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黑麦染色体的ASG法G-带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相似文献   

2.
十多年来,德国的Schlegel和Melz等人从进行黑麦改麦改良的目的出发,致力于将小麦染色体转入黑麦的工作,已获得具有10个小麦细胞质的黑麦-小麦附加系,8个具有黑麦胞质的黑麦—小麦附加系。这些附加系在形态上与黑麦基本相似,其生活力因胞质的不同;具有小麦胞质的附加系生活力弱,分蘖少,结实性差;具有黑麦胞质的附加系生活力、分蘖性基本正常,结实性亦较好。在小麦染色体的传递性方面。两种胞质的附加系都表  相似文献   

3.
十多年来,德国的Schleyel和Melz等人从进行黑麦改良的目的出发,致力于将小麦染色体转入黑麦的工作,已获得具有10个小麦胞质的黑麦-小麦附加系,8个具有黑麦胞质的黑麦-小麦附加系。这些附加系在形态上与黑麦基本相似,其生活力因胞质的不同:具有小麦胞质的附加系生活力弱,分蘖少,结实性差;具有黑麦胞质的附加系生活力、分蘖性基本正常,结实性亦较好。在小麦染色体的传递性方面,两种胞质的附加系都表现低频率。利用获得的附加系,定位了3个小麦基因:控制叶茎部紫色性状的基因Ra2和Ra3分别位于4B和6B上;控制过氧化氢酶的Catl位点位于4BL上;对Ph1基因在黑麦传递背景下的表达进行了研究,Ph1对黑麦染色体的配对具有抑制作用。另外,采用辐射手段进行了染色体的易位研究,将6BL易位到黑麦染色体组上,此项工作是在二倍体水平上进行染色体工程操作的一个新探索。  相似文献   

4.
丁海燕  訾晓雪 《麦类作物学报》2016,36(12):1629-1634
为探索一套适合本科生在有限的课堂时间内操作并且效果良好可用于后续的分带、原位杂交方面研究的减数分裂染色体标本制作技术,使用卡宝品红、醋酸洋红对黑麦花药材料进行染色,采用叔丁醇脱水揭片法和冰冻揭片法对制作好的临时装片进行揭片,明确不同染色方法及不同揭片方法对标本制作效果的影响。结果表明,卡宝品红染色制得的标本颜色饱满鲜艳,适合本科实验教学使用;醋酸洋红染色获得的标本颜色浅红,更适合原位杂交等研究使用。叔丁醇脱水揭片法在脱水过程中花粉材料易与载玻片分离,材料易丢失;低温冷冻揭片法保证材料完好,操作简单。使用卡宝品红染色与冷冻揭片法制得的减数分裂各个时期的永久标本,染色体图像清晰,分裂相动态连续,可用于实验教学,也可用于原位杂交等方面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6.
新疆杂草黑麦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了对新疆杂草黑麦的种质鉴定、起源分析、良种培育和遗传多样性研究提供依据,采用常规压片法制片结合显微摄影技术,分析了3个新疆杂草黑麦居群和1个栽培黑麦品种的核型并比较他们的异同点.结果表明,四种黑麦材料的染色体均为二倍体,染色体数目为14,不同材料之间染色体形态具有丰富的多态性.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4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2m+ 2sm,除第7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70%,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14的核型公式为2n=2x=14=8m+ 6sm(2sat),除第5、6、7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其第7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88%,核型类型为2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新疆杂草黑麦居群89R60的核型公式为2n=2x=14=14m(2sat),其全部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第3对染色体具有随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0.47%,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栽培黑麦材料H36的染色体核型公式为2n=2x=14=10m+ 4sm,除第5、6对为近中着丝粒染色体外,其余染色体均为中间着丝粒染色体,核型不对称系数为61.20%,核型类型为1A型,属于基本对称型.  相似文献   

