别为新啤8号、新引D6号、法瓦维特、甘啤5号、新啤4号、新引D8号、甘啤4号、新啤3号,以法瓦维特为对照,所有品种由新疆农业  相似文献   

2.
新玉41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育成的高产、优质、抗逆性强、适应性广的中熟高淀粉粮饲兼用玉米杂交种。2007年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一、产量表现新玉41号于2005~2006年参加自治区北疆中早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2005年区试平均667米2产量918.17千克,比对照新玉13号增产9.83%。2006年区试平均667米2产量897.20千克,比对照增产  相似文献   

3.
由新疆农业科学院核技术生物技术研究所、新疆农业科学院温宿水稻试验站、新疆金丰源种业股份有限公司联合选育的新稻44号,是以A稻6号为母本,以辽19-1为父本进行人工有性杂交后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和1年生产试验平均产量分别为12 502.5kg/hm2和12 349.5kg/hm2,分别比对照秋田小町增产16.2%和12.73%。该品种2014年12月通过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稻麦组)审定,其主要特点是超高产、抗病、抗倒伏。该品种适宜新疆中晚熟稻作区种植,特别是新疆阿克苏、喀什、和田三大稻区种植。  相似文献   

4.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5号”是以“公交8609—74”为母本,以“公交8301—6”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180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6.3%;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3271.2kg,/hm^2,比对照“九农21号”增产8.2%。该品种于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抗倒伏、无褐斑。该品种适于吉林省长春、吉林、通化、辽源、松原、延边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5.
一、选育经过用0873作母本,TR139作父本通过有性杂交,采用系谱选择法选育而成。2011年10月通过自治区种子管理总站认定登记,命名为05C/18。二、产量表现1.产量鉴定及品系比较试验2004年进入鉴定圃,参试品系80个,对照为法瓦维特,产量位居第5位,折合产量5901.0千克/公顷,比对照增产23.2%。2005年产量鉴定,参试品系92个,对照为法瓦维特,产量位居第7位,折合产量7000.35千克/公顷,比对照增产10.98%。2006~2007年品系比较试验,参试品系10个,对照为法瓦维特,产量位居第1位,折合产量6831.0千克/公顷,比对照增产19.2%。2.区域试验  相似文献   

6.
大豆新品种"吉农23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7,自引:4,他引:3  
大豆新品种“吉农23号”是吉林农业大学1994年以“吉林30号”为母本、“公交89183-8”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按系谱法多年系统选育而成。2005--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087.0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10.6%;2006年参加吉林省大豆品种生产试验,平均产量3294.5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21.3%。该品种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高产、优质、抗病、抗倒伏,适宜吉林省的四平、辽源地区及长春南部中晚熟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7.
高淀粉玉米单交种"吉品7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4,他引:3  
玉米新品种“吉品7号”是以“Q9563—1”为母本、以“G9716”为父本育成的玉米单交种。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9382.8kg/hm^2,比对照“四单19”增产2.9%;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9411.9kg/hm^2,比对照“四单19”增产6.4%。该品种2004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淀粉含量高、稳产、高产、抗病性强、品质好。适于在吉林省的通化、吉林、长春、白城等地区种植。  相似文献   

8.
《湖北农业科学》2005,(1):69-69
品种来源:湖北省农业科学院作物育种栽培研究所用“W2-24-3”作母本、“W2-54-16-8”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有子西瓜品种。原代号:W9903。商品名:桔宝。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瓜2004003。品质产量:2002~2003年参加湖北省西瓜品种区域试验,两年区域试验平均中心糖含量10.3%,比对照西农8号高0.3个百分点,边糖含量7.4%,比西农8号高0.4个百分点。剖面纤维少,子粒中等,瓤色桔黄,口感较好,品质与西农8号相当。两年区域试验商品果产量平均比西农8号减产13.2%。特征特性:属早熟中小果型有子西瓜品种。生长势强,…  相似文献   

