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03 毫秒
1.
对浙江不同分布地杨梅雄株观察表明,雄株在花序形态及花粉数量、发育度上有明显差异。电镜扫描观察 发现,杨梅花粉赤道面观近椭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花粉具3个萌发孔,萌发孔呈不规则圆形,3孔间成三角状; 不同样品间花粉粒及萌发孔的大小有差异,花粉粒大小在27.1μm×26.1μm-22.3μm×18.3 μm,萌发孔大小在3.48 μm×3.31μm-1.65μm×1.12μm;不同产区采集的花粉外壁纹饰不同,呈鱼鳞状或颗粒状突起,可分成光滑型、粗糙型 和中间型。观察可为杨梅授粉机理研究及杨梅雄株鉴定分类、育种亲本选择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2.
天麻有性繁殖技术要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关良洲 《食用菌》2001,23(6):11-12
天麻由野生至人工种植是一大进步 ,但野生麻种栽培两年后 ,种性就开始退化 ,而解决麻种退化的最佳方法就是进行有性繁殖。笔者结合几年推广天麻有性繁殖工作实践 ,认为要提高天麻有性繁殖成功率 ,应注意以下几点。1 授粉时间与方法 授粉时间以花刚开时为佳 ,花粉成块状与沾盘接触点小。但如超过 2 4小时沾盘的沾液干后 ,花粉易脱落 ,授粉不易成功。授粉时挑开柱头上的花粉帽花粉很易沾在授粉针上 ,花粉成团状 ,放在沾盘上再轻轻一压使其充分接触 ,这样长出的天麻果个大饱满、麻籽数量也多。2 播种时间 有的种植户以延长生长期来提高产量…  相似文献   

3.
扁桃花粉形态观察及人工授粉试验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通过对引进4个意大利扁桃品种花粉的形态观察及相互间的人工授粉试验表明,扁桃花粉形态多呈圆形,少量呈三角形,大小在24.7~25.9μm×22.6~24.9μm之间,发育饱满,花粉发芽率以1号最高,为68.8%;3号最低,为56.5%。从授粉组合中看出,1号可用2、4号授粉,2号可用1、4号授粉,3号可用1、2、4号授粉,4号可用1、2号授粉。  相似文献   

4.
石蒜属植物花粉形态及分类研究   总被引:18,自引:4,他引:18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镜对石蒜属(Lycoris Herb. ) 13种植物的花粉形态进行了系统观察和比较分析。结果表明, 石蒜属植物花粉形态均为两侧对称, 赤道面观呈舟形或肾形, 极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 具有单萌发槽或萌发沟, 槽长几乎达两端; 花粉的外壁具网状纹饰, 可划分为粗网状纹饰和细网状纹饰两种类型; 根据扫描电镜清楚观察到在网眼底壁及网脊上是否附有小乳突或小瘤状突起, 又划分为无乳突粗网、乳突粗网和无乳突细网、乳突细网4个亚型。通过花粉形态特征结合其他性状的比较分析,对石蒜属植物的种间分类与系统演化关系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5.
研究枣花柱头形态发育特性及其可授性,可指导提高杂交育种效率。以'中秋酥脆枣'为材料,显微观察柱头不同发育阶段的形态变化,花粉在柱头上的萌发情况,以确定柱头可授性。结果表明:'中秋酥脆枣'花柱头二半裂,表面未见粘液分泌,属干性柱头。发育成熟的柱头表面有一层近圆形的乳突细胞。花柱形态随着单花开放进展呈现一定的变化。蕾扁期至初开期,二裂花柱紧密靠拢,整体呈圆锥状;萼片展平期花柱的间隙开始变大,向两侧生长;花瓣展平期花柱呈"V"字状;雄蕊展平期,两花柱夹角呈"Y"状,持续到子房膨大期。花柱底宽和花柱长随单花开放均呈增长趋势。蕾扁期柱头较平,蕾胖期至花瓣展平期均为尖圆形,表面经历了从褶皱到饱满再到向外膨出的变化。雄蕊展平期和花瓣下垂期柱头向外卷曲,向上膨出,表面积较大。雄蕊下垂期和子房膨大期,柱头萎缩,干枯。蕾扁期至花瓣展平期柱头呈绿色,雄蕊展平期为浅黄褐色,花瓣下垂期为黄褐色,雄蕊下垂期和子房膨大期为黑色,当柱头开始失绿时可授性降低。蕾扁期至子房膨大期,柱头表面的乳突细胞呈规律性变化,先发育成熟,然后达到最旺盛时期,最后萎缩变瘪、衰老、解体,柱头可授性也呈现"无—弱—强—弱—无"的规律性变化。依据枣花柱头表面乳突组织的发育程度可判断其可授性强弱。'中秋酥脆枣'花柱头的最佳可授期为萼片展平期、花瓣花药分离期和花瓣展平期,最佳授粉时间可持续6~8 h。  相似文献   

