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最近,奶牛发情排卵迟缓障碍有所增加,特别是在寒冷的冬天或炎热的夏季,由于不同程度的潮湿和高温,再加上发情奶牛个体营养状况不佳,长时间光照和运动不足,矿物质、维生素缺乏等,均可继发奶牛发情时卵泡成熟差,卵子的受精能力减弱;从而引发奶牛发情排卵迟缓障碍。为了确保产犊间隔,及早准确排除障碍,今年我市太平奶牛繁育中心在虎林繁育技术指导站的统一指导下,采取了更加快捷有效的方法,在适时输精前宫内注入促排卵素3号(LHRH-A3),有效排除了发情奶牛排卵迟缓障碍。现将子宫内注入促排卵素3号(LHRH—A。)的系列方法和步骤介绍给广大同行,供人工授精临床参用。  相似文献   

2.
对那些排卵迟缓、隐性发情或发情持续时间短的母牛,应用GnRH帮助提高奶牛受胎率,取得了良好的效果.  相似文献   

3.
为研究排卵延迟奶牛发情配种后黄体的变化规律及其差异性,本研究在临床症状观察、直肠检查和B超辅助检查诊断的基础上,选取8头排卵延迟奶牛(排卵延迟组)、5头健康正常发情奶牛(对照组),应用B超对黄体的相关指标(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进行了测量及分析,对获得的不同阶段典型黄体声像图进行了描述。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排卵延迟组与对照组奶牛黄体的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在发情配种后7~15 d差异均不显著(P>0.05)。在发情配种后第9和13天排卵延迟组奶牛黄体相关指标(直径、体积、面积和周长)大于对照组奶牛,而在第11天小于对照组奶牛。结果表明,排卵延迟奶牛发情后不同阶段B超黄体直径、面积、周长和体积与正常发情排卵后的相应指标没有显著差别。  相似文献   

4.
排卵迟缓常指发情正常,直检卵巢有成熟卵泡,但不破裂。即发情后直检成熟滤泡在12~22小时以上仍不破裂排卵者。临床上,患奶牛排卵迟缓者为数不少,如按常规的输精时间予以配种,是很难使之受孕的且往往造成漏情现象,给生产带来一定的损失。两年来,本人用孕酮、HCG对乳牛的排卵迟缓进行治疗,收到了较好的效果,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一、材料和方法  相似文献   

5.
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养殖中的广泛应用,积极推动了优秀种公牛遗传物质在全世界范围内的快速扩散。准确、及时的发情鉴定是奶牛人工授精的基础,然而,由于奶牛产后不发情、发情症状不明显以及发情鉴定工作重视程度不够、发情鉴定方法不科学等,实际生产中母牛发情检出率较低,影响了产后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可减少母牛发情鉴定工作量,提高母牛发情检出率,甚至不用发情鉴定而直接定时输精,从而提高母牛参配率和繁殖力。本文综述了奶牛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原理,重点介绍了奶牛同期发情和同期排卵-定时输精技术方法及其在生产中的应用,以期为奶牛繁殖和管理技术人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奶牛发情后排红输精的体会王希平马辉陈介清(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150069)奶牛发情后一部分牛有少量的血液伴随着粘液由阴户排出,即是排红现象(子宫出血,亦称破血)。此种情况以往被认为奶牛已排卵,对出现排红现象的奶牛全都判断为是发情已结束的标志,通常...  相似文献   

7.
奶牛妊娠诊断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简便而有效的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方法 ,是养牛生产及畜牧兽医工作者长期以来亟待解决的问题。奶牛饲养管理的目标除了提高产奶量外 ,就是要尽量缩短空怀期。因此 ,奶牛早期妊娠诊断是促进奶牛业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妊娠诊断的方法有很多 ,下面仅介绍几种行之有效的方法。1 直肠检查法直肠检查法是判断奶牛怀孕的最基本而可靠的方法 ,它通过生殖器官的变化判断奶牛是否怀孕。当母牛配种 1 9~ 2 2d后 ,不能摸到胎胞 ,子宫的变化也不明显。如果在奶牛输精排卵的第 1 7d在上次发情排卵处 ,摸到与 1 5d相等大小的发育成熟的黄体存在 ,则说明…  相似文献   

8.
1 正常发情征状奶牛属非季节性发情动物 ,只要营养充分 ,饲养管理良好 ,则可常年发情。奶牛发情持续期较短 ,从发情到排卵时间平均为 30 h。排卵时间一般在发情症状消失以后。大多数奶牛发情过程中都有爬跨现象 ,即母牛与母牛相互爬跨——俗称“同性爱”。多数奶牛都排单卵( 97% ) ,也有 3%的母牛可能排双卵 ,排多卵的极少 ,如果注射外源性激素 (如 PMSG、FSH) ,排卵数可增加 2 1 .6 %。一般右侧卵巢排卵多( 6 0 .5% ) ,左侧卵巢排卵少 ( 39.5% ) ;夜间排卵多 ( 85.2 % ) ,特别是在 0~ 6时排卵多 ,所以配种常在夜间。奶牛发情时 ,体温…  相似文献   

9.
<正>奶牛经过发情、排卵、配种、怀孕、分娩之后才能产奶,而发情是奶牛生产必须的环节,正常的发情排卵是奶牛维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此,没有正常的发情,奶牛其它的生殖现象就不能正常进行,奶牛也  相似文献   

