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目的】为测定生菜花粉的活力,优化生菜花粉离体萌发培养基,筛选最适的培养时间、温度及转速。【方法】以生菜品种‘S39’为材料,使用BK培养基和ME3培养基测定生菜花粉的萌发率,并在这两种培养基的基础上添加不同质量浓度聚乙二醇1500和聚乙二醇4000,测定不同培养温度、时间及转速下的花粉萌发率。【结果】生菜花粉在BK培养基和ME3培养基中萌发率均极低,添加300 g/L聚乙二醇4000能极显著提高生菜花粉的萌发率。最适的培养条件为33℃100 r/min摇床中避光培养12 h。【结论】采集生菜‘S39’完全开放时期的花粉,使用优化后的培养基:200 g/L蔗糖+0.1 g/L H3BO3+0.236 g/L Ca(NO3)2·4H2O+0.04 g/L CaCl2·H2O+0.12 g/L MgSO4·7H2O+300 g/L聚乙二醇4 000在3...  相似文献   

2.
为明确蒿柳的花粉萌发特征,采用花粉离体培养法,研究了不同温度、光照和培养基对蒿柳花粉萌发的影响。结果表明:培养温度和光照强度均影响蒿柳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长度,20~25 ℃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适温度区间,1 500和2 000 lx是蒿柳花粉萌发的最佳光照强度。正交试验中,一定质量浓度的蔗糖、H3BO3及pH值均可显著影响蒿柳花粉萌发,3个因子最佳组合为蔗糖100 g/L、H3BO3 200 mg/L,pH5.0,在光照强度为1 000 lx,温度为25 ℃时,萌发率高于48.8%。利用试验筛选出的蒿柳花粉最佳离体培养组合培养花粉,并与花粉在柱头上活体萌发相比较,二者花粉管长度无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3.
利用响应面法探究了培养基大量元素组分和配比对‘Ferox Argentea’试管苗增殖的影响,并构建了该品种专用的增殖培养基,采用Design-Expert响应面最佳优化试验设计,以WPM培养基中5种大量元素无机盐K2SO4、MgSO4·7H2O、KH2PO4、NH4NO3、Ca(NO3)2·4H2O为自变量,接种50 d后的增殖率、株高、芽质量等级为因变量,建立数学模型分析并预测大量元素无机盐最佳优化配方。通过单因子效应分析表明,大量元素无机盐中NH4NO3对欧洲冬青‘Ferox Argentea’增殖率影响显著,对株高和芽质量影响极显著,Ca(NO3)2·4H2O对株高影响显著,对芽质量影响极显著,K2SO  相似文献   

4.
以浙江寒兰花粉为材料,采用正交试验研究了蔗糖、钙、硼对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分析了花粉的贮藏性,以期筛选出浙江寒兰花粉最佳贮藏条件。结果表明:浙江寒兰花粉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为蔗糖1%,硼酸50 mg·L-1,氯化钙10 mg·L-1,琼脂0.3%;干燥1 d的寒兰花粉-20 ℃保存15 d萌发率最高,达79%,最适宜保存;寒兰花粉在-80 ℃保存30 d,萌发率为66%,-20 ℃保存90 d,萌发率为48%。  相似文献   

5.
不同引发剂对贮藏夏枯草种子引发效果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研究引发剂对不同贮藏时间夏枯草种子的影响,选取不同浓度PEG、H2O2和KNO3-KH2PO4进行引发处理。结果表明,20%~25% PEG、0.6%~0.8% H2O2、0.6%~1.8% KNO3-KH2PO4引发促进夏枯草种子萌发;高浓度的PEG、KNO3-KH2PO4以及过高和过低浓度的H2O2引发抑制夏枯草种子萌发;20% PEG、0.6% H2O2、1.8% KNO3-KH2PO4处理分别对当年采收、贮藏1a、贮藏2a的夏枯草种子萌发效果最好。根据不同贮藏时间种子萌发特征,发现当年贮藏的夏枯草种子表现更好,适应能力更强;而适宜浓度的种子引发剂可改变夏枯草种子萌发情况,促进发芽,提高陈种子活力;尤其是适宜浓度的KNO3-KH2PO4,对促进贮藏夏枯草种子的萌发,效果明显。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不同处理方式下不同浓度的硅对干旱胁迫下大麦萌发的影响,综合评价各处理下大麦幼苗的抗旱性,确定最佳处理。【方法】分别在种子发芽前使用硅溶液浸种(A处理)和在种子发芽的培养过程中向发芽盒里加硅培养液(B处理)两种方式处理新啤6号大麦种子,两种方式均设置0.0、0.5、1.0、1.5和2.0 mmol/L Na2SiO3·9H2O浓度水平,研究对干旱胁迫下大麦发芽指标、形态指标和生长量的影响。【结果】A处理下随着硅浓度的增加发芽势、发芽指数、活力指数、根长、芽长、芽鞘长、根数、根和芽的鲜重与干重均呈现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而根芽比呈先降低后增加的趋势,发芽率无显著变化。B处理下0.0和0.5 mmol/L Na2SiO3·9H2O浓度下各指标均无显著差异,1.0~2.0浓度区间内根芽比随硅浓度增加呈降低趋势,其他各指标随硅浓度增加而增加。【结论】1.0 mmol/L Na2SiO3·9H2  相似文献   

