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 毫秒
1.
蒙古冰草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分析   总被引:15,自引:3,他引:15  
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检测了内蒙古中东部地区蒙古冰草6个天然居群和2个栽培品种的遗传多样性和居群结构,12个酶位点的多态位点百分率为67.71%,基因多样性指数(He)为0.285,显示出了较高的遗传多样性,从遗传多样性的分布格局来看,8个居群的遗传分化系数Gsr=0.129,表明在总的遗传变异中,只有12.9%的变异存在于居群间,而87.1%的变异存在于居群内,同时,6个天然居群的总基因多样度(HT=0.439)和基因分化系数(GST=0.032)也大于2个栽培品种的相应值(HT=0.423,GST=0.010)。UPGMA聚类分析的结果表明,蒙古冰草居群间的遗传分化与生态环境因子间有着密切的相关性。  相似文献   

2.
胡枝子属野生居群遗传多样性的等位酶分析   总被引:6,自引:1,他引:6  
利用采自北京及其周边地区14个野生胡枝子属植物居群的种子培育出的幼叶材料,采用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用改进的Tris-HCl复杂提取缓冲液(0.1%巯基乙醇和20%PVP 40 000)开展等位酶分析,成功地获得了7种酶的清晰谱带,共获得18个等位酶位点。对这18个位点等位基因的统计分析表明,野生胡枝子属群体多态位点的百分数为P=54.62%,等位基因平均数为A=1.743 7,平均每个位点等位基因的有效数目Ae=1.493 9,实际杂合度为Ho=0.384 5,预期杂合度为He=0.259 8,Shannon’s information Index的平均值I=0.378 2;杂合性基因多样度比率FST的平均值为0.446 7;居群每代迁移数Nm的平均值为0.309 6;以上数据说明胡枝子属植物各居群间存在较高的遗传分化程度。以Nei的遗传距离得到的聚类分析结果与形态学性状获得的结果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3.
中国假俭草居群遗传多样性研究Ⅱ:三种等位酶证据   总被引:10,自引:2,他引:8  
选择产自我国不同地域的6个假俭草(Eremochloa ophiuroides (Munro) Hack)居群,利用垂直平板丙烯酰胺凝胶电泳技术分析了过氧化物同工酶(POD)、酯酶同工酶(EST)和苹果酸脱氢酶同工酶(MDH)酶谱的9个等位酶位点.结果表明:中国假俭草的基因多样性为0.336,其中居群内为0.176,占总变异的52.4%,居群间为0.16,占总变异的47.6%;居群间遗传一致度为0.945~1.000,其中连云港和贵州2个居群间的遗传一致度明显低于其余4个;中国假俭草居群内的遗传多样性大于居群间遗传多样性,种内遗传差异很小.  相似文献   

4.
通过对DNA提取方法及RAPD反应体系进行探讨,建立了适应偃麦草基因组DNA提取的方法及优化的RAPD反应体系。在此基础上,依据Jaccard相似系数,采用UPGMA方法进行聚类,判定32份偃麦草种质材料间的亲缘关系及遗传多样性。结果表明:(1)改良常规CTAB法,即对样品先进行洗涤并提高CTAB含量到3%可提高偃麦草DNA的提取质量。(2)对100条随机引物进行筛选,共筛选出18条多态性高、重复性好的随机引物,以此对32份材料进行PCR扩增,共扩增出264条带,多态性条带为93.7%。(3)以遗传相似系数为依据,对32份偃麦草材料进行聚类分析,在相似系数为0.373处可将供试偃麦草种质资源划分为5大类群。  相似文献   

5.
北疆苜蓿属植物遗传多样性分析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毕玉芬 《草业科学》1998,15(3):13-18
采用等位酶技术,研究了新疆北部地区苜蓿属植物种群的遗传状况并与栽培的紫花苜蓿种群进行了比较,结果表明,北疆苜蓿属野生种群内的遗传多样性水平较高,每个位点的等位基因平均数为2.2,多态位点比率60%,平均观察杂合度和平均预期杂合度分别为0.587和0.435,固定指数为-0.375。由于异型交配,长期的自然选择和人工选择形成的压力,使得所有参试种偏离Hardy-Weinberg平衡,呈现出杂合体过多  相似文献   