7.
NaCl胁迫对黑麦根尖细胞染色体行为的影响   总被引:5,自引:2,他引:5       下载免费PDF全文
黑麦是一种耐盐、抗寒、抗旱性强的作物,其根系比小麦发达,是改良小走抗性的重要外源基因供体,为了丰富小麦遗传变异,挖掘黑走在小麦遣传改良中的利用潜力,本实验采用不同浓度的NaCl溶液,用两类不同方法对黑走分别处理24h和48h(共四种处理)。观察其根尖分生组织细胞的染色体行为。结果表明,经NaCl胁迫后的根尖细胞染色体行为产生异常(处理24h,引起染色体畸变的盐浓度范围≥0.15mol/L;处理48h,盐浓度范圈是≥0.10mol/L),且随着NaCl溶液浓度的升高染色体异常行为不断增多,二者呈极显著正相关。其异常行为类型有微钕、多按(2~3按)、小细胞按(细胞按高度浓缩)、染色体粘连、断裂、染色体桥、染色体落后、染色体多极分布扣不均等分离,四种处理作以比较,发现萌发后根长0.5~1cm再进行盐处理48h,染色体受到的影响最大,染色体畸变率量高。  相似文献   

8.
9.
为了对小麦-黑麦1染色体易位系进行一般性鉴别和特殊性分析,分离单克隆抗体,分别用于识别在1B染色体编码的Mr4000γ-黑麦碱和醇溶蛋白。用2-丙醇水溶液对面粉,粗粉或半籽粒进行提取。并直接进行疗养免疫吸附法分析,分析表明,当1RS与1A1,B和1D发生易位是,mAb808/10表现出阳性反应,而非易位小麦反应很弱。  相似文献   

10.
黑麦6R染色体特异性PCR标记的建立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为了筛选黑麦染色体组特异性分子标记,以荆州黑麦、秦岭黑麦、森林黑麦、非洲黑麦、普通小麦中国春、R25、R111和MY11为材料,用A~M组142个10碱基随机引物进行RAPD扩增.发现引物M04可以在所有黑麦中扩出一条长1 143 bp(经测序)的特异片段OPM041143,而供试小麦材料均未扩出该片段.根据OPM041143设计特异引物M4-F和M4-R.利用M4-F和M4-R对含黑麦染色体的材料和小麦族其它物种进行扩增,结果表明,只有含黑麦染色体的材料均可以扩出一条分子量为1 082 bp的DNA带,命名为PSCM1082.进而利用一套中国春-Imperial黑麦二体附加系和几个小麦-黑麦染色体6R衍生系进行扩增,发现仅含6R染色体的材料能扩增出PSCM1082,这说明PSCM1082是黑麦6R染色体所特有.黑麦6R染色体特异PCR标记PSCM1082的发现,对于快速跟踪检测导入小麦中的6R染色体具有实用价值,可以应用于小麦育种工作中.  相似文献   

11.
黑麦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位点的MSAP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为了获得黑麦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水平、模式及位点等表观遗传信息,采用EcoR Ⅰ和Hpa Ⅱ / Msp Ⅰ双酶切建立适合于黑麦基因组的"甲基化敏感扩增多态性"(Methylation sensitive amplification polymorphism,MSAP)分析体系,在全基因组水平检测黑麦DNA甲基化修饰位点.以12对MSAP引物进行选择性扩增,共检测到甲基化修饰位点226个,"CCGG/GGCC"位点甲基化修饰比例为51.72%.对部分黑麦基因组甲基化修饰位点进行回收,最终分离了22条存在甲基化修饰的基因组DNA序列.BLAST比对分析结果表明,黑麦基因组中包括转座子序列、散在重复序列以及单拷贝蛋白质编码序列在内的多种类型DNA序列中均存在DNA甲基化修饰现象.同时发现,在甲基化检出序列中都存在明显的"CpG"二核苷酸成簇富集现象,这些区域分布与MSAP分析结果相一致.在此基础上,对应用MSAP技术分离黑麦基因组DNA甲基化修饰位点的有效性以及黑麦基因组序列中DNA甲基化修饰潜在位点分布特征和生物意义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2.
黑麦在小麦改良中的应用研究进展   总被引:21,自引:4,他引:21  
黑麦属(Secale cereale)是小麦的近缘植物,是改良小麦抗病性、品质和产量等性状的重要外源基因供体,通过染色体工程方法结合常规育种可以将黑麦基因导入小麦,丰富小麦的遗传变异。为了了解目前黑麦在小麦育种中应用的现状,总结论述了黑麦基因向小麦转移的不同方式、黑麦遗传物质的鉴定方法,并对黑麦在小麦育种中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以期促进黑麦有益基因向小麦的转移,进一步扩大黑麦优良基因在小麦育种和生产中的利用价值。  相似文献   

