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法律小常识     
《水禽世界》2007,(5):61-61
1.如果你想借钱给别人,就一定要留有借据。正规的借据包括以下内容:借款数额,借款用途、借款利率、还款时间、保证人或见证人。并且双方签字画押,这样才能免去日后可能出现的麻烦。[第一段]  相似文献   

2.
国际了望     
《农村养殖技术》2008,(18):39-39
张某做饲料生意,因资金短缺,于2001年6月20日,通过王某介绍并担保向李某借款5万元,双方约定月利率为15%,还款期限为2002年6月20日。同日由张某出具了借据一份给李某,王某在借据上签名担保。当时在场人还有胡某和庄某。2002年5月20日,李某因借据丢失,遂与张某协商,自愿放弃部分利息,将月利率减为9%,并由张某重新出具借条1份给李某,同时李某出具了一份证明,证明2001年6月20日张某出具的借据作废。  相似文献   

3.
教您几招     
《农村养殖技术》2006,(20):56-56
李芍与他人进行赌博,开场失利,便找张某借款1000元继续参赌,且立下借据。后经张某多次追索,李芍拒绝归还,理由是:“赌场借钱,概不认帐,况且钱又输了。”张某遂持李芍所立借据,向法院起诉,要求李芍清偿借款,并承担利息。法院判决驳回张某的诉讼请求,并作出民事决定,对张某罚款200元,对李芍罚款500元,收缴其赌资1000元。问:凭借据起诉为何受处罚?答:我国《民法通则》规定:“合法的借贷关系受法律保护。”最高人民法院1991年所作的《关于人民法院审理借贷案件的若干意见》中规定,出借人明知借款人是为了赌博、走私等非法活动而借款的,其借贷关…  相似文献   

4.
当企业返还借款时.通常会向对方收回自己出具的借条并将之销毁。但你听说过已经撕毁的借据会重新亮相、死而复生吗?甚至被法官采信吗?笔者作为法官在审判实践中碰到过此类案件,新问题的出现应引起人们的警惕!  相似文献   

5.
本试验旨在阐明C5a-C5aR轴在鸭疫里氏杆菌(Riemerella anatipestifer)感染致雏鸭肝损伤中的作用。将保存的鸭疫里氏杆菌复苏培养,同时制备鸭抗凝血,将鸭疫里氏杆菌与鸭抗凝血混匀,分别与抗C5a抗体和抗C5aR抗体孵育后进行全血试验,利用ELISA检测C5a及各炎性因子表达水平;利用鸭疫里氏杆菌感染雏鸭,同时分别用抗C5a抗体和抗C5aR抗体处理进行动物试验,采集主要组织进行病理组织学检查;采集雏鸭外周血和肝组织进行细菌计数;采集外周血分离血清后,进行血清酶活性检测,应用ELISA检测血清C5a及炎性因子水平;采集肝组织,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主要炎性因子mRNA转录水平。结果显示,在全血试验和动物试验中,与R.anatipestifer组相比,R.anatipestifer +anti-C5a组和R.anatipestifer +anti-C5aR组C5a、TNF-α、IL-6和IL-1β表达水平显著降低(P<0.05);阻断C5a-C5aR轴可显著降低鸭疫里氏杆菌感染雏鸭的发病率和死亡率,同时减轻雏鸭心、肝和脾组织损伤;阻断C5a-C5aR轴能显著降低鸭疫里氏杆菌感染雏鸭外周血和肝细菌数及谷丙转氨酶(alanine aminotransferase,ALT)和谷草转氨酶(aspartate aminotransferase,AST)水平;荧光定量PCR检测发现,与R.anatipestifer组相比,R.anatipestifer +anti-C5a和R.anatipestifer +anti-C5aR组C5aRSphk1、FGL2、TNF-αIL-1β mRNA转录水平显著降低(P<0.05)。本研究成功证实C5a-C5aR轴激活有助于鸭疫里氏杆菌感染雏鸭,阻断C5a-C5aR轴可显著减轻雏鸭组织损伤和炎症反应,为进一步研究抗鸭疫里氏杆菌感染药物提供新思路。  相似文献   

6.
我县某养殖场共饲养不同日龄北京填鸭2800余只,其中一栋鸭舍饲养的520余只42日龄鸭发病,来我处就诊。据畜主介绍,鸭已经发病4天,死亡30余只,发病率占全群的5%~6%。经过诊断,认定为鸭瘟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并及时对症治疗。用药3天后死亡明显减少,用药5天后不再死亡,病鸭逐渐恢复正常。  相似文献   

7.
盐是维持鸭正常生理活动的重要物质。然而鸭食用了含盐过多的饲料也会引起中毒。鸭每千克体重摄入3.5~4.5克食盐时,即可引起中毒,重症鸭会死亡。  相似文献   

8.
作者根据生长激素基因5’-UTR和3’-UTR的序列设计5对引物,用PCR-SSCP的方法对北京鸭、西湖野鸭、樱桃谷鸭、金定鸭、山麻鸭、荆江鸭、绍兴鸭、缙云麻鸭等8个品种共436个样本进行了单核苷酸多态性分析,并在第1对引物中检测到了多态性。对2种类型的片段纯化测序,结果发现在5’-UTR第230位和244位碱基发生了突变,分别由C突变为G、由C突变为A。但只在金定鸭、荆江鸭、绍兴鸭中发现多态,统计分析结果显示金定鸭的AB基因型频率显著高于荆江鸭和绍兴鸭,且金定鸭A等位基因的频率也显著高于荆江鸭和绍兴鸭。  相似文献   

