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全面打赢脱贫攻坚战后,乡村振兴成为我国"三农"工作的重心。村民自治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和纽带,乡村振兴的发展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村民自治的发展。然而,当前的村民自治推进过程中,在经济因素、村民思想素质、法律制度等方面遭遇种种障碍。解决这些困境的出路在于,一是要大力发展村集体经济;二是要加强培训以提升农民思想素质;三是要不断完善法律制度。  相似文献   

2.
在农村民主管理实践中,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的关系常常纠结不清,带来了一系列亟待理顺的问题。 按照现有法律规定,村委会和村集体经济组织是两个独立组织。根据《村委会组织法》,村民委员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实行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是我国农村实行的村民自治制度的主要组织载体。  相似文献   

3.
零农税后,村民自治运作过程中存在着矛盾和冲突,其原因有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体系不完善、农村政治体制改革滞后、乡村既得利益群体的阻挠。要实现乡村关系的良性发展,应进一步完善农村政治体制,进行观念创新、组织结构创新和法治创新。通过转变乡镇政府职能,建设服务型政府,规范乡政与村治的法律体系等方式,实现乡村关系均衡。  相似文献   

4.
我国村民自治存在的问题与对策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李华 《农业考古》2006,(3):56-58
我国村民自治的健康发展,亟待解决以下六个问题:大力发展农村集体经济,解决村委会服务功能弱化问题;理顺乡村关系,解决“过度自治化“和“附属行政化“问题;理顺村党组织与村民自治组织的关系,解决基层党组织不适当地干预村民自治和村民自治组织动摇党的领导权威问题;深入开展村民自治示范活动,解决村民自治缺少经验和各地发展不平衡问题;大力发展农村文化教育,解决农民文化水平低、民主素养差问题;加强农村法治建设,解决村民自治的社会法治环境差问题.  相似文献   

5.
转型期的中国,因压力型行政治理体制弊端、村民自治组织履职能力弱和乡村经济发展水平低等原因导致乡镇治理与村民自治的工作对接存在"脱轨式"、"错位式"和"扭曲式"问题,为此应从改进乡镇治理制度、提升村民自治组织履职能力和提高镇村干群综合素质等方面做出努力。  相似文献   

6.
试论当前村民自治中的四大误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村民自治的发展过程中,存在着种种误解,如:村民自治章程和村规民约是"法律";农民的自治热情不高是因为他们民主素质低;解决村委会和村党支部矛盾的方法是"两委一体化";村委会是村集体经济组织的"代理人".树立正确的村民自治观念,有助于保障村民自治权利的实现.  相似文献   

7.
赵涵巧 《乡村科技》2023,(13):18-21
建设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体系是推进全面依法治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必然要求。但当前我国乡村公共法律服务面临平台建设不完备、专业人才稀缺、实用效能不彰、评估机制不健全等诸多挑战。在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背景下,我国只有完善乡村公共法律平台建设,壮大乡村公共法律服务人才队伍,提升乡村公共法律服务实用效能,健全乡村公共法律服务评估机制,才能满足村民的现实法律服务需求,从而绘就乡村振兴壮美画卷。  相似文献   

8.
村民自治是村民参与乡村事务治理最重要的平台,更是乡村振兴的内在驱动力,其机制运行成效对于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目标的推进与实现有重要的推动作用,但是乡村振兴视域下村民自治机制还存在领导决策主体自治能力较弱、自治过程缺乏民主协商及民主参与、监督机制不健全、工作机制不够完善及矛盾调处机制薄弱等问题,要健全村民自治领导体制、完善村民自治组织体系、加强干部队伍建设与能力建设、健全民主协商机制、健全“三治”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等,不断创新村民自治机制以适应乡村振兴的发展。  相似文献   

9.
分析了我国村民自治制度面临的困难,并提出村民自治制度优化的路径选择:完善法律法规体系,为村民自治提供行动依据;逐步提高村民素质,培养村民自治能力;加快农村经济建设,调动村干部积极性;乡镇政府还权于民,真正实现基层民主;淡化宗族意识,深化民主观念。  相似文献   

10.
石福理 《甘肃农业》2007,(12):24-25
加强农村民主政治建设,完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乡村治理机制,是新农村建设的主要内容之一。村民自治制度实施以来,受各地发展水平的制约,村民自治建设在全国发展并不平衡,西北地区地理环境特殊,经济文化相对落后,村民的自治参与程度低、自治建设不规范、相关自治制度滞后、村民自治成本增加,这种村民自治发育不成熟的状况将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产生重要影响,这种影响主要表现在制度设计和民主政治的实践上。  相似文献   

