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土壤是森林植物生命活动的基质.该文研究了冀北山地6种典型森林的土壤养分状况,以及土壤养分的等级.结果表明:6种森林土壤的全氮均属于极贫乏程度,全氮含量排序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白桦阔叶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碱解氮和有机质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蒙古栎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6种森林类型土壤磷均属于极贫乏程度,全磷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落叶松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速效磷含量排序为:白桦纯林>落叶松纯林>白桦落叶松混交林>油松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蒙古栎纯林;速效钾含量排序为:白桦落叶松混交林>白桦纯林>蒙古栎纯林>油松蒙古栎混交林>油松纯林>落叶松纯林  相似文献   

2.
大兴安岭林区沼泽-森林人工造林效果综合评估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样带网格调查方法,研究大兴安岭22年生人工兴安落叶松沼泽林的群落结构、蓄积量、植物多样性及其沿沼泽-森林过渡带水分环境梯度的变化规律,并与天然沼泽森林进行对比分析,结合经济效益及环境影响,对沼泽-森林人工造林效果进行综合评估,提出沼泽-森林的分类经营模式.结果表明:1)天然沼泽林群落建群种沿沼泽-森林过渡带环境梯度发生明显的更替,而人工落叶松沼泽林均以落叶松为优势种;天然沼泽林的垂直结构比人工落叶松沼泽林完整;2)人工落叶松沼泽林的蓄积量沿着沼泽到森林方向的环境梯度呈增加趋势(4.3497~6.990 5 m3·hm-2a-1),而天然沼泽林呈减少趋势(6.689 8~1.411 8 m3·hm-2a-1);3)人工落叶松沼泽林的物种丰富度指数较相应生境地段天然沼泽林提高9~25种,而其Shannon-Wiener多样性指数和Jsw均匀度指数却较天然沼泽林下降了0.221 4~0.858 2和0.234 3~0.404 2;4)人工落叶松沼泽林的地下水位和泥炭层厚度较天然沼泽林有所下降(分别下降15.5~36.1 cm和9.6~25.2 cm);5)在沼泽-森林过渡带内培育落叶松人工林可获得较高经济效益(投入产出比为1:2.4~1:9.6);6)沼泽森林的分类经营模式为:典型草本沼泽生境应保持原始状态,沼泽-森林过渡带的中下部生境应培育毛赤杨沼泽林,过渡带的中上部生境可以培育人工落叶松沼泽林.  相似文献   

3.
<正>落叶松是阿尔泰山天然森林的主要组成树种,但其天然更新效果很差,尤其是过熟林,如果不采取措施人工干预,大量的成过熟落叶松林将会逐渐萎缩、消失。  相似文献   

4.
对国内外关于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的可持续经营理论研究进行了综合评述,介绍了干旱半干旱地区森林特别是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技术及研究现状,指出了当前国际及国内主要森林可持续经营的指导思想,介绍了森林认证的目的、作用等,阐述了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可持续经营的发展趋势和生产实践中急需解决的重点问题。意在为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持续经营提供理论支持,并为将来干旱半干旱地区华北落叶松人工林方面的研究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5.
呼伦贝尔市森林病虫害的危害与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呼伦贝尔市地方林业森林资源总面积332.4万公顷,森林覆盖率38.32%,“九五”期间发生森林病虫害面积23.24万公顷,占有林地面积的7.1%,年均发生面积4.6477万公顷。“九五”期间呼伦贝尔市发生的主要森林病虫鼠害种类有:落叶松根腐病、樟子松红斑病、樟子松疱绣病、落叶松毛虫、樟子松球果象甲、落叶松鞘蛾、白桦尺蛾、落叶松种子小蜂、东北鼢鼠等,经过多年普查和监测,这些病虫害主要发生在4月末至9月初,杨干象主要分布在扎兰屯、阿荣旗、莫旗;落叶松种子小蜂分布在牙克石、额尔古纳市、根河市、鄂伦春旗等;在红花尔基林业局有樟子松疱锈病的发…  相似文献   