6.
王啸博  曹颍  郭伟  马琳  刘秀丽 《园艺学报》2023,(11):2417-2434
运用扫描电镜对玉兰亚属44种(8个种,36个品种)植物的花粉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研究。44种植物的花粉粒均为单粒,具单沟,为N1P3C3类型花粉,呈长球形或超长球,中等大小(41.49~69.46)μm×(18.50~27.64)μm,左右对称。花粉极面观近球形,赤道面观为椭圆形或长椭圆形,侧面观为舟形。花粉壁表面纹饰较为原始,可以分为6类:孔状纹饰、疣状凸起纹饰、横纹状纹饰、脑沟状凹陷纹饰、短棒状孔穴纹饰和瘤状凸起纹饰。研究结果表明:玉兰亚属不同植物花粉形状、萌发孔沟等特征近似,外壁纹饰差异较大,因此花粉形态可以用于区分不同种类;但不能准确区分玉兰品种,仅可作为品种分类的辅助参考指标。  相似文献   

7.
利用光学显微镜和扫描电子显微镜对不同来源的龙荔种质的花粉形态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供试的龙荔种质均为单粒花粉,赤道面观为近圆形,极面观为钝三角形,具三孔沟及条状纹饰,根据花粉外壁纹饰的差异,可将花粉划分为细密条状纹饰、粗短缠绕纹饰、中间类型3种类型;花粉粒极轴长21.08~24.13μm,赤道轴长18.93~21.43μm,均属于小型花粉,花粉粒均为近球形。不同龙荔种质间花粉粒大小和基本形态相似,只是在孔穴的疏密、条纹的排列以及粗细上有些差别,说明不同地理来源的龙荔单株具有较为稳定的遗传基础。  相似文献   

8.
【目的】分析江西省麻姑山自然保护区内野生毛花猕猴桃花粉的形态特征,了解其遗传变异性、亲缘关系与演变规律。【方法】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对23个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株的花粉粒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毛花猕猴桃雄株花粉粒外观为长球形,偶有近超长球形;极面观为三裂圆形,极轴长22.42~27.73μm,变异系数为4.75%;赤道轴长12.73~14.31μm,变异系数为3.12%。具3萌发沟,赤道面可见1~2条,等间距分布,萌发沟长20.52~24.68μm,变异系数为5.11%;萌发沟脊宽7.29~9.52μm,变异系数为6.78%;根据NPC分类系统分类,属于N3P4C5型花粉。花粉外壁纹饰有3种类型:脑纹状、波纹状和疣状纹饰,分别占花粉样品的65.22%、30.43%和4.35%。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多数雄株亲缘关系较近。【结论】该居群内野生毛花猕猴桃雄株花粉的形态有较多的共性特征,同时在花粉的形态、外壁纹饰上,不同单株间存在差异,分别呈现毛花猕猴桃的遗传保守性和多样性。花粉外壁纹饰的演化趋势为:由波纹状向疣状和脑纹状演化。  相似文献   

9.
菊属植物远缘杂交亲和性研究   总被引:10,自引:1,他引:9  
 开展了不同倍性菊属物种间远缘杂交试验,比较不同杂交组合的杂交亲和指数,并对授粉后生殖生物学过程(柱头花粉附着、花粉萌发、花粉管生长、受精及子房发育)进行荧光显微观察。结果表明,具相同倍性的种间及四倍体与六倍体物种间杂交较易结籽,而二倍体与四倍体或六倍体间难以结籽,表现杂交不亲和性。菊属远缘杂交不亲和表现为柱头上花粉粒粘附少,花粉萌发率低,花粉管生长异常难以进入花柱,诱导柱头胼胝质生成,受精胚败育。  相似文献   

