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镉胁迫对莴苣幼苗生长和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笋王一号莴苣通过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Cd不同浓度(1、5、10、50、100 μmol/L)胁迫对莴苣幼苗生长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胁迫下,除1 μmol/L Cd胁迫外,莴苣幼苗的生物量和相对生长率受到不同程度的抑制.1 μmol/L Cd对莴苣幼苗叶片中叶绿素含量具有轻微的促进作用,随着Cd浓度的增加,叶绿素含量逐渐降低,但是Cd胁迫对叶绿素a(Chla)的影响大于叶绿素b(Chlb).幼苗的净光合速率随着Cd胁迫浓度的增加也表现出"低促高抑"效应,气孔导度和蒸腾速率的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一致,胞间CO2浓度变化趋势与净光合速率则相反.  相似文献   

2.
铅、镉胁迫对云南樟幼苗叶绿素荧光特性的影响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选择云南樟[Cinnamomum glanduliferum(Wall.)Nees]二年生实生幼苗为试验材料,用铅(Pb)、镉(Cd)溶液对其进行胁迫处理,研究不同浓度Pb、Cd胁迫对云南樟幼苗光合色素含量及叶绿素荧光参数的影响。结果表明,在Pb胁迫下,随着Pb2+胁迫浓度的增大,叶绿素a含量逐渐升高,Pb2+对云南樟幼苗胁迫程度不大;在Cd胁迫下,随着Cd2+胁迫浓度的增大,叶绿素a及叶绿素b含量都显著下降,Cd2+胁迫对云南樟幼苗造成了严重伤害。叶绿素荧光分析表明,Pb、Cd胁迫处理下云南樟叶片荧光参数F0显著增加,同时Fv/Fm降低,说明在高浓度Pb、Cd胁迫下植株发生了光抑制,造成了PSII的反应中心失活;高浓度Pb2+、Cd2+处理后q N下降幅度显著大于q P,表明Pb、Cd胁迫使光合电子传递能力减弱,叶片暗反应受阻,光合速率下降。  相似文献   

3.
米槁幼苗光合色素与光合特征对干旱胁迫的响应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一年生米槁幼苗为研究对象,研究盆栽下3种不同土壤相对含水量对米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生理指标变化趋势以及光响应特征的影响。结果表明,(1)米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随土壤干旱胁迫加剧而明显降低,但下降幅度小于土壤相对含水量的下降幅度,表明米槁幼苗遭受干旱胁迫时叶片具有一定的保水能力。(2)米槁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与净光合速率极显著正相关,是影响叶片净光合速率的重要因子。(3)随着干旱胁迫的加剧,叶绿素(Chl)、叶绿素a(Chla)、类胡萝卜素(Car)、叶片水分利用率(WUE)、胞间CO_2浓度(C_i)逐渐升高,叶绿素Chla/b先减少后升高,净光合速率(P_n)随干旱胁迫加重而逐渐降低,气孔导度(G_s)和蒸腾速率(T_r)先降低后升高。可见土壤含水量直接影响植物各项光合生理指标,从而影响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4.
丛枝真菌对镉胁迫小麦光合系统的调节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究丛枝真菌对镉(Cd)胁迫下小麦光合系统的调节作用,采用土培试验,以小麦(Triticum aestivum L.)百农207和摩西球囊霉菌(Glomus mosseae GS)为材料,研究了Cd胁迫下接种丛枝真菌对小麦叶片光合速率、气孔导度、蒸腾速率、胞间CO_2浓度、叶绿素荧光参数、叶绿素含量、微量元素铁(Fe)、镁(Mg)、锌(Zn)和镉(Cd)含量的影响。结果表明,接种丛枝真菌的小麦在5 mg·kg~(-1)Cd胁迫下较未接种小麦,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升高了11. 16%、21. 76%和14%,光化学最大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升高了5. 56%和6. 56%,Fe、Mg和Zn含量分别升高了6. 63%、20%和4. 29%,Cd含量和胞间CO_2浓度分别降低了18. 50%和17. 62%; 10 mg·kg~(-1)Cd胁迫时,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和气孔导度分别升高了28. 65%、41. 25%和50%,光化学最大效率和叶绿素含量分别升高了1. 43%和15. 33%,Fe、Mg和Zn含量分别升高了7. 81%、30. 77%和9. 74%,Cd含量和胞间CO_2浓度分别降低了32. 20%和6. 45%。因此,接种丛枝真菌可以缓解Cd胁迫以及提高小麦叶绿素含量从而增强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5.
选用鄞红和金手指2个葡萄品种,通过盆栽试验,研究在不同浓度氯化镉(Cd Cl2·2H2O)处理下,镉在植株叶片中的积累及葡萄叶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相对电导率和丙二醛(malondialdehyde,MDA)含量的变化。结果表明:随着镉处理浓度的增加,叶片中镉含量、相对电导率、MDA含量均显著升高,叶片叶面积、叶绿素含量均显著减少,且2个葡萄品种叶片对镉胁迫的敏感性和耐受性存在显著差异,金手指葡萄对于土壤镉污染更为敏感。  相似文献   

