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大豆是重要的粮食、油料及饲用等多用途作物,但是由于种植大豆比较效益低,生产加工比较落后及受国外大豆的冲击,影响了大豆种植户的积极性,大豆种植面积下降。因此,调整大豆种植结构、增加大豆种植面积、发展大豆产业,对于保障粮食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2.
大豆作为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北方大豆的产量,而且种植技术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大豆种植技术的高低将会直接影响到大豆的产量。因此,要加强对大豆种植技术的重视,提高大豆的产量。为此,本文主要从大豆生产的意义,影响大豆产量、质量的因素,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等几个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大豆种植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3.
黑龙江省是我国大豆的主产区,种植面积占全国50%左右,是我国大豆产业持续发展的压舱石。为确保黑龙江省大豆高产高效,本文介绍了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条带少耕种植技术、玉米茬原垄卡种大豆免耕种植技术、大豆垄三种植技术、大豆窄行密植高产高效种植技术以及大豆大垄窄行种植技术,以期为玉米秸秆还田条件下大豆节本增效以及高产高效栽培提供参考和依据,为黑龙江省大豆产业持续发展和国家大豆振兴计划的有序实施提供科技支撑。  相似文献   

4.
辽宁大豆受种植效益较低、收储加工能力弱及进口大豆冲击等多种因素影响,近年来种植面积持续缩减,大豆种植形势低迷。本研究分析了辽宁大豆生产现状、气象条件配置和农业气象灾害影响,制定了大豆种植气候区划。提出了适度扩大大豆轮作范围和面积、因地制宜发展专用型大豆、加强生产环节气象服务等对策建议。从气象角度综合评判,辽宁大部分地区适宜大豆种植,发展潜力很大。  相似文献   

5.
探究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豆种植过程中,会受到种植技术与病虫害的直接影响,掌握大豆种植技术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能够有效提高大豆种植产量与质量,为农民增产增收做保障。本文以探究大豆种植及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主要内容进行阐述,结合当下大豆种植技术分析、大豆种植技术要点分析和大豆病虫害防治技术为主要依据,从窄行密植技术、垄体分层种植技术、大豆种植密度、栽培管理、包衣技术、农业防治方式、化学防治这几方面进行深入探讨和分析,其目的在于加强大豆种植技术高效发展,以及病虫害防治技术实施效果,旨在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资料。  相似文献   

6.
前言:大豆作为我国北方种植的主要农作物之一,其种植技术的高低直接影响着我国北方大豆的产量,而且种植技术与经济效益密切相关,因此,要加强对大豆种植技术的重视,提高大豆的产量。为此,本文主要从大豆生产的意义,影响大豆产量、质量的因素,北方大豆种植技术等三方面进行论述,希望能够为大豆种植者提供参考意见。  相似文献   

7.
正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相关种植人员一直致力于研究能促使其高效高产的种植技术,近几年来,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成为种植人员的主要研究方向,本文将着重分析大豆大垄密植栽培技术在大豆种植中的应用,希望可以帮助大豆种植人员实现高产高效的种植目标。一、科学选择大豆品种在进行大豆的栽培种植之前,应该科学的选择大豆品种,提高大豆苗的存活几率,选择品种时,种植人员最好选择抗倒伏能力强、成熟期适宜、抗逆性  相似文献   

8.
辽宁省是大豆生产的主要区域,大豆种植也是当地的优势产业之一,具有种植分布较为广泛、种植历史悠久的特点。但近年来由于受到种植效益较低,大豆的收获、储藏、加工能力较弱,以及进口大豆冲击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辽宁省的大豆种植面积呈现逐渐缩小的趋势,大豆种植低迷。研究结果表明,大豆产业发展过程中由于受到气象灾害的影响以及种植区域的不适影响,影响到大豆的正常生长,造成大豆的产量和品质普遍较差。  相似文献   

9.
金鑫 《农业与技术》2015,(6):134+147
我国地域辽阔,有着悠久的农作物种植历史,大豆就是其中之一。多年的大豆种植经验告诉表明:要想让大豆有一个高的产量,在不同的地域要采用不同的种植栽培方法,讲求因地制宜。对于大豆的种植,主要做到:针对不同地域的气候、水分、地质选好大豆种子、合理灌溉、及时排涝、正确施肥、注意大豆的光合作用。针对这一系列正确种植大豆的要求,专业人员研发出了可以提高大豆产量的"大垄密"栽培技术。  相似文献   

10.
在进行大豆种植的过程中,人们最为关注的就是大豆所带来的经济、生产效益。而要进一步提高生产效益,就必须科学分析并运用相关种植技术。主要介绍了我国大豆的种植现状,总结了一些常用的大豆种植方法,并从土壤管理、施肥、病虫草害防治等方面出发,探讨了大豆种植技术的实际运用,以期促进大豆生产技术的深入发展。  相似文献   

