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75 毫秒
1.
<正>家庭农场一直是我国养猪的生力军,在行业中处于不可替代的位置,原因是家庭农场在综合生产成本、环保等方面均有很强的竞争力。本文中,笔者就家庭农场的竞争力从投入和产出的对比,展开具体的分析,并就如何保持好家庭农场的优势给出了建议。  相似文献   

2.
自非洲猪瘟疫情发生以来,短短一年的时间已席卷全国,生猪存栏锐减。家庭农场作为生猪养殖最重要的主体之一,群体数量大、技术薄弱、资金匮乏,在防控非瘟中劣势明显。作者总结大量的家庭农场一线服务经验和防控案例发现,抓住非瘟防控关键点,逐步完善生物安全体系,是当前家庭农场非瘟防控重中之重。  相似文献   

3.
非洲猪瘟给我国养猪业造成巨大经济损失,面对当前形势,复养是稳产保供的一项必然选择.大型养猪企业充分发挥资金、人才、技术等方面的优势已全面开展复养扩产,但是多数家庭农场由于资金和技术等诸多方面的制约,复养过程举步维艰.为了探索适合家庭农场复养的发展路径,本项目组全程指导广东某家庭农场复养,因地制宜构建生物安全体系,实施精...  相似文献   

4.
<正>养猪头部企业正在跑马圈地,不断抢占生猪市场份额,严重威胁了家庭农场养猪的发展之路。而危机中永远存在巨大的历史性机遇,家庭农场养猪的优势和危机在哪里?家庭农场养猪是否可以继续存在?随着我国养猪集约化程度的不断提升,大型养猪公司和集团化猪企市场份额占比越来越高,家庭农场的空间被挤压得越来越小。但是作为我国传统的养猪模式,母猪存栏为50~500头的家庭农场虽然数量越来越少,  相似文献   

5.
<正>到目前为止针对非洲猪瘟唯一有效的防控手段是生物安全,高标准的生物安全使养猪成本急剧升高,导致中型养殖场在资金压力和技术成本两方面会承受巨大的压力,养殖前景不容乐观。而家庭农场作为中国养猪业重要的一股力量,数量会越来越多,规模也会相对扩大。非洲猪瘟给养猪业带来了巨大损失,此背景下,本文介绍了家庭农场全进全出及空舍消毒方案。  相似文献   

6.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散养户逐渐减少,规模养殖场成为被鼓励的对象,有些甚至获得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但是规模越大的养殖场.规划应更为严谨、合理,以应对动物疾病等生物安全的考验.在这方面国外农场已有丰富的经验,他们更注重防范措施的落实和防重于治的理念.这个理念更多的是指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而并非像中国的用药乱象丛生.误区重重。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前中国养猪的形势和具体情况.不仅是比较品种品系.也要比较环境、饲养条件、体系设施、生物安全和用药理念等养猪关键环节.寻找一条适合中国养猪模式的新道路。  相似文献   

7.
<正>近几年养猪行业蓬勃发展,成为养殖行业中的支柱性产业。而家庭猪场在养猪行业中所占比例非常大,母猪存栏规模均在20~100头之间。家庭猪场以投资较少,养殖成本较低的优点,在养猪行业中有较强的生命力。但是,养猪是一种专业性较强的工作,必须有一定的专业基础才能应对生产中的各种问题,尤其是疫病防控问题。由于家庭猪场非专业的人员  相似文献   

8.
《兽医导刊》2013,(8):30
随着养猪业的发展和进步,农村散养户逐渐减少,规模养殖场成为被鼓励的对象,有些甚至获得地方政府财政的支持,但是规模越大的养殖场,规划应更为严谨、合理,以应对动物疾病等生物安全的考验,在这方面国外农场已有丰富的经验,他们更注重防范措施的落实和防重于治的理念,这个理念更多的是指生物安全和疫病防控,而并非像中国的用药乱象丛生,误区重重。所以我们要根据当前中国养猪的形势和具体情况,不仅是  相似文献   

9.
<正>家庭农场,一个起源于欧美的舶来名词,从政策层面2013年"中央一号文件"首次提出了"家庭农场"的概念,是指以家庭成员为主要劳动力,从事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商品化生产经营,并以农业收入为家庭主要收入来源的新型农业经营主体。近2年,在我国从事养猪业的"家庭农场"正在不断兴起。据了解,世界上养猪水平居世界前列并被誉为"养猪王国"的丹麦就主要是以"家庭农场"模式从事生猪生产为主,为详细了解丹麦"家庭农场"养猪模式,本刊非常荣幸采访到了丹育贸易  相似文献   

10.
<正>温氏:完成东北区域千万头猪规模产业布局据温氏集团报道,2011年8月18日,温氏集团东北养猪公司第一批开发建设团队进驻辽宁朝阳,开启了集团在东北养猪业发展新征程,历经六年开拓,集团完成了在东北区域千万头生猪的宏伟布局。当前,东北养猪公司已注册发展13个一体化分公司,累计投资20亿元,已发展合作家庭农场500多户,2016年1-9月份,家庭农场累  相似文献   

