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96 毫秒
1.
为了研究‘和牛’ב秦川牛’F1代杂交牛的血液和肝脏特性,以F1代杂交牛作为试验组,‘秦川牛’为对照组,测定了2种牛的血清指标和肝脏食用品质.结果发现:杂交牛血清中K+离子浓度达7.66mmol/L,HDL浓度为1.91mmol/L,LDH浓度达1 994.00U/L,均极显著高于‘秦川牛’(P<0.01).杂交牛肝的a*值显著高于‘秦川牛’(P<0.05),b*值极显著高于‘秦川牛’(P<0.01).杂交牛肝的pH1值、失水率显著低于‘秦川牛’肝脏(P<0.05),熟肉率显著高于‘秦川牛’肝脏(P<0.05).对杂交牛的血清生化指标和肝脏食用品质进行了相关分析,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AST,K,T4为血清代表性指标,建立了食用品质与血清指标的最优回归方程.  相似文献   

2.
分别选择转人α-乳清蛋白基因牛(转基因组)及其胚胎移植受体(受体组)和普通牛(对照组)各5头,对3组试验牛进行颈静脉跟踪采血3次,每次间隔14d,分析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结果表明:在血常规指标中,转基因组牛的红细胞数和血小板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红细胞平均体积和红细胞平均血红蛋白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体组牛的红细胞数、血红蛋白浓度和红细胞比积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在血清生化指标中,转基因组和受体组牛的血清电解质K和P含量均显著小于对照组(P<0.05).转基因组牛的血脂浓度、肌酸激酶活性、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和尿素氮浓度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血肌肝浓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受体组牛的血糖浓度、总蛋白浓度和尿素氮浓度等指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而天冬氨酸氨基转移酶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尽管转人α-乳清蛋白基因克隆牛及其胚胎移植受体在某些血常规和血清生化指标上与对照牛存在显著差异,但所有指标均处在健康牛正常值范围内.  相似文献   

3.
为寻找与乳房炎相关的分子标记,以期为荷斯坦牛的抗病育种提供理论基础,利用PCR SSCP技术和直接测序技术对宁夏农垦303头中国荷斯坦牛的TLR6基因进行了遗传多态性分析,利用一般线性模型分析TLR6基因c.640G>A突变位点与中国荷斯坦牛体细胞评分(SCS)以及各个因素之间的相关性。结果表明,中国荷斯坦牛TLR6基因c.640G>A突变位点与SCS值和胎次之间存在极显著和显著相关性,GA和AA基因型个体的SCS值极显著低于GG基因型个体(P<001)。因此,在中国荷斯坦牛育种中,可尝试将c.640G>A突变位点的GA基因型作为低SCC/SCS牛的优良基因型加以应用。  相似文献   

4.
武斌  胡成华  张国梁  赵玉民 《安徽农业科学》2011,(10):5889-5892,5904
[目的]研究遗传基础、营养水平及其互作对杂交肉牛增重效果及血液指标的影响。[方法]试验采用4×2双因子试验设计,选取4种不同遗传基础肉牛(夏洛来牛、德国黄牛、红安格斯牛和利木赞牛)分别与西杂母牛杂交的后代44头,饲喂2种不同营养水平日粮,试验期为140 d。[结果]在低营养水平下,安西杂牛的日增重显著高于夏西杂牛(P〈0.05)。在高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白蛋白含量极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德西杂牛(P〈0.01);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白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在高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总蛋白含量显著高于夏西杂牛(P〈0.05);安西杂牛的甘油三酯含量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夏西杂牛的乳酸脱氢酶活性显著高于德西杂牛(P〈0.05)。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尿素氮含量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安西杂牛(P〈0.05);安西杂牛的尿素氮含量,高营养组极显著高于低营养组(P〈0.01)。在低营养水平下,利西杂牛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极显著高于安西杂牛(P〈0.01),显著高于夏西杂牛和德西杂牛(P〈0.05);低营养组利西杂牛的碱性磷酸酶活性显著高于高营养组(P〈0.05)。[结论]杂交牛的日增重、碱性磷酸酶活性和乳酸脱氢酶活性受遗传因素影响显著,白蛋白和尿素氮含量受遗传和营养双重因素影响。  相似文献   

