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为探讨错株种植方式改善玉米密植群体冠层结构,实现增产的作用机制,以耐密品种‘郑单958’为材料,设置67 500(D1)、82 500(D2)和90 000(D3)株/hm2 3个密度水平,常规对株(CK)和错株(S)种植2种方式,测定错株密植夏玉米群体冠层叶面积指数(LAI)、无截获散射(DIFN)、叶绿素荧光参数、SPAD、产量及其构成因素等指标。结果表明,密植水平和错株种植均对夏玉米冠层特性和产量产生了显著的影响。提高密植水平虽然显著增加了植株叶面积指数,降低了无截获散射;但对穗位叶叶绿素荧光参数和SPAD产生了不利影响,以90 000株/hm2密植水平下降幅最大。说明过高的密植水平不利于叶片对光能的吸收和利用。错株种植方式可有效削弱密植群体冠层叶片相互遮蔽的弊端。与对株(CK)种植相比,错株种植(S)可显著增加冠层叶面积指数,降低冠层无截获散射,优化了群体冠层结构,且对82 500株/hm2密植水平调控效果最优。同时,错株种植缓解了高密植水平对植株... 相似文献
2.
错株增密种植对夏玉米光合特性及产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目的】增密是玉米增产的重要途径之一,但随种植密度的增大,往往会造成群体郁闭,光能利用率下降。因此,本研究探索通过改变种植模式削弱增密后对植株产生的负面效应。【方法】试验于2018和2019年,以登海605和郑单958为试验材料,设置67 500株/hm2、82 500株/hm2 2种密度,以常规对株种植为对照,研究错株种植和密度对夏玉米产量与光合特性的影响,以期探明错株种植与密度的互作机理,提出高产夏玉米适宜的种植模式。【结果】增密降低了群体整齐度,穗位叶净光合速率(Pn)、光合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有所下降;光合关键酶活性在高密度下随生育期推进降幅更大,表明增密会使叶片衰老速率增大,不利于植株的光合作用。错株种植模式下群体整齐度提高,茎叶夹角增大,叶片更为平展,光能截获率增大,Pn、光合关键酶活性及叶绿素含量提高,群体干物质积累量及干物质向籽粒中的分配比例增大,进而显著提高了产量,错株种植较对株种植2个品种平均增产3.8%—6.1%。错株种植在保证群体数量的前提下削弱了群体内个体植株间对光温资源的竞争,保证玉米个体发育潜力的充分发挥,使玉... 相似文献
3.
在总结近几年夏玉米高产创建取得的成功经验的基础上,从培肥地力、品种选择、播前准备、合理密植、田间管理、收获等方面综合分析了夏玉米在一定栽培条件下合理密植创高产的栽培技术,从而建立了一套夏玉米密植高产栽培模式,为黄淮海地区夏玉米创高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支撑。 相似文献
4.
夏玉米密植矮化栽培技术就是在密植的基础上,于玉米雌穗性器官形成后期,用生长调节剂(一般用乙烯利)控制植株茎节细胞分裂和细胞的扩张,降低植株个体高度,促进群体合理发展,从而达到高产目的的一项人工调节技术。 相似文献
5.
6.
李玉霞 《中国农业文摘-农业工程》2018,30(1):78-79
本文分析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株高的夏玉米产量的影响。在研究时采用了对照实验的方法,选择了登海品种的矮秆玉米、郑单品种的中秆玉米、鲁单品种的高秆玉米三种玉米,在种植密度和施氮量不同的种植区域内进行种植,通过对单一变量的控制分析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不同株高的夏玉米产量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为探讨氮肥减施下夏玉米的合理群体构建,以黄淮海区域主栽夏玉米品种郑单1002为材料,在漯河市临颍县和驻马店市遂平县2个地点进行了不同密植条件下施氮量对夏玉米产量以及干物质和氮素积累、转运和吸收利用等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夏玉米干物质积累量、氮素积累量以及氮素转运和吸收均受种植密度和氮肥施用量显著影响;密植有利于提高夏玉米吐丝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积累量,促进植株氮素积累,提高氮素转运量和氮肥吸收、利用效率,但对于氮素转运效率和氮素转运对籽粒的贡献率不利;增加施氮量提高了夏玉米吐丝期和成熟期的干物质和氮素积累量、氮素转运量,但降低了氮素吸收效率和氮肥利用效率。密植在增产(5.18%~14.15%)的同时使氮肥偏生产力提高了6.65%~17.33%;较高的施氮量获得高产,但降低了氮肥偏生产力。综合考虑,遂平和临颍试验点夏玉米在67 500株/hm~2密植条件下,氮肥减施20%即施氮180 kg/hm~2可获得较高的产量兼具较高的氮肥偏生产力;而在高密植75 000株/hm~2条件下,根据地力水平适宜采取的施氮量为180~225 kg/hm~2。 相似文献
8.