11.
家庭农场如何进行 风险可控的复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非洲猪瘟在我国发生一年多时间以来,全国生猪存栏急剧下降,一直以来作为我国养猪主流群体的家庭农场更是损失惨重,恢复生猪生产势在必行。复产是一个复杂的系统工程,家庭农场由于资金、技术、人员素质、种源缺乏等诸多条件的限制,复产无疑存在一定难度。本文结合大量非洲猪瘟防控、"拔牙"、复产的成功经验,做好关键节点控制总结,旨在为家庭农场复产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正>中国是养猪大国,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养猪业也在快速发展,而中国养猪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就是养猪集约化、产业化、集团化……也就是规模化养猪。中国养猪业未来发展有十六个趋势:趋势一:规模化。规模化养猪将逐渐占据主导地位,其中集约化集团化养猪比例逐渐增多。散户迅速退出市场,一去不复返;中小猪场即家庭农场  相似文献   

13.
规模化养猪已成我国养猪的主要模式,提供了超过70%以上的猪肉产品。但随着规模化养猪的不断发展,疾病已成为制约养猪业健康发展的主要因素之一。从规模猪场疾病防控的实践来看,构建猪场的疾病防控体系是疾病防控的关键所在。文章从引种、隔离、检测、免疫、环境控制、猪场管理及卫生消毒等关键点全面论述规模猪场疾病防控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14.
当前猪传染病的发生是困扰养猪生产的重要因素之一,猪呼吸道疾病和猪繁殖障碍性疾病已成为危害养猪生产的主要疫病,这些疫病已使养猪生产遭受巨大损失,预防与控制疫病的发生是养猪生产的重要环节,当前猪传染病流行呈现以下特点:猪病的种类增加,新猪病不断出现,老猪病非典型化,多病原多重感染或混合感染,猪呼吸道疾病和猪繁殖障碍性传染病日益突出,免疫抑制性疫病危害日益严重等。加强养猪生产者对猪疫病的防控力度,提高对最新疫病流行趋势的了解与掌握,提升临床诊疗水  相似文献   

15.
赵喜有 《当代畜牧》2013,(11):52-53
在当前农村规模化养猪业的发展中,猪腹泻疾病是养猪生产最常见的顽症疾病之一,严重影响着猪的成活率及猪场的经济效益,对该疾病的防控备受关注和重视。因此,对农村规模化养猪场腹泻病的防控策略进行深入的探讨非常必要。  相似文献   

16.
猪呼吸道疾病综合征(PRDC)已成为当前养猪业疫病防治中非常棘手的一个问题,严重影响了养猪经济效益.笔者就春季PRDC的病因、临床症状、病理变化和防控措施作浅议,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正>近些年来,养猪散户逐渐减少,规模养猪增多,由于养猪数量多,密度大、封闭式养殖环境使猪只易受粪料的污染,传播疾病机会增加,所以,必须了解规模养猪疾病发生的特点,采取有效防控措施,以保证养猪业的健康持续发展。1传染病和寄生虫病(1)急性外源性的传染病,如,猪瘟,口蹄疫等。其次,是传染性胃肠炎、流行性腹泻等,这类疾病有非常明显的季节性特征。(2)隐性内源性的传染病,如,伪狂犬病,细小病毒感染、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对扶贫工作的不断推进,在云南德宏州实施养猪产业扶贫已成为主流,但由于贫困户缺乏养猪技术,以致出现了猪大量死亡、生长不良、长期发病等很多问题,给养殖户带来了巨大损失,影响了脱贫工作。为此,本文着重从养猪前的品种选择、猪舍消毒、饲料准备和养猪中科学饲喂、疾病防控、清洁卫生等方面阐述了养猪技术,以供参考。  相似文献   

19.
为了发展经济和出口创汇需要,我场养猪正在从家庭饲养、分散经营、生产自给半自给的小农经济向着集约化、商品化生产转化。农场养猪生产得到较大发展。传统的兽医防疫模式已不能适应集约化饲养的要求。集约化养猪疫病的防制已成为一项系统工程,将被动型防疫转为主动预防型是集约养猪面临的重要课题之一。现将我场养猪情况作一回顾,并提出防制工作建议。  相似文献   

20.
王华听  徐奎 《养猪》2011,(6):I0008-I0008
冬季猪呼吸道疾病发病特点及防控 冬季严寒,保温和通风的矛盾自然成为引起猪呼吸道疾病的首发条件。在冬季如何科学有效地防控猪呼吸道疾病,对养猪业的健康发展非常关键。笔者针对冬季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特点以及正确的防控措施进行简要阐述,希望会对养猪同行有所帮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