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在人工气候室内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高温高湿胁迫对红花荷等26种园林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复羽叶栾树隶属函数值最高,对高温高湿的耐性最强,红花荷、黄槐、杜鹃红山茶、无忧树、火焰木、红花银桦、蓝花风铃木、红花羊蹄甲、黄花风铃木、仪花和芒果耐性较强,澳洲火焰木、宫粉羊蹄甲、红千层、腊肠树、美丽异木棉、深山含笑、樟树、糖胶树和海南红豆耐湿热性中等,而广宁红山茶、红花风铃木、猫尾木、乳源木莲和尖叶杜英耐湿热性弱.研究植物对高温高湿逆境的响应机制将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措施采抵御高温高湿对植物的危害,为城市森林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在人工气候室内采用盆栽方法,研究了高温高湿胁迫对红花荷等26种园林植物叶片相对含水量、细胞质膜相对透性、可溶性蛋白含量和超氧化物歧化酶(SOD)活性等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采用隶属函数分析法进行耐热性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复羽叶栾树隶属函数值最高,对高温高湿的耐性最强,红花荷、黄槐、杜鹃红山茶、无忧树、火焰木、红花银桦、蓝花风铃木、红花羊蹄甲、黄花风铃木、仪花和芒果耐性较强,澳洲火焰木、宫粉羊蹄甲、红千层、腊肠树、美丽异木棉、深山含笑、樟树、糖胶树和海南红豆耐湿热性中等,而广宁红山茶、红花风铃木、猫尾木、乳源木莲和尖叶杜英耐湿热性弱。研究植物对高温高湿逆境的响应机制将有助于采取有效的措施来抵御高温高湿对植物的危害.为城市森林景观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3.
惠州市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阳区境内的生态景观林带作为研究对象,调查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并依据实地调查的立地条件,利用相关模型制作软件对4个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下预期景观效果进行模拟。研究结果表明,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4个树种配置模式下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4.25%,树高、胸径和冠幅的均值分别为3.27 m、5.36 cm和1.64 m,早期生长情况较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4种树种配置模式中,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较好的为模式GC1(夹竹桃、红花羊蹄甲、香樟、黄花风铃木等树种随机混交);惠阳区生态景观林带调查的9个树种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靠前的为红花羊蹄甲、香樟树和美丽异木棉。总体而言,不同生态景观林带树种配置模式树木生长表现有所不同,并会产生不同的景观效果;同时,立地条件、树种选择和配置模式均会对生态景观林带公路景观效果产生明显影响。  相似文献   

4.
以广东省惠州市惠城区内3号和10号生态景观林带为研究对象,通过小班调查5个样点内不同树种配置模式的树木早期生长表现,结果表明,惠城区生态景观林带5个样点的树木成活率均值为87.8%,树高与胸径均值分别为2.6 m和7.5 cm,早期生长情况总体较好;综合评价结果表明,5个样点的树木早期生长综合表现排名顺序为:龙丰>水口>汝湖>小金口>白鹭湖;不同树种配置模式保存的树木生长表现综合评价结果表明,3号生态景观林带综合排名前3的树种配置模式分别是3-14、3-18、3-2,其中模式3-14保存的造林树种为凤凰木、黄槐、鸡冠刺桐、樟,模式3-18保存的树种有凤凰木、樟,模式3-2保存的树种有大叶紫薇、凤凰木、黄槐、樟;10号生态景观林带树木生长表现综合排名前3的分别是10-10、10-14和10-2配置模式,其中模式10-10保存的树种为大叶紫薇、簕杜鹃,模式10-14保存的树种为凤凰木、黄槐、美丽异木棉,模式10-2保存的树种为大叶紫薇、凤凰木、红花羊蹄甲、美丽异木棉.  相似文献   