6.
以Cd抗性不同的四个小麦品种为试验材料,设置0、25 mg·kg~(-1)和50 mg·kg~(-1)三个CdCl2添加浓度进行盆栽试验。通过对小麦成熟期形态指标、多个生育时期生理指标、成熟期各器官中总Cd含量及各化学结合形态Cd占比的研究,旨在探讨小麦对Cd胁迫的形态和生理响应、小麦Cd吸收积累特性以及抗Cd机理。结果表明,株高、叶面积对Cd胁迫敏感程度低,25 mg·kg~(-1)Cd处理下对M1019的株高和西农20、许农186和M1019叶面积有促进作用;而同化物质的积累对Cd胁迫敏感,叶片干质量最为敏感,50 mg·kg~(-1)Cd处理下下降20%以上;高浓度Cd处理对小麦各生长指标均表现为抑制。25 mg·kg~(-1)Cd胁迫下能提高叶片POD酶活性,而50 mg·kg~(-1)Cd胁迫下POD酶活性降低,随胁迫时间增加POD酶活性降低;叶片SOD酶活性随着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降低;脯氨酸含量则随着胁迫浓度和时间的增加而升高;叶绿素含量随胁迫浓度的增加而降低。随Cd处理浓度的增加小麦各器官Cd含量增加,各器官积累量表现为:根叶片茎秆籽粒,许农186和M1019整株Cd含量低于西农20和漯麦0603。50 mg·kg~(-1)Cd处理下漯麦0603叶片和籽粒的Cd转运系数最低,分别是21.2%和2.2%;叶片Cd转运系数最高的品种是西农20,系数为26.4%;籽粒Cd转运系数最高的是许农186,转运系数为3.0%。各化学结合形态中以氯化钠提取态和醋酸提取态占比最大,随Cd处理浓度增加而增加,活跃态Cd含量占比以许农186和M1019较低。结果表明不同形态和生理指标对Cd胁迫的响应不同,不同小麦对Cd的吸收积累特征有共性也存在品种间的差异,抗性品种与敏感型品种相比Cd的吸收积累量较低,活性高的Cd占比较少。  相似文献   

7.
以不同浓度的聚乙醇处理小麦幼苗根部,可使小麦叶片相对含水量和叶绿素含量下降,质膜相对透性及游离脯氨酸含量升高,渗透胁迫下用Nd^3+处理小麦幼苗,可降低叶片质膜相对透性,提高叶片RWC,叶绿素和游离脯氨酸含量。  相似文献   

8.
研究Cd胁迫[0(Cd0)、5(Cd5)、10(Cd10)、20(Cd20)mg/kg Cd]下不接种丛枝菌根真菌(AMF,CK)、接种根内根孢囊霉(Ri)、接种摩西斗管囊霉(Fm)、Ri和Fm 1∶1混合接种(RF)对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的影响,探讨AMF-小麦共生体系对Cd胁迫的响应,为农田Cd污染钝化修复提供理论依据。结果表明,无论是否接种AMF,小麦比叶重、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Pn)及根际土壤酶活性均随着土壤中Cd含量的增加呈减小趋势,小麦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及过氧化氢酶(CAT)、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物酶(POD)活性均随着土壤中Cd含量的增加而增加。Cd胁迫下3个接种AMF处理均可有效提高小麦光合生理特性、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且在Cd含量较高时作用更明显。其中,RF处理对小麦光合特性改善效果最好,但不同AMF处理对小麦叶片抗氧化酶活性和根际土壤酶活性改善效果差异不显著。Cd20条件下,接种AMF后小麦比叶重、叶绿素a含量、叶绿素b含量、Pn分别比CK最高增加14.56%、13.79%、13.68%、16.92%,CAT...  相似文献   