7.
雨生红球藻(Haematococcus pluvialis)是生产高值天然虾青素(Astaxanthin,AST)的优质藻种,优化培养基营养盐组成对提高藻细胞密度和虾青素产量具有重要意义。以雨生红球藻为受试藻株,BG11为基础培养基,作单因素试验筛选NaNO3、MgSO4·7H2O、K2HPO4·3H2O和Na2CO3共4种营养盐最适浓度范围,采用响应面法优化培养基关键营养盐浓度,并作验证试验。结果表明,(1)雨生红球藻相对适宜营养盐NaNO3、MgSO4·7H2O、K2HPO4·3H2O和Na2CO3质量浓度范围分别为1 500~2 000、80~640、20~60和20~80 mg·L-1,对藻细胞密度的影响强弱依...  相似文献   

8.
培养环境条件对猕猴桃花粉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离体培养法,在筛选出最佳培养基后,研究猕猴桃花粉在不同培养时间、pH值、培养基种类、温度条件下花粉萌发和花粉管伸长状况。结果表明:猕猴桃花粉离体萌发及花粉管伸长的最适培养基为10%蔗糖+100 mg·L-1硼酸+10 mg·L-1 Ca(NO3)2;离体培养最适观察时间为5 h,最适培养温度为30℃,最佳培养pH值为6.0。  相似文献   

9.
【目的】为保护蓝玉簪龙胆的种质资源,探索其人工繁育方法。【方法】试验采用浸种和组织培养技术,通过不同培养基和不同激素的筛选,讨论蓝玉簪龙胆种子萌发以及愈伤组织分化的最佳策略。【结果】蓝玉簪龙胆种子在200 mg/L GA3处理4 h发芽率最高,为44.84%;在不同基本培养基中培养,B5培养基萌发效果最佳,发芽率达53.21%。以B5培养基为基础,向培养基中添加不同浓度的GA3、NAA和6-BA,得到蓝玉簪龙胆种子萌发的最优培养基为:B5+0.5 mg/L GA3+1 mg/L 6-BA,发芽率达66.01%;诱导愈伤组织生长的最适宜培养基为:B5+0.5 mg/L GA3+0.5 mg/L NAA+0.5 mg/L 6-BA,诱导率为34.28%。以愈伤组织生长最适培养基为基础,添加不同浓度6-BA,进一步优化培养基配方,得到最适合蓝玉簪龙胆愈伤组织继代培养的方案:B5+0.5 mg/LGA3+0.5 mg/L NAA+1 mg/L 6-BA。【结论】愈伤组织继代培养方案可以...  相似文献   

10.
以普通油茶花粉为材料,研究不同浓度的植物生长调节剂、矿质元素、一氧化氮(NO)和活性氧(ROS))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并采用正交试验优化普通油茶花粉的萌发条件。结果表明:0.5~5.0 mg·L-1赤霉酸(GA3)、0.5 mg·L-1萘乙酸(NAA)显著促进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最大花粉萌发率分别为59.07%,71.29%,而高浓度的NAA、GA3(50 mg·L-1)却极显著抑制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10~50 mg·L-1 MgSO4处理的萌发率为56.88%~65.83%,24 h最大花粉管长度为2 809.56μm。50~150 mg·L-1 CaCl2·2H2O处理的萌发率为59.91%~63.28%,24 h最大花粉管长度为2 770.11μm,差异达显著水平。随着Ca2+的抑制剂乙二醇双四乙酸EGTA、乙烯利(ETH)和...  相似文献   

11.
以蟹爪兰花粉为材料,采用液体培养法研究培养基组成、培养温度、花粉采集方式、贮藏温度等对花粉萌发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适宜蟹爪兰花粉萌发的液体培养基为:200g/L蔗糖+20 mg/L硼酸+20 mg/L二氯化钙;20℃下蟹爪兰花粉萌发时间比较短,且萌发率较高;有花丝的花粉萌发较好,花粉管生长良好。  相似文献   

