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南部县蚕业现状调查与发展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赵成元 《中国蚕业》2009,30(2):84-87
通过对四川省南部县35个蚕桑基地乡(镇)223个村818个社的蚕桑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问题等情况的分析,提出了坚定发展蚕桑产业的信心、调整战略突出重点、创新机制开拓进取、更新品种提高效益、开放市场打破垄断、调整政策加大投入、健全机构加强新技术培训等加快发展南部县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赵毅 《四川蚕业》2011,39(3):10-11,27
概述阆中市蚕桑产业发展成就和目前存在的主要困难和问题的基础上,通过对蚕桑产业的调查分析,提出充分利用东桑西移等项目,加强产业基础投入,推进土地流转,扩大巩固桑树基础,培育龙头企业,健全利益联结机制,推行适度规模经营,健全技术服务网络,推广优良桑蚕品种,建好科技示范园,加快蚕桑资源综合深度开发。  相似文献   

3.
姜德义 《中国蚕业》2012,33(3):37-40
在介绍海安县蚕桑产业对区域经济发展作出积极贡献的基础上,针对制约行业稳定发展的资源、环境、市场等日渐突出的问题,提出了加强基地建设、稳定蚕桑产业规模,加强安全防控、降低养蚕风险,拓展深加工水平、提高行业竞争力,加大研发力度、实现科技创新,健全技术体系、提供优质服务等做优、做强海安县蚕桑产业的对策。  相似文献   

4.
在着力加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背景下,针对湖南省传统蚕桑产业劳动密集性强,产品结构单一,比较效益不高的特点,根据湖南省农业委员会精细农业发展规划方案,围绕打造多元、生态、高效的精细蚕桑产品生产供应产业链条,指出了湖南省蚕桑发展思路与目标,明确了多系列蚕桑产品结构及其市场定位,提出了蚕桑产业的优化布局及其产业链建设的重点环节与保障措施.  相似文献   

5.
在调查磐安县蚕桑产业现状和分析蚕桑产业发展优势及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提出了现阶段要充分利用当地优势,实施规模经营、提高生产技术、健全服务体系、开展综合利用等稳定磐安县蚕桑产业发展的对策,以促进磐安县蚕农增收和蚕桑产业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6.
开展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是传承发展中华蚕桑科技文化的需要,是中小学校开展素质教育的需要,是科研机构开展科普宣传与科研成果转化的需要,是蚕桑产业转型多元化发展的需要。叙述了湖南省蚕桑科学研究所于2016年开始建设、2018年在湖南省发改委立项建成的首家蚕桑科技文化研学实践和劳动基地——湖南省蚕桑科技文化中心取得的成效,即打造了国内首个高标准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实践基地,构建了适合中小学生的专业化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课程体系,探索了多元化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服务模式;在此基础上,总结了提高认识、加强领导,突出重点、注重实效,整合资源、开放办馆等经验,并针对财政经费投入不足、对外联系不够紧密、科普专业人才缺乏、研学品牌打造不力等问题,提出了优化政策环境、开发系列产品、打造专业团队、提升品牌影响等对策措施,以期为我国蚕桑科技文化研学旅行提供参考与借鉴。  相似文献   

7.
盐城市蚕桑产业经过“十一五”的发展,已成为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十二五”将依靠产业的自身优势,通过优质高产蚕桑区域、高产桑园标准化示范基地等方面的建设,健全蚕桑生产科技服务体系和蚕种繁育供应体系,提高蚕桑产业综合竞争力,实现蚕桑产业健康发展。  相似文献   

8.
为了稳固都安县蚕桑产业持续稳定发展的趋势,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和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针对都安县蚕桑产业发展中存在的产业基础薄弱、技术力量缺乏、蚕病危害等不利因素增多、产业链短等突出问题,提出了优化产业布局、改善基础设施,加强人才培养,健全服务体系,加强蚕桑多元开发,提升综合效益等对策建议,推动都安蚕桑产业高质量发展,助力乡村...  相似文献   

9.
影响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的原因与建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目前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中技术服务不到位、产业化程度不高、蚕茧深加工能力薄弱等现状和存在的各环节互不协调、工业废气污染严重、蚕区劳动力缺乏等问题;提出健全蚕业管理机构、提高从业人员素质、提高蚕业产业化水平、深化蚕桑产业经营体制改革、加强工业污染治理、优化蚕桑产业布局、推广新技术新品种和蚕桑综合利用等发展玉林市蚕桑产业的建议。  相似文献   

10.
程言宽 《中国蚕业》2009,30(3):57-59
针对汉阴县蚕桑产业发展的现状和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强桑园管理、强化技术推广、规范收购程序、健全经营格局等确保蚕桑产业健康稳步发展的建议与对策。  相似文献   

