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陕西省咸阳市杨陵区有个在西北享有盛名的锣鼓生产专业村——杨村乡上川口村,该村地处杨陵城区东部3千米处。现有310户,1304口人,人均耕地仅0.7亩。2005年全村农民人均纯收入3820元。  相似文献   

2.
主要阐述了杨陵区畜牧业发展现状,分析了杨陵区畜牧业在近几年的发展中所取得的成效,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畜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3.
农户经营模式是指农户家庭所经营的各种产业组合,其指标是指权衡农户与经营模式关系的一系列数据,主要包括"产业与农户之比"和"农户与模式之比".它从中观角度反映了农户与产业的关系,即农户家庭从事或经营产业以及收入来源的状况.杨陵区地处关中平原中部,农业与农村经济发展在陕西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尤其是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在此建立后,它更成为陕西乃至全国瞩目的焦点.因此,本研究以杨陵区1990年和2002年的农户经营模式为典例,对关中地区农户经营模式在这一时段的发展及变迁规律加以探讨,并对其原因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4.
对杨陵区秸秆生物反应堆试验示范点基本情况及其效益进行阐述,分析了该项技术在推广应用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对策,以确保杨陵区秸秆生物反应堆技术健康、有序、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民俗总是特定土壤孕育出的独特花朵。庆阳民俗文化的特色与庆阳特殊的历史、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一些发展对策,认识、挖掘庆阳民俗文化。开发以香包为支柱的庆阳民俗文化产业,必将有力促进本地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测土配方施肥的概念,对目前施肥中存在的误区进行分析,针对杨陵区大棚土壤养分状况,提出科学施肥建议,以期指导杨陵区温室蔬菜生产中科学施肥。  相似文献   

7.
乡村旅游产业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重要驱动力,探索乡村旅游与文化的融合发展有着重要意义。近年来新疆禾木村依托图瓦文化等民俗文化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同时也在旅游产品业态、营销效果、文化传承等方面存在问题,据此提出通过积极开发特色旅游产品、精准营销、提升文旅融合机制等途径促进当地乡村旅游产业发展,进而全面助力乡村振兴。  相似文献   

8.
张洁 《安徽农业科学》2015,(6):206-207,232
以长白岛为例,通过对长白岛民俗文化的现状分析,发现其存在的问题,由此提出保护和发展长白岛民俗文化的建议和措施,希望对长白岛的文化、经济、旅游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民俗文化作为重要的人类文明,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广泛地存在,大大丰富了文化的组成。不同的民俗文化有着不同的魅力,有着相应的特色,探究不同文化不同地域背景下的民俗文化有着重要的意义。中国作为有着几千年历史文明的东方古国,文化历史悠久,博大精深,广阔的地域上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的存在。法国作为西方文化的代表性国家,同样有着丰富的民俗文化。探究中法民俗文化,对于中法民俗文化进行比较分析,对于中法之间的文化民俗的了解以及对于中法文化的融合有着一定的促进意义,本文将结合具体的中法文化民俗实际,探究中法民俗文化的异同。  相似文献   

10.
食用菌产业是濮阳市的一项特色产业,在产业发展中存在着产品质量差、产品附加值低、批发市场建设跟不上产业发展步伐等问题,这些问题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濮阳市食用菌产业的快速健康发展。本文在分析濮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概况和存在问题的基础上,有针对性地提出可行性发展建议,以期对濮阳市食用菌产业发展具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1.
潍坊市预制菜产业发展已形成一定规模,在全国占有重要地位。本文通过研究分析潍坊市预制菜产业发展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推动预制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以期为促进当地预制菜产业发展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升杨陵区小麦综合生产能力,准确掌握不同小麦品种在杨陵区气候条件下的特征特性,筛选出适合杨陵区种植的高产、稳产、优质、抗逆性强、增产潜力大的小麦品种,同时为小麦高产创建选用良种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采用随机排列法,对小麦品种进行了试验示范比较分析。结果表明,相同播期、播量、肥力及管理条件下,小偃22、西农509、九麦2号在杨陵区表现较好,建议可在杨陵区推广种植。  相似文献   

13.
民俗文化是各民族人民智慧的流传,是现代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组成部分,是推动中华文明不断进步和发展的源泉力量。本文以陕西省民俗文化为研究立足点,选择具有代表性的陕西农村广播的民俗文化为案例研究对象,通过调研和分析陕西农村广播的民俗文化现状和传播效果,发现其在传播和推广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有针对性地提出具体推广策略,从而为陕西省农村广播民俗文化的市场推广提供一些可行性建议,促进陕西省民俗文化的整体发展。  相似文献   

14.
设施蔬菜产业在我县经历了20年的发展已初具规模,在生产上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笔者在长期的工作实践中通过对设施蔬菜的现状进行调查,总结成功经验,研究存在问题,探讨发展对策。  相似文献   

15.
四川省是我国野生食用菌品种和数量较为丰富的地区之一.经过半个世纪的发展,传统产业已具有一定的规模和市场,形成了较强的食用菌开发技术能力和条件,为产业的升级和发展提供了良好的基础.松茸资源的保护管理和产业发展虽然已取得一定的成绩和经验,但与其它物种的保护和产业发展相比,还存在一定的差距.因此,要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科技创新为手段,以做大做强为目标,正确处理资源保护与开发、环境保护与产业发展的关系,促进产业可持续发展.通过资源保护、质量安全、市场体系、科技研发等支撑体系的加强与完善,促进优化产业布局,加快野生食用菌产业增长方式的转变,推动野生食用菌产业提质增效.  相似文献   

16.
民俗文化旅游是整合当地民俗习性以及地方特色及文化综合形成的一种旅游资源,其自身具有其它地区无法模仿和替代的特点,有着极为广泛的发展空间及挖掘整理的意义,由于我国民俗文化旅游还在发展的初级阶段,所以发展过程中有诸多问题。本文从平凉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现状出发,深入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平凉市民俗文化旅游开发的对策建议,对实现当地民俗文化旅游开放开发提供依据,也为我国其它地区民俗文化旅游的发展提供积极的参考。  相似文献   

17.
本文剖析了河南省新乡市封丘县金银花产业发展现状,总结了已取得的成绩,指出当前封丘县金银花生产上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一些促进金银花产业高质量发展的建议,为稳定和发展好封丘县金银花产业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8.
目前,我国林业产业面临着一定的发展机遇,中央制定了一系列有利于林业产业发展的政策,经济全球化的发展局势也在一定程度上加速我国林产品贸易的发展,生物经济已然成为当今社会经济增长点之一,但也要清醒的意识到,我国的林业产业发展仍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和挑战。  相似文献   

19.
花卉业在榆中县已形成了一定规模,但发展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分析了榆中花卉产业发展的现状及花卉业发展优势,提出进一步发展榆中花卉业的思路。  相似文献   

20.
乡村要振兴,文化是关键。基于此,本文从乡村民俗文化发展现状入手,探究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迎来的新机遇和新挑战。当前,乡村民俗文化发展面临着开发混乱、失真失质,文化断层、传承受阻,保障不力、经费不足等问题。对此,可通过突出特色、开发产业,重视培养传承人,加强政策倾斜与资金扶持等路径来实现农村传统民俗文化的传承与创新。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