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大鸨的行为研究   总被引:8,自引:0,他引:8  
李林  王俊红 《野生动物》1993,(1):29-31,28
  相似文献   

2.
大鸨人工养殖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姚静  慕德俊  刘畅  卢小琴  姚启远 《野生动物》2011,32(6):329-331,335
大鸨对生存环境要求很高,并且容易受惊,外来干扰、环境不适等都会对大鸨的成功交配、受精起到一定的抑制作用,影响其繁殖效果。大鸨的应激反应相当强烈,有时候是致命的。在人工饲养条件下,给大鸨创造安静的饲养环境,配合科学的饲料是繁殖成功的关键因素。另外,大鸨雏鸟出雏后很难饲喂成功,常常是在雏鸟1~15日龄时死亡率较高。笔者通过17 a(1992~2009年)的饲养繁殖,从大鸨育雏期、育成期和繁殖期的饲料配制、孵化、育雏期温湿度控制以及孵化期凉卵时间等方面探讨提高大鸨成活率的方法。通过不断试验得出孵化温度早、中期为37.5~37.8℃,相对湿度45%~50%;末期为37.2~37.5℃,相对湿度为50%~55%;出雏温度为36.8~37.2℃,相对湿度55%~60%。  相似文献   

3.
为了充分认识雄蜂生殖生理特性,本试验对雄蜂生殖系统胚后生长发育各阶段进行了解剖、测定与观察。并对不同生长发育阶段的精巢、粘液腺、贮精囊、输精管、射精管和阳茎体等生殖系统各组成部分的形态特征进行了描述。  相似文献   

4.
2010年大鸨的全球种群数量估计为44100-57000只,其中57-70%分布于西班牙,俄罗斯的欧洲部分占15-25%,中国、蒙古及俄罗斯东南部共占4-10%,葡萄牙占3-4%,匈牙利占3%,土耳其占1-2%,其余零星分布于其他10个国家.在这次估算和调查结果中,大部分统计数据(占全球种群数量的67-75%)的可靠性很高,其余25-33%(分布于俄罗斯、蒙古国、中国、土耳其、乌克兰、伊朗、哈萨克斯坦等国家)或因调查不完善或因数据陈旧导致可靠性较低.虽然有报道称部分国家(如土耳其、伊朗和中国)的大鸨种群数量持续下降,但本次调查表明,在过去的10年里,全球种群数量并没有明显减少,与目前有关全球种群数量呈下降趋势的预测恰恰相反.这是由于近些年在大鸨主要分布区(如西班牙、葡萄牙)开展了全面、稳定的调查,使结果更准确;且在这些国家制定禁捕令后的几十年里,大鸨数量有明显恢复.仅在生活着全球大鸨总数的6-10%的地区,种群数量仍存在明显下降的现象,这主要是由于农业活动加剧以及栖息地退化、非法捕猎、触碰高压线等原因造成的.只有极少部分(占全球种群数量的3-4%)因管理和保护措施得当,种群数量有明显的(德国、奥地利)或显著的(匈牙利)增加.占全球总数的19-22%因当前或过去的调查不准确,现状和种群发展趋势不明确.因此,我们建议:1)继续保护该物种以及对全球现状的关注;2)为更准确地估算大鸨全球数量和趋势,应在种群资料相对缺乏的国家尽快展开全国性的调查.  相似文献   

5.
鸟类的羽色白化现象是鸟类羽色变异的形式之一,但在鸟类各类群中并不普遍。关于鸟类羽色白化的报道多集中于小型雀形目鸟类。2019年12月4日在陕西省大荔县赵渡镇鲁安村黄河滩涂冬小麦农田(110.211°E;34.841°N)进行鸟类调查时记录到1只大鸨(Otis tarda)羽色白化个体。除白化外,该个体如觅食、集群等行为均与越冬的同群其他正常个体类似。  相似文献   

6.
我县于1982年引进鹌鹑,存栏量最高达1000万只.为保证养鹑业健康发展,为制定鹌鹑防疫制度和具体措施提供科学依据,我们从1985年开始对鹌鹑疾病进行调查研究,经4年时间,于1989年基本查明新津等地鹌鹑发生和流行的主要疾病及危害程度.现将雌鹌鹑生殖系统疾病研究报告于后.  相似文献   

7.
中国大鸨研究进展及保护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统计1959-2005年关于大鸨的研究文献,分别从就地保护、迁地保护两个方面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有关大鸨的研究虽从1959年开始,但直到80年代才逐渐形成系统,其中,就地保护研究数量(67.2%)多于迁地保护的研究数量(32.8%)。迁地保护和就地保护都存在研究内容比较基础的问题。在大鸨的就地保护中,保护区没有真正发挥其功效;大鸨迁地保护工作虽取得一定成就,能够保持人工饲养种群数量的基本稳定,但人工繁育技术只在部分地区取得成功,另外,应激和疾病仍是影响大鸨迁地保护工作的主要因素。本文针对目前中国大鸨现状提出保护对策,着重强调环境保护和科研合作。  相似文献   

