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统筹乡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布局,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提出的新目标,和美乡村的全新定位除持续健全硬件设施外,更要加强对乡村风貌和人文精神的塑造。本文分析了之前美丽乡村建设存在的问题,论述了和美乡村的内涵,探析了和美乡村建设促进乡村经济发展的路径,以和美乡村建设推动乡村经济发展。  相似文献   

2.
新时代新征程,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对于满足国民对美好生活的新需求、提高乡村社会文明程度、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而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具有重要意义。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打造生态优质的“宜居”乡村、生产兴旺的“宜业”乡村、生活幸福的“和美”乡村。然而目前和美乡村建设面临着生态环境与经济发展相冲突及乡村建设资金短板尚未解决的现实挑战,为此本文提出要借助绿色金融之手来解决这些问题。绿色金融可以通过政府引导的积累机制与市场参与的投资机制,促进产业生态化与生态产业化实现生态补偿和修复及经营和权属交易。此外,借助绿色金融工具可以降低交易成本,从而实现乡村治理的激励相容,最终达成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目标。  相似文献   

3.
为了提升乡村公共空间品质,促进村民公共交往活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以绍兴市张家葑村为例,研究乡村公共空间和人群交往的关键性问题。分析认为乡村公共空间可归纳为开放型、半开放型、半私密型及私密型四大类,存在乡村特色风貌缺失、传统文化传承断裂、休闲交往功能匮乏等问题。建议充分利用乡村风貌资源,传承乡村传统文化,设置多元一体化功能区块、搭建多种盈利模式,重建乡村公共空间的架构,实现乡村公共空间全方位的建设与更新。  相似文献   

4.
抓好基层党建是和美乡村建设的关键。基层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是丰富农民精神生活的迫切需要、推进乡村有效治理的内在要求、助推乡村产业兴旺的重要基石、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的保障基础。当前,基层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进程中主要存在着党组织队伍建设相对不足限制乡村多元化力量凝聚、思想政治意识相对薄弱延缓和美乡村精神文明建设、组织凝聚功能相对偏弱削减和美乡村发展物质基础、党建工作机制不够健全弱化和美乡村公共服务建设等现实困境。基层党建工作应突出政治引领、注重思想引领、加强组织引领、强化社会引领,进而增添和美乡村主体动能、塑造和睦乡村精神面貌、夯实宜居宜业保障基础、优化和美乡村治理效能。  相似文献   

5.
《新农村》2015,(5)
<正>近年来,浙江省桐庐县紧紧围绕打造"潇洒桐庐·秀美乡村"品牌,以"中国最美乡村"建设为目标,更新理念、大胆创新,按照全域景区化和村美民富的新要求,分层分类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取得了良好的成绩,但美丽乡村建设依然存在一些问题,比如新的精品亮点不多、体制机制创新不足、产业发展带动不够等,如何创新机制,加快发展,把美丽乡村建设向更深更广推进,是摆在全县上下的一大课题。  相似文献   

6.
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时代命题下,数字经济赋能成为引领农业农村现代化,加快推动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重要策略。本文从粮食安全、生态宜居、乡村产业、乡村善治、城乡融合、农民增收等方面探讨了数字经济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的内在机理。在对山西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实践深入剖析基础上,基于数字经济视角,从推进策略、擦亮数字底色、建强产业支撑、拓宽百姓增收渠道、提升善治能力、筑牢民生保障等方面给出了山西省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推进路径。  相似文献   

7.
《农村经济与科技》2020,(2):277-278
和谐秀美乡村建设,是江西贯彻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重要举措。本文针对建设中存在的问题,从政策、资源、产业等多维度系统分析了中医药文化推进和谐秀美乡村建设的可行性,并从打造种植景观、发展中医药农业、弘扬传播文化、培育乡村旅游品牌等多角度提出相关意见。  相似文献   

8.
浙江省义乌市"和美乡村"建设起步较早,20世纪90年代中后期开始了以旧村改造等形式的村庄整治、农村住房改善等工作,目前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和美乡村"建设是一项复杂的系统性工程,建设过程中的各种问题层出不穷,需要政府、农村及农民高度重视、认真研究、妥善解决,为实现乡村振兴、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打下坚实基础。基于此,本文分析义乌市"和美乡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9.
以基层党建引领和美乡村建设是乡村振兴的重要议题。基层党建与和美乡村建设相辅相成、密不可分,基层党建事业的不断加强为和美乡村建设和发展提供制度和组织保障;和美乡村建设的逐步推进进一步夯实基层党组织建设,不断提高基层党组织的引领作用,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相似文献   

10.
《农家致富》2024,(7):46-47
<正>提升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水平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家园,只有营造安居乐业的良好环境,才能让农民有充足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2024年中央一号文件将“三个提升”作为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重点。中央农办负责人表示,要统筹推进乡村产业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  相似文献   