10.
‘正午’牡丹有性生殖败育的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何桂梅  成仿云 《园艺学报》2006,33(3):660-663
 采用光镜和杂交等方法对牡丹远缘杂交一代品种‘正午’有性生殖败育进行系统形态学观察发现: (1) 雄蕊较雌蕊先成熟, 初花期即散粉, 正常2 - 细胞花粉仅占2.41% , 且花粉在多种培养液中、在自身和其它两种柱头上均不萌发; 柱头在谢花期大量分泌粘液, 进入最佳授粉状态; (2) 同一胚珠中多个大孢子母细胞减数分裂高度不同步, 胚囊发育与受精延迟, 部分胚乳游离核在细胞化时期分裂异常;(3) 自花及品种内异花授粉不结实, 天然授粉结实率为0.053‰~0.130‰。认为‘正午’牡丹有性生殖败育的主要原因是不能形成足够多的有生活力的配子和缺乏有效授粉。  相似文献   

11.
山东20个石榴品种花粉亚微形态学比较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日立S-570扫描电镜对山东省20个石榴(Punica granatum)品种花粉的亚微形态特征进行了观察分析,结果表明:供试品种的花粉具3条萌发沟,属N3P4C5类型;赤道面观均呈近长球形,极面观呈三裂圆形或三角形;花粉粒极轴长23.08 ~ 28.57 μm,赤道轴宽13.07 ~ 19.74 μm;供试品种间花粉的大小、表面纹饰等均有明显差别。初步认为花粉粒的形态特征可以作为石榴品种间分类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2.
柿属8种植物花粉形态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利用扫描电镜对中国国家柿种质资源圃收集的7份已知种和1份分类学未知柿资源(德阳柿)的花粉进行了观察和分析,结果表明:(1)其花粉均具三孔沟,近球形,极面观圆形,花粉大小为(24.7 ~ 52.8)µm ×(23.8 ~ 47.9)µm,萌发沟内有疏密程度不同的拳头状和丝状物,表面穿孔明显或不明显,外壁纹饰均为谷穗状条纹,但各个种间条纹宽度和萌发沟长度存在显著差异。(2)聚类分析结果,君迁子、浙江柿和油柿为第Ⅰ类群,西村早生、美洲柿和华中雄株为第Ⅱ类群,德阳柿单独为第Ⅲ类群;各个种花粉粒的大小与其倍性正相关。(3)德阳柿花粉形态明显区别于其他材料,本试验的结果为进一步确定德阳柿分类学地位提供了孢粉学依据。  相似文献   

13.
唐菖蒲花粉形态数量分类初探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运用SAS8.0软件对唐菖蒲花粉形态性状进行主成分分析及数量分类表明,前三个主成分:极轴长、赤道轴长和P/E贡献率达93.28%.唐菖蒲76个花粉形态性状的聚类分析结果与传统分类基本一致.  相似文献   

14.
西瓜3种性型花器官性别分化的细胞形态学观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西瓜3种性型(雌雄异花同株系、全雌系和完全花雄花系)的雄花、雌花和完全花3种花芽为材料,制成石蜡切片,进行西瓜花芽不同发育时期的细胞形态学观察。结果表明:西瓜3种性型之间性别分化起始及同种性别之间花器官发育过程并没有明显的形态学差异。雄花、雌花和完全花3种花芽分化首先要经过一个两性期,即雄蕊原基和雌蕊原基同时存在时期,在两性期之前三者不存在明显的形态学差异;当花芽长度为0.8~1.0mm时两性期结束,开始雄花、雌花和完全花的差异发育,此后雄花和完全花的雄蕊原基快速增大,雌花和完全花的雌蕊原基开始分化为柱头和子房。在3种花芽发育过程中,完全花的花芽在两性期后明显比同时期的雄花、雌花的花芽长度更长。全雌系中的"畸形雌花"出现在两性期后,雌蕊原基的凹陷发育过程受阻,而本该停止发育的雄蕊原基继续分化,最终发育成可产生少量成熟花粉粒的雄蕊。  相似文献   

15.
富士芽变系品种花粉形态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闫忠业  伊凯  李作轩  刘志  王冬梅  杨锋 《园艺学报》2006,33(6):1299-1302
 用扫描电镜对富士和长富2号、福岛短枝富士、早熟富士、望山红等芽变系品种的花粉进行了形态观察。结果表明: 这些富士芽变系品种的花粉粒侧面观为长椭圆形, 极面观为三角形; 具3拟孔沟;花粉表面为条状纹饰, 有穿孔。‘福岛短枝富士’花粉粒大, 极轴长最长, 为42.25 μm; 赤道轴长为25.08μm, 略短于‘早熟富士’, 明显长于其它3个品种; ‘富士’的P /E值最大, 为1.75, 其次是‘长富2号’和‘望山红’, 分别为1.73和1.71, 三者明显大于‘早熟富士’的P /E值。P /E值可作为芽变品种鉴定的重要指标。每个品种的花粉纹饰各有特点, 可通过花粉的扫描电镜观察来鉴别以上的富士芽变系品种。  相似文献   

