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43 毫秒
1.
乡村民宿作为乡村旅游的重要载体,其在推动乡村旅游发展和活跃乡村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然而,乡村民宿的发展也给乡村带来了不可忽视的消极影响,因此,从乡村的角度出发,在探究乡村问题形成的原因以及乡村民宿的起源和概念界定的基础上,进一步分析乡村民宿发展给乡村造成的影响。研究发现:乡村民宿的发展契合乡村振兴战略的总要求,有利于缓解乡村民宿发展给乡村带来的消极影响,推动乡村民宿的可持续发展,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2.
随着乡村旅游进入新发展阶段,游客对乡村旅游的需求体验越来越高,乡村民宿的发展速度加快,极大推动了乡村旅游的发展,加快了乡村振兴发展步伐。本文对林州市乡村民宿的发展历程、发展现状,包含乡村民宿发展要求和服务规范、经营模式、品味分类、发展成效等方面进行研究,寻找乡村民宿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林州市乡村民宿产业的发展路径,寻求发展策略,以期促进林州市乡村民宿产业的转型升级以及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3.
文旅农融合发展推动了乡村民宿的形式多样化,莫干山地区通过文旅农融合发展乡村民宿,不仅改变了当地农民单一的收入渠道,也改变了当地的旅游环境,同时带动了乡土文化、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的发展.以文旅农融合为视角,分析浙江莫干山乡村民宿发展现状及其发展困境,最后提出构建独具特色设计风格的乡村民宿、提升乡村民宿管家服务素养、发挥乡村民宿行业协会的协调带动作用、发掘乡村民宿文化传承的价值等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4.
黄冠华 《安徽农业科学》2021,49(10):128-130
在乡村振兴战略与美丽乡村建设背景下,依托北京显著的区位、政策等优势,北京乡村民宿日益显示出良好的发展态势,成为京郊乡村旅游经济发展的有力推手.北京乡村民宿各个郊区县资源禀赋不同,产业定位与发展条件各异.针对不同区域引导民宿形态多层次多元化发展是北京乡村民宿所要经历的必由之路,探讨实现北京乡村民宿发展模式与机制的创新也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通过研究分析国内外乡村民宿典型发展模式,构建出北京乡村民宿应在坚持区域环境可持续发展前提下,形成产业融合发展、"互联网+民宿"网络平台支持、社区整体营造为基本管理形式的乡村民宿发展模式,建立多元化投入、专业化公司运作资金监管等在内的民宿运行机制.通过拓展乡村民宿产业链的延伸,推动乡村产业融合发展,加快北京乡村民宿找准特色定位,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发展乡村民宿既是助力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也是海南省实现全域旅游高质量发展的重要组成。采用爬虫技术获取的网络大数据,分析了海南省乡村民宿的发展质量。结果表明,海南省的乡村民宿发展整体较好,但不同类别的乡村民宿之间存在一定的差异,从不同地区的角度来看三亚市的乡村民宿规模大、质量高、发展均衡,其他地区的乡村民宿都存在短板,卫生、环境、服务和设施是影响乡村民宿发展质量的重要因素。基于SWOT分析框架,对海南省乡村民宿发展的前景进行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6.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江南地区乡村民宿发展路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民宿的发展也助力乡村振兴。为充分了解乡村民宿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供给状况,研究团队在文献梳理的基础上,对江南地区乡村民宿进行现场调研与访谈,在归纳乡村民宿发展模式的同时,发现江南地区乡村民宿快速发展的过程中出现市场供给泡沫化、土地供给短缺化、经营效益两极分化、服务品质参差不齐等问题。基于此,提出江南地区乡村民宿的发展应加强乡村民宿管理,释放土地政策红利,实现区域联动机制并加强本土民宿服务人才培育。  相似文献   