在8.25万株/hm2高密度条件下,以传统行株距(行距60 cm、株距20 cm)为对照,探讨了宽行密植(行距80 cm、株距15 cm)对夏玉米农艺性状和产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宽行密植的穗位高系数均比传统行株距种植有所下降,抗倒能力增强,收获密度、千粒重、穗粒数、籽粒产量显著增加,参试品种产量增幅为7.9%~22.0%。因此宽行密植协调了夏玉米高密度种植与抗倒性间的矛盾,增产效果显著。 相似文献
9.
10.
11.
秸秆还田配施氮肥对夏玉米氮利用及土壤硝态氮的影响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为探讨秸秆还田对夏玉米氮利用、产量和土壤硝态氮的影响,于2007年在河南省滑县进行了田间小区定位试验.结果表明,与单施纯氮90,180,270和360 kg·hm-2相比,秸秆还田配施同量氮肥,氮收获指数(NHI)分别提高了4.4%,5.6%,3.7%和1.9%;子粒粗蛋白质含量分别提高了0.6,0.6,0.6和0.7 g·kg-1;子粒产量分别增产了5.8%,9.5%,10.1%和9.0%;夏玉米收获后0~2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残留量为23.8~121.4 kg·hm-2.初步研究表明,秸秆还田提高了夏玉米氮素利用效率,改善了子粒品质,减少了0~200 cm土层土壤剖面硝态氮残留量.豫北秸秆还田配施纯氮以90~180 kg·hm-2为宜. 相似文献
12.
Zhenxie Yi Pu Wang Hongbin Tao Hongfang Zhang Lixia Shen 《Frontiers of Agriculture in China》2008,2(1):44-49
To reduce nitrogen fertilizer (NF) loss and improve nitrogen use efficiency (NUE) in summer maize, the effects of the different
application rates of three types of NF (urea, coated urea and compound fertilizer) on the growth and development and NUE of
summer maize (cultivars: Zhengdan958 and Nongda108) were studied in 2004. The main findings of this study were: (1) The yields
of the two cultivars increased significantly with each increment of N application rate from 0–180 kg N·hm−2. The increase in the yield of summer maize treated with compound fertilizer was greater than the yield of those treated with
either of the other two fertilizers at the same application rate, while the differences among the three types of NF were not
significant. (2) Grain number per ear of the two cultivars rose in relation to the increase in N application rate, while its
relationship with the type of NF was very weak. The type of NF had a greater impact on 1000-grain weight, and a difference
between cultivars was observed. (3) Leaf area index (LAI), dry matter weight and leaf chlorophyll content grew in relation
to the increase in N application rate, and were improved more sharply by compound fertilizer or coated urea than by urea alone.
(4) Compared to the results achieved with urea, the NUEs of summer maize treated with coated urea and compound fertilizer
were higher but the nitrogen harvest index was not improved. In addition, the NUEs of three types of NF exhibited a genotype
difference from summer maize.
__________
Translated from Acta Agriculturae Boreali-Sinica, 2006, 21(1): 115–120 [译自: 华北农学报] 相似文献
13.
分别在75000,90000,105000株hm-2种植密度下,研究了密度与种植方式对夏玉米郑单958冠层结构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展开叶叶面积指数,穗位叶叶绿素含量呈单峰曲线变化,散射辐射透过系数减小,群体消光系数在天顶角7.5°~67.5°内表现为增大的趋势;在同一密度下,宽窄行双株种植具有中后期衰老慢的优势,高密度下等行距双株具有较大的平均叶簇倾角,达到56.72°,叶片挺立. 相似文献
14.
以宜机收玉米品种郑单958(V1)、湘农玉27号(V2)为材料,于2019—2020年在湖南桃源县开展大田试验,在低、中、高3个密度(60 000、75 000、90 000株/hm2)与低、中、高3个施氮水平(150、225、300 kg/hm2)条件下,比较研究了高密高氮化控(T1)、高密中氮化控(T2)、高密低氮化控(T3)、中密高氮化控(T4)、中密中氮化控(T5)、中密低氮化控(T6)、低密高氮无化控模式即农民模式(CK) 7种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形成和氮素利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栽培模式对夏玉米产量有显著影响;V1品种2年间T1、T2模式的产量均较高,两者差异不显著;V2品种2019年T2模式的产量最高,显著高于其他处理,2020年T1和T2的产量较高;玉米群体叶面积指数、干物质积累量与氮素积累量随施氮量与种植密度增大而提高;玉米氮素吸收效率与氮肥效率随施氮量增大而降低,随种植密度增大而提高,中氮条件有利于氮收获指数的提高。综合来看,高密中氮化控模式(种植密度90 000株/hm2、施氮量225 kg/hm2、拔节初期化学调控)能在保证大幅增产的同时,获得较大的氮素吸收与利用效率,可在洞庭湖区夏玉米生产上推广应用。 相似文献
15.
