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麻栗坡县地处文山州东南部,是个多民族的山区边疆县。全县有宜林地139.4万亩,占总面积的39.8%。从1975年来,我县的林业生产有了较快的发展。到1990年底止,全县造林814365亩,保存面积694205亩,人均2.74亩。森林覆盖率从1978年的16.7%提高到现在的20.7%。保存的杉木面积已超额完成了省确定为杉木基地县时所下达的25万亩的基地造林任务。1986年我县被评为全国造林绿化先  相似文献   

2.
<正> 崇阳县现有人工林保存面积59.65万亩,其中人工杉木林37万亩。近三年,对六十年代以前营造的人工林开始实行小片皆伐。已皆伐700多亩。为摸索经济合理的迹地更新办法,从84年起,根据杉木具有萌芽能力的生物学特性,我们进行了杉木小片块状皆伐萌芽更新试验。现初步报导如下:  相似文献   

3.
地处偏僻山区的乐业县,总面积2617平方公里,其中土山面积占79.6%,是块土地肥沃、四季分明、雨量充沛、发展林业生产大有可为的宝地。如今,那沁人心脾的莽莽群山,正报告着乐业县林业事业的喜讯: 现有森林面积180.7万亩,活立木畜积量达897万立方米;在森林面积中,用材林78.2万亩,其中杉木23.3万亩,人均有杉木1.88亩,经济林102万亩,其中油桐16.22万亩,人均有油桐1.02亩,年产桐籽350万公斤。  相似文献   

4.
杉木黄化病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杉木是我国南方优质、速生、丰产的主要用材树种。解放后,特别是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在毛主席“绿化祖国”伟大号召的鼓舞下,以杉木为主的用材林基地建设,特别是新区的杉木林基地建设发展很快,大部分已郁闭成林,郁郁葱葱,长势喜人。但是,近年来许多杉木林发生了黄化病。据安徽省1977年7个地区47个县的调查,已发生3万多亩,占调查杉木林面积的3.7%,徽州地区高达40.1%。杉木感病后,整片发  相似文献   

5.
《内蒙古林业》1991,(11):36-38
从1950年到1990年,榆林地区治沙造林保存面积1113万亩,林木覆盖率由1950年的1.8%提高到38.8%,固定流沙500万亩.与此同时,还采取引水拉沙等办法,治沙造田100万亩,发展养鱼水面16万亩,恢复和改良覃场230万亩.现在治沙面积已占沙区总面积的64%,取得了较好的生态、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似文献   

6.
马尾松和杉木是广西主要乡土用材树种.2009年,全区马尾松和杉木面积分别为3699万亩和1934万亩,总面积占广西乔木林面积的50.4%. 目前,广西松杉工业用材林的采伐年限为16年.随着社会经济的进步和森林经营水平的提高,森林资源结构、森林生长过程和生长周期等发生较大变化,部分专家和森林经营管理者认为,目前松杉的16年采伐年限太长,种树投入过高.  相似文献   

7.
广西杉木的种植面积已达到2060万亩,总蓄积量达1.2亿立方米,占广西林木蓄积量的20%。杉木平均每亩蓄积量为5.28立方米,比全区林木每亩平均蓄积量3.76立方米高出40.4%。杉木每年新造面积达到70万亩。值得关注的是,使用良种只有42万亩左右,占60%。  相似文献   

8.
杉木、马尾松都是我省主要速生用材树种,现有林面积分别为519万亩和1076万亩,占全省用材林面积的17.2%和36.6%,其木材储蓄量分别为3123.1万立方米和4298.5万立方米,占全省木材总蓄积量的19.77%和27.27%。从历史上看,杉木在我省各地都有自然分布,但由于长期不合理经营(乱砍乱伐,光砍  相似文献   

9.
在国有凤旁林场的杉木老林中,一棵棵粗壮挺拔的杉木令人惊叹不已。老杉木林树龄25年以上的有1.8万亩,其中胸径24厘米以上的占90%以上,每亩的出材量达33立方米,在广西的商品杉木林中独一无二。二十多年来,凤旁林场坚持“经济和生态兼顾”的模式发展杉木产业,建成了桂西北面积最大的杉木大径材林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10.
陈平乡位于宾阳县东部边缘山区,人口11946人,总面积为14.04万亩,其中,山地面积达12.1万亩,约占86%;耕地面积仅有6100亩,占4.34%.若按人均计算,每人有山地面积达10.13亩,而人均耕地面积仅0.51亩。过去,林业生产曾经是陈平乡的支柱产业,号称“杉木之乡”。直至1974年,全乡仍保有森林面积近10万亩,森林覆盖面积在71%以上。每人仅杉  相似文献   

11.
我市种植杉木历史不长.解放前有少量引种,解放后开始小面积栽植.七十年代初期,有了大面积发展.先是条垦栽植,后是水平等高围山转.一九七七、七八年学习湖南治山治水、栽植杉木的经验后,进入了一个高标准、高质量的新的发展阶段.目前,全市杉木面积已达14.0万亩.  相似文献   

