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台湾泥鳅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无刺。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为大。侧线完全。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褐色,腹面白色。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褐色斑点。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  相似文献   

2.
正台湾泥鳅又名大鳞副鳅,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无刺。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大。侧线完全。须5对。眼被皮膜覆盖。尾柄处皮褶棱发达,与尾鳍相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肛门近臀鳍起点。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灰褐色,腹面白色。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色褐色斑点。背鳍、尾鳍具黑色小点,其他各鳍灰白色。近年台湾泥鳅鱼苗在国内能批量人工繁殖,商品鱼养殖规模在扩大,养殖效益较好。我校饲养于水泥池中的台湾泥鳅患  相似文献   

3.
舟山群岛大鳞副泥鳅与真泥鳅形态特征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舟山群岛采集体长7.1~18.7 cm、体重3.2~55.6 g的野生泥鳅样本,依据侧线鳞数目初步分出127尾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uns dubryanus)和136尾真泥鳅(Misguruns anguilliaudatuses)。按体长段分组,分别记录两种泥鳅体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头长、吻长、口须长、头长等数据,统计分析体长/体高、尾柄长/尾柄高、头长/吻长、口须长/头长几组数据,结果显示:大鳞副泥鳅尾柄长为尾柄高的(1.07±0.10)倍,真泥鳅尾柄长是尾柄高的(1.84±0.12)倍。大鳞副泥鳅和真泥鳅口须长/头长分别为1.05±0.11,0.54±0.11。尾柄长/尾柄高口须长/头长在两种泥鳅之间也有显著的差异。  相似文献   

4.
<正>"台湾泥鳅"是大鳞副泥鳅的一种,是我国台湾地区的土著品种。"台湾泥鳅"最适养殖水温28℃,容易捕捉,体型长且略扁,尾宽,头小,口下位,马蹄形,头部无鳞,尾柄长与高约相等,尾鳍圆形,体背部及体侧上半部呈灰褐色,腹面白色,体侧具有许多不规则的黑褐色斑点。"台湾泥鳅"个体大,个体成鳅体质量在50 g以上,部分可达300 g。2012年,"台湾泥鳅"开始被国内少数养殖单位引进,因个体  相似文献   

5.
<正>大鳞副泥鳅稻田养殖在本地区已经多年了,稻田一般亩放苗0.5万尾,放苗规格5厘米以上,一般亩产量200千克左右,亩纯利润一般在0.4万元左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技术成熟,现将有关稻田养殖大鳞副泥鳅工艺流程介绍如下。一、稻田的选择与建设稻田的选择,养泥鳅的稻田面积不宜过大,一般以3~5亩为宜,稻田地要求交通方便、靠近  相似文献   

6.
为研究氨和空气暴露对大鳞副泥鳅血浆应激指标的影响,实验设置空气暴露组、氨暴露组和对照组3个组,将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分别置于圆形塑料盆(空气暴露组)、10 L 30 mmol/L NH_4Cl溶液(氨暴露组)、10 L纯水(对照组),3个组的暴露时间均设置为0、12、24、 48、72及96 h,每个暴露时间点均设置三个平行组,每个平行各装4尾。每个暴露时间点结束时,尾静脉取血测定血液生理指标。结果显示:空气暴露前24 h和氨暴露前12 h,大鳞副泥鳅血浆皮质醇含量均显著增加,而随后则显著下降。氨和空气暴露后,大鳞副泥鳅血糖含量均显著上升。空气暴露大鳞副泥鳅48 h内,其血浆乳酸含量的变化并不显著,而随后则显著上升。氨暴露条件下,大鳞副泥鳅血浆乳酸含量迅速上升,并在暴露12 h时达到最大值;随后迅速降至对照组水平。结果表明,氨和空气暴露可通过提高血浆皮质醇、血糖和乳酸含量以引起大鳞副泥鳅第一和第二阶段应激反应。血浆中皮质醇含量在氨和空气暴露一段时间后显著降低,在氨暴露72 h后降至对照水平,说明大鳞副泥鳅拥有某些特殊的氨耐受策略以应对体内外氨应激。  相似文献   

7.
大鳞副泥鳅属温水性鱼类,主要集中分布在我国中部地区,尤以湖北、江西一带居多,体征与普通泥鳅具有明显不同之处:一是大鳞副泥鳅体色呈暗红、暗黄色,俗称红泥鳅;二是大鳞副泥鳅背部鳍条只有7条,比普通泥鳅少2条;三是大鳞副泥鳅的黑色斑更细小,散布比普通泥鳅密集;四是大鳞副泥鳅口部须条比普通泥鳅长,鳞片大;五是大鳞副泥鳅尾端与普通泥鳅相比隆起较为明显。2001年以来,笔者经过三年的试验研究,摸索出一套成熟的大鳞副泥鳅苗种繁育技术,介绍如下:一、亲鱼培育1.池塘选择 池塘场所选择要求交通便利,水源充足,水质良好,排灌方便,电力设施配…  相似文献   