9.
为探讨不同耐盐性狗牙根对盐胁迫响应差异,明确狗牙根盐适应机制。以耐盐(Cd026、Cd032)及不耐盐(Cd013、Cd043)狗牙根种质为材料,对其在不同NaCl胁迫下(0%、0.5%、1.0%、1.5%)苗期生长及生理指标进行测定。结果表明,随盐胁迫增加,狗牙根叶片枯黄率、叶片相对电导率呈增加趋势,株高、叶长、地上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呈降低趋势,而净光合速率、蒸腾速率、地下生物量变化不明显或波动较大。盐胁迫后,与Cd013、Cd043比,Cd026、Cd032叶片相对电导率较低、增加缓慢,叶绿素含量相对较高,生物量积累较慢,枯黄率较低。  相似文献   

10.
球形红细菌对镉胁迫下小麦幼苗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水培实验研究了0、0.5、5、10、20 mg·L-1Cd2 和0、15%光合细菌球形红细菌(Rhodobacter sphaeroides)菌悬液复合处理对小麦幼苗叶片几项生理生化指标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2 胁迫下,小麦叶片丙二醛(malonyldialdehyde,MDA)和脯氨酸含量均随培养时间和处理液中Cd2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而小麦叶片中超氧化物歧化酶(superoxide dismutase,SOD)和过氧化氢酶(catalase,CAT)活性则随之降低.加入球形红细菌菌悬液后MDA和脯氨酸含量均有所降低,降幅分别为2.8%~20.5%和0.6%~15.2%;而SOD和CAT活性均有所升高,增幅分别为1.6%~59.4%和1.8%~12.4%.低浓度镉([Cd2 ]=0.5 mg·L-1)在幼苗培养第5d对叶绿素a、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和叶绿素总量的合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但到第11 d则转变为抑制作用.高浓度镉([Cd2 ]>0.5 mg·L-1)对4种光合色素的合成均有抑制作用,且抑制作用随培养时间和Cd2 浓度的增加而增加.加入球形红细菌菌悬液后小麦叶片4种光合色素含量都有不同程度的增加,增幅分别为1.4%~24.4%、0.7%~15.4%、2.4%~13.6%和1.2%~20.1%.这说明球形红细菌不仅可以增强Cd2 胁迫下小麦叶片抗氧化酶的活性,降低MDA和脯氨酸的含量,减轻体内膜脂过氧化的程度,而且可以增加光合色素的含量,从而缓解小麦受到的镉胁迫.  相似文献   

11.
以莱牧1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指标与莱牧1号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三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生理指标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依次为:叶片相对含水量(0.980 8)、叶绿素含量(0.967 9)、丙二醛含量(0.876 0)、可溶性多糖含量(0.839 5)、可溶性蛋白含量(0.827 5)、叶片渗透液相对电导率(0.670 8)、脯氨酸含量(0.571 3).  相似文献   

12.
以莱牧1号幼苗为实验材料,在不同浓度PEG-6000干旱胁迫条件下,测定幼苗叶片的叶绿素含量、叶片相对含水量、渗透液相对电导率、丙二醛含量、脯氨酸含量、可溶性多糖含量、可溶性蛋白含量的变化,并通过灰色关联度分析各指标与莱牧1号抗旱性的关系。结果表明:随着PEG-6000浓度的提高,叶绿素、叶片相对含水量、相对电导率、可溶性蛋白含量下降,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负相关;可溶性多糖含量升高,丙二醛含量呈先增加后降低的趋势,脯氨酸含量先降低后升高,且三项指标变化均与胁迫质量浓度呈显著正相关。各生理指标与抗旱指数的关联度依次为:叶片相对含水量(0.980 8)、叶绿素含量(0.967 9)、丙二醛含量(0.876 0)、可溶性多糖含量(0.839 5)、可溶性蛋白含量(0.827 5)、叶片渗透液相对电导率(0.670 8)、脯氨酸含量(0.571 3)。  相似文献   