5.
利用PCR-SSCP和DNA测序技术,对秦川牛、南阳牛、郏县红牛和中国荷斯坦牛(共计817个个体)的LHX4基因外显子5及其两侧部分内含子序列进行多态性分析,并结合南阳牛的生长指标,分析不同基因型的遗传效应。新发现3处单核苷酸突变位点,分别是NW001493443:g.42757G>A、NW001493443:g.42768A>G和NW001493443:g.42917T>C,并因此形成AA、AB和BB 3种基因型。4个牛群体中,AA基因型的频率分别为0.766 2、0.771 70、.723 4和0.891 3。群体间的χ2检验结果揭示,不同牛品种的基因型频率差异不显著(P>0.05)。南阳牛群体中不同基因型个体与生长指标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显示,AA基因型个体的6月龄体质量显著大于其他基因型个体(P<0.05),暗示该位点有可能作为南阳牛生长性状辅助选择的标记之一。  相似文献   

6.
【目的】研究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肉用性能和肉品质。【方法】选取12月龄健康新疆褐牛、哈萨克牛阉牛各5头,在同样的饲养管理条件下,持续育肥18个月后屠宰,利用体尺测定、屠宰测定和检测分析的方法对新疆褐牛和哈萨克牛体尺发育、肉用性能和肉品质分析测定。【结果】体尺测定新疆褐牛体高、十字部高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通过屠宰测定,新疆褐牛后腿围,大腿肉厚,胴体重,眼肌面积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新疆褐牛剪切力显著低于哈萨克牛(P<0.05);肉色亮度值(L*),红色度(a*),黄色度值(b*)新疆褐牛均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脂肪和蛋白质含量显著高于哈萨克牛(P<0.05)。【结论】新疆褐牛与哈萨克牛相比在体尺发育和肉用性能方面表现出显著优势,且肉品质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7.
应用电测径器、B-型超声实时断层扫描仪(B-超)以及放射免疫等仪器和技术,对19头产后娟珊牛和50头荷兰黑白花牛的子宫复旧过程、规律以及影响其复旧速度的因素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两个品种正常牛子宫孕角、空角和子宫颈复旧的平均时间分别为32.3±2.1,28.0±3.6,38.3±4.0(娟珊牛)和35.5±4.5,30.8±5.9和37.5±5.0(黑白花牛)。两个品种牛子宫角直径大小分别和血浆中3甲基组氨酸(3MH)和羟基脯氨酸(HP)的含量呈显著(r=0.39,P<0.05)和极显著(r=0.52,P<0.01)正相关;产后患子宫感染及胎衣不下的牛,子宫复旧时间比正常组牛极显著延长(P<0.01)。产后脂肪肝的发病率为63.2%(娟珊牛)和46.7%(黑白花牛)。患脂肪肝的娟珊牛子宫复旧的时间比同品种正常牛显著延长(P<0.05)。娟珊牛产后第1次排卵的平均时间是13.2±1.2 d;黑白花牛为15.4±3.0 d。2个品种牛产后第1次排卵时间和子宫复旧时间呈显著正相关(r=0.64,P<0.05)(正常组牛)和非显著负相关(r=-0.53,P<0.2>0.1)(患子宫病组牛)。产后48h1次性肌肉注射外源性激素后,除雌二醇可显著延长子宫空角复旧的速度外,孕酮、催产素和前列腺素 F_(2α)(PGF_(2α))对子宫复旧速度均无显著影响。  相似文献   

8.
【目的】研究西门塔尔及其杂交牛肉中重金属含量的差异,分析背最长肌与饮水、精、粗饲料重金属含量的相关性.【方法】采集西门塔尔、安西杂牛、和西杂牛背最长肌及养殖场饮水和精、粗饲料,按国标方法检测Pb、Cd、As、Cr、Hg含量并进行差异比较和相关性分析.【结果】所检测重金属含量均在限量标准范围内.和西杂牛的Pb、As、Cr含量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安西杂牛Cd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和西杂牛Hg含量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两杂牛间比较,安西杂牛的Pb、Cr、Cd、As含量均高于和西杂牛,且Pb、Cr含量差异显著(P<0.05),Hg含量低于和西杂牛,但差异不显著(P>0.05).【结论】西门塔尔牛及其杂交肉牛在相同饲养环境下,背最长肌中重金属离子的蓄积量没有呈现相同的规律.背最长肌Pb、Cd含量与粗饲料相关性较高,Cr、As含量与精饲料相关性较高,Hg含量与水体相关性较高.  相似文献   