12.
【目的】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不同培养时间对‘保罗兰’睡莲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为睡莲杂交育种提供科学的依据。【方法】采用花粉离体萌发法,用显微镜观察花粉离体萌发情况。【结果】20和40 mg/L的硼酸(H_3BO_3)处理均能促进花粉萌发,适宜浓度的蔗糖和低浓度的Ca~(2+)处理能显著提高花粉的萌发率;睡莲花粉在培养的4 h之内,花粉萌发率上升较快,4~6 h萌发率趋于稳定。花粉管生长在前2 h生长较快,2~6 h生长趋于稳定。【结论】10%蔗糖+20 mg/L或40 mg/L H_3BO_3+20 mg/L氯化钙(CaCl_2)是‘保罗兰’睡莲花粉最适萌发培养基组分,最佳镜检时间为4 h。  相似文献   

13.
【目的】明确生防菌株 HY-02 的除草活性,探究最优培养基成分配比及其最适发酵条件。【方法】通过 7种固体培养基的筛选确定菌株 HY-02 的最适固体培养基,利用单因素试验优化菌株的各成分配比,筛选出菌株HY-02 最佳发酵培养基;通过响应面设计筛选出最佳碳、氮源及无机盐的成分配比;对温度、转速、装液量、发酵时间及 pH 等条件进行筛选,得到最适培养条件。【结果】通过优化,菌株 HY-02最佳碳、氮源及无机盐的成分配比为:蔗糖:79. 789 g/L,NaNO3:8. 763 g/L,无机盐:5. 472 g/L(其中 K2HPO43. 44 2g/L、KCl 0. 860 g/L、MgSO4·7H2O1. 147 g/L、FeSO40. 022 9 g/L)。最适发酵条件:装液量 200 mL、发酵时间 4 d、温度 25 ℃、转速 165 r/min 和pH=7。【结论】通过优化提高了菌株HY-02的产孢量,为生防制剂的研究奠定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4.
不同培养基对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以紫丁香新鲜花粉为材料,采用正交设计L16(45)研究蔗糖、硝酸钙、硼酸对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和生长的影响,筛选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的培养基。结果表明:蔗糖对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生长影响最大,硼酸次之,硝酸钙影响最小;紫丁香花粉离体萌发最适宜培养基为:蔗糖20g·L-1+硼酸0.06g·L-1+硝酸钙0.06g·L-1。  相似文献   

15.
为大红火龙果人工授粉及其丰产栽培、杂交育种及果实品质改良提供参考,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并运用离体萌发法测定花粉萌发率;比较TTC染色法、醋酸洋红染色法、亚历山大红染色法和I_2-KI染色法测定大红火龙果的花粉活力,筛选准确测定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的最佳方法。结果表明:大红火龙果花粉离体萌发最佳培养基组分为Ca(NO_3)_2·4H_2O 0.3g/L+MgSO_4·7H_2O 1.2g/L+KNO_3 0.1g/L+15%蔗糖+700mg/L硼酸+1%琼脂,pH为6.7,此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为(43.9±6.27)%,且利于花粉管伸长。醋酸洋红法测定的大红火龙果花粉活力为(37.67±4.18)%,与离体萌发法测定的萌发率无显著差异,为花粉活力的最佳测定方法。  相似文献   

16.
以4种冬青属植物花粉为试验材料,采用正交试验设计,分析了蔗糖、H3BO3和CaCl2组成的液体培养基对冬青花粉萌发率和花粉管生长的影响,筛选出适合4种冬青花粉离体培养的培养基,同时探讨了4℃和-20℃贮藏条件对冬青花粉生活力的影响。结果表明:1)短梗冬青、全缘冬青和大叶冬青适宜的蔗糖浓度为10%,大别山冬青为5%,短梗冬青、全缘冬青适宜的H3BO3浓度为0.002%,大别山冬青和大叶冬青为0.006%,CaCl2促进大叶冬青的花粉萌发和花粉管的生长,但抑制其他3种冬青。2)在4℃和-20℃贮藏条件下,4种冬青花粉随时间的增加萌发率均表现为先升后降,其中短梗冬青和大别山冬青在-20℃贮藏条件下花粉萌发率高于4℃;全缘冬青和大叶冬青花粉贮藏前期萌发率在4℃条件下高于-20℃,贮藏后期在-20℃条件下随着时间增加花粉萌发率下降趋势较4℃缓慢。3)花粉管长度在2种贮藏条件下随时间增加均表现为先增后减,短梗冬青花粉在4℃条件下花粉管长度增减幅度明显,但在-20℃条件下花粉管长度在贮藏56 d无差异变化;全缘冬青、大叶冬青和大别山冬青花粉管在2种贮藏条件下先增后减趋势一致,但-20℃条件下随着时间增加花粉管长度减短趋势较4℃缓慢。4)4种冬青花粉萌发率与花粉管长度均存在一定的正相关性。综合得出,冬青花粉活力个体差异显著;4℃适合冬青花粉短时间贮藏,-20℃更适于冬青花粉的长时间贮藏;根据花期和花粉生活力丧失速度的差异,短梗冬青和全缘冬青适合作为冬青属种间杂交的父本,大叶冬青和大别山冬青适合做母本。  相似文献   