11.
宋家清  王华征  刘艳亚 《中国蚕业》2009,30(3):60-61,63
根据东营市蚕桑产业发展历史及现状,总结了发展过程中的经验,分析了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要搞好区域布局及发展规划、完善蚕桑产业投入机制、推广蚕桑新品种新技术等可持续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12.
南充市是"中国绸都",蚕桑丝绸业是南充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为推进南充市蚕桑产业稳定、持续、健康发展,分析了南充市蚕桑产业发展的优势、面临的机遇和存在的问题,认为南充市具有发展蚕桑产业的气候条件、产业基础和产品质量优势,但是存在产业间竞争加剧、缫丝企业带动能力较弱、产业基础薄弱、投入不足、劳动力等资源要素制约等问题;提出...  相似文献   

13.
为了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进程中,解决玉林市农业科技人才特别是蚕桑产业人才支撑存在的问题,分别从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专业技术人才支撑的背景、基本现状、对策建议等三个方面,对玉林市蚕桑产业的蚕桑专业技术人才队伍发展进行了探讨。通过分析玉林市蚕桑产业专业技术人才队伍体系不健全、力量总体不足、层次不够高等基本现状,提出了多种途径培养人才、优化环境吸纳人才、发展产业承载人才的对策建议,为玉林市蚕桑产业发展顺利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和加快推进农业农村现代化提供参考借鉴。  相似文献   

14.
从舟曲县的自然条件,人文地理环境,蚕桑行业发展趋势,经济效益,市场前景等方面分析了蚕桑产业发展的可行性,并从行业管理角度提出了在该地发展蚕桑产业的意见和建议。  相似文献   

15.
总结经验教训 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平稳发展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分析了2009年的蚕桑大幅度减产等生产情况,总结了蚕桑生产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了完善茧丝绸行业体制改革,实现其一体化管理和市场化运行;加强宏观调控,确保茧丝绸生产平稳发展;完善茧丝绸科研、教育设置,增强我国控制世界市场的后劲;增加对蚕桑生产的投入,确保其事业不断发展;促进蚕农合作社迅速发展壮大,增强蚕桑生产抗风险能力等有效措施,促进我国茧丝绸产业健康平稳发展。  相似文献   

16.
涂佑章 《中国蚕业》2009,30(4):91-93
分析了鄂东蚕桑产业的重要地位和发展历程;指出了当前存在的茧价低、栽桑养蚕效益差和缫丝企业亏损严重、科技支撑不力等问题;结合鄂东蚕桑产业实际,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加强蚕桑基地建设、加强企业与农户对接、开展蚕桑综合开发、健全科技推广体系、加强蚕种技术改造、实行蚕种补贴等恢复发展蚕桑生产的建议。  相似文献   

17.
曹爽  汪源  陈涛 《中国蚕业》2024,(1):30-34
蚕桑产业一直是我国具有深厚历史文化底蕴的传统民族产业,也是21世纪可持续发展的特色民生产业和具有国际竞争优势的产业。为推进贵州省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对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毕节市蚕桑产业发展存在的桑园管理不规范、产业配套设施不健全、资源综合开发不充分、科技支撑能力不足等问题,提出了规范桑园管理、完善设施设备、拓展综合利用、培养专业技术人才、强化市场意识的高效生态蚕桑资源多元化开发建设规划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18.
对江苏省蚕桑产业现状的分析与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掌握江苏省蚕桑产业现状,分析制约蚕桑生产的因素,探索江苏省蚕桑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思路,本文对江苏近年来蚕桑业发展的现状、特点与问题作如下分析思考,并提出"加快制定产业规划、加大投入、发展规模蚕业、突出"精品"蚕业等建议,来强化蚕业生产的基础,提高蚕桑生产效益,为蚕桑产业的健康、稳定发展创造条件。  相似文献   

19.
王军 《江苏蚕业》2014,(3):36-37
海安是全国著名的优质蚕茧生产基地,近年来,由于经济快速发展、劳动价值上升、茧丝行情大幅波动、环境气候异常变化等多种因素,蚕桑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在新的形势下,发展以优质、省力、高效为主要内容的现代设施蚕业,成为蚕桑产业稳定发展的重要举措。通过调整优化桑园结构,加快优质高效示范基地建设;加大行业投入力度,提升传统蚕业设施化水平;加强养蚕环境污染治理,确保蚕作安全;开展蚕桑综合利用,提高行业整体效益等措施,构建海安现代设施蚕业框架,保持产业规模基本稳定,蚕茧质量和效益创全国一流。  相似文献   

20.
云南省发展蚕桑产业具有发展条件优越、产品品质卓越、推广体系健全等优势,存在桑园立地条件差、生产水平偏低、管理机制不顺等劣势,面临生产效率提高、扶贫成效明显、市场前景广阔等机会,同时也受到蚕茧质量参差不齐、蚕桑生产风险增大、主体带动能力偏弱等威胁。通过对云南省蚕桑产业的SWOT分析,提出提升良种供给水平、推进桑叶绿色生产、促进蚕茧高效优质生产、突破产业加工短板、推进产业多元化发展、构建配套扶持政策等促进云南省蚕桑产业高质高效发展的建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