9.
放牧新疆褐牛年龄胎次对体尺体重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在昭苏县测定的1 338头不同年龄新疆褐牛放牧条件下体尺体重等资料进行统计,分析了新疆褐牛年龄、胎次与体尺、体重之间的关系和放牧条件下新疆褐牛生长规律,为有计划的开展育种工作和提高褐牛的终生生产性能提供科学依据.结果表明:新疆褐牛年龄和胎次对体尺、体重有显著的影响.综合分析认为新疆褐牛在相同的饲养管理条件下2岁以前生长发育迅速,是牛生长发育最重要的时期,到2岁时平均体重可达成年(按4岁为成年)牛体重的80;以上,体高、体长等主要体尺指标可达成年牛的90;以上.  相似文献   

10.
选择同场体重在550~650kg之间的泌乳中国荷斯坦牛6头,用桑叶粉代替部分豆饼进行对比饲养作为试验Ⅰ;另选择不同场同龄中国荷斯坦育肥公牛16头,用桑叶粉代替部分精料进行对比饲养,作为试验Ⅱ.结果显示:试验Ⅰ中,试验组与对照组相比,每头每日多产乳0.727kg,两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每吨加桑叶粉饲料比原饲料降低原料成本60~65元,平均每头泌乳母牛每天可多获利1.00元;试验Ⅱ中,在试验期内,试验组每头牛平均日增重为1 120.25g,对照组为1 060.00g,试验组牛每增重1.00kg耗精料3.81kg,对照组牛耗精料3.77kg,2组相比较差异不显著(P>0.05),但试验组与对照组牛日粮中精料成分不同,使每千克活重成本不同,试验组牛每头每日盈利2.70元,对照组牛每头每日盈利2.08元,2组相比较差异显著(P<0.05),试验组牛比对照组牛每头每日平均多获利0.62元.  相似文献   

11.
[目的]评定新疆褐牛不同部位与其他兼用牛不同部位之间的肉品质差异,及为其整体肉品质的提高,提供一定的理论依据.[方法]对比分析新疆褐牛与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加系褐牛各分割部位的屠宰性能、肉品质对比分析.[结果]新疆褐牛外脊pH值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霖肉pH值显著高于荷斯坦牛的霖肉(P<0.05);新疆褐午大理石花纹与西门塔尔牛、加系褐牛差异不显著(P>0.05),但与荷斯坦牛差异极显著(P<0.01),新疆褐牛脖肉剪切力显著低于西门塔尔牛(P<0.05),霖肉的剪切力极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1).从营养品质整体比较来看,新疆褐牛除与荷斯坦牛差异显著外(P<0.05),与其他品种牛差异均不显著(P>0.05).新疆褐牛脖肉、辣椒条中的蛋白质含量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P<0.05),新疆褐牛脖肉、肩肉、辣椒条、上脑、小瓜、大瓜、霖肉、臀肉中的水分含量均显著高于荷斯坦牛的相应部位(P<0.05).新疆褐牛脂肪含量除脖肉、板腱、霖肉外,其他部位的均显著低于荷斯坦牛的相应部位(P<0.05).[结论]在统一的营养水平和育肥模式,新疆褐牛与西门塔尔牛、加系褐牛肉用性能一致,但与荷斯坦牛在营养品质上存在差异.  相似文献   

12.
大额牛体尺性状指标与体重的主成分分析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半野生大额牛13个体尺性状和体重指标进行测定.选择累计贡献率达88.819%的8个主成分进行分析.结果表明:大额牛成年公、母牛头部和管围差异极显著(P<0.01),体重和坐骨宽选育潜力相对较大,体重和胸围与体长显著相关,其它性状间存在不同程度的相关;各主分量的特征根分布较广,第一主成分反映出大额牛整个体型的生长发育状况,第二、第五和第八主成分主要反映的是大额牛肉用性能方面的特征,第三主成分有使大额牛体型变小的趋势,第四、第六和第七主成分反映的是大额牛役用方面的性能特征.  相似文献   

13.
【目的】研究牛胎儿睾丸支持细胞对牛早期胚胎的体外发育是否有促进作用。【方法】从屠宰场采集5~7月龄胎牛睾丸,经原代和传代培养制备牛胎儿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饲养层,对比原代和传代胎牛睾丸SCs与牛体外受精卵共培养时受精卵的发育情况;分别以4×104,2×104mL-1两个密度接种传代胎牛睾丸SCs与牛受精卵体外共培养,并以培养液中无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为对照,研究体外牛胎儿睾丸支持细胞(sertoli cells,SCs)对牛受精卵体外发育的影响。【结果】与牛受精卵体外共培养时,接种密度为2×104mL-1传代胎牛睾丸SCs饲养层共培养组的卵裂率(79.3%)高于原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共培养组(69.2%),但差异不显著(P>0.05);囊胚发育率(41.3%)极显著地高于原代SCs饲养层共培养组(16.7%)(P<0.01)。接种密度为4×104mL-1传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共培养组的卵裂率大于接种密度为2×104mL-1传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共培养组和对照组,但差异不显著;胚胎发育率极显著地低于接种密度为2×104mL-1传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共培养组和对照组。【结论】制备的传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能有效促进牛体外受精卵的体外发育,提高囊胚发育率;接种的传代牛胎儿睾丸SCs饲养层密度过大,将严重影响牛体外受精卵的发育。  相似文献   