13.
外源水杨酸对镉胁迫下莴苣幼苗光合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探明外源水杨酸(SA)提高莴苣幼苗抗重金属镉(Cd)胁迫的生理机制,以笋王1号为材料,通过营养液水培试验,研究SA预处理对50μmol/L Cd胁迫下莴苣幼苗生长、叶绿素含量和叶片光合特性的影响。结果表明,1~100μmol/L的SA预处理能不同程度地缓解Cd胁迫对莴苣幼苗生长的抑制作用,增加植株的生物量;提高Cd胁迫下莴苣幼苗叶片中总叶绿素含量(Chl)、叶绿素a(Chl a)和叶绿素b(Chl b)含量,降低叶绿素b/a(Chl b/a);提高莴苣幼苗的净光合速率(P)、气孔导度(G)和蒸腾速率(T),降低胞间CO浓度(C),其中以10μmol/L SA的效果最佳。  相似文献   

14.
为探明茶树含水量、叶绿素含量与其抗旱性的关系,以四川省主栽茶树品种特早213、名山131和福鼎大白茶1年生幼苗为对象,采用水培方法并施以不同浓度的聚乙二醇6000(PEG-6000)进行模拟干旱胁迫试验。结果表明:茶树幼苗叶片相对含水量在不同品种、不同胁迫浓度及不同胁迫时间处理间差异显著(P0.05),干旱胁迫12d后茶树幼苗叶片的相对含水量为名山131特早213福鼎大白茶。3个品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间差异不显著,在不同胁迫浓度间差异极显著(P0.01)、不同胁迫时间下差异显著(P0.05)。综合看,3个茶树品种的抗旱性为名山131特早213福鼎大白茶。  相似文献   

15.
本文本以球型松紧不同基因型花椰菜自交系为材料,研究了不同浓度NaCl(0、68、136 mmol·L-)胁迫对花椰菜幼苗生长、水分生理、光合色素以及质膜透性的影响.结果表明:盐胁迫,尤其是高浓度NaCl( 136 mmol·L-1)胁迫,显著降低了花椰菜幼苗的株高生长量、叶片长宽、植株干鲜重量、植株相对含水量( PRWC)、叶片相对含水量(LRWC)、细胞膜稳定指数(CMSI)、叶绿素( Chl b)、总叶绿素(Chl)、类胡萝卜素(Car)含量和类胡萝卜素/总叶绿素(Car/Chl);显著提高了叶片丙二醛(MDA)含量和叶绿素a/b(Chl a/Chl b);叶绿素a(Chl a)含量变化因品种和盐浓度而异.盐胁迫抑制了花椰菜幼苗的水分吸收和光合色素合成,同时破坏了叶片细胞膜的完整性,进而影响了其幼苗的生长发育.与对照(0 mmol·L-1 NaCl)相比,不同浓度NaCl胁迫对幼苗的株高生长量、干鲜重量、PRWC、LRWC、CMSI、Chl b和Chl含量的降幅及MDA含量的增幅均为YM-80< RZ-50,表明两自交系的耐盐性YM-80> RZ-50.  相似文献   

16.
[目的]研究外源NO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叶片光合特性以及叶片氧化损伤的影响。[方法]以绵阳26号二叶一心期的小麦幼苗为试材,采用10%的聚乙二醇6000对幼苗根部进行轻度干旱胁迫处理8d,并添加不同浓度(0.01,0.05and0.1mm/mol)的一氧化氮(NO)供体硝普钠(SNP),研究外源NO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的影响[结果]0.05mm/molSNP能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丙二醛(MDA)含量和超氧自由基(O2-)产生速率,但能显著增加小麦幼苗叶绿素b、类胡萝卜素、叶绿素(a+b)含量及株高、根长、叶面积和干重,表明0.05mm/molSNP处理对干旱胁迫下小麦幼苗具有明显的保护作用,可以促进植株生长。[结论]外源低浓度NO供体可以明显缓解干旱胁迫所造成的小麦幼苗叶片膜脂过氧化,从而提高小麦抗旱能力。  相似文献   

