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96 毫秒
1.
云南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分析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为弄清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为更好地保护和利用古茶园提供科学依据,用油浴加热重铬酸钾氧化-溶量法和碱解扩散法等方法测定古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含量。结果表明,景迈山古茶园土壤有机质和速效磷平均含量均较六大茶山高,而碱解氮和速效钾平均含量均较六大茶山低,景迈山古茶园土壤均达到Ⅰ级茶园土壤标准,六大茶山古茶园土壤均达到Ⅱ级茶园土壤标准。景迈山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碱解氮>速效钾>有机质,六大茶山土壤养分含量变异系数由大到小依次为速效磷>速效钾>碱解氮>有机质,其中景迈山有机质和碱解氮均较六大茶山大,而速效磷和速效钾均较六大茶山小。LSD多重比较表明,景迈山和六大茶山共16个地方古茶园土壤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和速效钾的平均含量差异显著。  相似文献   

2.
重庆紫色土养分的模糊综合评判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采用模糊(Fuzzy)综合评判法对重庆市中生代侏罗纪时期发育的4种紫色土进行土壤的养分等级评价。结果表明:重庆主要类型紫色土土壤整体养分等级为中等水平,其中属于中等偏上的占22.6%,中等水平占58.5%,中等偏下水平的占18.9%。土壤有机质、全N、有效N、有效Mn含量较低;全P、有效P、速效K、有效Zn、CEC含量适宜;全K、缓效K、有效Cu含量丰富;有效B严重缺乏。影响土壤肥力的主要因素是有效N、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且各主要养分元素对土壤肥力的贡献率为有效N>有机质>全N>有效P>速效K。  相似文献   

3.
不同区域古树土壤化学特性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为了研究北京市古树生长情况与土壤化学特性间的关系,对研究范围内不同区域古树的土壤进行样方分析。北京代表性古树有白皮松、油松、侧柏、国槐。通过野外采集、实验室测定以及数据处理计算,分别对十三陵庆王坟、西山的香山、十三陵明永陵和北二环附近区域的4种古树土壤进行pH值、有机质、全N、全P、全K、速效N、速效P和速效K 8种化学特性进行分析。结果表明:4个区域土壤养分含量差异显著,庆王坟古树土壤有机质、全N和全P均属于贫瘠状态,而永陵土壤全P和速效P均也属于亏缺状态。研究结果为下一步古树复壮技术提供了有效的数据支撑。  相似文献   

4.
滨海盐碱地不同耐盐草本植物土壤养分动态变化   总被引:9,自引:2,他引:7  
为探求不同耐盐草本植物对滨海盐碱地生物改良效果,促进盐碱地土壤理化性质向良性循环方向发展,在天津大港地区以盐碱荒地为对照,选取4种耐盐草本植物(田菁、苜蓿、苏丹草、碱蓬)进行试验研究。经过2年(2012—2013)的试验研究,分析了不同耐盐植物对滨海盐碱地土壤有机质、速效氮、速效磷、速效钾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生育期的延长,4种耐盐植物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变化趋于平稳,土壤速效氮含量表现出逐渐下降的趋势,土壤速效磷整体上表现出了下降的趋势,而土壤速效钾含量与前三者均不同,均表现出了逐渐上升的趋势。耐盐植物处理随着生育期的延长,土壤N/P、N/K、P/K的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表现不同。土壤N/P和P/K的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均表现不同;土壤N/K差异显著性变化趋势表现一致,均表现出逐渐降低。4种耐盐草本植物对土壤有机质、速效氮磷钾的改良效果存在着差异,其中碱蓬处理对于增加土壤有机质效果显著,苜蓿处理对于提高土壤速效氮磷钾含量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5.
为了指导贵州省玉屏县的农业生产,通过对贵州省玉屏县的533个土壤样品进行养分含量测定和统计分析,评价了玉屏县土壤的酸碱度状况和主要肥力指标。结果表明:玉屏县土壤pH平均值为6.65,土壤有机质、土壤全氮、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的平均含量分别为26.16 g/kg,1.57 g/kg,134 mg/kg,14.4 mg/kg,149 mg/kg,296 mg/kg。大部分土壤pH近中性偏碱,全氮和碱解氮总体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有机质、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总体处于中等水平,而缓效钾含量水平偏低。各种营养元素的变异程度由小到大依次为土壤碱解氮、全氮、有机质、速效钾、缓效钾、速效磷。为此初步提出了调控土壤酸碱性、稳定土壤有机质、减氮、适磷、补钾的施肥建议。  相似文献   

