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鱼类应激性出血病病因及防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笔者通过调查对比,查证有关资料,从流行方式、病鱼病状、内脏解剖、药物试验、饵料配方的调整等方面的研究认为,鱼类应激性出血病属于营养性疾病,而非传染性疾病,通过配方调整的治疗和抗应激药物的治疗,能够收到良好效果。  相似文献   

2.
鲤鱼出血病的病因探讨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在辽宁省池塘养鲤作业区,近年来普遍发生鲤出血病,药物治疗效果不佳。作者通过调查对比,从流行方式、病鱼症状、内脏解剖及药物试验等研究推断,鲤出血病是投喂高能饲料所引起的,属于营养代谢病;嗜水气单胞杆菌的感染是后发因子,可加重病情,但并非是主因。在大量使用配合饲料养鱼的趋势下,加快鱼类营养学基础学科的研究,提供科学合理的饲料配方具有现实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3.
胡宝林 《水产养殖》2010,31(6):34-35
<正>鱼类应激性出血病是鱼类对环境中异常的、不良的胁迫因子而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性紧张状态的一种反应,常表现为体表充血,肝胆异常,鳃  相似文献   

4.
水产养殖,特别是精养池塘由于放养密度高,投喂大量的高蛋白配合饲料,池底沉积了较多的鱼类排泄物及残饵。这些排泄物及残饵分解会消耗大量的氧气。如果水体中溶解氧不丰富,就会造成还原性毒物积累,使溶解氧、铵氮、磷酸盐以及亚硝酸盐等四项水生态因子变化,其中最常发生氨氮和亚硝酸盐的大量积累,使水产动物受到毒害。北方池塘精养鲤就发生了应激性出血病,并在不少地区广泛发生。单一药物防治不能解决问题,而且大量使用抗生素等抗菌药物带来严重的环境问题。  相似文献   

5.
胡宝林 《中国水产》2010,(10):66-67
鱼类应激性出血病是鱼类对环境中异常的、不良的胁迫因子而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性紧张状态的一种反应,常表现为体表充血,肝胆异常,鳃出血或淤血呈现紫鳃的症状。  相似文献   

6.
鲟鱼在集约化人工养殖的特定环境中,随时都可能处于各种应激状态,如盐度应激、氨氮应激、温度应激、pH应激、分级培养应激。针对鲟鱼人工养殖过程中爆发应激性出血病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提出了治疗鲟鱼应激性出血病的方法及防治对策。  相似文献   

7.
陶青燕 《内陆水产》2013,(11):79-79,81
近年来随着饲料原料价格的巨大波动,水产饲料配方已经结束了过去的微调时代,水产配方模型的调整已成为了人们应对过山车式原料价格的利器.与此同时在水产养殖过程中人们却经常发现一些不具备传染特性的鱼类疾病.这些疾病往往具有一定的区域特征或者与使用某些饲料企业的产品存在较大的关联.虽然这些疾病给鱼类的生长、体型、体色带来显著的影响甚至导致养殖的失败,但通过抗生素药物治疗往往不能有效的控制,而通过控制投饵率或转用其它饲料却可以得到缓解.这些疾病通常是由营养代谢障碍引起的,而特定的营养代谢疾病与饲料配方的结构模型间存在高度的相关性.通过了解诸如高能配方模型,膨化料配方模型,动物下脚料配方模型,高植物蛋白配方模型的营养组成及代谢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深入预测这些配方模型下高概率的鱼类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发生,从而帮助我们在多变的原料价格下采取不同的配方模型时可以有针对性进行营养代谢性疾病的关注和预防,从而使养殖的效益有保障.  相似文献   

8.
应激性出血病是广大渔民在养殖过程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症状,主要表现为体表充血,肝胆异常,鳃出血或淤血呈现紫鳃的症状。造成此类疾病的原因可能与养殖操作、饲料以及用药有很大关系。例如:在养殖过程中  相似文献   

9.
自5月份以来,本地区鱼类暴发性出血病暴发,笔者在诊治过程中发现,患鱼类暴发性出血病的占检测总数的95%以上;而检测虫类90%左右是鳃指环虫类。指环虫大量寄生在鱼鳃上,使鳃组织严重受伤。又因鱼的鳃及皮肤被寄生虫损伤后,嗜水气单胞菌等病原菌从伤口进入鱼体,且不断繁殖增加数量,导致暴发性出血病的发生,造成鱼类死亡。1.预防方法。适当降低养殖密度、及时降低池塘氨氮和亚硝酸盐含量,使用质量较好的商品饲料投喂,及时杀灭鱼体寄生虫和使用消毒药物进行预防。2.治疗方法。发生暴发性出血病时,要尽早治疗。现时治疗一般遵循三步治疗法:第一步…  相似文献   

10.
喹乙醇在水产养殖上应慎用   总被引:16,自引:2,他引:14  
耿毅  汪开毓 《水利渔业》1999,19(6):25-26
喹乙醇具有明显的促生长作用,因而已被作为添加剂广泛用于鱼虾饲料,但由此而发生的“鱼类应激性出血腹水综合症”也给生产造成较大损失。本文综述了这一问题并建议应慎用或不用喹乙醇  相似文献   

11.
<正>鱼类应激性出血病是鱼类对环境中异常的、不良的胁迫因子而产生的一种非特异性、生理性紧张状态的一种反应,常表现为体表充血,肝胆异常,鳃出血或淤血呈现紫鳃的症状。该病是我区在近几年的养殖中经常出现的一种鱼病,并有进一步扩大和蔓延的趋势,该病主要发生在夏、秋两季,在近几年的养殖中,由于常年不清塘或清塘不彻底、随意用药和片面追求产量而加大放养密度以  相似文献   