13.
利用普通小麦品种绵阳11作母本,抗病的威宁黑麦(Sceale cereale L.)作父本,在其杂交和回交后代中分别鉴定出一个1R和5R单体附加系。为获得新的1BL·1RS初级易位系以及小麦-黑麦5R染色体易位,采用基因组原位杂交和荧光原位杂交相结合的方法,对1R和5R单体附加系的自交后代进行了鉴定。在1R单体附加系的后代中,筛选到一个纯合1R(1B)染色体代换系和一个新的纯合1BL·1RS初级易位系。该1R(1B)代换系表现出比小麦亲本较差的农艺性状;新1BL·1RS初级易位系表现出比其小麦亲本更好的农艺性状以及条锈病和白粉病抗性,而且穗粒数显著增加,是高产抗病小麦育种的新资源。在5R单体附加系的后代中,筛选出一个涉及3BS染色体片段与5RL的易位,发生易位的植株占分析植株总数的1.89%。5R染色体单体附加极其不稳定,在一个世代交替中完整的5R染色体传递率仅有28.3%。除自身的不稳定外,5R染色体单体附加同时导致小麦染色体7B、3B和4D的断裂和丢失,总变异频率达到15.09%;尤其对7B染色体影响较大,含7B染色体变异的植株占分析植株总数的11.32%。5R染色体单体附加诱导的小麦和黑麦染色体的高度不稳定现象值得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14.
四川大树茶染色体核型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梁国鲁  李晓林 《茶叶科学》1993,13(2):121-126
对四川大树茶5种17类型的染色体核型进行了观察。结果表明:大理茶(Camellis taliensisMeleh)。为20=30=20m+10sm,南川茶(C.nanchuanica Chang et Xiong)、秃房茶(C.gymnogyna Chang)、普洱茶[C.assamica(Mast.)Chang]和茶(C.sinensis Ktze)均为20=30=20m+8sm+2st,两类核型属“2A”类型。染色体结构变异在茶叶植物的物种形成方面起着重要作用。文中对茶组的分类学处理及原产中心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15.
以从三交组合10-A/88-1643/川育12号后代中选育67个重组系及其亲本和品种棉阳26号为供试材料,考察了最高小穗数、平均小穗数、平均单穗粒数、千粒重和平均单穗粒重等5个产量性状,进行了主成分分析和遗传聚类分析。供试材料中,10-A是导入黑麦异源基因创制的小麦新品系。结果表明,重组系各产量性状的变异程度和范围均较大,有大粒型、多粒型、穗重型和多小穗类型等优良品系。对产量贡献由大到小的主成分依  相似文献   

16.
A standard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was modified for use with samples of 2–3 cereal seeds. Starch was extracted by soaking the seeds overnight in dilute ammonia solution, grinding in NaCl solution in a microfuge tube with an appropriate pestle and decanting the starch slurry. The starch was then washed successively in acetic acid, ethanol and acetone. The amylose content was determined by dispersing 5·0 mg of the starch in ethanol, adding NaOH solution, heating until a clear gel was formed, diluting, neutralising with citric acid, staining with iodine and reading in a spectrophotometer at 620 nm. The method provided a very strong correlation with a standard method for much larger samples. The 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was determined for 1083 accessions of Triticum monococcum (einkorn), T. turgidum (emmer), T. tauschii and Secale cereale (rye). The 10 extreme accessions of each species were re-analysed a further three times and the two most extreme individual lines were selected for genetic studies. Apparent amylose content of T. monococcum ranged from 15 to 28%; that of T. turgidum, 19–31%; T. tauschii, 21–34%; and rye 12–28%. These ranges are considered sufficiently broad to allow amylose content to be further diversified through breeding.  相似文献   

17.
国外陆地棉高强纤维种质有关经济性状相关分析   总被引:8,自引:2,他引:6  
本研究分析了国外高强纤维种质的若干经济性状的相关特征,表明纤维强度与长度存在较大的正向偏相关(r偏=0.181),麦克隆值与纤维长度呈显著负向偏相关(r偏=(-0.344**);因此选择长、强、细纤维在实践上是可行的。但是纤维比强度与衣分存在显著负向偏相关=-0.287**),麦克隆值与衣分存在较大的正向偏相关(r偏=0.203);因此,在以高强纤维为目标的特用优质棉种中,采用高衣分选择模式须持谨慎态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