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96 毫秒
1.
2011年3月15日,“健美猪”真相报道后,“瘦肉精”事件再次引起了全社会的高度关注。其实,近几十年来,人们因食用“瘦肉精”残留的猪肉、内脏引起中毒的事件屡见不鲜,由“瘦肉精”引发的肉类食品安全问题已受到社会各层面的广泛关注,给社会造成了巨大的食品安全隐患。我国政府一直在严厉打击生产、经营和使用“瘦肉精”的行为,惩治了一些犯罪分子,但“瘦肉精”事件仍有发生,  相似文献   

2.
疥癞是家畜易患的传染性皮肤病,非常刺痒,是疥虫、癞菌等寄生而引起的皮肤病。通常称“疥疮”,亦称“疥癣”、“麻风病”、“癣疥”等。主要原因是由于家畜等叠堆、舍内阴暗潮湿、环境卫生差以及营养不良等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牛流行热的综合防治体会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牛流行热是牛流行热病毒引起的急性、热性、全身性传染病。由于临床症状与感冒相似,民间兽医称之为“牛流感”,又因四肢僵硬,走路跛行,当地群众称“撮腿瘟”或“软脚病”。该病发病率高虽然死亡率低,但因大群发病,应引起养殖户和畜牧兽医工作者的高度重视。近年来,笔者采取中西医结合治疗和综合防治措施,收到了良好效果,现将防治体会介绍如下。  相似文献   

4.
奶牛结核病和布鲁氏菌病(以下简称“两病”)是农业部规定的二类动物疫病,都是人畜共患的慢性传染病,分别由结核分枝杆菌和布鲁氏菌引起。“两病”可引起肉、奶等畜产品质量、产量下降。使免疫力、繁殖力降低,严重影响养牛业发展。“两病”还可感染人,危害人体健康.给国家和人民群众带来巨大损失。  相似文献   

5.
《江西饲料》2010,(6):42-42
世界首只克隆羊“多利”的诞生和去世都曾引起举世关注,英国媒体近日又披露说,当初参与克隆“多利”的一名研究人员利用保存下来的组织又克隆出四只“多利”,它们的基因与原版“多利”完全相同,如同“多利”重生且一化为四。  相似文献   

6.
在炎热的夏季,不仅人和畜禽容易中暑,作物也会“中暑”,即引起所谓的“高温热害”。  相似文献   

7.
在此次抗击“非典”的过程中,野生动物与人类的关系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也涉及到一些国家法律应当规范的问题。反思“非典”的影响,笔认为以下问题应当引起重视,并在国家的法律法规和管理政策中做出相应的调整。  相似文献   

8.
猪“冬痢”是猪传染性胃肠炎的俗称,由冠状病毒引起,以呕吐、严重腹泻和失水为特征的传染性疾病。在寒冷的冬季和早春季节最易发生,故称“冬痢”。  相似文献   

9.
猪气喘病是由支原体引起的一种慢性接触性呼吸道病,本病发病率高,主要引起猪生长受阻和饲料转化率大幅下降,造成养猪业巨大的经济损失。其主要症状是咳嗽和气喘,病变特征是肺的尖叶、心叶、中间叶和膈叶前缘呈“肉样”或“虾肉”样实变。  相似文献   

10.
8 “兔瘟”病原的归类研究(嵌杯病毒科分类概念) 最近国际病毒分类学委员会已将过去的嵌杯病毒科只有一个属变为四个属,其中:“兔出血热病毒”(RHDV)(即我们过去所称“兔病毒性出血热”──“兔瘟”病原)被划归到四个属中的Lagovirus属之中。 嵌杯病毒(Calicivirus)是可以引起动物与人的广泛的呼吸道与消化道疾病的病毒,如该科的Narwalk病毒属和Sapporo病毒属均可引起人的胃肠炎。“兔瘟”病毒之所以划归到能引起人和动物患病的嵌杯病毒科之中,不但在形态结构上有意义,在致病范围上也有新意,值得认真研究和重视。 国际病…  相似文献   

