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2 毫秒
1.
中国古典园林哲学意蕴非常深厚,《红楼梦》 大观园的设计和营建就深受中国传统儒释道哲学的影响。儒家思想影响了大观园修建的目的和意义;禅宗思想影响了大观园的微观设计;大观园受道家思想的影响最大,注重师法自然,妙造自然。  相似文献   

2.
为更好的把握我国古典园林的文化特质和内在精神,本文从诗文艺术角度品赏中国古典园林,揭示了园林中融有诗文、诗文中融有园林,二者密不可分、水乳交融、相互渗透和借鉴的发展状态。实证分析构园和诗文创作思想及手法的息息相通之处,即都讲求意在笔先、言不尽意,情景交融、意境融彻,虚实相应、巧妙布白,起承转合、前呼后应,欲抑先扬、曲径通幽等。  相似文献   

3.
青苗法是中国农业史上的一个创新。苏轼一直反对青苗法,但是在其人生的不同阶段,仍然对青苗法呈现出不同的看法。本文依据苏轼的政治经历分出三个阶段,通过对三个阶段中苏轼的奏折与诗歌作品的解读,阐述他反对青苗法的原因与依据,分析苏轼言论中体现出的经济思想、政治立场,并进一步分析苏轼认识中的偏颇之处。  相似文献   

4.
裘纪平 《农业考古》2007,(2):182-186
今天在全球化的趋势下,中华民族革故鼎新,继往开来,将不负先辈的宏基伟业,为世界和谐作出贡献。四百年前诞生的傅山,思想宽博,为民族的昌盛和未来,好学务实,于儒释道三者都能通达,无偏不执,倡导儒释道三教互补,三教归儒,礼正天下。傅山作品散发的思想光芒,对于今天的觉醒具有积  相似文献   

5.
苏轼是我国文学史上百科全书式的伟大人物,在许多方面都有独到的造诣。本文从其儒家思想与早期婉约词风,道释思想与后期豪放词风两方面论述苏轼思想与词风的因果关系。  相似文献   

6.
中国的茶文化如同整个的中国文化,融合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儒家的人生追求、道家的自然理念、佛家的禅悟精神皆汇于其中,构成了中国茶文化精深、独绝的境界。而茶对佛门禅宗的重要性及二者渊源又远远超过儒道二家。……  相似文献   

7.
苏轼一生两度到杭,前后总共五年,笔者考察他在此期间以山水园林为主题的诗文,并按照写作地点分类,主要包括吴山、西湖(含孤山)、灵隐天竺等地,借此分析宋时园林建设情况,了解文人士大夫阶层的园林审美。苏轼的诗文记录并且宣传了杭州美景,西湖、孤山、钱塘江、吴山、灵隐寺、冷泉亭等地成为闻名全国的风景胜地。他改造西湖的壮举不仅造福了广大百姓,而且为西湖景观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  相似文献   

8.
谢灵运的创作受到了儒家思想的影响,在谢灵运的文学思想和创作中,时时可见儒学思想的牵绊。在门阀世家出身的谢灵运身上可以看到传统文人的那种儒学人格,在其诗文作品中时时可见儒家的经文典故,而儒家的情性观、山水观更是支撑起了其诗文独特的审美意境。具备儒学人格的他精通儒家经典,诗文隶事用典和山水意象的选用也都浸透着儒学色彩,而儒学情性观和山水观更是与其诗文审美意境的建构联系密切。  相似文献   

9.
赖功欧 《农业考古》2000,(2):46-56,60
“文人茶”是中国茶文化中的一个特殊范畴,也是最具文化品味与文化含量的一个范畴;说它特殊就特殊在它比其他领域的茶文化有着与“儒释道合一”的更为深刻的内在关联,而要说它的文化品味就更是自不待言的事了。 然而,最重要的是“文人茶”范畴的意义何在──尤其对整个中国文化而言它有何种程度的作用与意义,这也正是笔者深掘文人茶道的用心所在;而笔者反复运用文人茶道一词,并提出应写一部茶文学史,实乃事出有因。 作为中国的茶文化,它曾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三家的思想精华,这使它比之任何一种形态的文化都毫不逊色。可以说,…  相似文献   

10.
钱澄之作为明末清初的杰出学者、诗人和思想家,其诗文尤负重名,被誉为“诗歌古文满天下”。但因本人参加抗清斗争,诗文中又多当局忌讳之语,乾隆年间曾被禁毁,因此其诗文成就世人知之甚少。文章对钱澄之的文学主张、诗歌、散文的创作分期、思想价值和艺术成就作梳理和探究,对其文学史地位作出评估。  相似文献   

11.
八南宋以后的文坛,曾经流传过黄庭坚与苏轼之间,有相互讥诮及争名的一些琐闻。近来,曾枣庄先生写了《评苏黄争名论》一文《见《黄庭坚研究论文集》,江西人民出版社),认为这不过是他俩有时切磋或戏谑而被人误解所致。这篇论文从许多诗文及轶事中,精辟地分析他俩一直相互尊重,而黄庭坚更是虚怀若谷,尊视苏轼为老师的。就在黄庭坚的一些茶诗中,其尊苏崇苏之意,也大有句在。《双井茶送子瞻》是黄庭坚的一首著名茶诗:“人间风日不到处,天上玉堂(指翰林院)森宝书。想见东坡  相似文献   

