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陇南山区农林复合模式划分与种植结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周波 《水土保持研究》2005,12(5):203-205,220
甘肃省陇南坡耕地占总耕地面积的80.15%。坡耕地及不合理的耕作方式是造成水土流失的主要原因之一,在山坡地及梯田中进行农林复合栽培,可提高土地产出率,有效防治水土流失。根据生产方式和栽培结构将陇南山区农林复合栽培的模式种类划分为林药复合、林粮间作、田间地埂利用、果菜种植、特种林粮复合、庭院经营、小流域综合治理、林草复合等8种农林复合栽培模式,以便在坡改梯、退耕还林等生态工程中较好地应用复合农林业技术。  相似文献   

2.
邱明 《南方农业》2010,(3):11-11
今年,酉阳县把大力发展中药材产业作为调整农业结构、促进"农户万元增收工程"的重要举措之一。利用酉阳县的资源优势,引进外商,大力发展中药材种植基地,全县新发展中药材种植面积0.9万公顷。大力实施林、药复合经营,县、乡、村层层落实林下种药示范点、示范片、示范区面积超过0.1万公顷。  相似文献   

3.
定西安家沟流域3种典型农林复合模式的评价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针对定西安家沟流域的自然特点,提炼出了3种典型的农林复合模式,即:林-粮复合经营模式、林-草-畜复合经营模式和庭院经济复合经营模式。分别分析了3种模式的组成、结构及功能,对3种模式的经济效益进行了评价。结果表明:与坡地农田系统相比,3种典型的农林复合模式均具有较高的经济效益。其中庭院经济复合经营模式效益最大,林-草-畜复合经营模式效益次之,林-粮复合经营模式效益最低,但均高于对照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应结合具体情况,营建相应的模式,以追求最大的经济效益与生态效益。同时对各种农林复合模式的经营技术进行集成和优化,并提出了科学、高效地开展栽培、经营、管理及利用技术。  相似文献   

4.
为了研究第二、三代杉木种子园良种早期生长状况,建设了多个试验林地,以种植经过精心培育的第二、三代杉木种子园良种苗木。随后,通过观察与测量收集相关数据并统计,对比第二、三代杉木良种苗木的生长状况。最终发现第三代杉木良种表现更加优异。  相似文献   

5.
辽西地区主要包括阜新、朝阳、锦州等地市,自然气候以干旱为主,在林业生产实践中,技术人员不断总结,摸索出了适合本地区气候特点的文冠果与苍术复合经营方法,根据两者不同的生物学特性,在文冠果行间大垄套种苍术,弥补了文冠果纯林栽植前3~4a需要进行除草、灌溉等田间管理开支大、基本无产出的弱点。苍术在林下生长良好,能提高文冠果单位面积产值,两者复合经营技术,对辽西地区中草药种植产业化发展、对水土保持生态建设都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6.
在林业种植中,杉木是一种非常高产的植物,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与药用价值。但是,在一些地区的杉木种植中,还存在着杉木种植方法不规范、移栽管理不到位和种植产量低下的情况。而在当前杉木种植研究中,杉木良种推广造林技术能够对杉木种植起到较好的促进作用,并能实现种植资源的有效整合,提高杉木种植的质量与产量。基于此,结合杉木良种推广造林技术进行探析,以提高我国杉木种植的整体水平。  相似文献   

7.
深圳市水源保护林工程是保护市内水土资源的重要生态建设工程.本文阐述了松子坑水库水源保护林建设中出现的问题,征地、苗木选择、土质瘠薄等因素影响工程建设效果.通过上级部门沟通、选择适宜苗木、注重下层苗木建设、利用种植技术增加肥力供给等措施,可较好地解决水源保护林建设中所出现的问题,提高苗木成活率、营建立体保护林体系  相似文献   

8.
闽楠是一种珍贵的植物,属于我国二级保护植物,主要分布于长江以南地区。在古代,闽楠也是一种非常珍贵的建筑材料,因此很多著名的古建筑中都有闽楠的身影。但是由于过度的砍伐与滥用,我国的闽楠资源已经急速缩水。基于此,针对于人工种植闽楠中苗木的培育、造林苗木的选择和病虫害问题进行分析,同时提出一些防治病虫害的意见。  相似文献   

9.
“三北”沙棘种植地区,主要包括黄土高原南部半湿润森林草原气候“生态经济型”沙棘种植地带、黄土高原中部半干旱草原气候“生态经济型”沙棘种植地带、黄土高原北部干旱荒漠草原气候“生态型”沙棘种植地带、冀北辽西半干旱半湿润草原气候“生态经济型”沙棘种植地带、东北北部冷湿草原气候“经济型”沙棘种植地带,每一地带基本上都有各自适宜的自然种源区及良种繁育中心(基地、站、点)。各地带需要布设不同适宜性的沙棘品种,并严格按照“适地适树”的原则,因地制宜,方能实现预期的生态经济功能。各中心(基地、站、点)要建立所代表地带的沙棘属植物基因种质资源保存圃、起示范作用的标准沙棘种植园及优良沙棘种苗繁育基地,还要有一定的沙棘种植面积作为示范推广的保证,才能从根本上解决“三北”地区生态经济问题,推动沙棘种植开发步伐。  相似文献   