11.
在我国集体经济发展的初期,集体经济的控制权没有被乡村政府进行充分的利用,使得集体经济的控制权分散至村民自治组织,乡村关系也由此变得十分松散。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为了壮大农村集体经济、吸引外资做出了一系列探索,但是由于乡村基层管理模式不是十分的规范,使得乡村的发展受到了一定的阻碍。在当前阶段,我国不断地推进乡村振兴发展战略,促进了乡村经济的发展,推动了乡村关系的变迁,简要分析了我国乡村集体经济管理发展的现状,并就与乡村关系的变迁作出探讨。  相似文献   

12.
加强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必要性与成功经验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实行,保证了村民民主权利的实现,但是有些地方仍然存在影响和干扰村民自治权利的现象,因此,作者通过分析探讨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历史背景、深化农村民主与法制建设的时代意义,论述了当前加强农村民主与法治建设的成功经验,即:树立法律权威、推进小城镇建设、明晰乡(镇)村关系、规范村民自治等成功经验,为消除家族势力的影响,保证村民自治权利的实现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13.
孙卫 《安徽农业科学》2014,(16):5320-5323
以云南省临沧市为例,分析了《村民委员会组织法》在边境地区的实践情况,指出要在城镇化快速发展的背景中实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的立法意图,必须进一步完善村民自治的法律制度,根据边境特点建设农村基层党组织,在创新政府对边境乡村社会管理中为村民自治保持足够的空间.  相似文献   

14.
实行村民自治是我国农村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重大举措.实行村民自治必然受到国家宏观立法、市县及乡镇基层政权的行政执法及农村区域内的法制小环境等法律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因此,着力改革实施村民自治法律环境问题,对推进我国农村村民自治有着实质性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周乐 《现代农业》2009,(11):91-92
农村的稳定和发展是整个中国稳定发展的基础,农村基层民主的发展和农民民主权利的保障。也是中国民主建设和人权事业发展的重要课题。199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颁布实施,标志着村民自治制度在我国正式确立。但是,由于缺乏制度方面的本国历史经验可资借鉴,使得在实施村民自治的过程中出现了一些问题。本文试图从法律制度层面上对当前村民自治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分析,并提出完善我国村民自治制度的建议。  相似文献   

16.
2010年10月28日,《中华人民共和国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下称《村民委员会组织法》)修订完成并公布实施,相关的地方法规也将依据此法陆续修订完善,村民自治法律制度建设正在迈上新台阶。经验表明,只有进一步加大村民自治法律制度的执行力,才能把法律赋予农民的自治权利落在实处。  相似文献   

17.
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农村集体经济先后经历了高度公有化制度框架形成期、集体经济改革发展期以及集体经济创新发展期。新时代创新发展农村集体经济意义重大,有利于促进农民生产生活发展,有利于推动实现农村共同富裕,有利于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要坚持农村基层党建为统领,加强农村人才队伍建设为支撑,完善制度体系为保障,只有这样才能做大做强农村集体经济,助力乡村振兴和农业现代化目标的实现。  相似文献   

18.
梁雪红 《河北农业》2019,(11):58-61
<正>城乡协调发展是现代化进程中无法回避的重要问题;防止乡村衰退,振兴乡村发展是城乡协调发展的必然要求。我国自古就是农业大国,农村发展始终是社会发展的基石。自秦始皇中央集权制度建立伊始,我国的乡村社会就以传统小农经济为依托,形成了"皇权止于县政"的乡绅自治模式。新中国成立后,通过土地改革和建立集体经济组织,逐步构建起了乡镇政府行政权与村民自治权相结合的村民自治模式。改革开放以来,农村的改革与发展始终居于全党工作的重要地位。至党的十九大,中央重大报告中首次提  相似文献   

19.
随着村民自治的深入推进,一些深层次矛盾也暴露出来,这些问题集中表现在两委关系、村委会选举、自治权的权利救济等方面。法律制度层面上的欠缺是造成这些现实问题的重要原因。对村民自治制度的法律缺陷进行健全和完善,才能依法规范村民自治制度以保护广大村民的合法权益。  相似文献   

20.
村民自治是我国基层民主政治建设的基本制度,本文将从“三农”的视角出发,针对现今我国村民自治实践中 存在的问题,从法律层面提出行之有效的对策,希望可以为我国农村治理现代化发展提供一定的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