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目前猪场很大部分损失来自于仔猪断奶前的死亡,因此通过对哺乳仔猪进行有效保健管理,提高断奶前成活率可显著提高猪场效益。正常情况下仔猪断奶前死亡率在10%以下,良好的猪场管理可使断奶前仔猪死亡率降至1%以下。  相似文献   

2.
北方地区由于其自然条件(冬天寒冷等)、简陋的养猪厂房和设施,使母猪繁殖障碍类疾病、断奶仔猪腹泻、各阶段猪只呼吸道疾病的发病率很高,猪只存活率很低,近年来北方地区规模化养猪场生猪死亡率平均达10%,部分猪场高达16%以上。  相似文献   

3.
张婕 《猪业科学》2022,39(8):28-28
仔猪死亡率过高,不能满足动物福利的要求,会使得公众对养猪产业的接受度产生负面影响。而且,每头母猪生产的断奶仔猪活仔数,决定了猪场的生产效益。因此,需要找到降低仔猪断奶前和断奶后死亡率的策略,满足动物福利要求,提高公众对于行业的接受度,并提高猪场的生产效益。  相似文献   

4.
哺乳仔猪的保健管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匡宝晓 《养猪》2005,(1):33-34
目前猪场很大部分损失来自于仔猪断奶前的死亡,因此通过对哺乳仔猪进行有效保健管理.提高其断奶前成活率将可显著提高猪场效益。正常情况下断奶前死亡率应为10%以下,良好的猪场管理甚至可使断奶前死亡率降至不到1%。  相似文献   

5.
目前猪场很大部分损失来自于仔猪断奶前死亡,因此通过对哺乳仔猪进行有效保健管理,提高其断奶前成活率将可显著提高猪场效益。正常情况下断奶前死亡率应为10%以下,良好的猪场管理甚至可使断奶前死亡率降至不到1%。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陕西省某规模化养殖场(蓝耳病活跃场)断奶仔猪注射易速达(主要成分:头孢噻呋晶体)进行转群前保健对下游育肥场断奶仔猪存活率的影响,为猪场断奶仔猪保健工作提供重要参考,本试验通过对比断奶仔猪转群前注射易速达和阿莫西林对下游育肥场断奶仔猪存活率的影响,为蓝耳病活跃场断奶仔猪转群前保健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7.
衡量猪场总体效益的一个最重要指标就是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大多数养猪生产者,可通过降低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提高每头母猪所提供的断奶仔猪数。  相似文献   

8.
<正>据统计,规模养殖场死亡生猪的50%以上发生于断奶前的仔猪,而断奶前死亡的仔猪70%以上是发生在出生后4 d以内,可见,如果猪场能有效控制仔猪断奶前死亡率(Pre-weaning mortality,PWM)尤其是初生仔猪的死亡率,则对提高猪场的生产水平和盈利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仔猪断奶前死亡率的高低与疾病、品种、饲养管理等诸多因素有着密切的关系。如何通过管理途径来降低仔猪断奶前死亡率,或许我们可  相似文献   

9.
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的方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衡量猪场总体效益的一个重要指标是每头母猪每年所能提供的断奶仔猪数。要充分挖掘母猪的繁殖潜力,就必须追求最大的窝产仔数和最大的年产窝数。大多数养猪生产者,通过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来提高每头母猪所提供的断奶仔猪数。对此,人们进行了大量的研究工作,试图寻求降低断奶前仔猪死亡率的方法。调查表明,断奶前仔猪的死亡主要集中在出生后的头几天,由母猪挤压或寒冷、饥饿、虚弱、疾病等因素单独或综合作用而造成。因此,可通过采取技术措施以及精心的护理来降低断奶前仔猪的死亡率。1减少每窝仔猪的死胎数仔猪断奶前死亡率是断奶…  相似文献   

10.
夏政  严平宇 《养猪》2023,(5):53-55
仔猪的存活率直接关系养殖户的经济效益,是当前养猪生产中重要的生产指标。猪场主要从生产管理、饲料管理和营养学等方面来提高仔猪存活率。仔猪免疫系统、消化体统、体温调节系统都处于发育不完全状态,且对环境刺激反应强烈,对营养需求高,这些直接影响存活率的高低。本文主要从仔猪生理特点和各生长阶段科学饲养管理要点进行分析,以期为仔猪饲养管理提供帮助,提高仔猪的存活率。  相似文献   

11.
断奶前仔猪的死亡是困扰养猪业的一大问题。本文对江苏省盐城市某规模化猪场36窝426头断奶前仔猪进行调查。结果表明,断奶前仔猪的疫病死亡占总死亡数的40.2%,非疫病死亡占59.8%。仔猪在断奶前死亡的原因主要是弱仔和仔猪腹泻。建议养猪企业加强饲养管理,接种疫苗,及时隔离病猪以提高仔猪存活率,从而改善饲养效果。  相似文献   

