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5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种植密度对鱼菜共生系统氮素转化的影响   总被引:4,自引:2,他引:2  
为评估不同植物密度对鱼菜共生系统氮素转化的影响,在试验温室内搭建了基于营养液膜(nutrient film technique,NFT)栽培的鱼菜共生系统。养殖水量350L,养殖密度10 kg/m~3;栽培面积1.0 m~2,栽培密度60、45和30株/m~2。考察了系统33d运行期间的水质情况和鱼菜生长情况,探讨了投入氮素的转化情况以及时间和植物密度对氮化合物质量浓度的影响情况。结果表明:试验期间,不同植物密度系统的水质适合鱼菜生长,鱼类和蔬菜主要生物学特性指标有不同程度的增长。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质量浓度随时间变化显著(P0.01);不同植物密度系统的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存在显著差异(P=0.028),植物密度为45株/m~2的系统具有较高的硝酸盐氮积累优势。系统运行后期,氮化合物质量浓度基本稳定,氨氮、亚硝酸盐氮、硝酸盐氮质量浓度分别为2.50、0.20和5.00 mg/L左右。49.32%~68.41%投入饲料的氮素积累在鱼菜生物体内,与普通水产养殖和NFT栽培相比,鱼、菜含氮量均不具优势。可通过扩大栽培面积、配备生物滤池、调整栽培模式等方法加强氮素转化。综上,试验系统的优势栽培密度为45株/m~2,应结合其他措施提升氮素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2.
鱼菜共生系统实现了水产和蔬菜间的物质循环转化,是一种零排放可持续的先进农业生产模式,为探究鱼菜共生系统中不同种类蔬菜生长状况及其对养殖尾水氮素转化的影响,设计了5种不同种类蔬菜(圣女果、线椒、蕹菜、芹菜、紫背菜)基于耦合型鱼菜共生系统的栽植试验。结果表明:在26 d的栽植试验中,各试验组蔬菜鲜质量和株高均有正向增长,根质量占比与鲜质量增长量关系的拟合曲线为一元二次方程,当根质量占比在34%~42%间时,植株各器官发育较好,对营养物质转化效率高,圣女果有最大鲜质量增长量28.43 g、最大株高增长量31.84 cm和最大株高相对增长率241.32%;试验中换水周期为3 d,各试验组水体氮化物浓度指标均显著下降,圣女果42 h氨氮相对去除率达69.17%,6 h内亚硝酸盐氮相对去除率为41.09%;在循环周期末期,水培组圣女果有最小氨氮质量浓度0.152 mg/L,pH值稳定在6.98左右,水培紫背菜有最大亚硝酸盐氮相对去除率55.25%和硝酸盐氮相对去除率42.35%。综上,在耦合型鱼菜共生系统中圣女果对养殖尾水的水质和氮素有较好的净化作用和转化效果。  相似文献   

3.
鱼菜共生利用水产养殖废水为植物提供营养,由一种氮源(饲料)生产两种农产品(鱼和蔬菜),具有节水节能、环境友好的优点,是一种极具可持续发展潜力的现代化农业技术。该研究从鱼菜共生系统的运行工艺条件、系统设计和生物制剂3个方面对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的研究现状展开论述。总结了鱼菜共生系统运行工艺条件优化效果及原理,包括pH值、溶解氧、水力负荷的调节,喂食频率和投喂策略的改善,植物挑选及精确种养比例等;分析了鱼菜共生系统设计包括不同种植模式和耦合模式对提高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概述了鱼菜共生系统中生物制剂的应用前景,包括水质改良调节剂和饲料添加剂等对系统氮、磷利用效率的影响;提出了为优化鱼菜共生系统,进一步提高系统对氮、磷营养物质的利用率,应加强不同条件对鱼菜共生系统氮、磷元素转化规律影响研究的建议,为微生物制剂在生产实践中科学、合理、高效地使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为了揭示乳酸菌生物膜抵抗不良环境的作用机制,该研究以2株乳酸片球菌RJ2-1-4、TG1-1-10和2株植物乳杆菌RJ1-1-4、RM1-1-11(菌株均高产生物膜)为研究对象,探究浮游态、被膜态菌株对酸、碱、胆盐、模拟人工胃肠液的耐受能力以及抗氧化能力.结果表明:在极酸条件下,菌株生长受到抑制,但是pH值3.0时,被...  相似文献   