6.
玉米秸秆还田对土壤理化特性影响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试验设置玉米秸秆还田3、6 次,每次还田量7500、15000 kg/hm2,通过比较玉米秸秆是否还田、连续、间断还田以及不同还田量的土壤养分含量和理化特性差异,考察玉米秸秆还田培肥地力的效果。结果表明:(1)与不还田对照比较,秸秆还田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和速效K含量呈上升趋势,而容重呈下降趋势,其中有效N和速效K含量上升趋势特别明显;(2)连续6 年还田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 和速效K 含量分别比间断还田平均提高38.26%、18.73%、51.73%和18.74%,容重平均降低3.87%,采用秸秆连续还田对提高土壤养分含量和改善土壤物理特性的效果比隔年还田更佳;(3)较大还田量(15000 kg/hm2)的土壤有机质、有效N、有效P、速效K 含量和总孔隙度分别比较小还田量(7500 kg/hm2)提高18.25%、37.40%、35.45%、19.65%和8.44%,容重降低76.11%,增加秸秆还田数量对土壤养分含量的提高与物理特性的改善效果更加明显。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日照市茶园产量、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园良性发展,采集日照市茶园表层(0 ~ 20 cm)土壤样品159个,[方法]分析土壤样品中的pH值和有机质、碱解氮、速效磷、速效钾等指标的含量状况,并运用模糊评判法对土壤肥力质量进行综合评价。[结果]结果表明:日照市茶园土壤的pH值变化范围为3.48 ~ 6.84,茶园土壤整体pH处于适宜范围,部分土壤pH偏低;土壤有机质含量整体处于缺乏状态,空间差异较大,46.54%的土壤样品处于三级茶园养分标准;各茶区土壤速效磷、速效钾和缓效钾含量较为适宜,但区域差异明显。[结论]日照市茶园土壤IFI值范围为0.342 ~ 0.984,大多数处于Ⅰ、Ⅱ级,属于中等水平,所占比例为81.13%,Ⅰ级占57.86 %,包括皂户沟、后马庄、薄家口、老龙窝、南陈家沟和后黄埠;属于Ⅱ级的茶区分别是下大峪、崖头村、常家庄、苏家村和瀚林春。  相似文献   

8.
安溪铁观音茶园土壤肥力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通过土壤肥力的测试,了解和掌握施肥水平,为铁观音茶园合理施肥和土壤的改良提供科学依据。笔者对安溪感德、祥华等8个有代表性铁观音主产乡镇茶园土壤的pH、有机质及氮、磷、钾养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山地土壤pH均值为4.69,基础较好,而茶园土壤pH在3.37~4.94之间,pH<4.0的占54.17%,酸化严重,两者差异达极显著水平;茶园土壤有机质总体表现优良,上层土壤有机质变幅为1.22%~5.39%,均值达2.61%,有机质含量超过土壤肥力Ⅰ级水平的占87.5%;茶园土壤氮素含量较高,供氮能力强,91.67%上层土壤的全氮量和碱解氮含量均达土壤肥力I级;茶园土壤有效磷含量高,祥华祥地上层土壤有效磷含量高达464.8 mg/kg,大大超过环境临界值;茶园土壤钾含量不均衡,下层土壤速效钾含量普遍偏低,其中感德五甲铁观音茶园土壤全钾量较高,与其他7个主产乡镇的差异达到极显著水平,而西坪-松岩、龙涓-华祥苑茶园土壤钾含量严重不足。  相似文献   

9.
为了解贵州地产玄参种植土壤养分的丰缺现状,以玄参产地土壤为对象,分析了土壤pH值、有机质和氮磷钾含量,并评价了土壤养分的丰缺现状,讨论了土壤各养分间的关系。结果表明:玄参产地土壤属于弱酸性土壤,土壤有机质含量处于24.86~120.12g/kg之间,土壤有机质含量较高;玄参产地土壤全氮含量处于1.64~1.88g/kg之间,全磷处于0.11~0.21g/kg之间,全钾处于14.34~16.73g/kg之间;玄参产地土壤碱解氮含量处于123.73~269.37mg/kg之间,有效磷处于7.17~21.37mg/kg之间,速效钾处于90.56~251.38mg/kg之间;玄参产地土壤有机质、全氮和碱解氮含量比较丰富,全钾、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适宜,全磷含量属于缺乏水平。玄参产地土壤各养分中pH值与有机质、土壤有机质与土壤全磷、土壤全磷与土壤全钾成极显著正相关。贵州玄参产地土壤肥力水平总体较高,能够提供玄参生长过程中所需要的养分。  相似文献   