12.
随着水产养殖业的集约化生产,养殖鱼类面临越来越多的应激因素影响,特别是近年来在水产养殖上发生了一种以出血为主要症状的鱼类应激性疾病,给养殖者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该病主要表现为:当养殖鱼类受到应激因子(如拉网捕捞、天气突变和长途运输等)刺激时即可突然、快速地发生全身性体表和鳃出血而大批死亡。“鱼类应激性出血病”的病因比较复杂,防治困难.水产科研人员曾对该病进行了病原方面的研究.未分离到病原微生物,证明该病是一种非传染性疾病。鱼类应激通过降低摄食量而影响其生产性能和生理变化.降低了对营养物质的利用率,降低了鱼类的抗病能力.从而使养殖生产蒙受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13.
鱼类肝胆病又称肝胆综合症,是近几年才发现的一种鱼类疾病,其致病原因到目前还没有明确,但其危害性日益突出。自2003年首次在辽宁省辽中县发现鱼类肝胆病以来,该病现已与暴发性出血病一并成为危害水产养殖鱼类的主要病害,且呈现越来越猛的发展趋势。经调查分析:该病的发生有60%的原因与饲料使用不当有关;有20%的原因与水质恶化有关;另有20%的原因与药物施用不当有关。  相似文献   

14.
徐冰 《内陆水产》2001,26(7):42-42
夏季水温适宜是鱼类生长的旺季,但也是鱼类发病高峰期,特别是出血病、烂鳃病和肠炎病等较为突出,因此要注意鱼塘的消毒和投喂饲料的质量,严禁霉烂变质的饲料及有毒物质进入池塘。在针对鱼病施药时,不能完全按照常规方法施药,因为常规试验条件是在水温22~26℃时进行的,而夏季水温升高,其它理化因子也发生了变化。因此,施药时要注意以下几点:1)鱼塘鱼类发病率低于5%时,可进行药物挂袋,或区域性施药,即取一定量的药物放入木桶内,加水溶化,然后在池塘内选2~4个小区泼洒,紧接着投喂人工饲料,吸引吃食,从而防病;当发病率大…  相似文献   

15.
浅谈水产饲料的配方问题郭笔龙(浙江省名特优水产饲料公司,萧山311214)随着水产养殖业的迅猛发展,各种鱼类配合饲料的社会需求量日益增长。要搞好水产饲料产品质量应在原料、设备、配方和质量等四个方面下功夫。其中配方设计作为一项专业性强并且决定饲料生命力...  相似文献   

16.
鱼类应激与应激性综合症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自1998年以来,国内有关鱼类应激以及由应激因素引起的鱼类病理性疾病研究逐步开展,国内学者对应激及应激性综合症的研究涉及该病的病因、病理学研究、流行学初步调查、组织学观察,并尝试多种防治方法,但是对该病的防治方法尚未取得突破性进展,该病在全国范围内尚未得到有效的预防和控制,而且,鱼类应激性综合症的发病数量和发病范围仍在不断扩大,对渔业生产造成更大的危害.因此,笔者在国内外学者研究的基础上,结合该病实践中防治措施,对该病进行较为系统的阐述,为鱼类应激性综合症研究和防治提供必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从1988年以来,我国许多养鱼地区暴发了鲢鳙、鲫等养殖鱼类出血病,其病情来势凶猛,传染速度快,危害性很大,给养鱼生产造成严重损失。对于该病的防治,各地水产科研部门、生产单位都进行了研究,各种防治出血病的方法,药物不断出现。笔者根据我地防治经验并结合有关资料,对现有出血病的防治药物及其效果综合评析如下。  相似文献   

18.
近几年来,淡水养殖鱼类发生了一种危害极大的暴发性出血病,它首先产生在白鲫体内,继而又感染到其他鱼类。它来势凶猛,一旦鱼感染此病很快死亡,且死亡率很高,严重损害了养殖者的经济效益。全国每年因暴发性出血病所造成经济损失高达5000万元。目前山西临猗兽药厂在国内12名从事鱼病防治专家指导下,研制出一种高效、速效防治鱼类出血病及其他鱼病较为理想药物“鱼虾安”,现将“鱼虾安”对大鲵肠炎病和草鱼“三病”并发症试验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9.
七月份进入鱼病高发季节,生产中用药增多,现将常用药物的主要成份及用途作一介绍。一、抗菌类药物1.鱼康宝(1)主要成份:1-2基-6-氟—4氧代—1,4-二氧-7-(1-哌嗪基)-3-喹啉羧酸。(2)作用用途:治疗鱼类烂鳃、肠炎病及暴发性出血病及顽固性细菌性疾病。(3)使用注意事项:使用本品若配合环境消毒或水质改良剂,效果更佳。2.氟苯尼考(1)适应症:广谱抗生素,是防治鱼类出血病及虾蟹细菌性疾病的内服药。(2)注意事项:①必须与饲料混合均匀,粘合晾干后投喂。②忌与酸性药物同服。3.二溴海因(1)主要成份及化学名称为:1,3—二溴5,5—二甲基乙内酰脲。(2)…  相似文献   

20.
在鱼类配合饲料的研究中,不仅需要以饲料系数,生长增重率及养殖效果等生长指标来评定饲料的生产能力,而且还需借助消化生理的研究方法,了解鱼类对饲料的利用状况,这样才能更全面地评价配方的营养水平,揭示存在的问题,提出改进措施。因此,测定团头鲂对配合饲料的消化率,对制定完善的饲料配方,提高饲料的利用效率,进一步研究鱼类的营养需要,均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