8.
长江流域泥鳅与大鳞副泥鳅种质资源调查与研究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对长江流域泥鳅和大鳞副泥鳅野生群体进行了系统资源调查,结果显示,二倍体泥鳅(2n)与多倍体泥鳅(3n,4n,5n)在长江流域均有分布,其中二倍体泥鳅数目占有绝对优势,少量多倍体泥鳅集中分布于长江流域中游地区及若干湖泊。此外,显著性分析表明,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雌性个体都显著大于雄性个体,两物种间个体大小无显著性差异。二倍体泥鳅的体长与体质量明显小于三倍体泥鳅及四倍体泥鳅,而三倍体泥鳅与四倍体泥鳅间无显著性差异。野生群体中,泥鳅雌性个体所占比例从上游到下游逐渐减少,大鳞副泥鳅无明显变化。相关性分析显示,泥鳅体质量与地域经度呈负相关,大鳞副泥鳅体质量与地域经度无显著相关性。研究表明,长江流域多倍体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物种资源丰富。  相似文献   

9.
茭白田套养大鳞副泥鳅丰产养殖技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王春华 《齐鲁渔业》2011,(11):33-34
大鳞副泥鳅属泥鳅中的一种,是杂食性小型经济鱼类。大鳞副泥鳅体近圆筒形,头较短,口下位,马蹄形,下唇中央有一小缺口,鼻孔靠近眼,眼下无刺,鳃孔小,头部无鳞,体鳞较泥鳅为大。大鳞副泥鳅肉清淡鲜美,营养丰富,是一种高蛋白、低脂肪营养食品。此外,大鳞副泥鳅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能调中益气、滋阴壮阳、解毒消痔等,所以畅销国内外市场。近年来,大鳞副泥鳅的市场价格不断上涨,人工养殖大鳞副泥鳅的超高效益已经引起广大养殖者的普遍关注。  相似文献   

10.
大鳞副泥鳅幼苗敌百虫毒性试验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大鳞副泥鳅人工繁殖过程中,发现剑水蚤特别容易在孵化箱内聚积,严重地影响了孵化效果.为了解决生产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了大鳞副泥鳅幼苗敌百虫毒性试验.选择敌百虫晶体原液(含量≥90%),试验设计一个空白组和五个浓度梯度试验组,每组放入幼苗30尾,经24 h和48 h的观察后,试验结果:大鳞副泥鳅苗种安全浓度为1.25 mg...  相似文献   

11.
研究了不同龄期黄蜻(Pantala flavescens)稚虫对4种规格(5、15、25、35日龄)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捕食强度以及黄蜻稚虫对大鳞副泥鳅、摇蚊幼虫和水蚯蚓的捕食选择性。结果表明,黄蜻稚虫对大鳞副泥鳅的捕食强度与稚虫龄期和大鳞副泥鳅日龄均相关,9~12龄期稚虫对大鳞副泥鳅的捕食强度显著高于5~8龄期稚虫。当大鳞副泥鳅达到25日龄后,5~8龄期稚虫不再捕食;当大鳞副泥鳅达到35日龄后,9~12龄期稚虫不再捕食。5~8龄期稚虫对5、15日龄大鳞副泥鳅的摄食率无显著差异,9~12龄期稚虫对5、15、25日龄大鳞副泥鳅的摄食率也无显著差异。黄蜻稚虫对三种饵料均能捕食,对摇蚊幼虫的选择指数最高,其次是水蚯蚓,对大鳞副泥鳅的选择指数最低。  相似文献   

12.
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年龄与生长的比较研究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对武汉地区的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进行了常规的生物学测定.泥鳅和大鳞副泥鳅的体长与鳞径均呈直线相关,L泥鳅=23.995+96.095R, r=0.904;L副泥鳅=9.919+69.053R, r=0.990.2种鳅体长与体重均呈幂函数的增长关系,W泥鳅=2.360×10-6L3.253,r=0.998;W副泥鳅=4.629×10-6L3.126,r=0.997.泥鳅的生长特性与大鳞副泥鳅基本一致,相同年龄中,泥鳅体长增加略大于大鳞副泥鳅.应用Von Bertalanffy生长方程拟合该两种鱼的一般生长规律,计算得出的生长参数,泥鳅为L∞=286.5 mm,k=0.159 9,t0=-0.996 8 a;大鳞副泥鳅为L∞=294.4 mm,k=0.133 0,t0=-1.211 5 a.  相似文献   

13.
为了解十二烷基苯磺酸钠(SDBS)对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胚胎发育及幼鱼性腺发育的影响,将受精卵随机分成7组,分别置于0、0.1、0.3、0.5、1.0、2.5、5.0 mg/L SDBS溶液中充氧孵化,统计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畸形率。选取均重为3 g左右健康的大鳞副泥鳅210尾,随机分成7组,分别置于0、0.1、0.3、0.5、1.0、2.5、5.0 mg/L SDBS溶液中饲养60 d,统计大鳞副泥鳅的死亡情况,取性腺制作组织切片,观察SDBS对大鳞副泥鳅幼鱼性腺发育的影响。结果显示:SDBS浓度≤1.0 mg/L时,对大鳞副泥鳅受精卵培育周期、孵化周期、孵化率和鳅苗畸形率无显著影响,SDBS浓度≥2.5 mg/L时,培育周期与孵化周期显著延长,孵化率显著下降,鳅苗畸形率显著上升。大鳞副泥鳅的死亡率随SDBS浓度的升高明显上升,SDBS浓度≥0.1 mg/L时显著抑制精巢发育。  相似文献   

