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84 毫秒
1.
<正> 几年来试验推广的春种秋养是提高出丝率与提高养蚕经济效益的一个行之有效的途径。去年我们在总结推广春种秋养的基础上,在烈士公社江舍一队进行了春种秋养的试点工作。该队1982年夏蚕共养8张种,其中2张夏秋用种(苏_4×苏_3秋_3),6张春用种(4张苏_5×苏_6、2张华合×东肥671),第一饲养组养苏_5×苏_6与华合×东肥671各2张;第二饲养组养苏_5×苏_6与苏_4×苏_3秋_3各2张。现把第二组的对比饲养结果汇报如下:  相似文献   

2.
一、做法为了提高蚕丝质量,增加种桑养蚕的经济效益,我县在省公司蚕桑生产部的指导下,于去年九月中旬饲养“苏_5×苏_6蚕品种(正反交),共养蚕种298张,产茧11068.8斤,并与同批的“两广一号”作对照,具体做法如下。①加强领导,成立专门机构,由县公司生产股和各茧站的领导、蚕师一起,深入农村,将饲养这一新品种的技术宣传到户,使蚕农掌握饲养技术。  相似文献   

3.
对苏_5×苏_6普通种蚕茧进行荧光显色检测,发现该品种蚕茧的荧光色比较混杂,黄白荧光色茧占44%,紫蓝荧光色茧占56%,并且蓝荧光色茧在其中占30%,并发现黄白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分别比紫蓝荧光色茧提高13.7%、3.73%、3.25%,紫荧光色茧的解舒丝长、解舒率、出丝率比蓝荧光色茧分别提高13.63%、10.78%、3.38%。蚕茧荧光色混杂是茧质下降的主要原因。  相似文献   

4.
以江苏省现行多丝量蚕品种苏_5、苏_6正反交杂种春茧(本省镇江等4个蚕品种试验场提供)为材料,进行茧丝性状测试试验,结果发现9年来该品种的茧丝长等7项茧丝性状均有不同程度的下降,各测定均值下降量:茧丝长174m、解舒率13.96%、解舒丝长320m、茧丝纤度0.33D、粒茧丝量0.102G、洁净6.44分、清洁1分;出丝率变化不明显。其中以解舒丝长、洁净两项性状的下降对茧丝质影响最大。试验分析认为苏_5、苏_6正反交杂种存在着茧丝性状退化的倾向。  相似文献   

5.
<正> 宜兴市自1989年开始在中秋期饲养春秋兼用品种新四元(57A·57B×24·46),效果良好。一是干壳量高,据1990年随机抽样调查,新四元50克鲜茧的干壳量为10.47克,比苏_5×苏_6重0.76克。二是张产量高,据统计,1989年中秋期张渚北山试养10张新四元张产茧36公斤,比苏_5×苏_6高4公斤;1990年中秋期扩大饲养7053张新四元,张产茧31.2公斤,比同期饲养的6491张苏_5×苏_6的张产茧高6.28公斤;1991年中秋全市全部饲  相似文献   

6.
兴化市蚕桑站自1998年从省蚕种公司引进新蚕品种苏·菊×明·虎,经过4年的饲养,效益比较显著。4年共饲养该品种22704张,比原饲养苏5×苏6,增加蚕茧103303.2kg,增加收入155.3万元。  相似文献   

7.
为了提高广东省茧丝质量,近年来我们从外省先后引进一些高丝量蚕品种,试图从中筛选适合我省饲养的优良品种。1990年12月,广东省丝绸公司经研究,从江苏省调入“苏_5×苏_6”1万张,从浙江省调入“菁松×皓月”1万张和“镇珠×春蕾”0.5万张,于1991年春期饲养。在我省,一次从外省调运如此大量的蚕种回来自行冷藏,实属首次。该批蚕种已于1991年3月底发放完毕,各地反映孵化良好。为了做好今后从外  相似文献   

8.
新蚕品种日_3×(中_(5·6)),1988年经省蚕品种审定委员会基点试验和1989年的农村生产鉴定,其综合性状优良,今春在我县农村进行了大面积示范推广试验,收到良好的效果.全县共试新品种日_3×(中_(5·6))9652张,主要集中发放在养蚕量较大的何埂、仙龙、临江三个区。今年春蚕发种后,虽遭受10多天的低温影响,但新品种日_3×(中_(5·6))的饲养成绩仍表现较好。据调查,日_3×(中_(5·6))平均单产为31.43公斤,单产值296.63元.  相似文献   

9.
蚕品种在养蚕生产中与经济效益有重要的关系,因此准确认识和选用优良的蚕品种是增加蚕茧产量、提高质量的关键.近年来,重庆、四川农村大量推广了绫_(3*4)×锦_(5*6)、781X(782·734)、日_3×中_(5*6)、菁松×皓月、浙蕾X春晓、(春·蕾)X(镇·珠)、苏_5×苏_6、杭_7X杭_8等优良品种.尽管当前推广的蚕品种类型较多,出现了多样化的格局,但就其遗传本质、血缘关系来说,多属于近缘姊妹性的多丝量蚕品种,主要经济性状表现仍保持在七  相似文献   

10.
<正> 近年来夏秋茧净度有所下降,为此,这两年我们做了些调查和试验,探索夏秋茧净度降低的原因。结果如下:一、净度的高低与蚕品种有关:不同蚕品种在同一夏秋期饲养,其净度有开差,以苏_5×苏_6(正反交)净度较好,其次是苏_4×苏_3·秋_3(正反交),A四元最差,成绩约低6~16分,其中4A·2A·×1A·3A 仅84分左右(表1)。  相似文献   

