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者对历史上主要的小麦矮秆品种的育成经过和系谱进行了研究,认为:日本的小麦品种赤小麦(Akagomughi)和达玛(Daruma)为矮秆品种的主要矮源,其所衍生的矮秆品种遍及世界各地,为世界小麦单产的普遍提高起了重要作用。其在历史上的衍生品种中有两个品种(Chenab和Olesen Dwarf)综合了它们的矮秆基因,为极其重要的矮秆资源。我国大多数矮秆品种和矮源都含有它们的血缘。  相似文献   

2.
洛麦40是洛阳市农林科学院于2008年以矮秆大穗小麦品种洛麦23为母本,以高产抗病小麦品种周麦22为父本杂交选育出的矮秆抗倒、高产、广适小麦品种,于2020年通过河南省审定,2023年通过江苏省引种。该品种适宜在河南省、江苏省中高水肥地种植。  相似文献   

3.
在灌溉条件下克服高产与倒伏的矛盾,需降低株高培育矮秆、高产品种。矮秆小麦是耐密植、耐肥水、抗倒伏的水肥型品种。节水灌溉新型小麦种植模式是以现代灌水技术为条件,在的水肥型矮秆小麦品种上实施的。发展该模式可大幅提高小麦产量,提高农业用水利用率和产出率,在水资源可持续利用和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上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4.
一、小麦的矮秆优势1.生态优势。21世纪是生态农业的绿色世纪。在使用联合收割机条件下,现有小麦品种秸秆多,影响秋播,存在焚烧隐患。而矮秆型品种,可使麦秸减少33%~40%,无焚烧隐患,符合秸秆返田养田的“生态禁烧”要求,是实现小麦秸秆零焚烧的最佳选择。2.降本优势。农民种小  相似文献   

5.
南亚诸国中,印度、巴基斯坦和孟加拉是3个小麦主产国。80年代期间,印度的小麦总产居世界小麦生产的第4位,巴基斯坦居第9位。孟加拉国80年代的小麦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 由于在60年代从墨西哥引进了半矮秆小麦品种,从而导致了印度和巴基斯坦小麦生产的“绿色革命”。这两个国家在1966—1971年小麦产量几乎翻了一番,其中年单产平均递增高达10%左右。  相似文献   

6.
国际上开展核技术改良作物种子蛋白质研究从七十年代初开始,在小麦方面已选育出了不少高蛋白和高赖氨酸含量的新品种,如印度用γ射线及紫外线综合处理墨西哥小麦索诺拉64,育成了雪白索诺拉.蛋白质含量由原品种的14%提高到16.5%,赖氨酸含量由2.2%提高到3.4%.巴基斯坦用快中子育成一个大粒、矮秆、早熟三周的新品种拉盖尼15,蛋白质含量达17.04%(亲本为11.6%),产量略低于亲本,但蛋白质总产量(885公斤/公顷)却高于亲本(663公斤/公顷);16种氨基酸也均高于亲本品种,其中赖氨酸含量比原品种提高45.2%.我们从1977年起进行了小麦高蛋白质含量突变系诱变的研究,取得初步结果.  相似文献   

7.
矮败小麦是太谷核不育基因 Ms2和矮秆基因 Rht10紧密连锁体,是一种具有矮秆标记性状的显性核不育新材料。其独特之处在于不育株接受任一非矮秆父本的花粉,后代总是分离出一半矮秆不育一半高秆可育。这在遗传育种中有极其重要的实用价值。为了利用好这个宝贵材料,我们用矮败小麦不育株为母本,40个普通小麦品种(系)为父本四年内连续回  相似文献   

8.
1.品种搭配是前提.秋播中小麦品种要合理搭配,这是小麦高产稳产的前提,不同地区,自然气候、耕作方式、肥水条件、病虫灾害,各有差异,良种有地区性,不同类型品种,具有不同的适应性和抗灾能力,要抓住当地主要矛盾,选用相对稳定的当家品种,相互搭配1~2个辅助品种,麦棉套作要选用矮秆早熟、抗倒伏品种;高产地区宜选用冬性耐肥耐湿、抗病虫害的品种;一般地区要选用春性矮秆、耐湿、抗倒品种,防止品种单一化和复杂化,严禁"三代同堂"、高矮"三层楼"、早晚"不同熟"的现象,消灭病虫草害,防止轮作地水包旱、旱包水.  相似文献   