9.
2003年在古浪县良种场进行的5个啤酒大麦品种品比试验结果表明,B1202折合产量最高,为8510kg/hm2,较对照品种法瓦维特增产17.6%,可作为主栽品种;甘啤3号较对照法瓦维特增产4.8%,可作为搭配品种。B1614、B4947、哈林顿3个品种较对照品种减产8.7%~25.7%,可淘汰。  相似文献   

10.
大豆新品种丰收26号的选育及栽培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该品种亚有限结夹习性,株高70cm左右,紫花、长叶,百粒重17g左右,种皮黄色、籽粒圆形,成熟时不裂夹。籽粒蛋白质含量39.90%,脂肪含量20.56%。接种鉴定为抗灰斑病、中抗花叶病毒病1号株系。在适应区出苗至成熟生育日数109天。2006年-2007年参加国家北方春大豆早熟组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区域试验公顷平均产量2466kg,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10.6%,生产试验公顷平均产量2269.5kg,比对照品种黑河18号增产10.1%。  相似文献   

11.
吉农20是通过有性杂交,经系谱法选育而成.2004-2005年两年区域试验,平均公顷产量为3131.2kg,比对照吉林30号平均增产12.3%;2006年生产试验公顷产量3 082.2kg,比对照吉林30增产13.5%.人工接种鉴定中抗大豆花叶病毒混合株系,中抗大豆花叶病毒1号、3号株系,抗2号株系.蛋白质含量39.12%,脂肪含量22.22%.2007年1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的审定.该品种具有高产、高油、抗病、适应性广等特点.  相似文献   

12.
花生新品种商研9807于2008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区域试验,平均荚果产量321.52kg/亩.平均籽仁产量213.78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1号增产13.16%和9.29%:2009年续试,平均荚果产量338.6kg/亩,平均籽仁产量237.65kg/亩,分别比对照豫花15号增产8.35%和6.93%:2010年参加河南省麦套花生生产试验,荚果产量335.69kg/亩,籽仁产量233.90kg/亩,比对照豫花15号分别增产7.28%和6.05%。2011年5月该品种通过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商研9807在生产上应用,麦垄套种适宜密度为1.1万~1.2万穴/亩,中后期注意补充微肥.防治叶部病害。  相似文献   

13.
超甜玉米单交种"吉甜6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6,自引:4,他引:2  
超甜玉米品种"吉甜6号"是吉林农业大学以自选系"吉898"为母本、"吉908"为父本杂交育成的甜玉米单交种.1996-1998年吉林省专用型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为13 337.8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甜3号"增产9.7%.1997-1998年吉林省生产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为12 401.5 kg/hm2,比对照品种"吉甜3号"增产5.5%,2000-2001年国家东北、华北地区鲜食玉米品种区域试验平均鲜果穗产量13 196.3 kg/hm2.鲜籽粒含糖量18.73%,籽粒皮薄、甜而脆,有香味,口感好,品质优.高抗大斑病、弯孢菌叶斑病、丝黑穗病,抗灰斑病和玉米螟,中抗茎腐病.适宜在河北、山西、辽宁、吉林、新疆、黑龙江、内蒙等地区种植.于2003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4.
南油杂1号(代号03杂716)是用不育系南A7、恢复系98R配组育成的双低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品种。2006-2007年参加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两年平均产量2346.75kg/hm2,分别比对照蜀杂6号增产6.92%、比对照川油21增产10.44%,平均芥酸〈0.05%、硫苷21.5μmol/g(饼)、含油量42.15%;2007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8-2009年参加全国(长江中游区)油菜区试,两年平均产量2507.7kg/hm2,比对照中油杂2号增产6.36%,平均芥酸含量为0、硫苷20.24μmol/g(饼)、含油量42.22%;2009年通过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5.
种都油998是南充市农业科学院用不育系南A6与恢复系66R配组育成的杂交油菜新品种,具有高产、稳产、优质、抗(耐)病、适应性广等特性。2009年、2010年种都油998参加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690.40 kg/hm2,分别比对照川油21、德油6号增产12.19%、6.73%;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17.36μmol/g(饼),含油量42.28%。2009年、2010年种都油998参加重庆市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270.20 kg/hm2,比对照油研10号增产10.48%;芥酸含量0.20%,硫苷含量16.78μmol/g(饼),含油量40.88%。2010年、2012年种都油998参加全国冬油菜(长江上游)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841.90 kg/hm2,分别比对照油研10号、南油12增产11.91%、6.34%;芥酸含量为0.03%,硫苷含量17.86μmol/g(饼),含油量40.36%。种都油998先后于2010年、2012年、2013年通过四川、重庆和国家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6.
龙庭100是用不育系南A7和恢复系37R配组育成的甘蓝型细胞质雄性不育三系杂交油菜新组合,具有丰产、稳产、优质、抗(耐)病和适应性广等特性。2012-2013年四川省油菜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 703.30 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产10.33%;平均产油量1 167.05 kg/hm~2,比对照德油6号增加14.71%;芥酸含量0.05%,硫苷含量18.44μmol/g(饼),含油量43.10%;抗(耐)病性优于德油6号;为四川省突破性油菜品种。于2013年通过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相似文献   