7.
乡村民宿产业根植于农村,能将农村闲置资源盘活,推动更多资本、技术、人才等要素向农业和农村流动,能全面、长远促进乡村振兴。乡村民宿产业在调整乡村产业结构、农民工当地就业、农民增收、农业增效、“空心村”问题、乡村文化保护与传承、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具有独特优势。但在发展过程中,应以当地文化特色为核心,以多变的市场需求为导向,以差异化竞争为手段,注重当地基础设施建设,着力培养高素质从业人员,以实现乡村民宿产业高质量发展。同时,应注意乡村民宿产业发展中农民参与程度与质量低、经济收益与非经济收益并重、传统文化“低级化”等问题。  相似文献   

8.
发展民宿已成为当前乡村振兴、旅游转型升级、旅游扶贫、美丽乡村建设的重要抓手,对促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推动乡村文明建设、缩小城乡差距等方面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海南省三亚市正在大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发展民宿是促进美丽乡村可持续发展的可靠路径。基于此,本文分析制约民宿业发展的核心障碍,从政策、人和规划层面提出政策建议。  相似文献   

9.
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能有效促进乡村文化传承与乡村振兴。运用田野调查法及访谈法,以温州泰顺畲族左溪村和竹里村为例,分析其民宿旅游经营现状及其产业发展难题,结合乡村振兴发展要求,提出"民宿 + "的乡村民宿旅游开发路径:"民宿 + 生态环境"、"民宿 + 文化传承"、"民宿 + 运动休闲"、"民宿 + 健康养老"、"民宿 + 产业融合"。  相似文献   

10.
党的十八大以来,党和政府一起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强调人与自然和谐共生.基于北京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殊性,北京走农业绿色发展道路尤为重要.乡村民宿作为北京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转型升级的高级发展模式和主导产业形态发展态势迅猛,以大隐于市、隐居乡里为代表的一系列民宿品牌正在迅速进行品牌扩张以及代运营业务,乡村民宿发展趋势走向品牌化与职业化.同时,民宿范畴与产业定位模糊、行业标准不够细化与完善,品牌培育意识淡薄、农耕文化内涵不足等问题也显而易见.研究通过数据分析和实地考察指出了北京乡村民宿的类型、空间分布和价格上的特征,分析北京各个郊区县乡村民宿产业发展定位、水平、经营方式的诸多差异,提出乡村民宿良性发展的有效对策与建议.  相似文献   

11.
徐倩 《农村经济与科技》2019,(14):152-152,154
在乡村民宿与乡村文化之间存在密切关系,需要通过保持文化真实性为乡村民宿提供持续发展动力。在分析保持乡村民宿文化真实性意义的基础上,本文结合乡村民宿发展问题提出了农业文化发展模式、在地文化发展模式和原始文化发展模式,希望能够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思路。  相似文献   

12.
党的十九大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为我国乡村旅游业迅速发展提供了历史性的契机。这些年来,乡村旅游的重要组成部分乡村民宿业飞快发展,民宿旅游可以更好地与农村农业结合,扩大当地旅游业,提高农民收入,有助于加快实施国家乡村振兴战略。本文从乡村振兴背景展开,从产业深化、生态宜居性、乡村文明建设、环境治理和经济发展等不同角度探讨了民宿旅游在推进乡村振兴中的重要性,并探讨了乡村振兴的方向,以期为乡村振兴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3.
在全域旅游示范区创建契机下,北京市怀柔区乡村民宿产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乡村民宿现已发展成为该区实施全域旅游和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成为乡村旅游提质增效的新抓手。然而,怀柔乡村民宿的火热发展中也逐渐暴露出规划用地审批较为困难、装修设计缺乏创新、文化内涵不足等一系列问题,提档升级问题迫在眉睫。今后,怀柔区还应强化政府扶持引领,营造良好发展环境;加强装修设计,构建独特场所精神;立足主题特色,打造主人文化;丰富产品类型,拓展产业链条;拓展营销渠道,打响民宿品牌;重视人才培养,促进乡村民宿品质升级。  相似文献   

