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9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50 毫秒
1.
苹果日灼病,多在6~8月份发生。日灼病果实轻者影响外观,不耐久存;重者溃疡霉烂,失去经济价值。枝干发生日灼易干枯,影响树势。日灼病的发生除气候条件外与栽培管理也有关系。现介绍几种减轻、避免日灼病的方法: 1.增强树势,提高抗逆性。主要是在生长季节要满足树体的水分和营养供应。氮、磷、钾及微量元素按比例投入,并及时有效地  相似文献   

2.
苹果日灼病是由于强烈日光直接照射 ,使果实及枝干等部位组织坏死 ,产生坏死斑。多发生在树冠南面 ,果实或枝干的向阳面上 ,以西南方向发病较为突出。在果实上发生烫灼状红褐色圆形斑 ,逐渐扩大 ,使受害果实阳面失水焦枯 ,最后形成黑褐色病斑 ,严重影响了苹果商品价值。正定县 2 0 0 0年夏季 6、7月份高温干旱少雨 ,致使日灼病发生较重 ,损失很大。日灼病的病斑易引发枝干腐烂病 ,果实烂果病 ,必须引起足够重视。1 加强肥水管理提高树体抗性( 1 )果园灌水。夏季干旱时 ,要在叶片明显萎蔫前浇水 ,尤其苹果秋梢旺长与果实膨大期 ,必须及时灌…  相似文献   

3.
正葡萄日灼病是我国各葡萄产区广泛发生的一种生理失调症。它的发生与温度、光照等有密切关系,果面高温与太阳强光辐射是诱发日灼病的直接原因。气温、风速等外界环境条件通过影响果面温度,与日灼病的发生有密切关系。葡萄日灼病发生时,果面出现大小不等的坏死斑块,使果实失去食用价值,常造成生产上的重大损失。1日灼病症状日灼病按症状可分为3种类型:日烧型(日伤害型)、气灼型(热伤害型)、混合型。  相似文献   

4.
苹果大面积套塑料薄膜袋技术及应用效果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多快好省地生产无公害果品,对苹果大面积套塑膜袋技术进行了总结,认为苹果套塑膜袋,果实着色好,日灼少,不裂口,粘度高,无公害,成熟早,耐贮藏,能增产,效益高并能防止果锈,该措施是苹果套袋技术的重大改革。  相似文献   

5.
《林业科技》2021,46(3)
从6个方面调查研究影响平欧榛子日灼病危害的综合因素的结果表明,变温、干旱、品种选择不当、园区规划不合理、管理不科学等是导致日灼危害的主要因素。但日灼危害是可以防治的,只要因地制宜、适地适种、避开风口、低洼涝地、更改树形和科学施肥,完善相应的经营管理模式等,方可实现平欧榛子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要生产优质高档无污染苹果,果实套袋是重要的措施之一。但在生产中常出现套袋后成果率低的问题。为提高套袋苹果成果率,我们结合近几年生产实践,总结出了提高套袋苹果成果率的技术措施如下。      一、套袋苹果成果率低的原因   1.病害防治不彻底。套袋前没有及时打杀菌剂,使炭疽病、轮纹病、霉心病等病害侵入果内。   2.早害。微体害虫如康氏粉蚧、蚜虫等从袋口及通气孔钻入袋内危害果实。   3.日灼。套袋时间不当或套袋操作技术不规范以及骤然高温均会引起日灼危害果实。   4.生理病害。套袋期影响了果实对钙、硼等元…  相似文献   

7.
葡萄日灼病的发生原因及防治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葡萄日灼病是葡萄产区常见的生理病害之一,受害果粒最初在果面上出现淡褐色、豆粒大小的斑块,病斑逐渐扩大,表皮皱缩,形成淡褐色凹陷坏死斑,影响果实品质和产量。1影响日灼病发生的因素1.1发生时期葡萄日灼病自7月上中旬在果穗上陆续发生,8月份达发病高峰,9月份以后逐渐减少。  相似文献   

