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25 毫秒
1.
安溪县不同海拔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与综防措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安溪县位于福建省东南部,是全国著名的乌龙茶主产区.全县茶叶种植面积达到30万亩,茶园总产量达到4万吨.全县24个乡镇438个行政村都有种植茶叶.随着茶叶面积的不断扩大,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为害有严重的趋势,全县常年发生面积达到25~30万亩,特别是夏茶为害最重,暑、秋茶次之,低海拔茶园春茶也常发生,严重茶园损失率达到10~25%.为了更好地摸清掌握茶假眼小绿叶蝉的发生特点和规律,开展综合防治,把该虫控制在经济允许水平以下,从2003年起,在全县根据不同海拔高度设立了10个测报网点进行定点定期调查和观察.  相似文献   

2.
<正>茶叶是云南省德宏州的传统特色产业,随着产业的发展,安全优质已成为重中之重。2016年德宏茶叶种植面积为35.4万亩,采摘面积31万亩,产量20145.2t,茶农人均纯收入1857.25元。病虫害发生面积28.5万亩,绿色防控面积31万亩,其中黄、蓝板防治面积6万亩、农业防治25万亩。德宏州茶叶生长种植区域在800~2000m之间,大部分种植分布在海拔1000~1400m之间。摸清茶叶病虫害主要发生种类和发生规律,是茶叶提质增效的主要保障技术措  相似文献   

3.
科学防治茶树害虫是保证茶叶优质、高产和茶叶产业可持续发展的最重要环节。近年来,随着松阳县茶叶种植面积的不断扩大、种植年数的增加及气候条件的变化,茶叶害虫的种类和发生规律也有较大变化,特别是近年来持续高温干旱天气的出现,给斜纹夜蛾的发生创造了条件,致使茶园斜纹夜蛾为害逐年加重。为了探索有效的防治方法,县农业局测报站进行了斜纹夜蛾隆诱剂诱杀雄蛾试验。  相似文献   

4.
松阳县是浙江省最主要产茶区之一,无性系良种达90.5%,现种植面积6000余公顷,年产量在5688多吨左右,产值达2亿余元,因此,探讨茶园病虫害综合治理技术,降低农药残留,生产无公害茶叶,已成为植保工作的一个重要课题。1茶园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现状1.1主要病虫种类  相似文献   

5.
甘肃茶区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及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甘肃现有茶园面积6200hm^2,其中投产茶园2470hm^2,年产茶72万kg,产值3200万元。茶树害虫的总体结构和优势种有别于其他茶区,既有全国发生较普遍的重要种类,也有一些区域性的重要种类;茶树病害的发生亦与其他茶区有差异。为此,明确甘肃茶区主要病虫害发生规律,并探索出一套切实可行的无公害防治技术,是甘肃茶叶高产、优质、高效的关键,也是无公害茶叶生产的主攻方向之一。  相似文献   

6.
近年来,随着玉米种植面积的扩大和种植品种的增多,玉米瘤黑粉病在许多地方严重发生,区域不断扩大,损失日益增加,危害程度呈逐年加重的趋势。武威市2005年玉米瘤黑粉病发生面积达2.98万hm^2,占玉米种植面积的70.5%,重发面积达到1.58万hm^2,  相似文献   

7.
石门县是湖南省的茶叶主产县之一,现有茶园面积0.6万hm2,年茶叶产量6500吨,年茶叶销售产值1.2亿元。为全面掌握本县茶园病虫害的发生特点、治理现状及对策,县茶叶办、县植保植检站于7月18日~21日,对东山峰管理区附近茶区进行了专题调研。  相似文献   

8.
福安茶树主要病虫发生特点与防治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福安市是全国农业生产大县(市),茶叶的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着我市茶农的经济收入。本文概述了福安茶叶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年及其防治技术,望能给茶叶生产带来一些帮助。  相似文献   

9.
江西省彭泽县地处长江中下游南岸,是江西省重点产棉县之一.2007年,全县棉花种植面积1.53 khm2,其中抗虫杂交棉占99%以上.主要病虫害总体上为偏重程度发生,略重于2006年,且病、虫并重发生,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在明显改变.以苗期病害、枯萎病、红黄叶枯病、铃期病害、小地老虎、棉盲蝽、斜纹夜蛾、棉红蜘蛛及中后期的棉蓟马、烟粉虱等的发生较为突出.  相似文献   

10.
日照市茶树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的调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欧盟开始实施茶叶农药残留新标准后 ,农残问题已成为制约我国茶叶出口的主要因素 ,引起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在这种新形势下 ,为了进一步了解日照市茶树病虫害发生与防治情况 ,为制订无公害茶叶生产技术规程提供依据 ,特进行了此调查。调查采取现场观察和咨询相结合的方法 ,共调查了 1 1个乡镇的 2 0个种茶村约 3 0余人。现将调查情况总结如下。1 病虫害发生与防治现状据调查 ,我市种茶 3 0多年来 ,茶树病虫害种类发生了很大变化 ,在病虫害防治上取得了很大成绩 ,主要表现在以下三方面。1 .1 病虫害发生种类增多通过调查发现 ,随着种茶时间…  相似文献   