10.
夷陵区茶园土壤肥力及茶树营养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夷陵区茶园产量、保障茶叶质量安全,促进茶园良性发展,首先必需明确夷陵区茶园土壤养分和茶树营养状况。通过对夷陵区茶园土壤、茶树叶片和枝条的进行调查取样,并对其土壤肥力状况和茶树营养状况进行分析评定。结果表明,夷陵区茶园土壤肥力状况较差,土壤酸碱度适宜茶树生长的茶园数量不到总量的一半。土壤碱溶性有机质含量偏低,低于临界值的茶园占63%。土壤速效氮中等偏上,90%的茶园土壤速效氮含量在中、高水平。土壤速效磷和钾缺乏严重,低于临界值的比例分别为63%和81.5%。茶树叶片和枝条均未出现缺素状况。在养分含量上,叶片、枝条和土壤三者相关性不高,其相关性的顺序为枝条与叶片>叶片与土壤>枝条与土壤。三者之间不同营养元素相关性的趋势是:N>P>K。茶树叶片养分含量较为稳定,不受土壤肥力水平的影响。  相似文献   

11.
据鲤城区3个蔬菜基地有代表性的42个土样分析化验结果表明:有机质平均含量为25.3 g/kg;碱解N:124mg/kg;有效P:137mg/kg;速效K:194mg/kg.与第2次土壤普查相比,有机质和速效N、P、K都有明显提高,有机质达到中等水平,速效养分均达丰富水平以上,尤以P的累积突出.应继续增施有机肥料,适量施...  相似文献   

12.
新疆阿图什市木纳格葡萄土壤养分现状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新疆阿图什市不同土壤质地、不同树龄木纳格葡萄园土壤养分及矿质元素的特性,笔者分别以壤土、粘土、沙土质地幼龄和盛果期果园为研究对象,分别测定0~20、20~60cm土样有机质、N、P、K、B、Fe、Zn、Mn、Cu等矿质元素含量,研究不同果园土壤养分和矿质元素的特性。结果表明:不同土壤质地大量元素有效磷、速效钾含量处于较高水平,速效氮含量处于偏低水平,粘土全氮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沙土、壤土全氮含量处于较低水平。微量元素有效硼、铜、铁含量处于较高水平,沙土锰含量、壤土锌含量处于低水平。阿图什市土壤有机质处于低水平,粘土中有机质、全氮、铜、铁、锰含量高于沙土和壤土,其中粘土中有机质、全氮、铁、锰与其他2种土壤质地含量差异极显著。从以上结果可以得出结论:新疆阿图什市葡萄园应增施有机肥,同时根据土壤质地、树龄等的不同,因地制宜,平衡施肥。  相似文献   

13.
研究板蓝根质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质量的主导因子。HPLC法测定甘肃不同产地板蓝根核苷类、告依春有效成分的含量,理化分析法进行土壤因子(有机质,PH,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的测定,应用相关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尿苷与速效钾的相关系数为-0.828*;腺苷与全钾的相关系数为-0.863**;告依春与全氮的相关系数为-0.800*,告依春与铵态氮的相关系数为-0.772*。鸟苷和告依春中铵态N的关联系数最大,分别为0.9444和0.9559;尿苷中,pH值的关联系数最大,为0.9505;腺苷中全氮的关联系数最大,为0.8609;上述所有成分中,全P、全K的关联系数均次之。无论选择土壤,还是生产中施肥,应重视和合理使用N、P和K条件对板蓝根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14.
深入了解余杭区茶园土壤养分状况与肥力水平,可为该区径山茶园土壤改良、精准施肥以及优质径山茶叶生产提供科学依据。本研究对余杭区径山茶园面积集中的7个镇街进行实地调查和布点采样,采集并分析了36个样点径山茶园土壤,检测6个肥力指标,既土壤pH、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并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和模糊数学隶属度函数模型,通过计算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对余杭区土壤养分状况进行数值化综合评价。结果表明:余杭径山茶园土壤有酸化趋势;茶园土壤有机质、全氮、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含量整体丰富,平均值均达到I级优质标准;91.7%的径山茶园土壤肥力综合指数IFI达到I级优质标准,8.3%达到II级标准,余杭径山茶园土壤适宜种植径山茶树。  相似文献   

15.
冷水江锑矿区重金属污染林地土壤理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摘 要:为了锑矿区土壤生态修复、造林树种选择和快速恢复植被提供科学依据,对冷水江锑矿区受重金属污染的林地土壤理化特性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 矿区不同地点pH值、有机质、碱解氮、有效P、速效K有极显著差异,而不同土层厚度土壤容重、有机质、有效P、速效K有极显著差异,矿区林地土壤呈弱酸性反应,联盟点以土壤容重、速效K最高,七里铺以有机质、碱解氮、有效P最高。随着土层厚度的增加,土壤容重增大、土壤有机质含量降低、土壤有效磷含量降低、碱解氮呈多态反应。表层土壤速效钾显著高于其它土层。锑矿区土壤有机质、速效K较丰富,而有效P极度匮乏。  相似文献   

