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稻虾轮作种养示范模式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2007年在浙江省绍兴县采用水稻和青虾轮作种养模式试点,试验面积为8.4 hm2,4月5~8日播种水稻,7月19~27日收割,8月5~17日放养青虾苗种,12月底捕捞,试验共收获水稻50 400kg,获利38 052元;青虾5 670kg,获利151 200元;鲢鳙16 758kg,获利14 868元,总获利204 120元,投入产出比为1:1.698.试验表明,稻虾轮作种养模式作为农民增收有效途径具有重要的推广价值.  相似文献   

2.
正长兴县地处浙北杭嘉湖平原,是浙江省重要的粮食生产基地。2010年起,长兴县持续实施稳粮增收工程,积极探索千斤粮、万元钱的各类种养新模式,提升农田综合效益,促进农民增收、农业增效。2017年,在长兴县水产技术推广站、长兴县农技推广总站的指导下,长兴和平银丰家庭农场在长兴县和平镇独山村实施了稻虾轮作-稻鸭共养新型种养试验,取得了良好的效果。现将有关情况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3.
溧水区2020年发展稻田综合养殖面积约580 hm2,重点推广稻-龙虾轮作,小部分养虾户受上半年疫情影响,稻田中过多的虾苗销售不出去,导致了养殖密度偏大,上市龙虾规格偏小,养殖效益不尽如人意.一部分养殖户获得了良好的收益,实现了增收增效.笔者对一些比较成功的做法进行如下小结,以供参考. 1 养虾稻田选择 水源充足,土壤...  相似文献   

4.
正稻虾综合种养模式是逐渐兴起的生态养殖形式,主要分为稻虾共作和稻虾轮作两种模式。崇明岛地处长江口,养殖小龙虾有着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本试验在崇明地区实施了上述两种小龙虾稻田综合种养模式,并比较了两种养殖模式下商品虾产量、苗种产量以及水稻产量,以探究崇明地区合适的小龙虾养殖模式。  相似文献   

5.
正霍邱县三流乡原生态"稻虾轮作"模式充分利用了稻田的地理地貌,不挖沟或少挖沟,种一季稻养一季虾,在不影响水稻种植面积和产量的情况下,实现稻谷、小龙虾双丰收,取得了较好的种养效果,受到了社会高度关注。现将原生态"稻虾轮作"模式主要技术要点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6.
<正>近年来,我国水产养殖业发展迅速,水产养殖面积不断扩大,截至2014年,全国各类水产养殖面积已达838.6万公顷,然而很多水产品种(尤其是虾类)由于养殖周期短,一年内较多时段池塘处于抛荒闲置的状态,造成土地资源的大量浪费。较多学者研究认为,开展鱼(虾)粮轮作是一种提高水产养殖土地利用率和经济效益的有效方  相似文献   

7.
8.
<正>为提高种养殖经济效益和广大农户的积极性,助力产业升级,望海街道依托5家农业主体,建立2 000亩稻虾轮作高标准示范推广基地。一、稻田条件示范基地环境良好、无污染源、水源充足、水质清新无污染、排灌方便、土壤肥沃、保水能力强、阳光充足,土壤质地以黏壤土为主。二、田间工程建设1.面积以10~15亩为1个种养区块。虾苗塘沟面积不超过稻田总面积的10%。2.挖沟虾苗塘沿稻田四周田埂内缘向稻田内5米处开挖“口”形环沟,沟上口宽3~4米,沟深1.2~1.5米,坡比1∶1。  相似文献   

9.
为解决传统的稻田稻虾轮作克氏原螯虾(Procambarus clarkii)养殖模式中存在的虾苗在规格、数量、质量上参差不齐,苗种间相互残杀死亡率极高,同时成虾上市时间晚、规格小、上市不集中、价格低等问题,通过改造新型田间工程和种养管理方法,提出一种克氏原螯虾稻虾轮作新模式,并与稻虾轮作传统模式比较。试验结果表明:稻虾轮作新模式平均单产小龙虾2 010 kg/hm~2,单位产值106 530元/hm~2;稻虾轮作传统模式平均单产小龙虾约1 605 kg/hm~2,单位产值60 990元/hm~2。稻虾轮作新模式单位产量和单位产值较稻虾轮作传统模式分别提高了25.2%和74.67%,经济效益提高显著。  相似文献   