11.
七台河地区大豆优质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全国种植大豆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远不如玉米和水稻,导致大豆的种植面积严重下滑。针对当前大豆的紧张局面,通过选用适宜的品种,配套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大豆产量、降低成本,维持黑龙江省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势在必行。文中主要从良种选择、精耕细作、综合防控、大豆收获等方面对七台河地区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分析,希望对黑龙江省大豆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2.
大豆是北方地区主要种植的一种农作物,其种植技术直接影响北方地区大豆整体产量,其经济效益也与种植技术有比较密切的联系,因此,需要加强对大豆种植技术的重视程度,有效提升大豆整体产量。本文从大豆生产的主要意义、对大豆产量和质量产生影响的主要因素、种植技术等方面展开分析,旨在提升大豆种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13.
由于天气旱涝不均、病虫危害严重,导致大豆产量急剧下降,且价格也随之降低,极大地减小了农民种植大豆的积极性,资源投入也相应的减少,从而造成了大豆生产方式粗放、效益不高、产量降低的局面。因此,要提高农民的大豆种植积极性,保证大豆种植高产稳产效益,最大化地降低大豆种植的投入成本,则要运用科学合理的先进生产种植技术,使大豆生产效益达到最大化。  相似文献   

14.
随着2015年玉米价格的下跌,阿荣旗一改多年"增玉米、稳大豆"的种植结构,开始逐步缩减玉米种植面积,扩大大豆种植比例。文章通过对阿荣旗气象条件分析,结合大豆生长发育条件,划分大豆适宜种植区域,并根据不同大豆品种对积温的需求,分析各品种大豆的适宜种植范围。研究表明:阿荣旗大豆适宜种植程度由东向西以此递减,西北部不适宜种植大豆,并将大豆品种按所需积温划分三类,分别划分各品种的种植范围。  相似文献   

15.
黑龙江大豆高产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黑龙江省是全国种植大豆面积最大的省份,是我国重要的大豆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种植大豆的经济效益远不如玉米和水稻,导致大豆的种植面积严重下滑。针对当前大豆的紧张局面,通过选用合适的品种,配合大豆高产栽培技术,提高大豆产量、降低成本,维持黑龙江非转基因大豆的种植面积势在必行。文中对大豆高产栽培技术进行了论述,希望对黑龙江省的大豆生产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16.
超高产大豆的根系形态和活力是大豆成长养分供应的主要来源,在农业种植研究中占据着重要地位。本文结合大豆种植中种植密度和种植方式的研究,对超高产大豆根系形态和活力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超高产大豆较传统大豆种植更有优势,混合种植的大豆根系活力水平更高,掌握适宜的大豆种植密度也是提高其产量的重要措施。  相似文献   

17.
隋彬 《河南农业》2022,(26):45-46
大豆作为重要的农作物,以各种人们习以为常的豆制品呈现在一日三餐中,而人们很少关注我国大豆的种植现状。近年,随着国外大豆市场的不断冲击,我国大豆耕种面积逐年减少、产量急剧下降。基于此,加大我国大豆优质高产种植技术探究和推广显得十分重要。首先在思想站位上明确大豆优质高产种植技术的重要推广价值,并以思想引领行动从大豆种植的各环节找准切入点,不断持续优化大豆种植技术,提高大豆种植质量和产量,为我国大豆耕种守好基线。  相似文献   

18.
大豆作为我国种植面积最大、分布最广泛的一种粮食农作物,包含蛋白质、维生素、异黄酮、磷酸、核酸等多个人体所需物质,深受食品加工行业的喜爱。北方作为种植大豆的主要地区,合适的气候环境以及科学的种植技术,是保证大豆种植发展的关键。因此,完善当前北方大豆种植技术,是我国农业种植的研究重点。本文分析了北方大豆种植技术,以期为人们提供更多的种植建议。  相似文献   

19.
大豆是我国重要的粮食作物和油料作物,其原产地便是我国,大豆在我国的种植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因此,我国的大豆种植技术比较成熟。在大豆的种植中,要注意化肥的应用,特别是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本文以平昌县福申乡白乐村李胜昌、李桂昌的大豆种植情况的考察为依据,来阐述大豆种植中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以及一些注意事项,以期为广大研究大豆种植者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20.
为统筹大豆、玉米兼容发展,确保国家粮食安全,稳步提升大豆产能,山东省临清市积极推广发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模式。介绍了临清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取得的主要成效、经验做法以及存在的问题,提出临清市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工作的建议。不同种植模式的经济效益分析结果表明,4∶2(大豆∶玉米)种植模式产量最高、经济效益最好,以后可作为重点推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