17.
以蒙古沙冬青(Ammopiptanthus mongolicus)幼苗为材料,设定3个温度梯度(20、30、40℃)和6个Na Cl质量分数梯度(0、0.3%、0.6%、0.9%、1.2%、1.5%)处理,测定温盐交互胁迫30 d下蒙古沙冬青幼苗株高变化、比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绿素质量分数、水势、叶片相对含水量、可溶性糖质量分数和脯氨酸质量分数等部分生长及生理指标。结果表明,温盐交互作用,尤其是高温和高盐胁迫同时存在时会更显著地对植株正常生长造成抑制。温盐交互胁迫对蒙古沙冬青幼苗株高变化、比叶面积、光合速率、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片水势和脯氨酸质量分数产生极显著抑制作用,对叶绿素质量分数有显著抑制作用,对可溶性糖质量分数没有显著影响,且高盐比高温胁迫对指标变化量的影响更大。  相似文献   

18.
采用基质栽培的方法,通过添加2个浓度(0.2、0.4mmol·L-1)的Cd2+,研究AM菌根育苗基质对Cd胁迫下黄瓜幼苗生长、光合及叶绿素荧光参数和活性氧代谢的影响。结果表明:在Cd胁迫下黄瓜幼苗的生长、光合作用以及光合系统活性均受显著抑制,而抗氧化酶活性显著提高,且表现为较高浓度的Cd胁迫下的幼苗生长和生理特性受抑制情况更严重;经菌根基质育苗的幼苗在不同浓度Cd胁迫下,均表现为叶面积、根系活力和地下干鲜重显著提高;叶片的Pn、Gs和Tr显著提高,Ci显著降低;叶片Fv/Fm、ETR、qP、фPSII显著提高,NPQ显著降低;POD、CAT等抗氧化酶活性进一步提高,而细胞MDA含量和O·-2产生速率显著降低。结果表明AM菌根可缓解黄瓜幼苗在Cd胁迫下所受到的生长抑制,并降低光合系统及细胞遭受的伤害,且对于较低浓度(0.2mmol·L-1)Cd胁迫的缓解作用更好。  相似文献   

19.
干旱锻炼对小麦幼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探讨干旱锻炼对小麦幼苗期形态指标的影响,对经过干旱锻炼的小麦在不同程度干旱胁迫下小麦的苗高、苗鲜质量、叶相对含水量、叶干质量以及叶绿素含量等形态指标进行动态研究。结果表明,与对照相比,经过干旱锻炼的小麦幼苗在干旱胁迫条件下的苗高、苗鲜质量和叶干质量都相对较高,叶片的相对含水量减少程度显著降低。叶绿素含量均呈现先升高后降低的趋势,但在较低胁迫下经过干旱锻炼的叶片叶绿素含量降低较少。由此得出小麦幼苗期干旱锻炼能显著提高小麦的耐旱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探讨干旱胁迫对3个乡土树种光合生理的影响,为乡土树种在干旱区的造林提供理论依据。【方法】采用盆栽试验,研究3种珍贵乡土阔叶树种香樟(Cinnamomum camphora)、红椿(Toona ciliata)、桢楠(Phoebe zhennan)实生苗在不同干旱胁迫程度下的光合生理响应。【结果】干旱胁迫下3种乡土树种的叶绿素a、叶绿素b、及叶绿素总量显著降低;干旱胁迫下红椿和香樟的比叶面积显著下降,而桢楠的比叶面积没有明显变化,3个树种的叶片相对含水量显著减小;随着干旱胁迫程度增大,3种乡土树种的光合速率(Pn)、气孔导度(Gs)、蒸腾速率(Tr)均显著下降,红椿和桢楠的胞间CO2浓度(Ci)下降,香樟的胞间CO2浓度(Ci)上升。研究表明,干旱胁迫抑制了乡土树种幼苗叶片叶绿素的合成,干旱程度越大,光合作用和蒸腾作用受到抑制的程度越大。【结论】从3个树种幼苗对干旱胁迫响应的光合生理特性来看,红椿对干旱胁迫的响应最为敏感,其次是香樟,桢楠是3种乡土树种中最耐旱的树种,适合在较为干旱的地区造林。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