10.
紫色土坡地不同种植模式生态经济效益综合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小区试验基础上对紫色土丘陵区不同农业种植模式生长季植被覆盖度、土壤养分、水土流失及作物产量等进行了观测,并采用灰色关联度分析法对各模式生态经济效益进行了综合评价.评价结果表明,在评价指标不同权重比例下,紫苏 连翘间作模式、山药 辣椒间作模式生态经济综合效益均较高,玉米/红苕的传统种植模式综合效益最低.结果说明:该区域传统种植模式不利于生态环境保护,应调整种植结构,寻找符合当地生态经济持续发展的优化种植模式.因此,我国紫色土丘陵区坡地适宜发展和推广以牧草和中草药为间作植物的复合种植模式,此举可推动区域农村经济与环境协调发展.  相似文献   

11.
园林景观苗木种植存在一定的特殊性和区域性,而垂直绿化作为一种重要的绿化形式,其对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具有积极的作用,因此,园林管理人员在栽培与养护垂直绿化苗木植物时,应予以高度的注意。基于此,简要探讨园林垂直绿化的苗木植物的栽培与养护。  相似文献   

12.
黑松是我国东部营造海岸林和荒山荒滩造林的先锋树种。目前黑松苗木市场供不应求,采用冬暖式塑料大棚培育黑松苗,与营养钵圃地育苗相比,苗木保存率高,生长量大,产值高。介绍了黑松冬季塑料薄膜棚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3.
《南方农业》2012,(11):37
一是形成"一区二园六基地"现代农业园区架构。即台湾农业园和古昌农副产品(食品)加工园,珍稀苗木基地、林下循环经济基地、蔬菜种植基地、名优水果基地、生态养殖基地、良种良法实验示范基地。目前园区已引进农业经营业主9家,其中台商4家,农副产品加工企业2家,实现土地流转333余hm2。  相似文献   

14.
带状种植系统养分供给与利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带状种植是1种以固N植物篱为核心、农作物与植物篱相间种植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植物篱通过修剪避免对农作物遮光,其枝叶作为覆盖物和有机肥,可提高土壤肥力。阐述了植物篱枝叶N素矿化和利用、枝叶有机碳矿化及其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固N植物篱对土壤P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供给状况,并评价了该模式下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动态。  相似文献   

15.
高寒缺水地区具有低压缺氧、寒冷干燥、日照辐射强等气候特点,需要选择存活率更高、适应性更强的苗木,从而为高寒缺水地区植被丰富度的不断提升奠定基础。基于此,研究了解植物特性,分析高寒缺水地区苗木的选择要点,提升高寒缺水地区苗木选择结果的合理性及存活率。  相似文献   

16.
钩藤为茜草科钩藤属植物,由于钩藤药用价质高,用量不断增加,造成野生资源越来越少,所以人工种植势在必行。近十年来,通过各地人工种植钩藤的成功率来看,种植钩藤的成功与苗木的优良有很大关系。从黎平县南江河种植专业合作社种植8个月667 m2产1万元的示范地来看,优良苗木的使用是成功的主要因素。通过5年的育苗和研究,总结出一套钩藤两段育苗技术。  相似文献   

17.
杉木具有速生和丰产的特点,是我国南方地区造林的主要树种,在林业生产过程中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为了实现杉木种植效益的最大化,对杉木速生丰产林在选种及苗木培育等方面进行研究和探讨,并提出相应的经营措施。  相似文献   

18.
带状种植是1种以固N植物篱为核心、农作物与植物篱相间种植的农林复合经营模式,植物篱通过修剪避免对农作物遮光,其枝叶作为覆盖物和有机肥,可提高土壤肥力。阐述了植物篱枝叶N素矿化和利用、枝叶有机碳矿化及其对土壤有机质的影响以及固N植物篱对土壤P素和其他矿质元素的供给状况,并评价了该模式下土壤养分和有机质动态。  相似文献   

19.
橡胶林下南板蓝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林药种植"为经营思路,介绍橡胶林下南板蓝栽培技术。以南板蓝的生物学特性、生长习性为根据,结合橡胶林地的生态环境,着重归纳林地选择、整地与施肥、播种与定苗、剪枝管理、病虫害防治、合理施肥、采收加工的栽培技术要点。从生态、经济、社会效益方面分析橡胶林下种植南板蓝的可行性。  相似文献   

20.
本文分析了油梨的生态特性,并结合广西情况对“Hass”、“Fuerte”良种进行合理配置的气候区划,认为在极端低温多年平均值0℃以上的地区,可种植危地马拉系及“Fucrte”良种,2℃以上的地区可裁培“Haas”良种。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