8.
套袋果发生日灼的原因:一是外因。苹果套袋时,如果出现晴朗无风的天气,虽然在5月中下旬天气还不太热(最高温度在30℃左右),但在树冠中下部,西南方位,下午2~3时太阳光可以直接照射到的幼果较容易发生日灼。因为此时树行间空气不流通。阳光  相似文献   

9.
为生产无公害葡萄,大力推广葡萄套袋栽培,在推广过程中,2003年冈遇特殊高温干旱天气,在金东区赤松镇项村有几个果园发生严重的日灼病,果实烂穗率达80%以上,产量、经济损失严重。为了摸清套袋葡萄日灼病发生规律,并找出正确的防治方法,2003年进行了实地调查,现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0.
本调查主要研究了陇东黄土高原沟壑区泡桐幼树日灼的发生规律,提出了预防措施,使泡桐幼树免受日灼危害。一、调查研究概况关于日灼的研究,目前虽有报道,但资料甚少,且对日灼发生的原因说法尚不一致。为了探索泡桐日灼发生规律和相应的预防措施,使泡桐幼树免遭日灼的危害,我们从1982年秋开始在泾川县官山林场、县苗圃、平凉地区林业处院内进行了泡桐幼树日灼症状、灼斑方位以及发生因子的调查,提出了预防技术措施,完成了《浅谈泡桐幼树日灼》的初稿,1983年  相似文献   

11.
巨峰葡萄套袋与日灼关系的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巨峰葡萄套袋后,袋内温度升高,比不套袋葡萄更易发生日灼;巨峰葡萄套袋后发生日灼与气温高低、套袋时间、袋型种类、袋体通气性、遮阴条件等因素有关;套袋时避开高温期,选用色调较浅、通气条件较好的袋型,日灼较轻;创造良好的遮阴条件,可有效地减少日灼。  相似文献   

12.
于宁乡县龙田镇月塘村选择生长健壮、结实正常的10年生香榧实生植株作为观测对象,对香榧果实生长发育规律进行观测,结果表明:香榧果实发育过程历时16个月,跨越2个年度,果实的生长变化曲线呈"S"形;当年6月初到12月末果实生长很缓慢,12月中旬到翌年2月末生长极其缓慢,至翌年3月果实开始膨大,从4月末到7月中旬进入快速生长...  相似文献   

13.
枣树生长期果实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变化规律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4年生骏枣、木枣、团枣为试材,研究枣果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1)幼果期(7月23日)—熟前速长期(8月7日)—白熟期(8月22日)—着色期(9月6日)—脆熟期(9月21日),骏枣、木枣、团枣果实中各主要矿质营养元素含量的变化基本一致。其中,钙、锰、铜元素变化大体呈下降趋势,钙变化是先陡后缓,锰呈近直线变化,而铜则大体为"W"形下降变化;钾和铁含量呈波折曲线变化,钾大体呈"W"状,而铁为单"S"形。2)枣果实中5种主要矿质元素含量大小顺序为:钾〉钙〉铁〉锰〉铜。3)从着色期到脆熟期,就钾、钙、锰、铜元素而言,木枣果实中的含量比团枣高。4)相关性测试表明:钙与锰呈显著正相关;锰和铜有很大的正相关,骏枣的都达极显著水平。  相似文献   

14.
濒危植物猪血木的传粉生物学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猪血木是中国特有的山茶科单型属猪血木属的一种珍稀濒危植物,只在广东省阳春市八甲镇有分布,现存种群数量极少。对猪血木的开花物候、花部结构、访花昆虫及访花行为进行了观察,并针对猪血木的野外传粉过程进行了套袋对比实验。此有关其传粉生物学特性的研究结果表明:猪血木自然开花正常且花期长,自然结实率为42.4%~50.4%;猪血木为虫媒植物,传粉者为蜂、蝇、蝶等类的多种昆虫,在花上共捕到17种昆虫,其中9种在各居群均见分布,其传粉途径正常,为异花授粉植物。有鉴于猪血木分布地高强度的农业开发及城市化建设对其传粉昆虫生存及分布的影响,建议在对猪血木的保护策略中注意保护其传粉昆虫。  相似文献   