8.
尚丽元  刘蕾  高雪霏 《兽医导刊》2016,(16):208-208
本文通过对丹顶鹤和大鸨的病例剖检,病毒、细菌的分离和培养、染色镜检、生化鉴定和16SrRNAPCR测定,实验检测结果表明该死亡的丹顶鹤和大鸨因致病性大肠杆菌感染。经过药敏试验筛选得到了复方新诺明为最佳治疗药物,通过三天的饮水给药,大群症状明显得到控制。药敏试验结果表明人工养殖的丹顶鹤比半散养的大鸨体内分离的大肠杆菌耐药普广。  相似文献   

9.
乌苏里蝮(Gloydius ussurensis)是东北地区常见毒蛇,其蛇毒具有一定药用价值,人工驯养繁殖技术在东北地区正处于积极探索之中。结合前人对乌苏里蝮繁殖周期和无冬眠饲养的研究,本研究通过生理解剖学和统计学方法,将乌苏里蝮的性成熟个体体长从460 mm推前至约424 mm,并发现体长与臭腺、卵巢大小及半阴茎收缩态长度均呈显著的正相关关系。同时还探究了乌苏里蝮在尾长和臭腺等方面的两性差异,推断其与繁殖行为有关。  相似文献   

10.
大鸨属大型草原鸟类,过去曾广泛分布于黑龙江省西部及内蒙古的东部,目前,已经处于濒危状态。图牧吉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是大鸨的主要栖息地,繁殖数量约200多只。1998年开始记录到越冬大鸨个体,2003年冬季越冬数量达到165只,近几年由于环境变化,大鸨数量有所减少,但均保持在100只左右。本文对图牧吉自然保护区大鸨数量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并对大鸨保护和恢复保护提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11.
笼养大鸨在夏秋季节行为活动的时间分配和活动节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瞬时扫描法观察记录笼养大鸨在夏秋两季的行为日节律,利用t检验、单因素方差分析和双因素方差分析法探讨季节对大鸨行为的影响,并分析不同年龄组间大鸨行为的差异性。研究结果表明:大鸨行为分配以休息为主(夏70.02%,秋69.52%),其次为游走和理羽。夏秋大鸨行为日节律在静站(F=44.44)和趴卧(F=64.62)两行为存在明显差异,不同年龄组间休息行为(F=315)差异极显著。  相似文献   

12.
实验对生殖季节与非生殖季节的大雁生殖系统进行了组织学研究。大雁雌性生殖系统左侧发育,右侧退化。生殖系统由卵巢、输卵管、交际器组成。输卵管包括漏斗部、蛋白分泌部、峡部、子宫与阴道五个部分。卵巢表面无浆膜覆盖,覆以单层生殖上皮,由浅部的皮质和深部髓质组成,皮质内含各级卵泡。雄性生殖系统由精巢、输精管、睾丸旁导管系统和交接器组成。精巢的基本结构单位为曲精细管,外层包被着浆膜,其下是白膜,白膜结缔组织伸入精巢实质部,呈网状分布,繁殖季节的睾丸实质内充满曲细精管。  相似文献   

13.
The objective of this work was to study cellular changes in the epithelium of the mare’s oviduct. Oviductal samples were taken from mares at different reproductive stages for optical microscopy and Hoechst 33258 staining. Glandular-like structures were observed in 100% of the oviducts. These structures were of the tubular type and were formed by ciliated and nonciliated epithelial cells arranged in a way similar to the epithelial surface. The amount of structures decreased progressively from the ampulla to the isthmus, but did not change through the different reproductive stages. Histological changes in the epithelium of the oviduct were observed associated with the reproductive stages. In the ampulla, the amount of ciliated cells decreased in the anovulatory phase compared with other reproductive stages. Cords of connective tissue lined by epithelium (trabeculae) and dividing completely the lumen of the oviduct were found in 50% of the oviducts. Epithelial cells projected toward the lumen as large vesicles of cytoplasm, sometimes containing a nucleus. The amount of cells presenting nuclear protrusion varied throughout the oviduct, with highest incidence in the ampulla, decreasing progressively toward the isthmus (P < .05). In addition, nuclear protrusions were higher in number during the anovulatory and luteal phases than in the other reproductive stages (P < .05). These nuclear protruding cells appeared to be extruding from the epithelium and showed no signs of apoptosis based on the histological and fluorescent stains used. The existence of these gland-like structures in the oviductal mucosa should be considered when studying the oviductal physiology in mares.  相似文献   

14.
解剖观察的结果表明 ,公麝的睾丸头朝上 ,附睾缘朝向后方。输精管末段形成梭形的输精管壶腹。副性腺发达 ,阴茎细而长 ,阴茎头呈左右扭转的圆锥形 ,尿道突细而长。香囊分泌物的气味可吸引异性  相似文献   

15.
貂熊是国家Ⅰ级重点保护动物,在中国东北地区仅大兴安岭北半部有分布。2008年12月,在大兴安岭地区松岭区壮志林场用因子测定方法对貂熊冬季生境进行了调查研究。结果显示:貂熊冬季主要在海拔600~700 m、雪较深的山坡或山顶范围内的针阔混交林、隐蔽度为40%~60%、郁闭度为40%~60%、乔木数量为80~120株(100 m^2)、倒木数〉10株(100 m^2)、距水源距离〈2 km的生境中活动,人为干扰对貂熊影响较轻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