5.
华南18个景观树种抗NO2能力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探讨18个华南景观树种抗NO2污染能力,以2~3 a生实生苗为材料,通过人工气候室的盆栽试验,在NO2质量体积浓度为2.05 mg/m3的胁迫处理下,测定了叶片表观伤害症状、叶片气体交换参数及相对叶绿素含量等生理生态指标。采用隶属函数法及系统聚类分析法对其抗NO2污染能力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复羽叶栾树(Koelreuteria bipinnata)、穗花棋盘脚(Barringtonia racemosa)和广宁红山茶(Ca-mellia chekiangoleosa)抗NO2污染能力强;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紫薇(Lagerstroemia indica)、木棉(Bombax ceiba)、杜鹃红山茶(Camellia azalea)、深山含笑(Michelia maudiae)和澳洲火焰木(Brachychiton acer-ifolius)抗NO2污染能力较强;腊肠树(Cassia fistula)、仪花(Lysidice rhodostegia)和红花荷(Rhodoleia champio-nii)抗NO2污染能力中等;火焰木(Spathodea campanulata)、蓝花风铃木(Tabebuia pentaphylla)、樱花(Prunusserrulata)、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和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抗NO2污染能力较弱,蓝花楹(Jacaranda mimosifolia)抗NO2污染能力弱。研究结果为华南重度酸污染地区景观树种选择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对佛山市12个公园中同期完成景观改造的主题植物景观进行了实地样方调查并结合市民及专业组的问卷调查,采用层次分析法(AHP)对研究对象进行了景观评价,构建了评价分值与市民感知度的关联模型,筛选出适地适树、植物搭配层次感、色彩丰富度等10项影响景观评价的重要因子,并得出黄花风铃木(Handroanthus chrysanthus)、宫粉紫荆(Bauhinia variegata)、大腹木棉(Ceiba speciosa)、龙船花(Ixora chinensis)、美人蕉(Canna indica)5种景观效果较好的植物,以及"黄花风铃木+黄槐+黄金熊猫+月季+玫瑰+黄蝉+翠芦莉+龙船花+波斯菊+美人蕉""秋枫+加拿利海枣+大王椰+假槟榔+宫粉紫荆+木棉+樟树+苏铁+玫瑰(片植)+月季(片植)+美丽针葵+鹅掌柴+毛杜鹃+黄榕球+红花继木+龙船花+荷花+睡莲"两种评价较好且适宜佛山地区主题植物景观应用的配置模式,为今后佛山乃至粤港澳大湾区的公园内建设主题植物景观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广东省惠州市4个区/县绿化景观林带为调查对象,选取5种生境中共19种景观林带树种进行7次周期性样方调查,结果表明:水田洼地生境的景观林带树种胸径、树高增长系数值相对较高,分别在0.23~0.97和0.16~0.47之间。水田洼地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树高生长显著优于沿海荒地生境和宜林荒地生境(P0.05);凤凰木(Delonix regia)在宜林荒地生境胸径生长显著优于碎石荒山生境和难造林坡地生境(P0.05);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在水田洼地生境中胸径生长优于碎石荒山生境、难造林坡地生境和沿海荒地生境,黄槐(Cassia surattensis)在碎石荒山生境中胸径生长显著低于难造林坡地生境和沿海荒地生境(P0.05)。树种成活率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水田洼地生境和碎石荒山生境,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红花羊蹄甲、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美丽异木棉、秋枫(Bischofia javanica)、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在水田洼地生境成活率都为100%,而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在宜林荒地生境成活率为15%。关联性聚类分析显示19个树种主要聚为两大分支,其中成活率和相关系数值较高的树种在聚类图中聚为一类。结合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提出5种生境条件下景观林树种最佳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8.
采用美景度评价法(SBE法)评价福州主城区公园自然环境园林景观植物颜色配置质量,揭示其景观植物颜色配置机理,计算获得美景度高的秋季植物单株植物颜色特征数据。研究结果显示,秋季植物景观中,落叶乔木类植物颜色配置最受大众欢迎,藤本植物类颜色配置最不受大众喜爱,其SBE值排序为落叶乔木类>常绿灌木类>常绿乔木类>落叶灌木类>多年生草本及地被类>藤本植物类。  相似文献   

9.
随机区组试验表明,在立地质量等级为Ⅱ级、经一次施肥、郁闭度为0.6的杉木林冠下套种金叶含笑、深山含笑、火力楠及红花木莲四种木兰科树种,均能正常生长,其生长量由大到小的排序依次是金叶含笑、深山含笑、火力楠、红花木莲。本试验条件下金叶含笑、深山含笑的生长情况较理想,火力楠、红花木莲的生长情况相对较差。  相似文献   