不同种植密度、施氮量及栽培方式对玉米品种桂糯518产质量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探索玉米新品种桂糯518最佳种植密度、施氮量和栽培方式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方法】试验设种植密度(36000、42000、48000、54000和60000株/ha)、施氮量(0、75.0、150.0、225.0、300.0和375.0kg/ha)和栽培方式(常规栽培、宽窄行栽培、温棚育苗移栽和直播地膜覆盖)3个水平,均为随机区组设计。调查出苗期、采收期、生育期、株高、穗长和产量等性状,并将筛选出的桂糯518优质高效栽培技术在广西北海、南宁、都安、贵港4个点进行示范,测定产量及品质性状。【结果】随着种植密度的增加,株高整体呈下降的趋势,穗长变短。种植密度为54000株/ha时,桂糯518产量最高;随着施氮量的增加,桂糯518表现略为晚熟,株高略有增高,施纯氮300.0kg/ha时,桂糯518鲜食产量最高;直播地膜覆盖处理时,玉米鲜食产量最高,宽窄行栽培处理次之,温棚育苗移栽处理产量最低;桂糯518在4个示范点平均比常规栽培增产7.68%,综合品质略优于常规栽培。【结论】桂糯518采用宽窄行栽培方式,种植密度48000~54000株/ha,施纯氮量300.0kg/ha左右时,产量及品质较高。 相似文献
16.
以玉米品种郑单538 为研究对象,通过田间试验,对陕西杨凌塿土地区经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后玉米产
量、土壤全氮、土壤可溶性有机碳含量的变化情况进行研究,以阐明不同形态氮肥处理对玉米产量以及土壤质量的
影响,为关中平原玉米种植的合理施肥提供全面的理论依据。结果表明院施氮处理可以显著增加玉米产量。玉米生育
期内施氮处理的土壤中全氮、碱解氮含量显著高于不施氮处理。玉米生育期内不同形态氮肥处理的土壤可溶性有机
碳与不施氮的对照处理相比,无显著差异。施氮处理对于土壤微生物含量的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7.
紧凑型玉米正红6号群体结构与密肥优化方案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两因素五水平裂区试验设计方法,研究了种植密度和施氮量对紧凑型玉米正红6号的产量及其群体结构的影响,探讨了群体质量指标与产量的关系,并建立了优化栽培技术模型。结果表明:籽粒产量与成熟期LAI和干物重、吐丝至成熟期的NAR、CGR及干物质积累量呈线性正相关,与吐丝期LAI和干物重呈二次凸函数关系;正红6号产量≥7500 kg/hm2的高产栽培技术方案为:61 845~73 155株/hm2,施氮量180.1~419.9 kg/hm2,高产群体结构指标为吐丝期LAI 4.67~5.27,成熟期LAI 1.46~1.87,吐丝后LAD 138×104~149×104m2.d,吐丝后NAR 6.88~8.50 g.m-2.d-1,吐丝后CGR 21.92~25.13 g.m-2.d-1,吐丝期干物重13 954.72~15 167.22 kg/hm2,成熟期干物重24 503.4~24 925.59 kg/hm2。 相似文献
18.
为探索旱作玉米化肥减量的生产和环境效应,设置不施肥(CK)、单施化肥(M0N)、单施有机肥(MN0)以及有机无机配施(MN1、MN2、MN3、MN4)7个处理,研究不同有机无机配施对夏玉米产量构成及水氮利用的影响.结果 表明:(1)相较于单施化肥和单施有机肥,有机无机配施对夏玉米穗数、穗重和杆重有显著提升作用,MN1增加效果最显著,较M0N增加率分别达3.8%、13.7%和61.0%.(2)有机无机配施可显著提升夏玉米的籽粒产量、生物产量、百粒重和成穗数.MN1的籽粒产量增加效果最显著,较MN0和M0N分别增加17.9%和14.9%,MN2对夏玉米生物产量增加最显著,增幅为62.8%.(3)有机无机配施较M0N可显著提高0~200 cm土层土壤贮水量,降低0~300 cm土层土壤硝态氮残留量.MN3对硝态氮残留量降低幅度最显著,降幅达32.5%.综上,无机有机配施可以提高旱作夏玉米的产量,同时提高土壤保水性、降低氮素淋失的环境风险. 相似文献
19.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和农业供给侧的不断改革,玉米价格呈现出大幅度下降趋势,
玉米种植面积也急剧下降。为了提高玉米的产量和效益,科学推广和应用玉米高产种植技术是当务
之急,同时也是玉米产业快速发展的必然趋势。基于以上情况,本文从精细播种、苗期管理、玉米穗期
管理、花粒期管理五个方面入手,研究了夏玉米高产种植技术。希望通过这次研究,为相关种植人员
提供有效的参考。 相似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