14.
泥鳅是一种小型特种经济鱼类.头小,背部一根脊椎骨,刺少,食用口感好.在泥鳅繁殖生产中,注重亲本的选择,尤其应注意区分泥鳅和大鳞副泥鳅,原因在于虽然泥鳅与大鳞副泥鳅可杂交,但在规模繁殖中存在很高的不确定性.本文将主要探讨泥鳅与大鳞副泥鳅在实际生产过程中的区分方法及营养差异.  相似文献   

15.
<正>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ns dabryanus)属鲤形目、鳅科、副泥鳅属,俗称黄板鳅、板鳅。在形态和生理学方面,与大鳞副泥鳅相似的鱼类有真泥鳅、大斑花鳅、中华沙鳅、长薄鳅、北方须鳅、花斑副泥鳅等。在这些鳅科鱼类中,大鳞副泥鳅因其具有个体大、生长速度快等优良性状,并且具有食性杂、繁殖力强、适应性强、易于饲养等特点,而成为近年来特种经济水产养殖新品种;加之大鳞副泥鳅肉质鲜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含有多种人体必需的氨基酸,而且其必需氨基酸含  相似文献   

16.
大鳞副泥鳅池塘苗种培育试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大鳞副泥鳅幼苗放养量在60万尾/667m^2,经过30d的培育,体长可达4~6cm,成活率达40%左右,然后进入成鳅养殖阶段。试验着重解决大鳞副泥鳅的池塘苗种培育技术和苗种培育成活率低的难题,为鳅苗的培育找到适口的饵料。  相似文献   

17.
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观察   总被引:6,自引:2,他引:6  
张恒远 《淡水渔业》2001,31(5):20-21
大鳞副泥鳅 (Paramisgurnusdabryanus)属于鱼纲 ,鲤形目 ,鳅科。广泛分布于中国、日本、朝鲜、俄罗斯和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 ,在我国主要分布在东部地区的河、沟渠、水田、池塘、湖泊、水库等天然水域。关于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研究 ,国内相关报道甚少 ,本文对大鳞副泥鳅胚胎发育进行较深入的研究 ,为大鳞副泥鳅的选种、繁育、养殖及相关科学研究提供资料。1 材料与方法1 1 实验材料与仪器性成熟的大鳞副泥鳅 (购自福州水产批发市场 )、LRH -A、利血平、 0 65 %生理盐水、注射器、培养皿、鱼缸、池塘水、解剖镜…  相似文献   

18.
<正>大鳞副泥鳅为鲤形目、鳅科、花鳅亚科、副泥鳅属,主要分布于我国长江中下游的水体中。它在素有"水中人参"之美誉的泥鳅中属个体大和生长快的种类,是我国目前泥鳅养殖中最重要的一个品种。大鳞副泥鳅是出口日本、韩国等东南亚国家的主要水产品,市场潜力很大,是淡水养殖中不可多得的名优经济鱼类。但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技术还有待于规范与提高,为此2014年6-10月我们在安徽合龙水产养殖科  相似文献   

19.
为建立大鳞副泥鳅(Paramisgurnus dabryanus)的科学投喂策略,在实验室内开展了大鳞副泥鳅的养殖模拟实验,通过72 h的观察,探讨了不同体质量和不同性别大鳞副泥鳅的昼夜摄食节律及日摄食量。结果表明,大鳞副泥鳅属于典型的夜间摄食类型,一天中有2个极明显的摄食高峰,集中在04:00—05:00和20:00—21:00。大鳞副泥鳅的昼夜摄食节律与个体大小和性别无显著相关性。小规格雌、雄群体均具有最大的日摄食量,且雌性群体的日摄食量随着个体大小的增加显著降低。15 ℃条件下,大鳞副泥鳅群体的日摄食量占群体总体质量的2.2%~4.8%,个体的日摄食量约占个体体质量的3.0%。建议大鳞副泥鳅的投饲频率为一天2次,以体质量的3%~5%进行饲料投喂,最佳投饵驯化时间集中在6:00—7:00和18:00—19:00。  相似文献   

20.
为了评价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营养与食品安全性,采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一原子发射光谱法(ICP—AES)对苏州地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的K、Ca、Na、Mg,P、Fe、Zn、Cu、Mn、Se、Cr、Pb、Cd、As14种元素含量进行测定与分析。结果显示:泥鳅与大鳞副泥鳅肌肉组织中均富含K、Ca、Na、Mg、P等常量元素,并含有人体所必需的Fe、Zn、Cu、Mn等微量元素,As未检测出,Cd、Pb的含量均低于国家限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