11.
要想解决农民增收难、农业人口流失、集体经济薄弱、农产品供需结构矛盾等问题,实现农业发展从数量到质量、从速度到效益的转变,就必须注重人力资本的投入,培养更多优秀的农业技术人才和管理人才,提高基层党组织的服务能力和质量,并扩大农村的吸引和容纳能力,使更多的优秀人才包括农村流失的基本劳动力愿意投身农村建设。本文立足乡村振兴的大背景,探究乡村人力资源开发面临的问题及解决对策,以期实现人力资源最优配置,打造“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好新农村,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2.
文瀚梓 《安徽农业科学》2013,(28):11425-11427,11434
采取提出问题、分层组队、明确目标、制定原则、分工协作的实地调查模式。调查并分析了苏州乡村5座小城镇6个传统村落所呈现的空间无序、肌理断裂破碎,风貌错杂、建筑风格异化,环境杂乱、景观生态失衡的共性问题;以及在保护、配套设施、新旧冲突、原住危机、社区管理方面存在的特殊问题;还有在户籍制度、留守人员、劳动力方面的重点问题。针对此3类问题,从村落空间肌理的延续,传统建筑风貌的保护,乡村民俗文化的传承,村镇生态环境的营造4方面提出对策,为苏州优美乡村建设与文化传承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3.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新时代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内在要求,也是贯彻新发展理念的必然举措,既有利于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共同富裕,也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现代化,丰富中国式现代化的发展范例。当前,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过程中,建设和美乡村面临的主要问题在于乡村基础设施落后,乡村建设缺乏合理规划;乡村产业不够健全,缺乏特色产业;村民思想观念陈旧,乡村精神文化不够丰富;环保意识不强,生态环境欠佳等方面。对此,应着力发挥党建引领,做好乡村规划;立足乡村实际,促进产业发展;坚持以人为本,丰富精神文化;贯彻新发展理念,营造和美环境。  相似文献   

14.
乡村振兴背景下,我国乡村建设已经逐渐由“美丽乡村”向“和美乡村”转变。和美乡村是美丽中国的基础和底色,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人文美是乡村独特魅力的重要体现,在和美乡村建设中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和美乡村的人文美主要体现在自然美、建筑美、制度美和道德美四个方面。要充分展现和美乡村的人文之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可以从改善乡村生态环境、推进乡风文明建设、完善乡村管理制度、提供优质的乡村公共文化服务、加强乡村历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保护乡村文化遗产等方面入手,不断满足人们对和美乡村的向往。  相似文献   

15.
冀农短讯     
《河北农业》2024,(2):12-13
<正>河北省和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召开全省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推进会议1月16日上午,河北省和美乡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在石家庄召开全省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工作推进会议,时清霜副省长出席会议并讲话。会议通报了全省沿海县(市、区)农村人居环境问题,邢台市南和区、秦皇岛北戴河新区、邯郸市馆陶县、石家庄市灵寿县作典型发言,省委政法委、省生态环境厅、省住房和城乡建设厅、省农业农村厅分别结合职能分工就2024年乡村建设和乡村治理重点工作进行安排部署。  相似文献   

16.
“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是党的二十大对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作出的战略部署.在阐释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科学内涵的基础上构建评价指标体系,以璧山区七塘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探讨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结果表明:(1)七塘镇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水平呈现“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总体建设位于中等水平,不同维度水平有差距.(2)分维度看,七塘镇生活维度水平最高,治理、人文和环境维度水平其次,产业维度水平最低.(3)分村域看,将军村、喜观村建设水平较高,四合村、阳岫村建设水平中等,盐店村、跃进村、建设村和三步梯村建设水平较低.(4)依据优势与短板,将七塘镇8个村划分为综合发展型、主导发展型、极化发展型和欠缺发展型4类,针对性地提出各类乡村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的实施路径,以期为推进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建设提供理论与实践指导.  相似文献   

17.
千篇一律的乡村复制品反映的不仅是疏离感和审美疲劳,更是乡土文化的忽视和遗忘。为了实现乡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以江苏省常州市牛马塘田园乡村为例,实证调研基于乡土文化的美丽乡村建设。调查显示,牛马塘田园乡村建设存在风格不协调、景观风貌不一致的设计问题以及乡土文化保护意识薄弱、文化认同感不高的人文问题。在美丽乡村建设过程中,一是要坚持传承与保护相结合的原则,二是要融合创新的建设理念,三是要通过挖掘产业实现乡村建设与经济增长的双赢,最终在尊重乡土文化的基础上实现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18.
李兰兰  王宇雄 《安徽农业科学》2023,(18):254-257+275
现代化的本质是人的现代化,人的现代化的前提是观念的现代化。农民生活观现代化,是指农民物质生活“简约化”、政治生活“主动化”、文化生活“品质化”、乡村生活“安定化”。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应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引领”,以乡村产业高质量发展为“主题”,以乡村文化建设为“抓手”,以和谐乡村共同体建设为“基石”,促进农民生活观现代化,建设和美乡村生活共同体。  相似文献   

19.
<正>初秋的朝歌大地,干净整洁的村庄生态宜居,绿色的田野孕育着丰收的希望,生产车间承载着致富的梦想,如诗如画的和美乡村新图景正在绘就。这几年,河南省淇县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紧紧围绕“11156”“三农”工作总体布局,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为抓手,统筹抓好乡村发展、乡村建设、乡村治理等各项工作,乡村产业持续优化、人居环境持续提升、基础设施持续改善。  相似文献   

20.
经济多元化发展有利于充分开发乡村地区的经济资源、扩大乡村经济规模、拓展乡村产业类型。随着多元化战略的应用,乡村地区对青壮年劳动力和青年人才的吸引力也会大幅提升,吸引乡村人口回流。当前,破除乡村地区产业匮乏、人才和劳动力流失等问题是乡村振兴的重要任务,而经济多元化是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途径。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时应该从制约乡村发展的核心问题出发,以经济多元化为着力点,开发出多种乡村经济产业类型,为乡村居民创收增收创造良好的条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