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18 毫秒
1.
研究生教育是高层次人才培养的最高国民教育形式,高素质人才培养和科技创新的主阵地,知识创造和科技创新的重要源头,服务国家战略的重要生力军。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是培养高层次、复合型、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然而,目前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的培养模式还不够成熟,多数院校仍沿用学术型研究生培养模式,难以体现“复合型”与“应用型”的培养要求。从我国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现状出发,以河南农业大学为例,主要从兽医专业学位培养方案的修订、专业思政的建设、创新培养模式的构建、实践教学基地的优化、产学研一体化的实现等方面,在专业培养过程中融入思政教育,进行专业与思政双动力驱动,构筑新型兽医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质量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2.
当前,林业高校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体系正在逐渐形成并不断完善。回顾北京林业大学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20年的发展历程,将其分为起步与探索和快速发展两个阶段。文章分别梳理两个阶段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授权类别、培养方式和人才培养规模情况,并选取有代表性的管理理念和培养举措进行经验总结。在此基础上,结合行业机遇和人才培养趋势,提出发展建议,不仅对北京林业大学研究生教育发展具有积极意义,对我国林业高校研究生教育发展同样具有一定的启示和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3.
林业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是我国培养林业及生态环境建设高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重要途径。根据新时代生态文明建设和高等教育发展对林业硕士培养的客观要求,把握"行业需求+专业实践+双导师"三位一体人才培养内涵,提出基于"三位一体"的林业硕士培养模式改革路径,包括适应行业需求,重构人才培养方案;突出应用型特色,创新培养模式;服务行业发展,拓展培养领域;优化课程体系,改革课程内容;加强案例教学,提升教学质量;重视实践教学,提高实践能力;完善"双导师制",促进协同发展。河南农业大学林业硕士培养经过多年改革与实践,培养模式得到完善,课程体系得到优化,案例教学得到加强,人才培养质量得到全面提升。  相似文献   

4.
专业学位研究生全日制培养是研究生教育结构的一次重大调整。南京农业大学自2009年开始招收农业推广养殖领域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在培养过程中,对教育管理中的一些环节进行了探索与实践,以培养应用型高层次人才为目标,拓宽生源组织途径、科学设置课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强化科研训练以及控制学位论文质量,提高了全日制专业学位研究生的教育管理水平,有力保障了人才培养的质量。  相似文献   

5.
课程教学是研究生教育和培养的基本环节,是保障国家高层次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方面。研究生的课程教学还存在亟待解决的问题,在地方高校的研究生教育和学科发展特点的基础上,针对研究生课程教学的不同环节和不同参与主体进行分析与思考,通过寻求课程教学体系建设的改革方向和目标的过程去构建科学的课程教学体系,对提升地方高校研究生教育和培养质量、推动地方高校学科均衡发展以及满足高层次人才服务地方经济发展需要,都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6.
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是为农业技术研究、应用、开发及推广等培养具有农业综合职业技能的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培养具有创新意识的新型农业技术人员对于加快我国农业现代化进程、推动农业农村经济建设至关重要。结合近些年的实践教学,从农业硕士研究生人才培养目标、课程设置、导师队伍建设以及实践环节等方面分析了全日制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并探讨解决对策,以期为农业专业硕士人才培养提供经验,提高专业研究生人才培养质量。  相似文献   

7.
南疆地区的应用型研究生培养指标体系的建立是南疆高层次人才培养的基础。针对南疆地区高校的实际情况与当地用人单位人才现状,从四个部分构建了应用型研究生培养的指标体系;对研究生的入学、培养过程、毕业三个环节进行评价权重指标的建立,并运用模糊数学评价方法,给出了评价的权重赋值。  相似文献   

8.
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体系和教育结构中的最高层次,担负着为国家现代化建设培养高层次专业人才的重任,而高层次人才最基本、最关键的素质是创新能力,因而培养创新能力是研究生教育的核心内容。在梳理了国内外相关研究文献后,对"研究生创新能力"等概念进行了界定,然后从学生、院校、导师以及社会等维度构建了研究生创新能力培养模式,并从国家政策、学院制度、资金筹集、文化建设等方面提出了该模式的运行保障机制。  相似文献   

9.
研究生教育作为人才培养的最高层次,担负着培养高层次、高素质、创造性人才的重任,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作为一种新的教育形式在我国有很大的发展潜力和广阔的发展空间。以华中农业大学为例,采用实证研究的方法,了解食品学科专业学位研究生对于专业学位的认识,分析食品学科专业学位人才培养现状,进而提出改进本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的新举措。  相似文献   