6.
乌兰察布市主要林业有害生物灾害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乌兰察布市现有森林面积1446000公顷,森林覆盖率21.94%。随着森林面积的不断增加,当地林业有害生物种类也不断上升,达100余种,近年来,能够造成一定危害的常发种类有40多种年均发生面积为5000公顷,约占现有森林面积的3.45%。造成危害的食叶类害虫主要是落叶松毛虫、落叶松鞘蛾、落叶松红腹叶蜂、落叶松尺蠖、黄褐天幕毛虫、舞毒蛾、杨(柳)毒蛾、春尺蠖、梨星毛虫、苹果巢蛾等;蛀干类害虫有光肩星天牛、芳香木蠹蛾、青杨天牛、沙棘木蠹蛾、白杨透翅蛾等;病害主要是杨  相似文献   

7.
大面积发展的落叶松人工纯林已占抚顺市森林面积的29.4%,为落叶松有害生物提供了丰富的营养源。林内生物多样性单一,造成落叶松有害生物灾害频发,严重影响了落叶松的健康生长和森林环境的稳定。据调查,抚顺地区落叶松有害生物多达34种,其中虫害19种、病害10种、鼠害3种、鸟害2种。该文总结了抚顺地区落叶松有害生物的发生情况和危害特点,并提出了有效防控措施及今后治理方向。  相似文献   

8.
所谓森林评价,就是评定森林的经济价值,传统的方法是分别评定构成森林主要部分的林地和林木的经济价值。落叶松是我国东北林区的主要造林树种之一。建国后,落叶松人工林面积已达92万公顷,居东北林区主要造林树种之首。目前,大部分落叶松人工林的林龄在20~30年之间,正值材积生长高峰,同时也是经济效益高峰。研究落叶针人工林的森林评价,对于合理培育和利用落叶松人工林具有十分重要的经济意义。本文根据黑龙江省林口县青山林场、勃  相似文献   

9.
<正>寒温性针叶林寒温性针叶林是横断山区分布面积最多的森林植被类型,由适应寒冷潮湿气候的云杉、冷杉、红杉(落叶松)等树种构成,主要分布在海拔3000米~4000米的亚高山带。图为在四川稻城亚丁"三神峰"之一的夏诺多吉峰映衬下的落叶松森林景观。  相似文献   

10.
<正> 落叶松属松科落叶松属,落叶乔木,是我国北方及西南中高山林区的主要组成树种,也是我国重要的优良速生用材树种。其品种繁多,天然分布很广,垂直分布可达森林分布的最上限  相似文献   

11.
通过对日本落叶松与天然萌生阔叶树人工混交林的调查分析,结果表明:日本落叶松与天然萌芽阔叶树人工混交培育降低了培育成本,提高了生态效益,混交林培育28a后,林分生长稳定,生产力较高;混交林中的植物种类丰富,数量较多,各层次的物种多样性指数均好于人工营造的日本落叶松与白桦针阔混交林和日本落叶松纯林;日本落叶松与天然萌生阔叶树人工混交林,对恢复森林生态原始林貌有一定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2.
【目的】建立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与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之间的回归关系,对崇礼冬奥核心区华北落叶松林和白桦林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估计,为研究区森林防火和可燃物管理提供科学依据。【方法】2021年在研究区设置63块华北落叶松林和白桦林实测样地,调查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灌木、草本、枯枝落叶和腐殖质的鲜质量和干质量)、林分因子(胸径、树高、冠幅等)和地形因子(坡度、海拔、土层厚度)。对森林地表可燃物数据进行处理、分析,以林分因子和地形因子为自变量、以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为因变量进行相关性分析,利用逐步筛选法,选择合适的模型形式。对因子进行逐步回归,筛选相关性强的因子,最终选用年龄、林分密度、植被盖度和海拔估算华北落叶松林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选用林分密度、坡度和海拔估算白桦林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并对崇礼冬奥核心区林地小班的森林地表可燃物载量进行预测。【结果】华北落叶松林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高于白桦林且差异显著(P<0.05)。相关性分析表明,林分因子的平均树高、平均胸径和郁闭度与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显著相关(P<0.05);地形因子的坡度和土层厚度与森林地表可燃物总载量显著相关(P...  相似文献   