5.
龙眼果浆复合乳酸菌发酵工艺优化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为筛选出适合龙眼发酵的复合乳酸菌,优化建立其发酵工艺,比较分析了7种不同的乳酸菌发酵龙眼的降糖能力和释放结合态酚类物质的能力,发现明串珠菌降糖能力最强,植物乳杆菌释放结合态酚能力最强。利用植物乳杆菌和明串珠菌复合发酵龙眼果肉,以游离酚质量分数和还原糖质量分数结合的综合模糊评判值为指标,通过Box-benhnken中心组合试验设计,确定复合乳酸菌发酵龙眼的最佳工艺条件。结果表明,各因素对复合乳酸菌发酵龙眼果浆的模糊评判值影响程度从强到弱依次为:发酵时间发酵温度接种量料液比。复合乳酸菌发酵龙眼的最佳工艺为:料液比为1∶7(g/m L),发酵温度为37℃,发酵时间为53 h,接种量为1.4%,菌种配比为1∶1。在最佳工艺条件下,发酵龙眼果浆的游离酚质量分数为(161.77±3.93)mg/(100 g),还原糖质量分数为(122.80±3.64)mg/g。该研究为开发低糖含量,且适合糖尿病、肥胖症等病人食用的龙眼乳酸菌发酵饮料新产品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乳酸菌发酵技术脱除大米粉中镉的工艺优化   总被引:3,自引:1,他引:3  
为了解决镉超标精米的利用问题,该试验以镉质量分数为0.6479 mg/kg的精米为原料,尝试用乳酸菌发酵技术脱除大米粉中的重金属镉,并对发酵工艺进行了优化研究。通过对比试验确定发酵菌种为植物乳杆菌和戊糖片球菌(2∶1,体积比)的混合菌,并通过单因素试验分析了大米粉粒度、发酵温度、发酵时间和接种量对镉的脱除率的影响。在固定大米粉粒度为40目的条件下,利用响应面法优化并确定的工艺参数为:发酵温度40.8℃、发酵时间23.4 h、接种量3%。在此条件下,大米粉中镉的脱除率达85.73%,在发酵后的大米粉中,镉的残留量为0.0925 mg/kg,低于国家限量标准(0.2 mg/kg)。该研究结果能有效地缓解镉超标精米的利用问题以及为工业生产提供参考数据。  相似文献   

7.
为提高甘薯淀粉加工副产物的高值化利用水平,本试验以植物乳杆菌(Lp)、干酪乳杆菌(Lc)、保加利亚乳杆菌(Lb)、戊糖片球菌(Pp)、嗜热链球菌(St)、商业植物乳杆菌(SZ)6种乳酸菌分别对甘薯渣进行发酵,系统分析不同发酵产物的pH值、总酸含量及营养功能成分,并采用灰色理论加权关联度对甘薯渣发酵产物进行综合营养评价,筛选适宜发酵甘薯渣的乳酸菌菌种。结果表明,6种乳酸菌的发酵能力存在显著差异,其中Lb组pH值最低(3.15),Lc组总酸含量最高(27.90);同时,不同乳酸菌对发酵产物中营养功能成分的影响存在显著差异,其中Lb组乳酸含量最高(11.60 mg·mL-1),SZ组乙酸含量最高(66.99μg·mL-1),Lb组可溶性膳食纤维含量最高(0.74 g·100 mL-1),St组总酚含量最高(146.87μg GAE·mL-1)。与未发酵样品相比,Lc组游离氨基酸总量提高了3.71倍;所有发酵产物中的Mg、Ca、Fe、Zn、Se等矿物质元素含量均显著提高。进一步通过灰色理论加权关联度分析发现...  相似文献   