16.
以肋柱花[Lomatogonium rotatum(L.)Fries ex Nym.]为材料,通过野外定点观察其花器官形态特征、开花动态和传粉昆虫,并采用花粉活力、柱头可授粉性、花粉/胚珠比(P/O)与杂交指数(OCI)估算及人工控制授粉等方法对其繁育系统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肋柱花单花花期6 ~ 7 d,单花开放分为花蕾期、初开期、盛开期、衰落期和凋落期,整个开放过程中柱头始终高于花药,开花后2 ~ 3 d花粉活力和柱头可授性均较强;(2)花粉/胚珠比(P/O)为551.02,杂交指数(OCI)为4,繁育系统以异交为主,部分自交亲和,需要传粉者,以蓟马为主要传粉媒介;去雄后套袋不授粉,果实结籽率为0,说明不存在无融合生殖。  相似文献   

17.
小苍兰开花特性与繁育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综合运用杂交指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人工控制授粉试验等,对小苍兰的花部结构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小苍兰雄蕊和雌蕊空间分离,花药紧贴花柱外侧,低于柱头约2 mm,在花朵开放的整个过程中雌、雄蕊的相对位置不变。小苍兰雌雄异熟现象明显,花药开裂时间与柱头可授期不同步,当花粉活力达到最高值时,柱头可授性还较低。小苍兰杂交指数(OCI)为 5,花粉/胚珠比(P/O)为1 614,人工授粉的坐果率高于自然传粉,由此判断其交配方式是以异交为主,自交为辅,繁育系统为兼性异交。  相似文献   

18.
荔枝APETALA1(AP1)同源基因cDNA全长克隆及其表达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应用RT-PCR方法克隆得到荔枝AP1同源基因cDNA全长,命名为LcAP1(基因登录号:JN214349)。LcAP1基因开放阅读框738 bp,编码245个氨基酸,推测蛋白质分子量为28.39 kD,等电点为9.69。序列分析显示,LcAP1基因编码的蛋白在1 ~ 61氨基酸含有1个MADS盒结构域,在89 ~ 179氨基酸有1个K盒结构域。蛋白质二级结构预测表明,LcAP1基因编码的蛋白有3个α螺旋,2个β折叠区,8个β转角。同源分析表明,LcAP1基因在不同植物中的一致性为72% ~ 82%。半定量RT-PCR分析表明,在‘三月红’荔枝花芽分化期,LcAP1基因在成熟叶、幼叶、老茎、嫩茎、花芽和花梗中均表达,在花芽中表达最多。  相似文献   

19.
不完全甜柿‘禅寺丸’花性别分化形态学关键时期的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雌雄同株的‘禅寺丸’柿为材料,利用扫描电镜和石蜡切片法观察雌花和雄花芽发育进程,探究柿花性别分化的形态学关键时期。结果表明,‘禅寺丸’雌、雄花芽发育进程基本同步,均从6月持续到次年5月,可划分为11个阶段;花性别分化有两个形态学关键时期:一是6月中旬(阶段2)萼片原基发生期,此时雌花单生、雄花3朵合生的特点开始显现;二是次年4月中旬(阶段8)大小孢子发生期,此时雌花的雄蕊原基分化出花丝后停止发育,雄花的雌蕊原基在花柱和柱头结构产生后开始败育,从而产生单性花。  相似文献   

20.
紫背天葵花部特征与繁育系统的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陈雄伟  邵玲  梁广坚  梁霞 《园艺学报》2013,40(2):363-372
 通过对濒危植物紫背天葵(Begonia fimbristipula Hance)野外定点观测和引种栽培,运用杂 交指数、花粉活力及柱头可授性、花粉-胚珠比、人工授粉和套袋试验等方法,对其花部特征、开花动 态及繁育系统进行研究。结果表明:紫背天葵单株花期25 ~ 30 d,群体花期45 ~ 55 d,花单性,雌雄同 株同花序、异熟,雄蕊先熟。花药与柱头相距约2.0 cm,花开放式样为雄花-雌花-雄花的开放顺序, 雌花开放一般滞后雄花2 ~ 3 d,杂交指数OCI ≥ 4,P/O 值为96.56,结合去雄、人工套袋和自然授粉坐 果率判断,紫背天葵繁育系统为自交亲和为主,与异交并存的混合交配型系统。对生存环境的专一性依 赖及其小居群长期自交的方式可能是导致该物种濒危的原因之一,“球茎”是其生殖补偿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