9.
本文是高邮鸭在辽宁省海城市一处养鸭场的养殖实践,蛋鸭常年饲养在保温大棚内,没有运场,没有洗浴池(场)。饲养密度为每平米5.5-6只。共有3幢鸭舍,每幢鸭舍饲养3000只,全场共有9000只高邮鸭高产青壳系蛋鸭(“苏邮2号”)。  相似文献   

10.
一、鸭舍选址与建造 鸭舍宜选择在地势高爽,地面平坦而坚实,阳光充足,距街市、住宅区较远,无污染,无噪音且靠近河、湖滨或较大池塘的地方建造。鸭舍要坐北朝南,按每平方米饲养6~8只,每间鸭舍饲养300只来确定鸭舍的大小,建成长45米、宽8米、北墙高2米、南檐高22米、顶高4~5米的鸭舍。鸭舍顶部后坡长,顶设通气窗,留足窗户,保证冬季易保温,夏季能防暑。鸭舍前建一个运动场,其地面要平坦而坚实,地势向水面一方倾斜,坡度以20°~30°为宜,运动场应是鸭舍的15~2倍。运动场内按每100只鸭设置一个食槽和一个水槽。运动场接…  相似文献   

11.
养鸭过程中常见疾病有30多种,常见鸭病大约在10多种,临床上发病最多就5~6种,如鸭流感、雏鸭肝炎、鸭瘟、巴氏杆菌、大肠杆菌和里默氏杆菌等。  相似文献   

12.
<正>一夜之间33头猪丢失晚上9点左右,养猪八九年的老郑到养猪场巡查一遍,确保没事后,回到两三百米外的家中休息。"看管的狗就拴在门口,没有什么异常。"老郑说。早晨7点30分,按照往常的规律,老郑准备到养猪场喂猪,靠近时他发现养猪场门口的狗不见了,拴狗的铁链  相似文献   

13.
枣庄市首届十大杰出青年农民、枣庄市新长征突击手、枣庄市优秀科技示范户,郑昌喜获得的一个个荣誉证书放满了一抽屉,而老郑助人为乐的满腔热情感动着我们每个人。老郑名叫郑昌喜,今年刚过41岁,他的火樱桃示范基地位于山东省枣庄市山亭区水泉镇郑庄村。但种植大棚樱桃已经有11年了,技术上没的说,因此,邻居都亲切地称他老郑。1997年就开始种植樱  相似文献   

14.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几乎所有的养鸭专业户都会遇到,死亡率5%~70%,甚至高达95%以上,耐过的鸭生长迟缓,增重减慢,饲料报酬低,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5.
鸭病毒性肝炎是由鸭肝炎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病,可引起雏鸭高度致死和高速传播,该病主要经消化道、呼吸道、生殖道和接触传染。各季均可发生,多于冬春季节发病。5周龄以内的雏鸭是感染群,而2周龄内雏鸭最易感,潜伏期24、48小时。  相似文献   

16.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杆菌病,是由鸭疫里默氏杆菌引起的一种以侵害2~5周龄幼鸭为主的败血性传染病,常造成雏鸭短期内大批发病和死亡,生长发育严重受阻,相对继发感染和混合感染比较多,易与大肠杆菌混合感染,投药效果不太理想,给养鸭户带来较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7.
鸭传染性浆膜炎是鸭的常见病、多发病之一,是由鸭疫里氏杆菌引起的主要侵害雏鸭的一种接触性传染病,几乎所有的养鸭专业户都会遇到,死亡率5%~70%,甚至高达95%以上,耐过的鸭生长迟缓,增重减慢,饲料报酬低,给养殖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  相似文献   

18.
血清5型鸭疫里氏杆菌在我国的发现及其病原特性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1994年1月至2000年10月,从全国2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5-90日龄患典型鸭疫里氏杆菌病的种鸭和商品鸭中分离到89株血清5型鸭疫里氏杆菌。对其病原学特性研究结果表明,血清5型鸭疫里氏杆菌病在我国鸭群感染范围极广;分离菌株对雏鸭具有很强的致病性,对小白鼠无致病性;各地分离菌株表现出一致的形态特征和非常相似的生理生化特性;各地分离力株耐药谱很广,但对头孢类药物和利福平高度敏感。用分离菌株制备的灭活疫苗免疫雏鸭具有很好的免疫原性。  相似文献   

19.
李静 《水禽世界》2014,(3):48-48
1育成鸭的特点 蛋用鸭自5周龄起至16周龄,称为育成鸭。通常叫做青年鸭阶段。育成鸭生长发育迅速,活动能力很强,会吃会睡,食性广,需要给予较丰富的营养物质:神经敏感,合群性很强,可塑性较大,适于调教和培养良好的生活规律。  相似文献   

20.
鸭传染性浆膜炎又称鸭疫里默氏菌病或鸭疫巴氏杆菌病,是侵害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该病主要危害2—8周龄雏鸭,尤以2~5周龄的雏鸭最易感。其特征是引起雏鸭发生纤维素性肝周炎、心包炎、气囊炎及脑膜炎等病变,可引起雏鸭大批发病和死亡。由于发病原因不同死亡率差异较大,一般死亡率在10%~90%,是养鸭危害较大的传染病。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