11.
江苏射阳县蚕桑站刘爱玲等,介绍了黄·海×苏·春的性状及饲养技术。家蚕黄·海×苏·春品种又名5·4×24·46,该品种是一对强健好养,茧形大,产茧量高、丝质优良的春用多丝量四元杂交种。正交卵色灰绿色,反交卵色灰褐色,克蚊头数正反交,均为250头左右,蚁蚕体呈黑色,有趋光性,  相似文献   

12.
<正> 1984年春、夏期我们对目前栽培的湖桑32号、湖桑199号和新一之濑三个桑品种进行了养蚕比较试验,以鉴定其叶质的优劣。春期供试蚕品种为苏_5×苏_6,夏期供试蚕品种为苏_3·秋_3×苏_4,每个蚕品种饲养0.25张,在同一蚕室条件下进行比较饲育。试验结果表明,不同桑品种的桑叶,对蚕体增长影响是不同的,如以湖桑32号区的  相似文献   

13.
<正> (一) 随着蚕桑事业的日益发展,家蚕品种也在不断更换。从我区情况看,目前春蚕品种还比较理想,有苏5×苏6(正反交)、东肥×华合(正反交)两对当家品种。1981年,全区春蚕发种量苏5×苏6占50%以上,东肥×华合(正反交)占30%左右,东肥·671×华合(正反交)占10%多一点。1982年春蚕的发种量:苏5×苏6(正反交)占80%,其余为东肥×华合(正反交)。蚕农对春用品种基本是满意的。当前的主要问题是夏秋蚕的品种还不够理想,具体表现在张种产量低、产值低、茧质差。我区历年来夏秋蚕的张种产茧量,一般在40斤左右,张种产值:苏_3×苏_460多元;苏_3·秋_3  相似文献   

14.
本试验从区外引进桑蚕多丝量品种菁松×皓月、苏5×苏6、陕蚕2号分别在环江、宜山、合浦、浦北等县小批试养,探索其在我区春秋季饲养的适应性与可行性。  相似文献   

15.
<正> 中秋蚕期的叶质与气候条件较好,适合饲养多丝量品种。但春用品种苏_5×苏_6又不完全适宜于中秋期用。为此,1979年春我们按照省下达的选配中秋用四元种的课题,着手进行四元种的选配试验。我们先后收集、引进了21个原种,设计了10个四元杂交组合,早秋制成供试材料种,中秋开始选配组  相似文献   

16.
经过小区试验,夏芳×秋白比(苏_3·秋_3)×(苏_4·苏_12)在结茧率、万头蚕产茧量、全茧量、茧层率等成绩方面略优于苏字号.夏芳×秋白与黄鹤×朝霞的试验成绩,经方差分析,其结茧率、克蚁产茧量、万头蚕收茧量在品种间差异极其显著,全茧量差异也达到了显著水平.中试成绩显示:无论是1994年秋还是1997年秋,夏芳×秋白的单产成绩大大优于(苏_3·秋_3)×(苏_1·苏_12),两年单产分别增产57.6%和46.1%.通过对中试控制点调查数据的方差分析,品种间和季节间的单产差异都达到了极显著水平,尤其是品种间的差异大大超过了极显著水平.干茧的缫丝成绩是:夏芳×秋白的光折比(苏_3·秋_3)×(苏_4·苏_12)少8.05公斤,出丝率高3.19%.  相似文献   

17.
春岭×钟月是日中欧二化性蚕品种 ,为探索新品种在农村饲养的生产性状 ,我们在吴窑镇的高坝村挑选记载能力较强且懂技术的蚕农户 10户 ,进行定点试养 ,并与苏5×苏6对比。根据跟踪调查 ,该品种生产性状优良 ,产茧量高 ,经济效益明显。1 饲养情况1.1 孵化率春岭×钟月蚕种转青齐一、孵化齐一 ,壳淡黄色 ,一日孵化率 96 %左右 ,实用孵化率 98%~ 99% ,与苏5×苏6相比稍好。1.2 龄期经过春岭×钟月小蚕期共育 ,大蚕期自然温度饲养。全龄经过 2 7 2d ,其中 5龄期 8 3d。春岭×钟月全龄经过比苏5×苏6长 14h。1.3 用桑量及食性春岭×钟月…  相似文献   

18.
苏_4×苏_(12)春制越年种实用孵化率低的主要原因是该品种的滞育程度较深.在无特殊处理的情况下,要想使该品种的冷浸种获得满意的实用孵化率,在5℃中最好冷藏50天时间以上.春制越年种要获得满意的孵化成绩,冬季浴种后,在5℃中的人工越冬时间至少要60天以上;在12.5℃温度中感处理时间至少要经过15天胚子才发育到丙_1~+~丙_2,此时方能入库进行第二次冷藏.  相似文献   

19.
杭_7×杭_8正反交是我省推广的多丝量春用品种,81年春期,加兴地区杭_7×杭_8正反交的发种量占春期总发种量的40%。但在蚕种场繁育中,易发生较多的生种,80年春期德清庆丰蚕种场杭_7×杭_8生种发生率达10%,桐乡大麻蚕种场饲育800克杭_7、杭_8,  相似文献   

20.
雄蚕夏华×平_8、秋华×平_(30)饲养情况调查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 2002年长兴县饲养雄蚕295张,其中春蚕期饲养夏华×平_8,秋蚕期饲养秋华×平_(30),两期蚕均取得较好成绩,现将情况报告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