10.
促排卵素3号在奶牛繁殖上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促排卵素3号对正常发情排卵的60头奶牛进行提高情期受胎率试验,对40头排卵迟缓、卵巢静止的母牛进行治疗试验取得明显效果,提高情期受胎率275个百分点,对排卵迟缓、卵巢静止母牛治愈率达95%。1 材料与方法1.1 试验母牛:选择本场12队、4队发育正常的配种母牛60头作提高情期受胎率试验。卵巢静止、排卵迟缓的40头牛作治疗试验。1.2 促排卵素3号系宁波激素制品厂生产,每支含量为200微克。1.3 注射剂量及方法:1.提高情期受胎率在配种前肌注促排3号200微克,注射后立即输精。2.治疗排卵…  相似文献   

11.
<正>奶牛繁殖是维系奶牛生产的根本,而作为繁殖基本保障的发情鉴定和配种工作在规模化奶牛场中,往往容易因发情鉴定不及时而错过配种时间,其结果是延长产犊间隔、降低繁殖效率。科学地运用同期发情技术将使发情配种变得简单而有效。自1955年美国学者Pursley等人发明了奶牛繁殖的新技术——同期排卵和定时输精后,该技术被作为一种有效的繁殖技术而广泛应用,并在生产运用中不断总结、改良,已基本形成了三  相似文献   

12.
在奶牛的繁殖生理机能中,正常发情和排卵是保证繁殖力的基础,如果没有正常发情(排卵),母牛其他的生殖生理活动就失去了意义。在生产中,奶牛不发情是母牛受各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13.
自拟中药催情散治疗母猪发情迟缓的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自拟中药催情散、西药苯甲酸雌二醇对发情迟缓母猪进行了对比治疗试验,结果表明自拟催情散能促进发情迟缓母猪发情排卵,优于苯甲酸雌二醇的治疗效果,平均多产仔2头,基本达到了该品种的生产性能,提高了母猪的繁殖率。  相似文献   

14.
早在20世纪30年代,人们就开始注意到牛产后发情和排卵的特殊性。产后首次排卵时间远远早于首次发情的时间(约20-30天),带犊母牛产后首次发情时间远远晚于人工挤奶母牛。这促使我们探索有效调节哺乳期母牛产后发情的方法,解除对发情的抑制因素。本文就母牛产后发情的决定因素以及促使产后奶牛提早发情的方法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5.
定时输精技术在规模奶牛场的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随着奶牛生产水平的提高,奶牛产后发情不断推迟,严重影响奶牛场繁殖率。为促进产后母牛发情、输精、受胎,不少奶牛场推广应用了奶牛定时排卵、输精技术。为探讨奶牛定时输精的应用效果,合理应用生殖激素,本文对该技术在杭江奶牛场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6.
人工授精技术在奶牛上的应用大大提高了种公畜的配种效能和利用率,对加速畜群改良具有重要意义。但由于长期与异性的隔绝,母牛的发情征候淡化,对母牛的发情鉴定越来越困难,尤其是那些排卵迟缓、隐性发情或发情持续时间短的母牛,难于正确掌握受精时间。为此,越来越多的配种技术员应用外源性释放激素帮助提高奶牛受胎率,且在一定程度上取得了良好的效果。但由于释放激素(GnRH)的种类很多,效价不一,且在应用时间上不甚合理,难免产生效果上的差异,甚至出现负效应。近年来国内外许多文献对有关问题作了分析、研究,对生产有一定指导意义,现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17.
<正> 提高受胎率,对加速奶牛繁殖和增加经济效益有现实生产意义。影响奶牛受胎的因素较多,但在农村有以下两个主要原因。一是排卵迟缓奶牛占繁殖母牛群的45%,这些母牛的发情持续时间长达5—7天,多数为排卵困难,有的甚至不排卵,因此其情期受胎率仅35%;二是农村专业户的奶牛分散饲养,难以做到适时输精,情期受胎率也只有45%。因此,输精员采取增加卵巢检查次数来确定输精时间,致使不少奶牛卵巢受伤而更难受胎。对此,我们在1986年进行了LRH-A_3(促排卵素3号)提高奶牛受胎率试验,206头应用牛情期受胎137头,受胎率达到66.5%,比对照牛提高25.72%(P<0.005),效果极显著,很快在金华奶牛基地淮广,4年来LRH-A_3用于奶牛配种达1.3万头次。  相似文献   

18.
奶牛只有经过发情、排卵、配种、怀孕、分娩之后才能产奶。发情是奶牛生产所必须的环节,正常的发情排卵是奶牛维持正常繁殖力的基础。因此,没有正常的发情,奶牛其他的生殖生理现象就不能正常进行,奶牛也就失去了饲养价值而不得不被淘汰。  相似文献   

19.
正繁育操作对于奶牛场来说非常重要,具体包括参配奶牛的选择、发情观察、妊娠检查、繁殖方法等方面,其中的难点在于对有关繁殖疾病进行适当有效的诊疗,本文将对奶牛场中的有关繁育操作进行有效介绍,并总结了常见繁育疾病的针对性治疗方法,供给广大奶牛场繁育方面的人员参考。1参配奶牛的选择育成牛体高达到130 cm以上,对于头胎牛在产后60 d开始配种,二胎或二胎以上牛产后55 d开始配种。参配牛群及发情辅助手段:产后  相似文献   

20.
同期排卵技术在国外已有几十年的应用,近年来,这种技术开始步入国内奶牛养殖业。经过多年的实践摸索,这种技术越来越成熟,逐渐替代了同期发情在实践中的应用,得到了广大奶牛养殖业人士的认可。同期排卵技术应用方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