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0 毫秒
1.
荔枝定向去核剥壳机设计与试验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基于荔枝的物性特征和柔性去核刀具,设计了一种自动定向、去核、剥壳和分离一体联动的荔枝定向去核剥壳机,在不同的工况条件下考证其去核剥壳后果肉的完整率和果汁损失率,结果表明:在定向对辊直径为72 mm、对辊间隙为2 mm、转速为93 r/min、荔枝纵径比等效直径长为1.3 mm以上时,定向成功率超过90%;在刀管内径为10 mm、果顶余量为2 mm、刀轴转速为12 r/min时,去核成功率为80%;在进料口间距为16 mm、出料口间距为20 mm、剥壳辊倾角为0°、主轴转速为15 r/min时,剥壳成功率为100%,灯笼状果肉的完好率超过80%。  相似文献   

2.
辣椒去核机定向输送机构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介绍了一种辣椒去核机定向装置的设计思路及其结构组成,并建立了三维模型;阐述了其工作原理,即运用一对倾斜且有一定夹角相向对滚的辊杠,辣椒在从上部滑下的过程中较细一端先通过,较粗的部分最后通过,从而完成定向;描述了其定向的运动过程,并对关键部分做了详细的力学分析,包括定向装置在工作过程中辣椒的静力学和运动学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采用这种定向装置可以满足辣椒定向后按确定方向均匀排列在输送带上的要求,适用于机械化生产,提高了工作效率,市场应用前景广阔。  相似文献   

3.
通过对辣椒去核机结构与工作原理的阐述,分析了辣椒去核机的结构特点、设计理念和设计方法,并根据设备结构对其工作原理和工作特点做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中,体现出机构的紧凑性、合理性和科学性。对机构的运动情况做出分析和猜想。首先,针对其结构特点和工作原理,做出其三维模型,并对三维模型进行动态仿真,然后对仿真结果进行多角度与多层次的详细分析,从理论方面对机构的可行性和科学性做了直接的证明。  相似文献   

4.
<正>0引言红枣去核是红枣深加工前的一个重要环节,去核后的红枣既可直接食用又便于存贮、运输。由于长期以来对红枣深加工的重视程度不够,目前红枣去核仍以人工为主。人工去核效率低、卫生状况差而且极容易造成工伤事故。目前,国内已有一些企业对红枣去核机进行了研究并设计了相应的产品。专利ZL 01229251.6提出的半自动红枣去核划皮机,但其需要手工对红枣排队上料和去核,生产效率  相似文献   

5.
全自动大枣输送定向切片机的设计与试验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大枣切片生产中,效率低、厚度不均匀、造碎率大等难题,在分析现有设备的基础上,结合对大枣加工工艺过程的分析研究,设计了一种大枣全自动输送定向切片机,确定了该设备的主要技术参数,并对关键零部件进行了设计计算。同时,通过试验研究分析了切片过程中切片速度与造碎率之间的关系,优化了切片速度等参数,减少了造碎率,进一步修改完善了试验样机。试验结果表明,该设备具有造碎率低、生产效率高等优点,在企业中使用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6.
去核作业是对荔枝进行精深加工的准备工作,但多年来去核后果肉的完整性问题在我国一直没能得到很好地解决,已经成为制约荔枝产品精深加工的瓶颈.为此,在分析去核机理的基础上,进行了以果肉的完整性和去核成功率为指标的手工去核试验.试验中刀具采用了旋转切入、直线切入和直线切入果核后再旋转等3种不同的运动形式.试验表明,刀具旋转切入去核的效果最佳.在此基础上,设计并制作了模拟手工作业的荔枝去核机,对结构不同的3种圆筒形去核刀具在3个转速下进行去核试验表明,刀具结构和旋转速度对果肉的完整性影响显著,但对去核率影响不明显.  相似文献   

7.
荔枝去核机的设计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为了解决荔枝鲜果去核后果肉完整性的问题,设计了荔枝鲜果去核机。阐述了去核机的结构和工作原理,分析并确定了刀轴和去核刀等核心部件的结构参数。试验表明,去核后果肉的完整性良好,刀具的结构型式对去核成功率影响显著。  相似文献   