14.
新疆褐牛放牧条件下体尺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6,自引:3,他引:3  
[目的]通过伊犁地区放牧新疆褐牛的体尺指标研究,揭示我区在新疆褐牛选育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为今后新疆褐牛的提纯复壮及新品系的培育提供科学依据.[方法]选择伊犁地区昭苏、特克斯、新源县、乌孙褐牛繁育中心在放牧条件下的新疆褐牛1 000头为试验对象,进行体型外貌的线性评定及体尺指标测定.[结果]乌孙褐牛繁育中心的体尺指标均高于昭苏、特克斯、新源地区放牧新疆褐牛,说明乌孙褐牛繁育中心的新疆褐牛与昭苏、特克斯、新源地区相比肉用生产性能优势显著;通过对昭苏、特克斯、新源三个地区新疆褐牛的体尺指标进行比较发现昭苏地区新疆褐牛管围最小(P<0.05),腰角宽最大;特克斯地区新疆褐牛的尻长,髋宽,坐骨宽最大(P<0.05).[结论]昭苏地区新疆褐牛肉用性能较好,特克斯地区新疆褐牛乳用性能优势显著.  相似文献   

15.
牛卵巢的保存与卵巢内卵母细胞采集的研究   总被引:10,自引:0,他引:10  
利用屠宰牛的卵巢,研究了卵巢内(Interior Ovary,IO)卵母细胞的回收方法与影响IO卵母细胞回收数量的因素,以及卵巢保存方法对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卵裂率与体外发育能力的影响.结果表明抽吸采取表面卵泡卵母细胞以后,用间隔1.6 mm的4个刀片平行排列构成的切割刀,纵横切割秦川牛卵泡期卵巢,其卵母细胞回收数量最高.两次回收平均每个卵巢可获得26.45个A、B级可用卵,较单纯抽吸采卵(5.15个)提高了约4倍.刀距增宽或缩小都会降低卵母细胞的回收数量.牛品种不同对IO卵母细胞的回收数量有显著影响,以中国荷斯坦牛最多(34.25个/卵巢),秦川牛次之(21.75个/卵巢),山丹牛最少(8.25个/卵巢).牛繁殖状态不同对IO卵母细胞的回收数量有显著影响,以卵泡期最多(21.75个/卵巢),黄体期和妊娠期次之(分别为11.75、10.75个/卵巢),老龄退化期最少(4.25个/卵巢).回收的IO卵母细胞直径和透明带外径分别达(126.9±9.98) μm和(151.85±10.39) μm,均较表面卵母细胞(分别为136.05±6.09 μm和160.80 μm±4.23 μm)要小的多(P<0.01).卵巢保存温度25~29℃与30~37℃对IO卵母细胞体外受精后卵裂率与6~8细胞胚发育率无显著影响(P>0.05),但保存时间则有显著影响,超过6 h会显著降低卵裂率和6~8细胞胚发育率(P<0.05).  相似文献   

16.
为研究干扰素刺激基因IFITM1和RSAD2在奶牛早期妊娠阶段外周血中的表达规律,于人工授精后0、14、18、21和28d采集奶牛外周血,利用荧光定量PCR检测IFITM1和RSAD2的相对表达量,采用化学发光法同步检测血清中孕酮浓度;并深入分析自然发情和同期发情2种状态下青年母牛外周血中RSAD2基因的相对表达及其在18d和21d外周血白细胞亚类(淋巴细胞、NK细胞、单核细胞)中的相对表达。结果表明,妊娠牛与空怀牛血清孕酮在21d和28d呈显著差异。人工授精后14d和18dIFITM1基因在妊娠牛与空怀牛中都显著下调,但在空怀牛与妊娠牛间差异不显著。妊娠牛外周血中RSAD2于21d显著上调;18d时,RSAD2在妊娠青年牛外周血中的表达量显著高于空怀牛。进一步分析结果表明:自然发情条件下,妊娠牛外周血中RSAD2表达量显著高于空怀牛,同期发情条件下该基因在趋势上与之类似但统计学上不显著。人工授精后18d和21d,RSAD2在妊娠牛与空怀牛外周血淋巴细胞、NK细胞和单核细胞中的表达均无显著差异。研究提示:IFITM1不适合用于奶牛早期妊娠诊断;利用RSAD2的相对表达量可望对青年牛在18d做出早期诊断,具体判别标准有待于进一步扩群分析。  相似文献   