9.
唐娜  姜莹  何蓓如  胡银岗 《中国农业科学》2009,42(11):3774-3784
 【目的】明确赤霉素敏感性不同的矮秆基因对小麦株高和胚芽鞘长度的效应,促进小麦不同矮秆基因的合理利用。【方法】利用分子标记和系谱分析相结合,对中国小麦主产区部分小麦品种及品系中所含的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进行分类,结合田间株高和室内胚芽鞘长度调查,比较赤霉素(GA3)敏感性不同的矮秆基因对胚芽鞘长度和株高的效应。【结果】分子标记检测结合系谱分析对129份供试品种进行分类,含有矮秆基因Rht-B1b的小麦品种58份,含有Rht-D1b的24份,含有Rht8的73份。其中35份品种含有2个矮秆基因Rht-B1b和Rht8,16份品种含有Rht-D1b和Rht8。赤霉素敏感性检测发现含有矮秆基因Rht-B1b或Rht-D1b的小麦品种多对赤霉素反应不敏感,含有矮秆基因Rht8的小麦品种多对赤霉素反应敏感,而同时含有2个矮秆基因Rht-B1b+Rht8或Rht-D1b+Rht8的小麦品种绝大多数对赤霉素反应不敏感。赤霉素不敏感的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以及同时含有赤霉素不敏感和赤霉素敏感2个矮秆基因的小麦品种(Rht-B1b+Rht8和Rht-D1b+ Rht8)降低株高的效应较大,分别为24.6%、30.4%、28.2%和32.2%,而赤霉素敏感的矮秆基因Rht8降低株高的效应为14.3%。赤霉素不敏感的矮秆基因Rht-B1b、Rht-D1b以及Rht-B1b+Rht8和Rht-D1b+Rht8在降低株高的同时,也缩短了胚芽鞘长度,其效应分别为25.4%、31.3%、28.4%和31.3%,而赤霉素敏感的矮秆基因Rht8缩短胚芽鞘长度的效应较小,仅为6.0%。【结论】以上分析结果表明,赤霉素不敏感的矮秆基因Rht-B1b和Rht-D1b在降低株高的同时也限制了胚芽鞘的伸长,不适于旱地小麦改良利用,而赤霉素敏感的矮秆基因Rht8既降低了株高又不影响胚芽鞘长度,是旱地小麦改良中比较理想的矮秆基因。  相似文献   

10.
深入研究小麦早代数量性状遗传规律,对选配亲本,杂种后代的取舍,加速基因型的稳定有一定的指导意义.本试验对小麦株高、抽穗期及产量性状的遗传趋势进行初步研究,并探讨其在育种上的应用.材料与方法1979~1980年用9个小麦品种配成20个杂交组合.4个母本为不同来源的矮秆品种,即矮变1号(陕西,超矮秆)、奥尔逊矮(津巴  相似文献   

11.
<正> 在小麦高产品种选育中,株高和产量性状是选育的主要目标.近年来,对于株高性状的选育引起了普遍重视,不少育种单位选用矮秆亲本与丰产品种杂交,培育高产矮秆、抗倒伏的品种.但在矮秆选育中,常会出现矮秆与青干、抗病、丰产、早熟等的矛盾;产量性状之间也往往存在着互相联系  相似文献   

12.
矮败小麦及其在矮化育种中的应用   总被引:14,自引:2,他引:12  
矮败小麦是具有矮秆基因标记的显性核不育材料。它接受非矮秆品种的花粉,后代分离的矮秆株为雄性不育,非矮秆株为雄性可育。矮败小麦在轮回选择和矮化育种中有重要价值。  相似文献   

13.
随着矮秆小麦品种的推广,生产中水肥用量的增加,栽培群体密度的加大,导致田间郁热,小麦白粉病在我县的发生与蔓延日趋严重,已成为小麦生产上的一种主要病害.  相似文献   