8.
文中设计一种小型手动式红枣去核装置,该装置主要采用弧形凸轮轴系作为去核构件的导向机构,通过弧形凸轮轴系驱动去核构件进行上下往复直线运动;采用钢珠弹簧定位送料准确,并利用钢珠弹簧带动顶核杆运动,实现枣核分离,主要对关键组件弧形凸轮轴系、去核构件、矩形刀架进行结构设计。装置外壳材料采用工程塑料3D打印,成本低,利于普及。试验表明:该装置操作简单,最低生产率约为2500粒/h,最低去核率达到95%以上,破损率低于3%。  相似文献   

9.
传统的大枣采摘方式多为人工采摘,劳动强度大且采摘效率低。在调查了大枣的生长环境及采摘特性后,研究分析了振动采摘收集机工作原理,设计完成适合大枣采收的振动式大枣采摘收集一体机结构设计。应用Solidorks软件建立大枣采摘收集一体机行走机构、采摘机构、激振机构、收集机构的三维模型,根据各工作机构零部件的相对位置关系,完成振动式大枣采摘收集一体机的整体装配体。  相似文献   

10.
转盘式全自动红枣去核机的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解决目前红枣人工去核过程中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卫生条件差、安全隐患多以及加工的产品质量难以控制等问题,设计了一种多工位转盘式全自动红枣去核机。该装置采用电动机输出的动力经减速器减速后带动两个弧面分度凸轮机构同时进行间歇转位运动和提升运动,使转盘的转位及滑板的上下运动相配合,加上新型扶正去核杆的使用,一次性完成红枣的扶正、定位、去核三道工序,完成红枣的去核任务。同时,对全自动红枣去核机的整机结构在Pro/E软件中进行三维实体建模,并且设计加工出了试验装置。结果证明,该装置各部件组装合理,去核效果理想,可以进行后续的物理样机制作。  相似文献   

11.
槟榔的去核切片是食用槟榔的主要加工工序,由于槟榔的果肉纤维与槟榔核结合精密,很难分离,使得此工序变得十分难操作。目前,国内对槟榔的去核切片加工主要还是依靠手工,不仅加工效率低、费时费力,而且造成果肉的切片十分不均匀,还会造成一定程度的原料浪费。为此,设计了转筒式的槟榔去核并对果肉进行均匀切片的加工机械,解决了食用槟榔的加工问题。同时,重点分析了其工作原理,进行了重要部件的设计。由此将有效地解决食用槟榔的加工难问题,提高我国槟榔产区的经济收入,促进我国槟榔产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2.
为了利用机器视觉技术对哈密大枣进行全表面分级检测,设计了适合哈密大枣的滚子式翻转传输装置.介绍了装置的工作原理,并对翻转传输装置的关键部件参数进行计算,得到了可靠的翻转传输装置模型;同时分析了哈密大枣在滚子上的运动以及受力情况.  相似文献   

13.
简要介绍了辣椒去核机的结构及其工作原理,并着重介绍了冲核凸轮装置。根据凸轮机构之间的协调运动关系,确定杆件的参数范围,运用反转法推导出凸轮轮廓曲线理论方程。运用MatLab软件编写出凸轮轮廓生成器程序,并给出凸轮轮廓线以及轮廓线上各点的坐标值。通过对凸轮轮廓线的设计,完成了辣椒去核机冲核装置重要零部件的设计,并编写参数化的凸轮轮廓线生成程序,为后序结构优化设计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4.
为缩短大枣的干燥时间及相应干燥成本,利用中国西北部地区充沛的太阳能资源,设计了槽式太阳能与常规能源相结合作为热源的大枣组合干燥装置。结合大枣的干燥特性,确定了干燥装置的总体结构设计方案,完成了集热、干燥等关键部件设计选型,并对核心部件真空干燥箱进行了改进,使其具有热风、真空两用功能;同时,利用该装置进行了大枣片干燥试验。试验结果表明,应用太阳能组合干燥装置达到了设计目标,缩短了干燥时间,大大降低了能耗,干燥质量明显提高。  相似文献   