8.
乳酸菌发酵作为果蔬汁的一种绿色加工技术,不仅可以赋予产品独特的风味,还可以转化其中的活性物质,提高产品的营养价值和保健功效.该研究以湖北杂交枸杞为原料,使用6种乳酸菌(植物乳杆菌、嗜热链球菌、嗜酸乳杆菌、鼠李糖乳杆菌、干酪乳杆菌及发酵乳杆菌)进行发酵,研究发酵前后枸杞果汁理化特性、主要活性成分及体外抗氧化变化,并利用主...  相似文献   

9.
乳酸菌发酵使木薯淀粉残渣饲料化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处理木薯淀粉加工残渣,减轻环境压力为目的,对木薯渣接种乳酸菌复合系SFC-2,并添加不同量的蔗糖进行发酵,通过测定其发酵过程中的生化变化研究了其饲料化效果.结果显示:在发酵开始时接种处理的乳酸菌数为5×108,cfu/g,而对照处理没有检测到:发酵结束后,接种的3个糖水平处理的外观发酵品质比未接种处理好,但糖浓度低时丁酸积累较多,乳酸积累少,接种并添加4%蔗糖的处理乳酸积累量最高,发酵物中乳酸积累达18.7 g/kg, 接种并添加8%蔗糖的处理丁酸积累最少,仅为0.141 g/kg.相同蔗糖浓度下,接种处理的丁酸积累量均低于对照,不接种对照处理中均检测到了腐败菌分解蛋白质产生的甲胺,而接种的则没有.木薯渣材料和发酵物中的氰化物含量均远低于国家安全标准.采用乳酸菌发酵法使木薯渣饲料化是一个可行的途径.  相似文献   

10.
醋糟发酵菌种的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充分利用废弃糟渣,缓解山西省黄土残塬区饲料粮供需矛盾,减轻土地负担,促进绿色生态的改善与恢复,课题组对山西省醋糟资源进行了充分调查,并对高活性纤维素菌--霉菌、担子菌进行了筛选及其发酵条件研究、组合配伍研究、初步确定适合醋糟发酵的优良菌种。  相似文献   

11.
该研究以燕麦青贮料的自然微生物为菌群来源,通过对其长期限制性培养和定向驯化,在10和25℃各筛选了一组能快速降低燕麦青贮料p H值、增加乳酸等风味物质、组成稳定的乳酸菌复合菌系,分别命名为LDS和MDS。LDS中主要为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MDS中主要为片球菌属(Pediococcus)、明串珠菌属(Leuconostoc)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以不添加复合菌系作为对照,燕麦中分别添加LDS、MDS,在10和25℃下进行青贮发酵,其中在10℃条件下,不添加复合菌系、添加LDS和MDS的分别记为10 CK、10 LDS和10 MDS,在25℃条件下的分别记为25CK、25LDS和25MDS。结果表明10LDS中乳酸菌数量是10CK的7400倍,乳酸含量比10CK提高14.3%;25MDS的乳酸菌数量是25 CK的27 000倍,乳酸含量比25CK增加30.3%。通过DGGE和Q-PCR技术,接种复合菌系发酵10 d时青贮料中的微生物群落已基本稳定,接种菌株在青贮料中得到定植。LDS、MDS在不同温度(10、25℃)下接种燕麦,发酵30 d后10LDS比10MDS乳酸含量高17.1%,乙酸高23%;25MDS比25LDS乳酸含量高19.0%,乙酸低19.5%。接种LDS复合菌系后WSC (水溶性碳水化合物,water soluble carbohydrate)、CP (粗蛋白,crude protein)、DMR(干物质回收,drymatterrecovery)都显著提高,LDS在10和25℃条件下能更好的保存燕麦中的营养成分,提高其营养品质。LDS在10和25℃中均可有效定植;MDS在25℃中有效定植,但在在10℃下未能定植。因此LDS对温度适应性更强。  相似文献   