14.
强筋高产抗病国审小麦新品种郑麦366的选育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郑麦366是河南省农科院小麦研究中心丰优育种室最新育成的优质强筋、高产、抗病、半冬性、矮秆小麦新品种.2005年分别通过国审和河南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并获国家植物新品种权保护,为国家农业科技跨越计划及科技成果转化资金项目核心品种. 2005年中国郑州小麦展示暨交易会上进行优质品种评比,郑麦366综合品质评价居我国新选育强筋小麦品种首位.2007年12月,在由农业部主办的"2007全国小麦品质鉴评会"上,郑麦366综合品质指标在全国优质强筋小麦品种的品质评比中名列前茅并进入现场鉴评阶段,获得优质强筋面包类品种第2名,面条类品种第5名.被农业部推荐为全国50个小麦主导品种之一.  相似文献   

15.
四川盆地多熟制小麦高产品种选育的一些体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多熟制的发展要求小麦迟播,稻、稻、麦连作,则要求小麦在11月中旬播种,插种绿肥则要求在12月中、下旬播种或移植。小麦间套绿肥、早玉米,播期限制虽不十分严格,但要求小麦矮秆。丘陵棉区小麦套种棉花也需要矮秆小麦品种。 在收获期方面,成都平原稻、稻、麦连作,水稻需要在5月上、中旬栽插,才能保  相似文献   

16.
利用分子标记检测矮秆基因在我国主要麦区的分布,有助于提高小麦产量和改良株高。本研究利用小麦矮秆基因Rht-B1b、Rht-D1b的4对特异性分子标记,BF与MR1、BF与WR1、DF与MR2、DF2与WR2,以及微卫星Xgwm261标记对我国小麦主产区小麦主栽品种中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的分布情况进行了分子标记鉴定。结果表明:1)在鉴定的129个品种中,58份含有Rht-B1b基因,占45.0%;24份含有Rht-D1b基因,占18.6%;73份含有Rht8基因,占56.6%;35份品种含有2个矮秆基因Rht-B1b和Rht8,占27.1%;16份品种含有Rht-D1b和Rht8基因,占12.4%。本研究未检测到同时含有Rht-B1b、Rht-D1b和Rht8这3个矮秆基因的品种,以及同时含有Rht-B1b和Rht-D1b的品种;2)3个矮秆基因Rht-B1b、Rht-D1b和Rht8在各个生态区育成品种中的分布频率也不同。矮秆基因Rht-B1b和Rht8在黄淮冬麦区的分布频率较高,分别为55.4%和71.1%;Rht-D1b基因在西南冬麦区的分布频率较高,为37.5%;矮秆基因Rht8在不同的麦区都有广泛的分布,在不同的生态区具有广泛的适应性。  相似文献   

17.
<正> 近几年来,我区小麦生产由于推广矮秆品种和肥、水条件及种植密度的提高,小麦纹枯病明显上升。危害逐年严重。仅1990年金区发病面积达150.15万亩,占种植面积的34.92%,一般田块病株率30~40%,严重田块80%以上,白穗率35.4%,损失小麦计1450.7万公斤,已经成为小麦生产上一种突出病害。  相似文献   

18.
由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选育的集高产早熟矮秆优质为一体的小麦新品种皖北96932在我省淮北地区示范成功,据蒙城、阜南、宿县、淮南等地示范种植,亩产在450~500千克,且品质达到优质馒头小麦标准.目前,我省小麦生产已进入中高产水平,总量增加,丰年有余.小麦品种、品质结构性矛盾突出,普通品种、大路货多,优质小麦相对不足.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日益提高和经济的发展,优质小麦需求将会进一步扩大.针对这一现状,安徽省农科院作物所及时调整科研方向,把选育适合我省生态条件和消费水平的中筋小麦作为科研工作的主攻方向,培育出了高产早熟矮秆优质中筋小麦新品种皖北96932.  相似文献   

19.
烟辐188系烟台农科院采用有性杂交加Y诱变的中矮秆、大穗、优质、超高产的小麦品种.近几年来,该品种在邳州市开始引进、试验、示范、推广.目前该品种已成为邳州市小麦生产的主导品种之一.为了进一步优化其超高产栽培技术,我们通过配置不同群体起点,为推广该品种提供理论和实践依据.  相似文献   

20.
利用赤霉酸敏感性测定和系谱追踪方法,对河北省历年来培育的主要冬小麦品种的矮秆基因进行了鉴定分析。结果表明:70.8%的品种的矮秆基因来自农林10号;22.2%的品种的矮源为赤小麦;6.9%的品种的矮源为郑引1号。52.4%的河北省定名品种的矮秆基因来自赤小麦。部分品种的矮源还不清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