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2.
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来华演出的国外演艺动物也逐年增多。近几年来,来陕演出的进境演艺动物有3批100余只,包括狮子、熊、马、犬、鸽子、猴子、狒狒、蟒蛇等8种,在陕先后演出40余天。陕西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根据国家的有关检疫规定,结合演出当地实际情况制订了详细的检疫监管实施方案,认真做好演艺动物检疫工作,切实加强在陕演出、停留及离境运输全过程的监管,并对有关场地进行了有效的消毒处理,防止了疫病的发生,确保演出的顺利进行和人畜安全。1加强宣传工作,争取各方支持配合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发现有许多部… 相似文献
3.
4.
为评估传染性造血器官坏死病病毒(infectious haematopoietic necrosis virus,IHNV)随国际贸易传入我国的风险,按照世界动物卫生组织(WOAH)动物卫生风险评估框架,从危害识别、风险评估及风险管理3个方面开展风险分析。结果显示:IHNV随活易感鱼类(包括亲鱼、鱼卵和鱼苗)和鲜活饵料鱼类(野杂鱼)传入的风险为“高”;随非易感鱼类及运输活鱼的水、包装、运输工具和用具等传入的风险为“很低”;随食用易感鱼类(包括活的、冷冻的、冰鲜的以及鱼肉)和易感鱼加工产品传入的风险为“可忽略”。根据以上风险评估结果提出相应风险管理措施:不从疫区进口高风险产品,低风险产品可以自由贸易,对来自疫区的非易感鱼类和运输活鱼的水、包装、运输工具和用具实施消毒。 相似文献
5.
为识别并及时防范进境SPF鼠携带病原传入的风险,根据《一、二、三类动物疫病病种名录》《中华人民共和国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以及相关公告、国家标准和国际组织要求,通过风险识别确定汉坦病、淋巴细胞脉络丛脑膜炎、鼠痘、小鼠肝炎和仙台病毒病等5种疫病会带来一定风险。从病原学特征、疫病发生、易感动物、传播途径等方面进行5种疫病的定性评估,使用风险评估矩阵确定综合风险水平,认定这5种疫病传入风险较高,传入后果较为严重。因此,应对这5种疫病实施重点监测,同时采取相应的风险管理措施,重点包括加强出口国相关动物卫生证书审核,提高隔离场管理水平,增强SPF实验鼠卫生和健康管理意识。 相似文献
6.
随着我国对外文化交流的日益频繁 ,来华演出的国外演艺动物也逐年增多。国外演艺动物虽然大都进行过严格的防疫 ,但由于其长期在各国巡回演出 ,加之目前国内外动物疫情比较复杂 ,很可能由演艺动物出入国境和在国内演出而造成疫病的传播。日本曾发生从前苏联引进演艺动物海豹发生类似犬瘟热的疫病。我国是畜牧业大国 ,一旦造成疫病传播后果相当严重。因此不仅要对演艺动物出入国境实施严格的检疫 ,而且还要加强在国内演出期间的检疫监管。近几年来 ,来陕演出的进境演艺动物有 3批 10 0余只 ,包括狮子、熊、马、犬、鸽子、猴子、狒狒、蟒蛇等 … 相似文献
7.
日本是目前世界上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之一,不仅国内动物卫生体系完善,而且高度重视进境动物及产品检疫工作。日本建立了以《家畜传染病预防法》为主的动物防疫法律法规体系,建立并应用了进口动物及产品风险分析、检疫准入、检疫监管等制度。本文概述了日本进境动物及其产品基本情况、检疫监管相关法律法规和检疫监管体系等内容,并基于此对比了中日两国进境动物检疫制度的区别,最终借鉴日本进境动物监管制度,提出了围绕“正面清单”发布禁令和解禁令,科学设定隔离检疫期限,强化海关部门与农业农村部门合作的建议,为我国进境动物检疫监管工作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8.
9.
10.