15.
为实现桑园内氮、磷、钾和有机肥按需均衡施肥,保障桑叶产量、质量,减小肥料不合理使用造成的面源污染,设计了一种能够变比配肥和定向撒肥的桑园自走式变比配肥定向撒肥机。根据桑园农艺要求设计的整机长为1450mm、宽为655mm、高为1141mm,并对履带行走系统、变比配肥掺混机构进行设计。通过离散元法对变比配肥掺混过程和撒肥盘撒肥效果进行仿真分析,发现槽轮转速在20~80r/min范围内,配肥偏离度标准差低于0.4,掺混均匀性较好;抛撒肥料时,曲线形叶片撒肥盘肥料分布呈对称形状,撒肥效果较好。通过正交试验优化设计定向撒肥板长度为450mm、高度为80mm、折弯角为100°。通过响应面法分析因素对撒肥分布变异系数的影响,主次顺序为:撒肥盘转速、碰撞掺混腔收料口与撒肥盘中心距离、整机作业速度,并确定较优工作参数:撒肥盘转速为290.1r/min、碰撞掺混腔收料口与撒肥盘中心距离为88.2mm、整机作业速度范围为0.5~0.7m/s。通过田间试验验证,桑园自走式变比配肥定向撒肥机工作时撒肥分布变异系数低于40%,试验表明自走式桑园变比配肥定向撒肥一体机田间工作时具有较高的可靠性。  相似文献   

16.
以茄科蔬菜穴盘苗为作业对象,开展了多株蔬菜同步自动嫁接技术及关键机构研究。提出了基于劈接法的茄科蔬菜六株同步自动嫁接机的整机结构方案,该机可连续实现穴盘苗自动进给、砧穗木的切削与插接、嫁接夹的定向排序与持送上夹等功能。重点设计了嫁接机的砧木平切机构、砧木劈切机构、穗木推切机构、砧木与穗木插接机构、振动排序供夹装置及持送上夹机构等关键机构,确定了各机构的主要结构参数。以辣椒苗为嫁接对象,开展了六株同步嫁接机切削质量正交试验,试验结果表明,提高对苗株的夹持精度和切削速度及较小的茎秆纤维硬度有利于提高切削质量。当切削速度为1.5 m/s时,嫁接期辣椒苗样机性能验证试验结果表明,砧穗木切削合格率98.6%、嫁接合格率97.1%、嫁接成活率96.2%、嫁接效率720株/h,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7.
小白杏去核加工是杏子精深加工的重要一环。目前中国小白杏的去核方法主要靠人工进行鲜杏去核,生产效率低,且去核过程中的果肉和果汁的损失率较高。鉴于此状况,本文介绍了一种以气泵为动力的机构,通过气力伸缩气缸带动冲核机构往复运动。设计的冲核机构中的冲杆长度为156 mm,冲头直径为7.4 mm,冲杆末端的翅片长径为50 mm,通过对去核机构的试验,验证该去核机构的果肉和果汁的损失率约为2.458%,低于5%,运行可靠。  相似文献   

18.
在分析药品装盒机包装工艺和使用要求的基础上,确定了一种药品自动装盒机的总体设计方案;根据药品装盒机的动作要求,选用气缸来实现其自动控制的目标,根据药板自动装盒机的工艺路线制定了合理的总体方案,完成了料仓机构、送料机构、开盒机构、装盒机构、封盒机构,并进行了部分关键机构的有限元分析。在传送过程中选用了槽轮机构,实现了传送机构的间歇运动,从而顺利完成开盒、封盒、送料过程。在此基础上,对各个机构的相关尺寸进行了详细的设计。  相似文献   

19.
林必忠  江升 《福建农机》2019,(1):21-23,42
针对烧丸手工作坊式生产工艺进行革新,提出以\"自动化生产\"为宗旨的新工艺,介绍采用基于PLC为电气控制系统核心的回转式自动烧丸机,阐述了其生产工艺流程、工作原理及结构特点。该设备通过PLC控制,可实现从加油、预热、倒底浆、烧烤、加章鱼切粒、倒面浆、滚圆整圆、修圆、出料等整个烧丸过程的自动化。  相似文献   

20.
针对目前国内半自动移栽机移栽效率低、综合经济效益不明显等问题,设计了一种旱地钵苗自动移栽机。该移栽机取苗部件利用齿轮五杆组合机构驱动取苗爪完成取苗动作,取苗爪采用插入基质单株取苗方式进行取苗;供苗部件采用不完全齿轮和螺旋凸轮轴组合的结构形式实现横向间歇进给供苗,利用棘轮棘爪机构保证纵向停顿供苗;栽植部件选用行星齿轮箱和鸭嘴式栽植器完成钵苗定植。试验表明:该旱地钵苗自动移栽机运转良好,工作性能可靠,作业效率为71.7株/(min·行)时,取苗成功率97.1%,漏栽率4.4%,满足预期设计要求,可为后期自动移栽机的设计与研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