16.
衡水设施蔬菜土壤肥力状况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2004~2005年在河北省桃城区、冀州市、武邑县、深州市、饶阳县进行了设施蔬菜土壤地力调查,共取土样180个。结果表明:土壤有机质平均含量偏低,为1.65%,全氮平均含量为0.11%,速效磷平均含量为86.3mg/kg,速效钾平均含量为309.7mg/kg。  相似文献   

17.
为揭示隆回植烟土壤全钾含量偏高以及速效钾与缓效钾含量偏低的现象,并探索其影响因子,笔者采用传统统计法以及地统计学方法对隆回植烟土壤2012年各乡镇488份土样进行深入分析。结果表明:(1)隆回植烟土壤全钾平均含量为27.0 g/kg,处于"高"水平,速效钾与缓效钾平均含量分别为91.8、254.8 mg/kg,均处于"低"水平;(2)除中部广泛分布着"适宜"含量的缓效钾,其余大部分植烟乡镇处于偏低水平;(3)速效钾与缓效钾在不同质地土壤与不同类型土壤间存在极显著差异(P0.01),且速效钾与有机质和p H间的回归方程分别为:Y速效钾=0.788X有机质+65.51,R2=0.9918**,Y速效钾=6.04Xp H+55.40,R2=0.9798**;(4)中粘土、中壤土、石灰土、红壤与水稻土钾肥肥力效果较好,且在适宜范围应尽量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及p H。  相似文献   

18.
为了解三峡库区花岗岩母质不同经济林模式的土壤养分状况,研究了各模式下土壤pH、有机质、全量养分和速效养分的特征,并利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不同模式的土壤质量进行了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除土壤pH外,经济林土壤有机质、全氮、全磷、全钾、碱解氮、有效磷、速效钾等含量的变异较宽,为中等变异。随土壤层次的增加,各模式下土壤有机质、全氮、速效氮、速效磷和速效钾含量呈递减趋势,而全磷和全钾则存在不规律变化。土壤有机质、全氮和速效钾对经济林土壤质量的高低产生着主要作用,土壤养分综合排名表现为柑橘(精细管理)>柑橘(常规管理)>板栗林>茶园。因此,利用生物措施和精细化管理措施,可有效提高该区域经济林的土壤质量。  相似文献   

19.
甘肃不同地域甘草有效成分含量与土壤因子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研究甘草质量与土壤因子的相关性,筛选影响其质量的主导因子。HPLC法测定甘肃不同产地甘草6种有效成分的含量,理化分析法进行土壤因子(有机质、pH、全氮、铵态氮、硝态氮、全磷、速效磷、全钾、速效钾)的测定,应用相关分析及灰色关联度分析进行综合分析。结果表明甘草酸与速效磷的相关系数为0.519*;甘草次酸与铵态氮的相关系数为-0.411*。速效钾,铵态氮及PH对甘草黄酮类成分的合成代谢起了关键性作用。无论选择土壤,还是生产中施肥,应重视和合理使用N、K和土壤PH对甘草质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为了解农田栽参和林下参土壤中起主要作用的养分和关键土壤酶以及二者关系,准确评价两种生产模式下人参土壤肥力状况,对不同年生农田栽参和林下参的土壤养分和土壤酶进行典型相关分析。结果表明:两种主要生产模式下起主要作用的综合养分指标和综合酶活性指标不同,并确定两种土壤中微量元素和酶活性之间的作用机制。农田栽参土壤第一典型相关变量中以有机质、全N、全P、速效P和有效K含量,微量元素Zn与磷酸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显著相关,二者累计贡献率达74.2%,其中磷酸酶影响土壤中P的形态,蔗糖酶影响有机质转化及速效NPK的有效性,过氧化氢酶能够加速土壤有机质分解转化,土壤中Zn的含量对上述酶活性有一定的促进作用;土壤中Cu影响过氧化氢酶活性;在林下参土壤第一典型相关变量中有机质、全P、速效K及Fe含量与磷酸酶、脲酶、蔗糖酶和过氧化氢酶活性高低关系最大,累计贡献率达58.0%,Fe对4种酶活性呈抑制作用,与农田栽参不同的是,林下参中微量元素Mn和Cu的含量对蔗糖酶活性起促进作用;沿着根系向下生长方向,土壤养分和酶活性逐渐降低,垂直分层明显;将土壤酶作为人参土壤肥力评价指标,结合土壤养分指标可以准确评价人参土壤肥力并指导农田栽参土壤改良。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