10.
根据我国社会发展对林科研究生培养的需求,配合创建国际一流林业科研机构和国际培训机构的需要,林科院紧跟林业科技政策环境的新变化,加强创新人才培养的国内外交流合作,注重营造创新校园文化,同时完善研究生奖助体系,从而推动研究生培养机制改革。  相似文献   

11.
随着农林高校法学教育的发展,如何构建1支高水平的师资队伍,已经成为1个现实的问题。概述了我国农林高校法学专业师资队伍的现状,分析了我国农林高校法学专业师资队伍相对落后的原因,提出了转变教学观念、引进优秀人才、加大人才培养力度等措施。  相似文献   

12.
王金峰  王金武 《安徽农业科学》2014,(24):8422-8423,8427
针对农业工程拔尖人才培养的特殊要求,从明确人才培养目标出发,对农业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进行定位.通过制订人才培养方案、优化配置课程体系、更新教学内容和加强实践教学环节等手段实施教学体系,提出农业工程拔尖人才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介绍了农业工程拔尖人才培养的探索与实践中取得的效果.  相似文献   

13.
《生物统计学与试验设计》是种子科学与工程专业重要的专业基础课和专业主干课,是一门实践性较强的工具性学科,在教学过程中,逐步建立了以培养新型农林人才为目标的课程教学体系,教学方法多元化、重视实践教学、强化过程性考核,对学生实践能力的培养收到较好的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4.
高校和研究所联合办学是探索培养各类创新人才的重要途径之一.基于南京农业大学与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淡水渔业研究中心长期联合办学的实践,分别从高水平的科学研究、影响巨大的国际培训与交流、特殊氛围的校园文化建设、与时俱进的教学计划与课程安排、富有特色的学生管理和党建工作等五个方面,分析了高校和研究所联合办学对继续教育创新人才能力和素质培养的影响,为继续教育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构建提供了借鉴.  相似文献   

15.
水利类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与优化设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结合高校水利事业发展趋势和人才培养的迫切需求,东北农业大学水利与建筑学院首次提出"一个导向,一个原则,两个适应,三个转变"的创新型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构建"3+2+1+1+1"的创新型人才培养模式,优化设置水利类专业创新型课程体系、实践教学体系、实践教学软硬环境、现代化教学模式,为水利及其它相关专业创新型人才培养提供借鉴与参考。  相似文献   

16.
针对园艺产业发展动态,以及社会发展对园艺专业人才的要求和园艺专业的人才培养特点,以培养和提高学生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为目标,从完善实践教学体系,改革实践教学内容和方法,注重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几方面,探索了园艺专业实践和创新能力人才培养模式。  相似文献   

17.
高校在人才培养上面临着一些困境,高校人才培养质量需要以人本价值理念指导全面育人。人才培养质量的提升需要精细和综合的培养过程,人才培养质量注重人本价值的关注和提升;以人本价值理念主导全面育人,人本价值理念可以提升高校内涵。  相似文献   

18.
该文论述了大学办学理念的内涵以及如何在研究生培养中实现办学理念.大学的办学理念应包括以为社会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为根本任务和指导思想,以教学、科学研究、服务社会和引领社会为基本功能,以科学的发展策略为行动纲领.在研究生培养中,要在培养方案、教学内容和教学方式上满足学生的发展需求,实现培养行为与以学生为本的办学理念的统一;各培养环节要注重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实现培养方式与培养目标的统一;要完成培养任务还需要社会、学校、教师、学生等各因素共同营造良好的培养环境和条件.  相似文献   

19.
"十一五"期间,吉林、黑龙江两省林业系统大力开展干部教育培训、专业技术人才知识更新培训和企业经营管理人才培训,组织工人职业技能培训,推进林农实用技术培训,取得了较好成绩和有益经验。但也存在教育培训体系不够健全、高层次创新型人才培养不足、信息化水平不高、经费投入严重不足等问题,为此,需要采取积极措施,进一步改进林业教育培训工作。  相似文献   

20.
中国特色高水平高等职业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核心是要引领高职改革,实现高质量发展,为产业高端和高端产业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这一目标能否实现,关键在高职院校“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办学的能力和水平,影响“校企合作、产教融合”向纵深推进的困难和因素很多,在现行体制机制下,解决这一问题需要苦练内功、固本培元。文章依据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十几年来办学历程,从国家示范性(骨干)校到江苏省高水平学校建设,构建并运行了“科技创新、科技服务和校企合作”三大体系,形成了“增值赋能”人才培养方案与成果,与国家“双高计划”建设十项重大任务中的“打造技术技能创新服务平台、提升校企合作水平、提升服务发展水平”是一脉相承、环环相扣的,是推动“双高计划”建设、实现高职院校人才培养“增值赋能”“三教”改革和校企合作取得新突破的重要途径与举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