12.
高温分解与乳酸菌分步发酵提高秸秆饲料消化率及适口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以提高秸秆饲料的消化率和适口性为目的,该研究1)以干玉米秸秆为材料,接种木质纤维素分解菌复合系WDC2,进行高温分解发酵;2)以乳酸菌复合系SFC-2为接种物,进行乳酸菌液体发酵;3)将乳酸菌发酵液以质量体积比1∶1比例均匀喷洒到发酵秸秆中,制备发酵秸秆饲料。该研究从营养学和分子生态学角度探讨了高温分解与乳酸菌分步发酵提高秸秆饲料消化率和及适口性的可行性。结果表明,经高温分解发酵,秸秆中微生物多样性丰富,不含致病菌。以南阳黄牛为研究对象,秸秆的干物质、中性洗涤纤维和酸性洗涤纤维体外消化率分别提高了13.94%、22.56%和21.12%,采食量提高21.71%;部分分解的秸秆经乳酸菌发酵液吸附后,粗蛋白增加36.17%。秸秆的高温分解发酵与乳酸菌的乳酸发酵相结合的饲料制作工艺,即提高了秸秆的消化率和营养价值,也改善了秸秆的适口性。  相似文献   

13.
乳酸菌复合系和植物乳杆菌提高柳枝稷青贮效果   总被引:1,自引:4,他引:1  
该文旨在探讨接种乳酸菌复合系SGL和植物乳杆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对柳枝稷青贮效果的影响。以营养生长阶段的柳枝稷为原料,分别接种1 OD600/kg 鲜质量的SGL和Lactobacillus Plantarum,以不接菌的处理作为对照。在发酵第3、10、20和30天开罐取样进行检测分析发酵饲料品质,通过短期人工瘤胃技术测定体外瘤胃发酵参数的变化,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技术分析原料和青贮料的细菌多样性。结果表明:接种乳酸菌复合系SGL和Lactobacillus Plantarum均能有效抑制Enterobacter和Clostridium,使Lactobacillus成为控制发酵的优势菌,加快青贮过程中pH值的下降速率,提高柳枝稷青贮饲料品质,并提高柳枝稷青贮料的瘤胃发酵效果,复合菌系SGL比纯培养的Lactobacillus Plantarum的效果更突出。  相似文献   

14.
以自然发酵和人工接种发酵(Lactobacillus pentosus 和 Leuconostoc.mesenteroides 为发酵剂)加工的白菜为材料,对比了两种加工白菜亚硝酸盐含量随时间的变化以及有益微生物(乳酸菌)和有害微生物数量的变化,并对其制品做了感观分析.结果得出人工接种发酵白菜中亚硝酸盐含量在发酵整个过程均比自然发酵的低,且未出现自然发酵白菜初期出现的"亚硝峰"; 人工接种发酵白菜中肠杆菌及乳酸菌之外的需氧嗜温菌的数量较自然发酵的少;乳酸菌数量较自然发酵的多;人工接种发酵白菜感官分析优于自然发酵.说明人工接种发酵白菜的品质优于自然发酵加工的制品.  相似文献   

15.
大米乳酸菌发酵降镉工艺优化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为研究乳酸发酵对大米重金属镉的脱除效果,该试验以镉超标大米为原料,采用大米发酵液进行发酵降镉,通过Plackett-Burman(PB)设计、最陡爬坡试验设计和Box-Behnken设计对发酵降镉工艺进行优化。结果表明:PB试验筛选出的对大米发酵降镉效果显著影响的因素分别为加水量、强化菌种添加量和发酵温度;根据最陡爬坡确定的各因素逼近区域进行响应面试验设计,得出最佳降镉工艺为加水量120%、强化菌种添加量0.08‰、发酵温度32℃,其他发酵条件还包括米粉发酵液添加量2%、食盐添加量0.8%、以及有效降镉时间22~26 h,就镉质量分数为0.52 mg/kg的早米,此条件下降镉率为79.24%。研究结果为乳酸发酵降镉、缓解大米镉超标问题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