11.
目前,“红皮病”发病率较高,给养猪业带来很大的损失,就笔者在临床实践所知,引起“红皮病”的原因有“圆环病毒病”、“蓝耳病”、“猪丹毒”、“疥螨病”、“弓形体病”、“猪瘟”、“猪肺疫”、“附红细胞体”等八种或之多,现就其中一例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2.
孟子是先秦儒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之一,其思想主张主要体现在《孟子》一书中。《孟子》对“孝”的阐述,以“不孝有三,无后为大”而引起后人的重视。汉人赵岐又较详细的解释了这句话,致使此言广为流传,影响至今。然而赵岐的解释是否符合孟子的原义,已经引起了人们的注意,有人提出了不同意见。本文从“孝”的本义出发,进而分析孔子、孟子“孝”的观念,再以孟子“孝”的观念为基础,分析、解释“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含义,以期符合孟子本义。  相似文献   

13.
《中国奶牛》2007,(4):3-5
近来,一位博士在他编写的科普著作中及在电视台和一些地区的演讲中,以“完全颠覆传统健康观念”为主题,多次宣传“牛奶是牛吃的,不是人吃的”,“牛奶及乳制品为食物过敏的元凶”,“喝牛奶不补钙反减钙”,“为了远离慢性病,请尽早断奶”等观点。这些说法引起了许多观众和读者的疑惑,也引起了营养学、食品科学和预防医学领域不少专家的关注。作为长期在这些领域从事研究、教学、疾病防治等工作的专业人员,我们一致认为该博士的上述观点缺乏科学依据,也不符合国情,有必要予以澄清。  相似文献   

14.
兔葡萄球菌病是由金黄色葡萄球菌引起的一种兔传染病,特征是在各种器官中形成局部化脓性炎症灶。当发生菌血症时,可引起败血症,并可转移至内脏,引起脓毒血症。对初生兔引起急性肠炎(黄尿病),在成年兔和大型兔引起“脚板疮”,引起成年兔外生殖器炎症,引起哺乳母兔乳腺炎。这些疾病的发展取决于病变过程的局限化和兔的年龄。  相似文献   

15.
在高温、高湿季节可引起猪的“高热病”,该病发生原因不明确,多以多种病原体呈双重或多重感染引起。现就1例不明原因引起的猪“高热病”的诊治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16.
猪巴氏杆菌病也叫猪肺疫,俗称“锁喉风”或“肿脖瘟”,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急性、散发性和继发性传染病。弓形虫病是由刚地弓形虫引起的人畜共患病。这两种病单发很少见,多与病毒或其它致病菌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  相似文献   

17.
羊肠毒血症是绵羊和山羊的一种急性非接触性传染病,本病的发生是由于D型魏氏梭菌在羊肠道中大量繁殖而产生毒素所引起的,因此,俗称“软肾”、“过食病”等。  相似文献   

18.
猪肢蹄病的致病因素及治疗措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1致病因素 1.1营养因素 猪日粮能量缺乏或过高,都会引发肢蹄病的发生。 高蛋白质日粮结构,易引起猪的肢蹄病发生。 后备公猪的钙、磷比例分别不应低于0.9%和0.7%,否则易发肢蹄病。而日粮中锰过量,会损伤猪的胃肠功能,生长发育受阻,易引起钙磷利用率降低,导致“佝偻病”、“软骨症”。锌缺乏时,8~12周龄猪易患“皮肤不全角化症”。另外还应注意饲料中砷和硒的含量不能超标,否则猪会出现慢性中毒,也会引起蹄部的病变。  相似文献   

19.
乌鲁木齐市奶牛"两病"检疫和防疫现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奶牛“两病”——结核病和布氏杆菌是人畜共患病,在政府的领导和支持下,经过乌鲁木齐地区广大兽医工作者的努力和人民群众的积极配合,于1996年达到控制标准,并通过了成果鉴定。但随着改革的深入,畜牧业经济的发展,个体、民营企业的快速发展,“奶牛热”引起“倒牛热”,使“两病”检疫和防疫工作难度加大,淘汰阳性牛和扑杀染疫牛更是难上加难,从而引起“两病”阳性数增加,同时,也导致人间结核病和布病感染率的上升,据权威机构统计,乌市结核病患者已逾5万人,占乌市总人口的2.5%,而主要感染途径是饮用奶和人畜接触。  相似文献   

20.
世界卫生组织有报告提出:人类70%的疾病是由所吃的食物和水引起的,食品安全与人类的健康、生命安全息息相关。继“疯牛病”和“二恶英”事件后,食品安全特别是畜产品的安全问题引起了全世界政府及消费者的极大关注。也由此引发了畜产品生产链条上各相关产业的市场变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