12.
在整个养猪周期中,仔猪阶段极为重要,如何养好仔猪也是广大养猪业同仁密切关注的焦点。为此,本期组织了仔猪饲养专题,主要内容涵盖产房仔猪、教槽期和断奶转群前后的饲养管理、去势的常见问题和解决方案以及近期猪场出现的仔猪腹泻的中药处方,供大家参考。此外,我刊计划对猪保育阶段、育肥阶段和母猪怀孕期分别组织专题,您在养猪生产的各个阶段最关注什么问题,也请电告我们,谢谢您的支持。QQ:443456047,电话:13081077309。  相似文献   

13.
仔猪28日龄断奶至35日龄仍在原舍饲养,35~77日龄在保育舍饲养,采用一次性断奶法,即在仔猪28日龄时,将母猪赶回妊娠舍,仔猪留原栏饲养.目前,在我国养猪生产中,仔猪从断奶到出栏上市,死亡率比较高;从仔猪出生后到出栏造成猪只的死亡中,保育期间的死亡约占全程死亡率的40%.仔猪断奶时,其各种生理机能和免疫功能还不完善,抗病力低,极易受各种病源微生物的侵袭,断奶时多种应激因素的影响,容易诱发疾病.因此,加强断奶仔猪的饲养管理和保健是非常重要的.  相似文献   

14.
里岔黑猪哺乳仔猪饲养管理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于虹  戴香华  崔超 《猪业科学》2021,38(6):124-125
哺乳仔猪是指从出生到断奶阶段的仔猪,是生猪养殖各环节的关键和基础。哺乳仔猪成活率高低关系到猪场养猪生产水平的高低,是影响养殖场经济效益的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哺乳仔猪成活率一直是猪场所关心的。文章主要综述了里岔黑猪哺乳仔猪培育在环境、营养、管理和保健等方面技术要点,以期为猪场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5.
<正>如何生产更多品质优良的断奶仔猪,是母猪场良性运营的根本。仔猪生长发育不仅受温度、湿度、光照等环境因素的影响,还与母猪状况、应激和疾病等多种因素密切相关。哺乳期仔猪抵抗力弱,受外界影响较大,如果不采取多种措施降低哺乳仔猪断奶死亡率,将给现代集约化养猪造成较大的损失。因此,为了提高母猪场的产能,就必须加强日常饲养管理,最大限度提高母猪利用效率,以及提高窝均断奶仔猪数量。  相似文献   

16.
母猪是养猪生产的基础,提高母猪生产能力是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的前提.猪场经营的成败,取决于母猪的生产能力.母猪的生产能力主要包括年产仔窝数与窝均断奶仔猪头数,其中决定年产仔窝数的是母猪繁殖周期的长短,决定断奶窝仔数的是窝产活仔数和断奶前的仔猪死亡率.本文从影响母猪生产能力的各个因素出发,综述了提高母猪繁殖力的技术.  相似文献   

17.
仔猪生产是现代养猪业发展的基石,如何提高仔猪存活率也是所有养猪场都在认真研究的焦点问题之一。本文就如何在养殖过程中提高仔猪的饲养管理效果进行了分析,力图通过仔猪饲养管理、保健预防等方面来提高仔猪的成活率,进而提高猪场的养殖效益,提高其养猪水平。  相似文献   

18.
目前,集约化猪场一般实行28~35日龄仔猪早期断奶,以提高母猪的年产仔头数,降低饲养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但早期断奶的同时也给仔猪生长带来一系列不良影响,主要表现为断奶后2~10天,仔猪消化不良、腹泻(病死率达10%~20%),生长缓慢等,给养猪生产带来很大的经济损失。下面就规模猪场保证早期断奶仔猪生长发育方面的措施,作一简要介绍。1仔猪断奶前饲养管理固定乳头,吃足初乳,是养好早期断奶仔猪的关键,初乳中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抗体等,能提高仔猪的抗病力。据生产实践,应在仔猪产后3天内完成人工辅助固定乳头…  相似文献   

19.
张振玲 《猪业科学》2023,40(6):18-20
猪只死亡率是当今养猪业所面临的最大问题之一。美国农业部(2015年)数据显示,全美断奶仔猪的平均死亡率为3.6%(保育阶段)~4.1%(生长-育肥阶段)。加上断奶前仔猪的死亡率(平均10%~15%),至育肥猪出栏时,总体死亡率可达到15~20%,这种情况并不少见。如此高的死亡率反映了当前生猪生产的效率仍然较为低下,若要猪场更具有竞争力和可持续发展,猪只死亡率问题必须要给予足够重视。  相似文献   

20.
早期断奶仔猪饲料应用大豆磷脂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养猪生产在世界畜牧业中占有重要地位。现代养猪生产中,规模化猪场已逐步采用仔猪超早期断奶(SEW)或早期断奶(我国较多是4周龄断奶)。早期断奶可提高母猪年生产力,降低饲养成本和提高养猪生产效益。美国NRC规定5~20kg仔猪日粮可消化能14.63kJ/kg和粗蛋白质22%。常规饲料组成的13粮(玉米-豆粕-鱼粉型日粮)难以满足其能量浓度的需要,因此,在仔猪13粮中添加脂肪对保证断奶仔猪发挥最大的生长遗传潜力是有利的,也可缓解仔猪的断奶应激。但早期断奶仔猪断奶后2周内对13粮中脂肪的利用效果不理想,断奶仔猪消化道生理特点是其主要的影响因素之一。目前研究已证实,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