15.
Plant flowering and breeding characteristics are important for us to understand the reproduction of plant populations. In this paper, we studied the reproduction characteristics of Jatropha curcas in Yuanjiang County (23°36′N, 101°00′E), Yunnan Province. The plant produces flowers in dichasial inflorescences. Normally, the flowers are unisexual, and male and female flowers are produced in the same inflorescence. Only a few male flowers are produced in an inflorescence, and fruits are produced only through pollination between different flowers from the same or different plants. By the treatments of emasculation, bagging and artificial pollination in this experiment, there were few but same fruit set ratios when the inflorescences were emasculated, bagged, or bagged with net, except artificial pollination treatments, which showed that Jatropha curcas could produce fruit through apomixis but not wind pollination. When the inflorescences were unbagged, unemasculated and with free pollination treatments, or bagged, emascu- lated and with artificial cross-pollination treatments, or unbagged, emasculated and with free pollination treatments, there were many fruits produced. It showed that Jatropha curcas shows outcrossing, is self-compatible, and demanding for pollinators. Normally, the male flowers open first and a few flowers bloom in one day in a raceme. These flowers last a long time in bloom. However, a large number of female flowers open from the third to the fifth day, with some female flowers opening first in a few raceme. This shows a tendency to promote xenogamy and minimize geitonogamy.  相似文献   

16.
本文研究了敌百虫对山地国光苹果的疏果效应。结果表明,国光苹果采用盛花后10d喷布900~1125mgL~(-1)的敌百虫,疏除效应显著。喷布1125mgL~(-1)的敌百虫加萘乙酸20mgL~(-1),可使幼果脱落推迟,疏除作用增强。处理后,果实的单果重及第2a的花芽量增加。  相似文献   

17.
不同套袋处理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为探讨套袋对甜柿果实品质的影响,采用9种果袋,于7月10日统一对'富有'甜柿果实进行套袋试验,10月7日去袋,至11月7日果实成熟时统一采摘。研究结果表明:采前30 d去袋的套袋处理利于甜柿果实着色,双层袋处理5使果实呈典型的橙黄色。果皮中色素与色泽呈显著相关性。单层袋处理7极显著降低了果面锈斑率及病褐斑发生率。套袋降低了甜柿果实内可溶性固形物和还原糖含量,以双层袋的降低效应较为明显。单层袋及双层袋处理6显著提高了果实内可溶性总糖和维生素C含量。各果袋均利于提高甜柿果实内游离氨基酸和蛋白质含量,单层袋处理7使果实内蛋白质的含量达到6.1×10-3 mg·g-1,达到显著差异水平。双层袋处理6除对Zn的含量有降低外, 均明显提高其它各类矿质元素的含量。综合考虑各项指标得出,白色复合纸单层袋最适于提高甜柿果实的内外品质,外黄内白双层袋次之。  相似文献   

18.
承德县具有昼夜气温变化剧烈,温差较大的独特的气候特征,所产小国光苹果质量上乘,主要管理作业为萌芽期重点是腐烂病、轮纹病等病虫害防治;开花期及开花后重点是早期疏果和套袋;套袋后主要是病害防治和疏梢、疏叶和去袋采收;落叶后重点是冬季修剪。  相似文献   

19.
针对胶东半岛苹果园长期大量使用化学农药,在量杀伤天敌,果园生态结构恶化,害虫抗药性日趋严重,次要害虫暴发,果实残毒量增加等问题。作者总结了6年来研究,生产无公害苹果的经验。提出了少用化学农药,不用剧毒,全杀,对害虫易产生高抗性的1605、乐果,菊酯类农药,以应用昆虫生长调控药剂,生物药剂,高脂膜和果实套塑膜袋等技术措施为主,最大限度保护生态平衡,达到生产无公害苹果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