12.
在现行语文教材中 ,有相当一部分课文是以写景状物为主的。其中有一种类型是对某种景物进行欣赏、赞美 ,属于审美范畴的诗文。这种类型的诗文 ,在教学中 ,如何贯彻文道统一 ,实施素质教育的渗透是一个难点。因为 ,这类诗文主要是一种审美过程 ,是一种美感教育。而在整个审美过程中 ,教师往往只注意审美分析 ,而忽视了素质教育中的美感激引。实际上美育教育本身就渗透着思想教育 ,只是这种美育教育中的思想教育表现得含蓄 ,不明显、不直接罢了。这种美育中的思想教育 ,主要表现在审美过程中。教师在审美过程的分析中 ,通过对具象或意象美的审…  相似文献   

13.
中国茶文化的千姿百态及其盛大气象,是儒释道三家互相渗透的综合作用的结果,它最大限度地包容了儒释道的思想精华,融汇了三家的基本原则。本文拟从儒家茶文化思想及其精神入手,以便更好地把握儒家茶文化思想系统及其发展。今日茶人,无疑要超越茶文化的历史传统,但超越传统,仍要立基于传统。因此,深入的系统的研究在今天就显得必要了。如果说,从发生学角度看,茶文化的思想源头与道家的一些基本概念渊源最深;那么从发展角度看,茶文化的核心思想应该是儒家学说。这一核心如用一个字来概括的话,就是“和”的思想境界,实际也就是儒…  相似文献   

14.
杨俊 《安徽农业科学》2012,40(3):1560-1561
结合陶渊明田园诗歌的内容与气质,围绕着崇尚自然、平淡达观、抱朴含真,分析了陶渊明诗歌中所体现的美学思想。在此基础上,探讨了陶渊明美学思想对江南古典园林宁静自然、典雅清新、质朴素雅、意境深远的风格的影响。结合具体实例,指明江南古典园林中多处直接以其诗文作为园名或景点题名,并指出陶渊明美学思想为文人园林树立了成功的理想范式,对造园者或园主人的审美心境都产生了深远影响,进而为江南古典园林注入了一种人本精神。  相似文献   

15.
刘朴兵 《农业考古》2012,(6):214-220
苏轼(1036-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四川眉山人,北宋杰出的文学家、艺术家。在中国饮食文化史上,苏轼也是一位举足轻重的人物,他对中国食文化、酒文化、茶文化的发展贡献良多。一、苏轼对中国食文化的贡献  相似文献   

16.
荒政思想是指人们对荒政在制度上、政策上或措施上的思想探索和主张。宋代荒政思想的发展日臻成熟,救荒措施不断完善。两宋荒政思想尤以士大夫荒政思想为典型,出现了以范仲淹、苏轼、王安石、朱熹、曾巩、董煟等为代表的荒政思想家。南宋时期,董煟《救荒活民书》,标志着古代荒政思想走向成熟。这些士大夫的荒政思想中常有共通之处,也不乏争论与创新,形成两宋士大夫荒政思想鲜明的特征。  相似文献   

17.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主题现阶段主要体现在“基本问题”上,二者既相联系、又相区别。主题贯穿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实践全过程,是共性或一般性的问题;而基本问题则是围绕着主题而展开的具有一定阶段性和个性或特殊性的问题。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或解决“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基本问题,都要求努力攻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将长期面对的三大课题,并进一步探索和回答中国社会主义自我完善和发展的一系列重大课题。  相似文献   

18.
康丽云 《农业考古》2006,(3):167-169
苏轼创造性地“以诗为词“,打破了“诗庄词媚“的界线,把农村题材写入词中.继苏轼之后的辛弃疾,无论是在题材的选择上,还是表现手法的运用上,都直接承继了苏轼的农村词,并且有所发展.本文仅从农村场景的描绘上,农民形象的塑造上,表现手法的运用上三方面探讨辛弃疾农村词与苏轼农村词的继承与发展关系.  相似文献   

19.
唐代贡茶制度的形成和发展上饶茶厂吕维新唐代是我国茶叶发展的重要历史时期。盛唐中唐时期,社会安定,民富国强,儒释道三教鼎立,从外在修养(指修身处世的行为规范、律仪要求)转向内在修养(指对道德意识和思想目的的实质追求)已成为他们共识。茶性高洁清雅,是他们...  相似文献   

20.
中国茶文化与社会生活、传统礼仪、儒释道都有不同程度的结合,是中国传统文化的象征。土耳其茶文化起源于古丝绸之路的中国,经过发展与改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红茶文化。本文拟从中土茶文化的符号象征意义,茶俗异同,茶与文学艺术的结合进行中土茶文化的对比,探究中土茶文化内在的联系与各自的特色,建议通过茶文化交流进行有效的跨文化沟通,增进中土两国民心相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