17.
大额牛血液生化指标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4  
以30头大额牛和30头文山高峰牛为材料,测定了肌酐、总蛋白、白蛋白等14项血液生化指标值,并对部分指标进行了统计学分析。结果发现:肌酐、尿素水平在种内不因性别有明显差异(P>0.05),种间同性别间差异显著(P<0.05);大额牛血糖水平显著高于文山高峰牛(P<0.05),且大额牛公牛明显高于母牛,其它指标间没有显著差异。  相似文献   

18.
为比较西门塔尔牛及其杂交育肥牛脂代谢相关血液指标和肉品质之间的差异,本研究选取西门塔尔牛(S组)、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SH组)、西门塔尔牛×蒙古牛(SM组)各3头,分为3组,并对3组育肥牛的脂代谢相关血液生化指标和牛肉品质进行测定。结果表明:1)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和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肉样红度a*均显著高于西门塔尔牛(P<0.05);2)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葡萄糖(GLU)含量较西门塔尔牛显著升高(P<0.05);3)西门塔尔牛×荷斯坦牛杂交肉牛肌肉黄度b*极显著低于其他两组(P<0.01)。综上所述,西门塔尔牛×蒙古牛杂交肉牛较西门塔尔牛有较好的能量和脂肪贮存能力,且在肉色上也拥有更好的红度。本研究为肉牛选育改良及高效生产提供一定的数据支持和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9.
用竞争性蛋白结合法,于1980年5月和10月分两批共测定了179头黑白花母牛的血清甲状腺素(T_4)含量;其中不同泌乳月份的母牛131头,不同月令的续牛和发育牛39头,干奶期的母牛9头。全部血清样本的T_4含量平均为2.360μg/100ml±0.100(标准误);其中泌乳牛平均为2.252±0.084;犊牛和发育牛平均为3.046±0.209;干奶牛平均为1.609±0.284。甲状腺活动在生长发育期最高,泌乳期稍低,干奶期最低。泌乳牛与犊牛和发育牛的血清T_4含量差异极其显著(P<0.001);发育牛与干奶牛的血清T_4含量差异也很显著(P<0.01);泌乳牛与干奶牛的血清T_4含量有统计学意义的差异(P<0.05)。不同泌乳月份的泌乳牛以及不同月令的犊牛和发育牛,血清T_4含量都有波动;波动幅度有显著差异。血清T_4含量的季节性变化不显著。血清T_4含量与产乳量之间没有发现显著的相关。  相似文献   

20.
为了了解牛卵母细胞经短时间(30 min)热应激和采用不同供体细胞对核移植后重构胚发育的影响,对成熟前牛卵母细胞进行了不同温度(38.5(CK),39.5,40.5,41.5和42.5℃)热应激处理,以牛胎儿成纤维细胞为供体细胞,比较了重构胚的卵裂率和囊胚率;将成熟前牛卵母细胞于41.5℃热应激30 min,以未进行热应激处理的牛卵母细胞为对照,比较了3种不同供体细胞(牛胎儿成纤维细胞、牛卵巢上皮细胞、牛颗粒细胞)核移植后的重构胚囊胚细胞数。结果表明,成熟前牛卵母细胞经41.5℃热应激处理30 min,其卵裂率(72.5%)和囊胚率(18.3%)与对照组(57.6%和13.6%)相比均有显著提高(P<0.05);当温度升高至42.5℃后,虽然卵裂率有所提高,但囊胚率与对照组相比显著降低(P<0.05);其他温度处理的卵裂率和囊胚率与对照无显著差异(P>0.05)。牛卵母细胞经41.5℃热应激处理30 min,3种供体细胞形成的重构胚囊胚细胞数差异不显著(P>0.05),而且与其各自对照的囊胚细胞数差异也不显著(P>0.05)。说明41.5℃可以作为牛卵母细胞热应激处理的最佳温度,成熟前牛卵母细胞经41.5℃热应激处理30 min,能有效提高核移植效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