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有利于高速公路边坡生态系统结构的稳定及景观的改善。但是当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中存在诸如理念落后、植物选择和配置不合理、规范和标准不健全、技术人员水平不高、养护管理困难等问题。因此,在高速公路边坡恢复过程中应借鉴国外成功经验、优化植物的选择与配置、编制和实施边坡植被恢复技术方案,培养专业人才、加大对植被恢复的重视以及加强理论研究等,这将有利于边坡植被恢复技术的迅速推广及完善,对边坡生态系统结构的恢复有很好的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2.
山区高速公路石质高陡边坡植被快速恢复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在石质边坡上打坎的种植方法,对高陡石质边坡的植被进行恢复。该方法的特点是施工成本低、植被恢复快,而且具有良好的可持续生长后劲,植物不易退化。  相似文献   

3.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调查困难立地条件下的赣北地区10条高速公路边坡植物群落,筛选出边坡乔木层,灌木层、草本层的优势种植物,总结江西省几十年的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模式实践经验,将植被恢复情况较好的边坡整理归纳出生态恢复模式,对植被恢复较差的边坡提出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的优化对策,为后期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及养护工作提供参考,以实现江西省高速公路生态效益、社会效益、观赏效益的最大化.  相似文献   

4.
根据现有的矸石山自燃发生理论和防治技术原理以及困难立地条件下植被生态恢复理论,结合十一五国家科技支撑计划项目专题陡坡绿化喷播技术研究与开发的研究内容,在矸石山植被生态恢复工程实践中探索出一套技术装备、两类泥浆配方、多种喷射施工工艺的机械化综合治理技术方案,将矸石山自燃防范措施与高陡边坡植被重建技术有机地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符合循环经济要求、成本低廉、可机械化高效率施工的方法。  相似文献   

5.
边坡是高速公路的一个组成部分,边坡植被恢复工程是高速公路建设中的一项重要工程。本文介绍了边坡的类型,以京珠高速公路广珠段为例,论述了植被恢复原则、植物品种的筛选及3种不同类型边坡的最佳植被恢复模式。  相似文献   

6.
植物选择与应用是制约高速公路边坡生态修复的关键因素之一。对邢汾高速公路沿线植物资源进行了调查,在综合考量植物生物学、生态学特征的基础上,利用筛选出的乡土植物进行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结果显示:紫花苜蓿、紫穗槐、刺槐、臭椿发芽率高,在边坡上生长较好,固土护坡效果明显,可有效地促进邢汾高速公路边坡的植被恢复。通过对邢汾高速公路的边坡生态恢复的研究,以期为我国北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过程中乡土植物资源的选择和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7.
以徐州五山公园内的广山边坡修复工程为例,探讨了以地形改造、砼筑围堰、筑造种植槽为基础建设的高陡边坡复绿施工方法,经观察,该项边坡绿化工程后期边坡稳定性佳,植被生长良好且逐渐覆盖整个边坡,边坡复绿效果好,为高陡岩质边坡生态复绿提供技术参考。  相似文献   

8.
水库库区是城市中水环境保护的重要生态敏感区域,水源保护管理要求对库区岩质边坡植被恢复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针对深圳清林径水库库区岩质边坡黄土裸露治理工程存在的边坡坡度和高程大、地质结构不稳定、水库管理对外源客土和灌溉水限制等难点,采取了配置适宜的客土营养基质,应用FS(Fence-Stripe)客土喷播技术,优化植物种类、配比和养护管理技术等措施。施工完成12个月后开展生态修复效果跟踪调查,结果显示:高陡边坡植被生长状况良好,草本植物覆盖率达95%以上,周边自然生长的乔灌木开始向坡面溢生,裸露的高陡岩质边坡进入植被自然演替,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  相似文献   

9.
椰纤维植被护坡技术在岩石边坡上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椰纤维植被护坡技术广泛应用于废弃矿山、高速公路、河流堤坝等边坡的防护与生态恢复.现主要阐述椰纤维植被护坡技术的概念、护坡机埋、作用及其在岩石边坡上的应用.  相似文献   