6.
我国新麦草属牧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就近10年来国内牧草工作者针对新麦草属牧草所展开的研究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描述及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7.
新麦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1,他引:2  
对新麦草田间管理中的灌水、施肥、放牧、刈割等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现状,新麦草遗传学研究进展,新麦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现状,新麦草育种现状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8.
我国新麦草属牧草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就近10年来国内牧草工作者针对新麦草属牧草所展开的研究及取得的科研成果进行了描述及评价,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一些问题及建议。  相似文献   

9.
严学兵  周禾  王堃 《草地学报》2005,13(3):260-261
以我国 9 种披碱草属(Elymus L. )的40个居群为材料, 采用形态学、等位酶和微卫星3 种标记对28个形态特征、7个等位酶位点和 11对SSR引物进行遗传多样性分析。结果表明:不同居群的披碱草间形态差异显著; 不同种、居群和形态特征变异规律也有所不同。旗叶与穗基部长度、生长速度( 幼苗-分蘖) 、小穗柄、植株绒毛分级在种内变异较大, 而穗的形状、穗节数、株高和内稃的变化较为稳定。聚类分析结果表明:披碱草(E.dahuricus Turcz.) 、圆柱披碱草(E.cylindri-cus( Franch.) Honda) 、紫芒披碱草(E. purpuraristatus C. P. Wang et H. L. Yang)变异很大, 垂穗披碱草(E.nutans Griseb L.)和老芒麦(E.sibiricus Linn.) 的居群按种归类比较清晰明显。  相似文献   

10.
对新麦草田间管理中的灌水、施肥、放牧、刈割等与产量关系的研究现状,新麦草遗传学研究进展,新麦草组织培养技术研究现状,新麦草育种现状进行了总结,为以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不同添加剂对青贮新麦草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新麦草为原料,通过添加甲酸和糖蜜,来初步探讨不同添加剂对青贮新麦草饲料品质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在添加甲酸的情况下,乳酸含量均显著降低,乙酸含量升高,同时,添加甲酸使青贮饲料的可溶性糖含量显著提高;通过添加糖蜜,青贮饲料乳酸含量升高,此外添加糖蜜还使青贮料的粗蛋白含量升高,酸性洗涤纤维含量下降。两种添加剂处理均显著降低了新麦草青贮料的pH值和氨态氮含量经。  相似文献   

12.
以新麦草为材料,在河北坝上高原区种子生产实验研究中得出:在生育期中灌水6 次、磷酸二铵做种肥的条件下,施化肥对新麦草种子产量影响显著,秋施45kgN/hm2 45kgP2O5/hm2、春施90 kgN/hm2 时种子产量最高,为265.1 kg/hm2;新麦草种子产量的首要影响因素是单位面积生殖枝数,生殖枝主要由上年果前短营养枝转化,秋春施氮可以增加果前短营养枝/m2,使第二年生殖枝数/m2 增加。同一施氮量下,秋春分施氮肥与春季一次施氮处理之间,小穗数/生殖枝、小花数/小穗、种子数/小穗及种子千粒重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13.
通过5因素混合正交组合试验,对新麦草种子生产管理措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影响新麦草种子产量和质量(活力指数)最重要的管理因素是收获后灌溉时间,影响的第二位是收获后刈割残茬;影响种子活力指数的第二位是行内疏枝。新麦草种子生产收获后优化管理组合为:(九月灌+11月灌)+不疏枝+次年春季施肥+收获后刈割残茬+不火烧残茬。  相似文献   