14.
民宿是一种接待式家庭旅馆,其实质是村镇百姓在基层政府与开发商协助下成立的农民合作社,具有良好的集聚效应。本文分析了民宿在乡村旅游中的地位与作用,围绕完善前期开发设计、打造独有民宿品牌、延伸旅游产业链条、强化游客心理调查层面,探讨了依托民宿推动乡村旅游发展的具体策略,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乡村旅游业发展迅速,而乡村民宿业作为一种新兴的旅游服务业态,已逐渐成为了乡村振兴、乡村旅游发展的重要方式.三圣花乡作为成都具有代表性的乡村旅游度假区,有着良好的旅游发展基础,为乡村民宿的发展提供了较优的资源和条件,形成了独特的民宿产业和经济发展特色,文章通过分析对三圣花乡民宿发展的现状对发展过程中急需解决的问题...  相似文献   

16.
民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抓手,是农村高质量生活的重要体现,是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的重要载体。基于产业联系理论和结构功能主义理论,通过案例研究分析重庆市城口县咸宜镇乡村民宿建设及与乡村文旅产业融合发展进程中存在的产业联动不够、同质化严重、经营层次不高等问题,据此提出了优化乡村产业结构、传承乡村传统文化、提升民宿服务人员服务水平等建议,旨在促进咸宜镇乡村民宿与乡村文旅产业实现融合发展。  相似文献   

17.
民宿旅游发展是促进乡村经济转型、增加农民收入、推动乡村振兴的重要产业手段之一。通过文献调研与实地走访分析,对广西民宿旅游发展进行了剖析。结果表明,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广西民宿旅游面临产业低迷、产权协调困难、专业人才缺失、营销手段单一、定位不科学等问题,亟须在人才支撑、客源体验、特色发展、管理规范、营销定位、基础设施等方面予以创新,实现民宿旅游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18.
自2016年民宿发展迎来新时代,2018年国家提出有关乡村振兴的政府工作报告,浙江省以及杭州市政府根据当地的旅游特色,日渐重视民宿经济在“乡村振兴”中的重要地位并对民宿发展提出了一定的规划。由于现代社会环境人员构成的变动性以及人们对精神文化方面需求的转变,形成了民宿高速发展的热潮,推动了乡村民宿的蓬勃发展,同时也加剧了民宿行业的竞争压力。本文通过分析杭州民宿发展现状,探讨发展中出现的问题,为引导杭州民宿转型,适应市场需求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19.
随着物质和生活水平的提高,旅游逐渐成为我国居民日常生活的一部分,黔西南州以发展全域乡村旅游为抓手,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带动全州乡村旅游发展,拓宽乡村产业发展路径,为乡村景区民宿发展奠定了基础。在乡村旅游的发展下,民宿作为一种有别于传统酒店的情怀产业一直受到游客的追捧和喜爱。因此,黔西南州出现了一批经典民宿,乡村民宿发展已有蓬勃之势。但是,纵观黔西南州民宿研究和整体发展情况,民宿理论研究水平相对薄弱,同时,缺少系统设计策略引导的民宿设计均质化严重,应该突出特色体验和乡村情怀,并展现民宿地域特质和文化内涵,这些都需要建筑设计进行专业引导。  相似文献   

20.
回顾了乡村民宿的相关研究,对湖南乡村民宿的发展现状特点进行分析总结,指出其存在低端民宿成消费主流、开发模式以"点状"开发为主和盲目跟风现象明显等问题。最后,就促进湖南省乡村旅游高质量发展,从加强文化创意与规划设计、整合资源、实现产业融合等方面提出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加强民宿设施设计与改造,提升乡村特色韵味;加强培训,进一步提高乡村民宿从业人员素质;整合资源,实现一二三产业融合;融入文化内涵,彰显地方特色;提倡"共享互助"的差异化理念,增加新客源;建立行业准入体系,提升民宿经营者自身的生存软实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