13.
落叶松、红松、油松人工林是辽东山区3种典型的人工林,在我国东北区域森林生态系统的碳循环研究中具有重要地位。该研究针对3种森林类型的土壤呼吸速率(Rs)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连续3年的野外观测研究,结果表明:落叶松、红松、油松林平均Rs分别为2.29±2.73、1.91±1.54和1.52±1.82μmol CO_2·m~(-2)·s~(-1),落叶松林与红松、油松林差异显著(p0.05);3种森林类型Rs年际变化呈单峰型,最大值出现在7、8月份;3种森林类型Rs均与10 cm层土壤温度(T_(10))相关性极显著(p0.01),且呈指数关系,决定系数R2均达到0.8以上;生长季期间,红松林Q_(10)(4.46)油松林Q_(10)(4.12)落叶松林Q_(10)(3.32),说明红松林的Rs对T_(10)敏感性最强,落叶松林Rs对T10敏感性最弱。  相似文献   

14.
落叶松是我国华北地区、东北地区等气候寒冷地区的主要森林树种。介绍了落叶松人工纯林抚育技术以及落叶松与天然更新树种混交林、落叶松与天然更新树种垂直混交林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5.
内蒙古大青山典型植被水源涵养功能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通过对内蒙古大青山3种典型植被及其土壤的测定,研究比较了不同森林植被的水源涵养功能。结果表明:油松林的林冠截留量最大,为0.170mm,落叶松林和白桦林依次为0.104mm和0.052mm;落叶松林枯落物持水能力显著高于白桦林和油松林,白桦林土壤贮水能力大于落叶松林和油松林;经综合评价,落叶松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强,油松林其次,白桦林水源涵养能力最差。  相似文献   

16.
冀北地区落叶松人工林幼树死亡原因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落叶松人工林幼树大面积死亡对当前的林业生产和森林生态、经济效益的正常发挥造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在对死亡幼树进行典型抽样调查基础上 ,借助实测气象数据 ,分析了造成河北省北部地区落叶松幼树大面积死亡的系统因素和个体差异 ;根据分析结果提出了落叶松造林生产中需改进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7.
森林生态系统健康是森林生态服务功能的主要评价标准之一,文章以燕山北麓旺业甸人工落叶松林为研究对象,调查落叶松人工林生态系统生产力、群落结构、抵抗力和土壤状况等指标,并运用组合赋权法分析了近自然经营条件下森林健康的状况。研究结果表明:从生产力、群落结构、抵抗力和土壤状况来看,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未经营。从不同林龄来看,华北落叶松林表现为近自然经营﹥常规经营﹥未经营,近自然经营能促进森林生态系统健康程度。整体来看,华北落叶松人工林的森林健康指数为近自然经营(7.48)﹥常规经营(7.30)﹥未经营(7.11)。  相似文献   

18.
正"中国最冷小镇"呼中被称为"森林腹地,兴安之巅"。黑龙江呼中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高达96.2%,兴安落叶松约占所有树木种类的80%。樟子松、云杉、白桦和杨柳等树木点缀在兴安落叶松之中。呼中自然保护区是我国最大的原生落叶松生态保护区,落叶松用它那灿烂无边的金黄色,抒写着大兴安岭酣畅淋漓的秋色之赋。  相似文献   

19.
该文指出按可持续发展理论衡量,木兰林区大面积高密度落叶松人工纯林存在着严重的生态弊端:病虫害防治困难;森林防火困难;土壤理化性质恶化;林内太阳辐射严重受影响;林间地被植物减少。最后根据可持续发展理论,提出了对木兰林区落叶松人工纯林的改造对策。  相似文献   

20.
兴安落叶松(Larix gmelinii Rupr)是我国主要的用材树种之一。该种广泛分布于东北的大兴安岭林区。兴安落叶松具有木材细密坚韧、纹理通直、耐腐朽、耐水湿及抗压力强等特点,广泛用于建筑、造船、土木工程、细木工等工程工业及加工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重要地位。但是,近几十年来由于不合理地大规模开发利用,天然落叶松资源已显著减少,一些开发较早的林业局已出现资源枯竭现象;同时,由于落叶松分布区人口密度的增加,人为火源增多,每年由于森林火灾而损失的落叶松资源也是十分惊人的。比如,1987年春季大兴安岭发生的特大森林火灾,正处兴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