10.
以广东省惠州市4个区/县绿化景观林带为调查对象,选取5种生境中共19种景观林带树种进行7次周期性样方调查,结果表明:水田洼地生境的景观林带树种胸径、树高增长系数值相对较高,分别在0.23~0.97和0.16~0.47之间。水田洼地美丽异木棉(Chorisia speciosa)树高生长显著优于沿海荒地生境和宜林荒地生境(P <0.05);凤凰木(Delonix regia)在宜林荒地生境胸径生长显著优于碎石荒山生境和难造林坡地生境(P <0.05);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在水田洼地生境中胸径生长优于碎石荒山生境、难造林坡地生境和沿海荒地生境,黄槐(Cassia surattensis)在碎石荒山生境中胸径生长显著低于难造林坡地生境和沿海荒地生境(P <0.05)。树种成活率最高值和最低值分别出现在水田洼地生境和碎石荒山生境,海滨木槿(Hibiscus hamabo)、红花羊蹄甲、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美丽异木棉、秋枫(Bischoifa javanica)、桃花心木(Swietenia mahagoni)在水田洼地生境成活率都为100%,而幌伞枫(Heteropanax fragrans)在宜林荒地生境成活率为15%。关联性聚类分析显示19个树种主要聚为两大分支,其中成活率和相关系数值较高的树种在聚类图中聚为一类。结合调查数据统计和分析,提出5种生境条件下景观林树种最佳配置模式。  相似文献   

11.
广州市主要园林树种抗风性评价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我国东南沿海地区每年因台风导致的树木毁坏及次生灾害损失严重。通过分析广州市近年来26种主要园林植物风害受损和形态学指标数据,利用层次分析法、综合评价法和模糊隶属函数法分别对风害受损指标和形态学指标进行综合评分,再根据评分结果进行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按受损指标统计和形态学指标评估可分别将26种园林植物分成3个类群,14种植物类别完全一致,12种植物类别相近,没有出现相互矛盾。其中,抗风性较好的树种有樟Cinnamomum camphora、海南蒲桃Syzygium hainanense、阴香Cinnamomum burmannii、木棉Bombax ceiba、红花羊蹄甲Bauhinia×blakeana、鸡冠刺桐Erythrina cristagalli、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和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广东省东江林场7 a生人工林20个树种的生长表现调查及综合分析,结果显示:不同树种间的树高、胸径、冠幅均差异极显著(P<0.01),而且3个指标间显著正相关,通过聚类分析可将20个树种分为4类,红花荷和南酸枣生长表现最优,属于速生树种;西南桦、深山含笑、山杜英、翻白叶、山桂花、青冈、红锥、大叶紫薇生长表现次之;阴香、荷木、枫香、火力楠、海南红豆、黎蒴、樟树属中等速生树种;格木、楝叶吴茱萸、麻楝生长较慢.  相似文献   

13.
通过对南亚热带13个主要城市的1667条主要道路行道树生长状况的调查,结果表明,共有101种(含种以下单位)乔木用作行道树。它们分别隶属于32科68属,其中乡土树种占53.47%,常绿乔木占75.25%,其中87.13%的乔木生长良好。研究认为:海南蒲桃(Syzgium cumini)、非洲桃花心木(Khaya senegalensis)、木棉(Bombax ceiba)、芒果(Mangifera indica)、扁桃(Mangifera persiciformis)、海南红豆(Ormosia pinnata)、秋枫(Bischofia javanica)、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麻楝(Chukrasia tabularis)、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垂叶榕(Ficus bengjamin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尖叶杜英(Elaeocarpus apiculatus)、人面子(Dracontomelon duperreanum)、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凤凰木(Delonix regia)、白兰花(Michelia alb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糖胶树(Alstonia scholaris)、紫檀(Pterocar pusindicus)、蝴蝶果(Cleidiocarpon cavaleriei)、石栗(Aleurites moluccana)、蒲桃(Syzgium jambos)等24种乔木适宜作为南亚热带城市行道树的骨干树种;大叶榕(Ficusvirens var.sublanceolata)、黄槐(Cassia suffurtiosa)等31种乔木可作为行道树一般树种。  相似文献   