17.
大豆新品种“吉农11号”选育报告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大豆新品种“吉农11号”是以吉农8203—2×哈83-3331为母本,以吉农8330-22为父本,经品种间有性杂交,多年选育而成。2年区域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 823.3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9.2%;1年生产试验结果:平均产量为2 751.0 kg/hm2,比对照“吉林30号”增产14.1%。该品种2002年2月通过吉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其主要特点是单产水平高,稳产性好,抗病性强,无褐斑。  相似文献   

18.
高淀粉玉米新品种新玉34号的选育研究   总被引:3,自引:3,他引:0  
新玉34号是新疆农业科学院粮食作物研究所于2001年用自选系新自534为母本,国内自交系昌72为父本杂交育成的高产中晚熟高淀粉玉米杂交种.2004~2005年参加自治区中晚熟春播玉米区域试验和生产试验,表现出高产、稳产、抗逆性强、籽粒品质优和粮饲兼用等特点,2006年通过新疆维吾尔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通过.该品种平均产量894.9 kg/667 m2,比对照郑单958增产4.78;,籽粒粗蛋白含量11.0;,淀粉含量76.36;,超过国家饲料和高淀粉玉米一级标准,籽粒容重788 g/L,是淀粉加工专用和粮饲兼用玉米品种.可在新疆北疆春播区种植,需≥10℃有效积温2 800℃·d.  相似文献   

19.
为了创新大豆品种和探讨育种技术,此研究采用回交育种方法,以合丰35为母本,与合交95-1101(合丰34×合丰35)为父本配制组合育成了合丰50号。该品种油分含量22.57%,蛋白质含量37.41%,黑龙江省区域试验平均产量2506.1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4.1%,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560.8kg/hm2,较对照品种合丰35号增产17.4%;国家北方春大豆区域试验平均产量3355.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10.3%,生产试验平均产量2788.5kg/hm2,较对照品种绥农14号平均增产6.3%,中抗灰斑病、抗疫霉根腐病、抗病毒病SMVⅠ号株系,2006年由黑龙江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推广,同时申报国家审定品种。结果表明,合丰50为既高油又高产、抗病、广适应性的新品种。  相似文献   

20.
《湖北农业科学》2005,(1):30-30
品种来源:鄂玉21号是宜昌市农科所用“Y8G61-512”作母本与“抗83”作父本配组育成的杂交玉米新品种。原代号:YS1043。2004年通过湖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品种审定编号为鄂审玉2004003。品质产量:2001~2002年参加湖北省玉米二高山组品种区域试验,品质经农业部谷物及制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测定,淀粉含量72.95%,蛋白质含量10.60%,脂肪含量3.54%,赖氨酸含量0.29%。两年区域试验平均每公顷产量9824.1kg,比对照鄂玉10号增产5.98%,其中,2001年每公顷产量10855.5kg,比鄂玉10号增产8.17%,增产极显著;2002年每公顷产量8792.6kg,…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