17.
【目的】探明裂褶菌高产菌丝体液体发酵培养基配方,为其菌丝体的批量生产及活性产物的开发提供依据。【方法】采用单因素及正交试验方法,通过摇瓶培养优化裂褶菌高产菌丝体发酵培养基中的碳源(葡萄糖、蔗糖、乳糖、麦芽糖、淀粉)、氮源(牛肉膏、蛋白胨、酵母膏、土豆浸粉、大豆蛋白胨)及生长因子(维生素B1、L-谷氨酸、α-萘乙酸、油酸、吲哚丁酸)。【结果】筛选出最优碳源(蔗糖)、氮源(牛肉膏)、生长因子(L-谷氨酸)进行正交试验的3个浓度水平(30 g/L、40 g/L和50 g/L,6 g/L、8 g/L和10 g/L,1.5 mg/L、2 mg/L和2.5 mg/L),各因子菌丝体的产量分别为16.10~19.56 g/L,13.26~14.53 g/L,9.40~9.78 g/L;裂褶菌高产菌丝体发酵培养基的优化配方为蔗糖50 g/L+牛肉膏8 g/L+L-谷氨酸2 mg/L+MgSO4·7H2O 1 g/L+KH2PO4 2 g/L,pH 6.0。在此条件下裂褶菌菌丝体产量达21.51...  相似文献   

18.
【目的】分离鉴定高效富铁酿酒酵母菌株,优化其培养基组分和发酵条件。【方法】从果园根际土壤中分离选育耐铁酿酒酵母菌,对其进行形态学、生理生化分析和26 S rDNA基因序列分析鉴定;采用单因素试验,分别设置不同碳源种类(葡萄糖、蔗糖、乳糖、果糖、麦芽糖)、氮源种类(硫酸铵、酵母膏、蛋白胨、尿素)及不同质量浓度Fe2+(100,200,300,…,1 000,1 200,1 600,2 000μg/mL)、碳源(10,20,30,40,50,60,70,80,90 g/L)、氮源(无机氮源2,4,6,8,10,20 g/L;有机氮源4,8,12,16,20,24,28 g/L)、无机盐(MgSO4·7H2O 0.3,0.5,1.0,1.5,2.0 g/L;KH2PO4 0.5,1.5,2.5,3.5,4.5 g/L)的培养基进行试验,探究不同培养基组分对酿酒酵母富铁能力的影响。采用单因素试验研究温度(26,28,30,32,34,36,38℃)、初始pH值(3.5,4.0,4.5,...  相似文献   

19.
栽培小菊和几种菊属植物花粉离体萌发研究   总被引:28,自引:0,他引:28  
以南京野菊、毛华菊和栽培小菊品种43-2、46-1、48-2为试材,研究了菊花和菊属植物花粉的离体萌发最适培养基配方、培养方法和培养条件。结果表明:南京野菊和毛华菊花粉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是ME3 300g·L-1PEG1500,最高萌发率达54·1%和46·3%;栽培小菊46-1和48-2最适离体萌发培养基为ME3 300g·L-1PEG1500或ME3 200g·L-1PEG4000(两者差异不显著),最高萌发率达25·3%和29·3%。硼酸和Ca2 对花粉萌发率没有显著影响,但能显著提高花粉管的质量,花粉管长度适中、较直且粗;蔗糖对花粉萌发的作用不显著。固体和液体培养对南京野菊、毛华菊和栽培小菊43-2及48-2花粉离体萌发的作用差异不显著。随着培养温度的升高,南京野菊、毛华菊和小菊43-2及48-2的花粉萌发率均逐渐升高,尤以栽培小菊的升高幅度最大;黑暗和光照条件对花粉萌发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20.
甜瓜花粉的萌发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离体花粉培养技术,对甜瓜花粉萌发研究的结果表明:甜瓜花粉属于好气萌发类型,并且萌发时需要一定的外源营养物质供应。培养甜瓜花粉的培养基以含蔗糖15%,硼酸0.04%、琼脂1%的固体培养基和含蔗糖15%,硼酸0.04%的液体培养基较适宜,30±2℃条件下测定花粉萌发率的适宜培养时间为2小时,一天中9~13时的花粉萌发率较高。离体花朵上的花粉在冰箱中(4℃)可保持萌发力6天,在30±2℃条件下可保持萌发力3天,即将开放的花蕾中的花粉,有一些已可以萌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