12.
杉木短须螟 Sacada sp.属鳞翘目螟蛾科螟蛾亚科。1989年5月22日在我州三穗县台烈国营林场杉木林中首次发现,发生面积7,500亩,其中严重受灾的4,500亩;当年9月22日又在麻江县谷硐铁路林场发现,发生面积1.440亩,1990年5月观察,有950亩杉梢无法萌发,杉木林已枯死;1990年4月初又在黎平县乌下江林场邓蒙村杉木林中发生,为害面积150亩.据以上三县的调查,虫口密度达2,800条/株,个别单株高达万余条。  相似文献   

13.
杉木是优良的速生树种。建国以后,特别是文化大革命以来,全省已营造杉木林600多万亩。随着杉林面积的扩大,各地出现杉木的两种主要病害黄叶病和叶枯病,发病面积超过30万亩,其中杉木黄叶病14万亩。杉木发生黄叶病后,轻则影响生长,如咸丰县坪坝营林场,连续四年受害后,杉木平均高生长量下降50%,平均胸径生长量下降45%;重则树势衰退,导至叶枯病发生,成片枯萎死亡。为落实毛主席关于“同病虫害作斗争”的指示。我们对发病原因、发病与环境条件的关系和防治措施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14.
广济县位子鄂东,全县总面积180万亩,山、水、田各占1/3。境內多是丘陵岗地?夥徘?到处是“和尚山、石满岗”,林木稀少,用材奇缺。解放后,在党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全县各级党组织认真贯彻“以粮为纲,全面发展”的方针,在发展粮食生产的同时,努力发展林业生产。从1964年以来,在被称为杉木“禁区”的黄土岗上,大搞杉木造林,到1966年全县杉木林已发展到3.7万亩。无产阶级文化大革命以来,特别是在批林整风运动的推动下,又出现了新的局面,面积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现在全县杉木林发展到12万亩。已有5万亩郁闭成林,生长好的林分胸径平均10厘米,树高平均7米,有的已经成材,可以利用。  相似文献   

15.
翠雷山垦殖场地处广昌县偏远山区,山地面积19万余亩,其中有林地面积15万多亩。许多山场由于多次不合理的择伐和樵采,造成13万多亩的残次林,平均每亩立木蓄积量只有1~2m~3。从1961年开始,坚持年年进行改造,改造面积已达4万多亩,投资近40万元。经过改造的残次林,杉木一般年高生长60~70Cm,最高1m以上。据最近在该场严坑林场赖坑、上球岭、下球岭等地调检,1979年冬改造的杉木林,每亩立木蓄积量达19.  相似文献   

16.
一、森林资源现状及其特点黄山区林地面积192.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3%,其中有林地面积176.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660.6立方米,毛竹立竹蓄积4200万株。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69.7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6.2%;商品林面积123.1万亩,占林地面积的63.8%。全区人工林面积76.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9.7%。人工林面积以杉木、毛竹为主,其中杉木人工林面积35.4万亩,毛竹人工林面积25万亩;全区天然林面积116.3万亩,占林地面积的60.3%。  相似文献   

17.
一、森林资源现状及其特点黄山区林地面积192.8万亩,占土地总面积的78.3%,其中有林地面积176.7万亩,活立木总蓄积量660.6立方米,毛竹立竹蓄积4200万株。全区生态公益林面积69.7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6.2%;商品林面积123.1万亩,占林地面积的63.8%。全区人工林面积76.5万亩,占林地面积的39.7%。人工林面积以杉木、毛竹为主,其中杉木人工林面积35.4万亩,毛竹人工林面积25万亩;全区天然林面积116.3万亩,占林地面积的60.3%。  相似文献   

18.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特别是近十年来,我省种类商品林发展迅速,已成为我省农村经济新的增长点。据统计,到1998年底,我省经济林面积达到1200万亩,比1985年增加了535万亩,增长80%,经济林产量达到36.58亿公斤,比1985年增加了29.58亿公斤,增长422%;全省用材林、薪炭林面积已达1636万亩,四旁植树5.35亿株,蓄积7465万立方米,(其中围村林1.6亿株,蓄积2239万立方米),年生产木材495万立方米;花卉面积达到12万亩。1998年,林业系统产业总产值达113亿元,全省农业人口人均林业收入145.8元。  相似文献   

19.
资兴林区居湖南东南部耒水上游,属杉木重要产区之一。建国以来,向国家交售杉材130多万立方米,营造杉木林总面积已突破100万亩大关,现保存杉林面积78.79万亩,其中成材好的有20万余亩。据考察,林区经营杉林的经验要点有三:尽可能做到适地适杉;使杉与其他树木混交;加强杉木幼林的抚育管理。  相似文献   

20.
农业生产结构调整,为果树发展创造了新的机 遇。经过一年的努力,京郊果树生产结构调整工作已初 见成效。2000年北京市共发展果树30万亩、1857万 株。包括新植果树18.8l万亩、1164万株,其中退耕还 林面积12万余亩,占新植果树的64%;更新8.15万 亩、607万株;高接换优3.07万亩、86万株。七个山区 县发展21.2万亩,占总发展面积的70%;其中新植 12.4万亩。山区及全市的果树发展规模均创历史最 高。 2000年果品产量已达60916万公斤,比1999年 增长 8.9%;果品收入已达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