14.
李珍  云岚  石子英  王俊  张晨  郭宏宇  盛誉 《草业学报》2019,28(8):119-129
为研究新麦草种子萌发期及幼苗期的耐盐性,以前期在盐碱地种植的6个不同品种的新麦草为材料,采用0.6%~2.0%的8个浓度梯度NaCl溶液分别处理6种材料,蒸馏水为对照。统计盐胁迫处理下6个品种种子的发芽率、发芽势、根长、芽长等萌发指标。将经1.8%、2.0%高浓度NaCl处理下萌发的幼苗移栽到育苗钵中培育,材料生长到三叶期后,再次进行0.6%浓度NaCl中度盐胁迫,并测定叶片的生长高度,可溶性糖、游离脯氨酸含量,SOD、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及丙二醛含量和电导率。通过隶属函数和主成分分析对6种新麦草萌发期与苗期的耐盐性进行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随着盐浓度的增加,新麦草的发芽率、发芽势、活力指数和相对生长速度均呈下降趋势;幼苗叶片中脯氨酸、可溶性糖、丙二醛的含量和相对电导率在中度盐胁迫后增加;SOD、POD、CAT的变化在不同材料中表现不一致。主成分分析表明盐胁迫下发芽指标是评价新麦草耐盐性的主要成分,其次是抗氧化酶活性和膜质过氧化性。  相似文献   

15.
卫星搭载对新麦草二代种子活力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2,他引:3  
不同含水量的新麦草种子经卫星搭载,返回后对其二代种子进行室内分析。结果发现,卫星搭载对新麦草二代种子发芽能力、种苗生长、种子浸出液电导率有显著影响,具体变化因品种而异。种子含水量对卫星搭载效应有重要影响,当含水量为10%-12%,卫星搭载效应减弱;当含水量偏离这一范围时,卫星搭载效应增强。  相似文献   

16.
狼毒对新麦草、无芒雀麦化感作用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了弄清狼毒(Stellera chamaejasmeL).对两种优质牧草——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Fisch).Nevsk)i和无芒雀麦(Bromus inermis Leyss)的化感作用强弱,在恢复狼毒侵占严重的草地时,对草种进行合理的选择,采用室内生物测定方法,研究了狼毒根、茎叶粉碎物在土壤里腐解过程中对新麦草和无芒雀麦幼苗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狼毒对新麦草的化感综合效应(SE)随狼毒根、茎叶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分别为34.8%和17.0%。狼毒根对无芒雀麦的SE也随狼毒根量的增加而增大,最大值为9.5%。狼毒茎叶对无芒雀麦幼苗的生长表现出促进作用,当茎叶量为5克/盆时,促进作用最大,SE为-16.1%。说明对同一受试植物而言,狼毒根对其抑制作用强于茎叶,狼毒对他种植物的化感抑制作用主要是通过根起作用。新麦草受狼毒化感抑制作用的影响大于无芒雀麦,在人工建植植被恢复狼毒侵占严重的草地时,无芒雀麦可作为选择草种。  相似文献   

17.
王恬  云岚  李珍  吕玉茹 《草地学报》2023,31(2):489-497
评价新麦草(Psathyrostachys juncea(Fisch.) Nevski)种质资源在不同地区生长特性的差异,可为不同环境新麦草种质材料的选育提供参考依据。本研究以21份新麦草种质为材料,利用方差分析、GGE双标图模型等方法对6个性状在2个地点3年间的数据进行分析。结果表明:21份种质材料在不同环境下性状存在显著差异,变异性最大的性状为分蘖数,变异性最小的是叶长;方差分析表明基因型与年份效应对新麦草的表型影响更大;GGE双标图模型分析结果显示,叶层高最高且稳定的材料是598614,株高较高且相对稳定的材料是619565,基丛径最大的材料是502573,但基丛径稳定性最好的是502572,冠幅最大且稳定的材料是502572,分蘖数最多且稳定的材料是619565,叶长最长且稳定的材料是598610;综合区分力和适应性,较为理想的试点是包头。研究初步确定了不同种植环境下适宜的种质材料,将为新麦草种质资源利用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