近年来,我国各地口岸频繁截获邮寄进境活动物的国际邮件,截获邮件次数和活动物数量明显增加。2015—2017年,浙江出入境检验检疫局截获邮寄活动物的次数分别为2、9、20次,数量分别为3、279、183只;截获的动物种类包括节肢动物、爬行动物、两栖动物以及果蝇等。这些活动物主要来源于日本、德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大部分不是我国的原生物种,具有攻击性或毒性,对我国存在外来生物和病原微生物入侵威胁。分析认为,邮寄入境活动物次数及数量增长的主要原因为另类宠物饲养风潮的兴起、邮寄渠道的隐蔽性,以及国际邮件监管不严、违法成本较小等。建议加强口岸查验力度,严格行政监管,加强信息互联和风险分析,加大宣传力度,从而降低非法邮寄进境活动物的检疫风险。 相似文献
11.
12.
13.
[目的]探讨缩短隔离期的可行性,以促进SPF鼠尽早用于科研。[方法 ]重点分析了境外环节SPF小鼠/大鼠的饲养设施、饲养管理、卫生控制、病原检测、官方监管及运输条件,研究了SPF鼠进境后的运输车辆、隔离设施、地方监管要求及历年进口发生问题的几率,比较了11个国家进口SPF鼠的隔离检疫政策。[结果 ]进口SPF鼠传入相关疫病的风险低、进境后暴露发生疫病的风险低,相关国家官方不进行强制隔离检疫。[结论 ]考虑到我国目前对活动物的隔离检疫政策和生命科学领域特殊需求,综合《进境动物检疫疫病名录》相关鼠病和国标《实验动物微生物学等级及监测》相关检测要求,建议在符合相应要求的条件下,调整进境SPF鼠隔离期为14天。 相似文献
14.
随着十多年的超速发展,我国奶牛业已由单一品种的散养方式逐步转变为高产品种的规模化、集约化养殖方式。然而,我国奶牛整体遗传素质不高,多为进口高产奶牛与地方奶牛的低代次改良品种,以致原奶质量参差不齐,严重制约了我国奶业的健康发展。因此,大规模引进高品质的奶牛品种,已成为我国优化奶牛基因、推动畜牧业产业化发展的重要抓手,但同时也为检疫工作带来了挑战。本文通过分析2018年我国进口奶牛数量、来源国、疫病检出、进境口岸及隔离检疫场分布等数据,结合各来源国的疫病防控特点,有针对性地提出检疫要点,为我国全面提升进口奶牛的检疫水平、切实做好奶牛群体遗传改良计划、加快推进畜牧业转型升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16.
为了解口岸常用熏蒸剂(磷化氢、溴甲烷和硫酰氟)对进口生牛皮携带酪蝇的检疫处理效果,在25℃条件下,分别用3种熏蒸剂在不同浓度梯度下熏蒸处理24 h或72 h。结果表明,使用48 g/m3溴甲烷熏蒸24 h,对酪蝇各虫态均可100%杀灭;使用35 g/m3硫酰氟熏蒸24 h,或使用7.8 g/m3磷化氢熏蒸72 h,对酪蝇成虫与幼虫均有良好的杀虫效果,但对卵与蛹仅有部分杀灭作用。 相似文献
17.
18.
19.
规范实验动物检疫监管工作,是有效贯彻落实《动物防疫法》,维护动物卫生监管秩序的重要举措。本文结合实验动物检疫监管现状,分析了当前实验动物监管存在监管主体职责边界交叉,产地检疫规程缺乏,未经强免存隐患,运输环节监管难等问题。这提示应精简行政许可,完善免疫措施和检疫规程,规范实验动物生产及运输管理,加大联合执法力度,以期为加强和完善实验动物的检疫监管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生猪屠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猪屠宰检验、检疫是生猪产品质量安全的重要保障,分别由生猪屠宰场和动物卫生监督机构分别派员实施。本文探讨了在畜禽屠宰行业管理职责划转农业部门,检验、检疫由动物卫生监督机构一个部门监管的情况下,理顺生猪屠宰检验、检疫工作。提出合并屠宰检验检疫、企业负责质量并有官方兽医监管、改产品许可为企业许可的设想,以期建立更规范、高效的屠宰检验检疫监管模式。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