11.
随着产业结构调整,山东棉花种植面积逐年减少,棉花病虫发生为害情况随之有了新的变化,对产业发展及病虫害科学防控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总结了2013―2022年山东省棉花病虫害发生与防控情况,分析了病虫害发生特点,并概括了棉花病虫绿色防控措施。  相似文献   

12.
一、2005年广东茶叶生产概况近年来,我省茶叶生产贸易快速增长,茶叶销售量不断创新高。2005年广东茶叶种植面积约为36千公顷,比2004年的38千公顷减少5.26%;茶园开采面积 28千公顷,比2004年的31.16千公顷减少10.14%。2005 年广东茶叶总产量为44465吨,比2004年的40400吨  相似文献   

13.
1 前 言随着马铃薯脱毒技术及栽培技术的发展 ,马铃薯在我国二季作区的种植面积日益广大。由于本地种植的马铃薯不但品质好 ,而且上市早 ,深受消费者青睐 ,市场需求也越来越大 ,薯农在增加了经济效益的同时 ,也丰富了当地的“菜篮子”。但本地区马铃薯种植新区较多 ,许多种植户对马铃薯病虫害发生特点及防治缺乏了解和措施 ,特别是轮作二茬之后 ,病虫害的危害更加严重 ,往往造成减产、减收。邯农马铃薯研究课题组从 1994年开始对马铃薯高产栽培方法、高效套种体系及病虫害发生规律研究均取得了很好的效果。这里以春马铃薯病虫害发生规律做…  相似文献   

14.
赵任飞 《杂粮作物》2010,30(2):138-139
玉米螟是为害玉米的一种重要的蛀食性害虫,每年因其为害造成的经济损失在10%左右,大发生年将达到30%以上。海城地区玉米种植面积5.73万hm2,玉米螟发生面积5.73万hm2,占种植面积的100%;防治面积4万hm2,占发生面积的70%左右。近年来,  相似文献   

15.
闽西北山区茶小绿叶蝉大发生原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连明 《茶叶》2006,32(1):32-33
明溪县地处闽西北山区,山地面积占总面积的90%,宜茶山地面积大,现有茶园面积1000hm2,年产茶叶1400t。近几年,随着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新茶园面积逐年扩大,茶小绿叶蝉呈加重危害态势,尤其是2004年,失治的茶园出现叶片枯焦,甚至整枝枯死的现象,严重影响了茶叶的产量和质量。为此,  相似文献   

16.
崂山茶区茶叶瘿螨大发生原因分析和防治策略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山东崂山茶区是我国茶树栽培的北缘,虽有多年的种茶历史,但大面积种植还是近几年的事。该茶区栽种的苗木或种子全部由南方引进,在引进苗木的同时,寄生在茶树上的病虫害也随之带入,茶叶瘿螨就是其中之一。2000年8月,笔者在青岛市东崂茶业有限公司茶园发现茶叶瘿螨点片发生,经防治,没有大面积蔓延。2002年7月,在青岛市云头崮茶叶有限公司茶园发现该螨在小范围内发生,至9月份,便蔓延至整个茶园  相似文献   

17.
云南普洱茶菟丝子的危害及防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云南普洱具有悠久的茶树栽培历史和丰富多彩的民族茶文化,是世界公认的茶树原产地。历史上的普洱府所在地为滇南地区茶叶交易中心,形成了具有独特品味和加工工艺的“普洱茶”。但人们为了从茶叶生产中获得较高的经济效益,一再扩大茶园面积,并且尽可能地进行密植,使得现在的茶园大多为大面积单一物种种植,导致茶园中茶树病虫害为害加重。  相似文献   

18.
《广西蔗糖》2011,(3):42-42
新华08网南宁8月31日电(记者张周来)今年广西糖料蔗种植面积达1575万亩,同比增加28万亩。由于受春季持续低温阴雨寡照及今年7月以来干旱天气的影响,目前有超过80万亩蔗田受旱,部分蔗区病虫害发生严重,大部糖料蔗长势缓慢,株高比正常年景矮15—20厘米。  相似文献   

19.
茶树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与专业化防治模式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肖强 《中国茶叶》2012,(5):20-21,23
正近年来,围绕着"公共植保、绿色植保"的方针,茶叶科研、推广和生产人员结合茶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引进、吸收和消化先进适用的防治技术,探索建立茶树病虫害专业化防治模式,不断提高茶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和水平,确保了茶叶的卫生质量安全。一、茶树病虫害的发生特点茶树是一种多年生灌木型作物,其树冠密集,树幅宽大,四季常青。一经种植可连续生产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其构成的树冠茂密郁闭的茶园,小气候变幅小,生态环境较稳定,生物群落结构较复杂,生物种类和数量丰富,能在较长的时间  相似文献   

20.
近几年来,浙江省苎麻种植面积和地区不断迅速扩大,为了保障苎麻生产的发展与优质高产,我们曾在本省一些产区进行了病虫害调查,现将其中主要的病虫害鉴别、发生与防治等扼要报道于下,供生产上参考。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