10.
云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技术与展望   总被引:3,自引:2,他引:1  
通过对云南省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的现状、问题及研究进展分析发现,云南省是高速公路交通大省,植物种类最多,植被恢复历史最长,与目前的植被恢复现状和相关研究严重脱节,恢复植被问题多,研究滞后,极大地制约了高速公路绿色通道建设的发展。最后分析了导致这些问题产生的根本原因,并提出了提高云南省植被恢复质量的可行性建议,为后期高速公路生态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11.
一些工程建设过程中,对原地貌损毁面积大,开挖产生大量高陡边坡,传统的喷锚支护形式显得与周边生态环境极不协调。文章以山西垣曲抽水蓄能电站边坡植被混凝土技术进行修复为例,对植被混凝土生态修复技术应用条件、材料要求、施工工艺等进行介绍,以期为同类工程的边坡生态修复提供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12.
通过对内蒙古中西部高速公路边坡立地条件的调查,发现当地边坡多具有高且陡、缺乏土壤、干旱、微气候条件恶劣等特点。针对边坡特点,提出了适于边坡生态恢复的各种方法,并对各种方法所对应的坡面立地条件作出了论述。同时提出了生态恢复的各种配套措施的关键因素,包括补给水、植物配置、种植土配制等。  相似文献   

13.
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技术初探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运生  石亮 《防护林科技》2011,(1):105-107,114
随着我国高速公路建设快速发展以及人类环境保护意识的不断增强,植被护坡技术越来越受到重视,在高速公路建设中被广泛应用.综合我国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技术现状,就我国高速公路植被护坡的方法和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高速公路边坡植被防护的可持续发展对策;并认为灌、草结合,加快人工植物群落向自然群落演替是实现边坡稳定...  相似文献   

14.
指出了高速公路的建设对环境具有较强的破坏作用,不仅影响景观,还影响植被的生长。为了能尽快恢复植被的生长,对高速公路边坡生态恢复中先锋树种的选择进行了研究。阐述了边坡绿化的功能,提出了高速公路边坡先锋植物的选择原则和习性要求,分析了垄茶高速公路边坡的环境特点,并探讨了其边坡绿化的有效措施,特别是就先锋树种选择、植物的文化内涵和植物配置等方面进行了研究。提出了应用植物35种,其中包括豆科、蔷薇科、杜鹃花科、胡颓子科、桦木科、鼠李科等。其结果对国内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具有较强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5.
针对目前高速公路边坡植被恢复存在理念落后,植物选择和配置不合理,规范和标准不健全。为提高高速公路边坡的水土保持能力和改善景观,特进行此次高速公路吉怀段乡土树种调查。  相似文献   

16.
采用样地法,对江西省高速公路边坡绿化现状进行实地调查,结果表明:马棘、胡枝子、湿地松等为边坡绿化常见树种,植物品种偏少,植被覆盖率不均衡,生物多样性低,生态系统不稳定。并提出江西省边坡植被恢复的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7.
植被地境是植被生存的物质基础,植被根系是联系植被生长与植被地境条件的纽带。植被在岩体内部的根系分布、形态特征可以反映植被对地境条件的利用情况。在调查实验植被根系发育特征的基础上,依据生态地质学理论,通过分析岩体裂隙内根系生长空间及地境条件(温度、水分、土壤肥分等),结果表明:在高陡岩质边坡条件下,植被根群范围浅,植被根系深入岩体裂隙呈扁平状发育;植被生长的地境条件(温度、水分、土壤肥分等)能满足植被在不同季节的生长发育需求;地境再造技术充分利用岩体裂隙人工再造植物地境条件,为高陡岩质边坡覆绿提供了新思路。  相似文献   

18.
指出了裸露边坡植被重建已成为解决工程边坡生态问题的一项重要技术,已在世界范围内广泛推行。为科学地评价边坡植被恢复效果,常需要对恢复时期植被群落的动态变化进行长期跟踪监测,以调查边坡植被群落演替规律。围绕裸露边坡植被群落演替的主题,综合阐述了我国工程边坡植被恢复技术应用现状,国内外关于裸露边坡重建植被群落演替研究进展,以期为植被护坡技术的改进与创新提供参考,就群落演替研究在植被护坡领域的广阔前景寄予了希望。  相似文献   

19.
从石质边坡地的处理方法和构建坡面的基质配置,以及景观恢复植物的选择等方面叙述了常吉高速公路石质边坡地的景观植被恢复技术。提出其最佳的植物配置模式为:灌木为主,乔木、草、花为辅,植物种类以乡土植物为主,外来紫色土先锋植物为辅。  相似文献   

20.
通过对分布在汕头市国道、省道、高速公路等重要交通干线两侧第一面山可视范围内的裸露山体边坡现状进行调查,按立地土壤类型(土质坡面、岩质坡面)和坡度大小(低缓坡面、陡坡立面和垂直立面)进行分类,结合部分交通干线可视范围内裸露山体植被恢复实施效果,根据裸露山体边坡特征提出相对应的植被恢复方案,总结出经济可行、以人工种植为主促进自然更新的植被恢复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