10.
<正>近年来,常年稻虾共作的土壤研究发现,稻虾共作的土壤长期浸没在水下,致使土壤的理化指标和微生物种类发生了较大的改变。一是土壤容氧量减少会抑制水稻根系生长,土壤病菌集聚会危害虾类健康;二是土壤还原性物质不断积累,对稻、虾产生毒害作用;三是土壤次生潜育化,土壤变得黏闭板结,不利于水稻根系的充分伸展和土壤养分的释放;四是冬春季节土壤表层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稻渔综合种养作为一种新型高效生态种养模式,主要利用生物间资源互补的循环生态学原理[1],实现了水稻种植和小龙虾养殖的有机结合,在优化农业结构、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促进农业增效和农民增收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具有绿色生态、高质高效的显著特点[2].但近年来,稻田养殖小龙虾由于受到集中上市、规格偏小、品质参差不齐等因...  相似文献   

12.
稻虾(小龙虾)轮作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是从养殖稻田的选择、稻田基本建设、苗种培育、成虾养殖、水稻管理、注意事项和效益分析这几个大的方面来介绍稻虾轮作养殖技术。  相似文献   

13.
正稻鳅虾共生轮作生态种养,是将稻鳅共生种养模式与稻虾轮作种养模式相融合,在同一畈田中先种植一季早稻,同时放养泥鳅,进行稻鳅生态共生;在早稻收割后灌水入田,放养青虾,开展两茬鳅虾生态混养的新型农作模式。本文详述了"稻鳅虾"共生轮作生态种养模式的相关技术。  相似文献   

14.
作者从龙虾能否精养、稻田养殖流程、青苔的治理、如何处理水浑、稻田的改造、早春低温如何施肥、如何种植水草、苗种的选择与投放和龙虾是否需要喂饲这九大要点,为大家简单介绍稻虾的轮作技术。  相似文献   

15.
<正>为探讨克氏原螯虾稻虾轮作池塘养殖水体水质变化特征,2013年5月3日-11月8日,安徽省虾蟹产业体系课题组对当涂县花津湖水产品有限公司克氏原螯虾三种不同类型养殖池塘的212个水样水体污染参数进行了监测和分析,旨在为稻虾轮作养殖模式提供理论依据。一、材料与方法1.池塘的选择与条件本试验在当涂县花津湖水产品有限公司选择3口克氏原螯虾养殖池塘对水质污染指标进行监测。3口塘面积均为50亩,各塘口四周及中间挖沟,其中:对照塘仅养克氏原螯虾,种植水草,沟深80~100厘  相似文献   

16.
17.
<正>近年来,安徽无为市稳步推进“稻渔综合种养技术”试验、示范,现稻渔种养面积发展到17.26万亩,稻渔种养实现了“一水两用、一田双收、稳粮增收,一举多得”,进一步提高了效益,有力地推动了无为水产绿色高效发展。本试验在无为市陈斐家庭农场稻渔综合种养基地,选择了2块田,共50亩,开展水稻—小龙虾—鳜鱼种养试验,水稻为“桃优香占”、小龙虾为克氏原螯虾、鳜鱼为翘嘴鳜,尝试利用多余的小龙虾苗作为鳜鱼适口饵料,提高稻田资源利用率、  相似文献   

18.
正徐州市积极开展稻虾混作种养模式,该模式投资小、见效快、市场前景好,深受广大养殖户喜爱。睢宁县戈崇义特种水产合作社从2008年开始尝试稻田养龙虾,目前有600亩稻田混养龙虾,年利润过百万,经济效益十分可观。2016年抽取两块稻田进行成本效益分析,达到亩产效益4000元以上,具体情况介绍给大家,供养殖户参  相似文献   

19.
殷建平 《中国水产》2017,(11):104-106
<正>本文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介绍稻虾鳅"轮作+共作"养殖技术,首先从技术要点,而技术要点又分为稻田改糙、清理消毒、水草种植施肥、虾苗放养和管理等。然后对稻虾鳅共作进行效益分析,最后说说发展经验。稻虾鳅"轮作+共作"养殖技术即"一季虾、一季稻、一季鳅",将稻虾轮作模式和稻鳅共生模式相融合,上半年在稻田空闲期开展小龙虾养殖,实现水稻和小龙虾轮作,下半年在稻田中养殖一季泥鳅,实现水稻和泥鳅共作。该模式实现了"一地两用、一水两养、稻渔互赢"的目标。  相似文献   

20.
通过增加秋冬季种植油菜环节,进一步优化了稻虾共作绿色种养模式,解决了土壤次生潜育化、秸秆污染水质和早春青苔易暴发等问题,达到"一菜两卖""一虾两养""一稻两栽""以田养田""用养结合"的生态种养和绿色增效的目的。在菜-虾-稻综合种养优化模式下,每亩(15亩=1 hm^2,下同)净收入达5860.14元,较传统稻虾共作模式提高62.47%,投入产出比达到1∶2.68。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