14.
粤北10种乡土阔叶树种生长及根际养分比较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3年在始兴县进行10种粤北乡土阔叶树种选择研究。结果表明:造林3年后幼树的成活率均达到95%;平均树高生长最快的是红荷木Schima wallichi、i火力楠M ichelia macclurei和金叶含笑M icheliafoveolata,平均树高为4.5~5.5 m;樟树C innamomum camphora和深山含笑M ichelia maudiae生长较慢,树高生长不足3 m。冠幅生长最快的是红荷木、枫香Diquidambar formosana、金叶含笑和火力楠,平均为2.5~2.8 m;江南桤木Alnus trabeculosa、木荷Schima superba、深山含笑和樟树的冠幅生长较慢,平均冠幅仅1.6~1.8 m。生长最佳的前5名树种依次是红荷木>火力楠>金叶含笑>枫香>山杜英。土壤根际土速效N、P、K养分含量较高的前5名树种依次是樟树>红荷木>石栎>火力楠>深山含笑,木荷和山杜英根际土速效养分较低。研究结果揭示了红荷木、火力楠和金叶含笑在粤北地区生长较快,保持水肥能力较强,适于在粤北生态公益林建设中应用和推广。  相似文献   

15.
以云浮市东山森林公园14种主要造林树种为研究对象,采用套种补植、人工造林2种造林方式和穴状抚育或全面割灌+穴状抚育的抚育方式组合,分析4种经营模式下14种阔叶树种的生长情况.结果表明:采用相同的造林方式时,各树种在全面割灌+穴状抚育的抚育方式下胸径生长较好,但对树高的生长影响不显著;采用相同的抚育方式时,采用套种补植造林的樟树(Cinnamomum camphora)、木荷(Schima superba)、铁冬青(Ilex rotunda)、红苞木(Rhodoleia championii)、秋枫(Bischofia javanica)和米老排(Mytilaria laosensis)胸径和树高生长大于人工造林的,黄槐(Cassia surattensis)、降香黄檀(Dalbergia odorifera)和羊蹄甲(Bauhinia purpurea)人工造林的胸径和树高生长大于套种补植的;云浮市东山森林公园建设的适宜基调树种为米老排、火力楠(Michelia macclurei)、木荷(Schima superba)、樟树、秋枫和降香黄檀,主题树种为铁冬青、黄槐、大叶紫薇(Lagetstroemia speciosa)和美丽异木棉(Ceiba speciosa),以及应用套种补植结合全面割灌+穴状抚育的经营模式.  相似文献   

16.
珠海市典型区域生态景观林树种资源构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珠海市2005-2009年间营建的生态景观林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与理论、调查与评价的研究方法,对该地区的植物区系、植物资源进行初步研究,结果如下:(1)调查的24个典型样地以及沿途路线中,共有39种乔木,分属于19科31属;(2)有24种观赏性比较突出的植物:南洋楹、樟树、黎蒴、红锥、青冈、铁冬青、海南红豆、杨梅、红花荷、醉香含笑、大头茶、木荷、灰木莲、蓝花楹、海南蒲桃、银桦、山杜英、尖叶杜英、南酸枣、乌桕、山乌桕、木蜡树、枫香、楝叶吴茱萸;(3)将选取的24个样地利用SPSS软件进行组间平均距离连接法聚类,划分为6个群系:米老排群系、樟树群系、金合欢属群系、木荷群系、山杜英+马占相思群系、大头茶群系。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佛山市禅城区205条道路的调查,结果表明,禅城区共应用了58种(含变种)乔木作行道树,其分别属26科44属,其中乡土树种占65.52%,常绿乔木占74.14%;47种生长良好;细叶榕(Ficus microcarpa)、芒果(Mangifera indica)、大叶榕(Ficus virens var.sublanceolata)、大花紫薇(Lagerstroemia speciosa)、垂叶榕(Ficus benjamina)、木棉(Bombax ceiba)、高山榕(Ficus altissima)、阴香(Cinnamomum burmanii)、白兰花(Michelia alba)以及红花羊蹄甲(Bauhinia blakeana)等10种乔木是禅城区行道树种群的骨干树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