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71 毫秒
1.
原蚕区雄蚕品种一代杂交种繁育探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系列品种在浙江省繁育推广多年,由于该系列品种在繁育过程中的特殊要求,一般选择在专业场场本部饲养,近年来由于专业场场部饲养规模缩小,制约了雄蚕品种在我省的繁育和推广。目前我省饲养的雄蚕一代杂交种有很大一部分是从山东调入的。为解决雄蚕一代杂交种繁育问题,必须探索在原蚕区繁育雄蚕一代杂交种。近年来已有省内多家蚕种繁育单位在原蚕区试繁。海宁市新兴蚕种制造有限责任公司在2009年春期在原蚕区试繁雄蚕杂交种秋华×平30,饲养原种180g,取得初步成功。  相似文献   

2.
家蚕雄蚕与雌蚕相比具有抗逆性强、食桑量少、叶丝转化率高的特点,雄蚕茧不仅茧层率、出丝率高,而且丝质更优于雌蚕茧.专养雄蚕可极大地降低养蚕生产成本、提高出丝率和生丝品位.因此,雄蚕一代杂交种深受广大蚕农和丝绸企业的欢迎.  相似文献   

3.
陈诗  王红芬 《蚕桑通报》2007,38(3):18-20
专养雄蚕技术作为一项蚕桑的技术革命,目前已进入实用推广阶段。在实际推广应用过程中,由于雄蚕杂交种的制种特点,决定产生同样鲜茧量的蚕种繁育成本显著高于常规杂交种。如何降低雄蚕杂交繁育成本。成为推广雄蚕技术需要解决的主要瓶颈之一。  相似文献   

4.
雄蚕杂交种在湖州市的示范推广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专养雄蚕技术,被蚕业界著名科学家吕鸿声研究员称作为"是继利用一代杂交种后二十世纪中叶以来,蚕业界最具革命性的技术创新.  相似文献   

5.
专养雄蚕是蚕业未来发展的主要方向,利用性连锁平衡致死基因控制蚕的性别以实现专养雄蚕是一项高新技术,已达到实用化水平。本文在总结多年繁育雄蚕种工作经验的基础上,简要介绍了各级雄蚕种繁育的一些关键技术,为雄蚕种的推广应用提供技术服务。  相似文献   

6.
雄蚕蚕种繁育技术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利用家蚕性连锁平衡致死系基因控制家蚕性别达到专养雄蚕的目的,有着十分诱人的前景.几十年来业内人士进行了广泛的研究,并取得了卓有成效的业绩,其中以俄罗斯斯特隆尼科夫研究最为成功.  相似文献   

7.
贾丽侠  贾亚洲  李平科 《北方蚕业》2003,24(1):20-20,45
家蚕品种繁育系数的高低是衡量蚕种生产效率的关键因子之一 .蚕种的繁育系数是由克蚁制种量来反映的,在成本分析及在蚁量不准情况下,千克茧制种量更是一个重要的衡量指标.我所蚕种场以优良品种的中试与生产为主,十年来繁育生产了陕蚕三号、陕蚕四号、陕蚕五号系列家蚕品种,同时先后引进生产了菁松×皓月、新松×新月、鲁玉×曙光、871×872等品种.十年的统计资料表明,陕蚕系列品种的克蚁制种量和千克茧制种量具有明显的生产优势.  相似文献   

8.
开发高新技术推广雄蚕品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雄蚕的繁育与推广是提高蚕茧出丝率,增加茧丝绸生产经济效益的重大突破口,是二十一世纪蚕业发展的科技制高点。为在蚕业高科技领域拥有一席之地,迅速提升我县茧丝绸生产的经济效益,为新世纪我县蚕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基础。我站于1999年开始从浙江省农科院蚕研所引进繁育、试养与推广了雄蚕品种,到2000年晚秋蚕止,共计繁育了雄蚕品种1800余张。其中饲养了第一代雄蚕种夏5×平2、夏4×平1。第二代雄蚕种夏华×平8共三对品种计323张。1 推广雄蚕品种的主要实绩2.1 雄蚕品种(尤其是第二代)具有强健好养、食…  相似文献   

9.
872×871蚕品种自1999年引进我省至今,在我省现行推广品种中已占50~60%,说明它在四川范围内深受种场、农村、丝厂的欢迎,属于当家品种。但近年来在生产繁育过程中,蚕种生产单位反映872品种生理小蚕(3~5龄)发生较多,不结茧蚕率高,健蛹率低,一代杂交种饲养反应5龄期蚕病发生较多和不结茧蚕多,影响蚕农的效益等问题。这些情况可能是872品种的体质和抗性问题。现结合我场近几年来的繁育生产情况,对872品种的体质和抗性问题作如下讨论。[第一段]  相似文献   

10.
陆良多年使用的当家品种菁松x皓月在春夏两季饲养表现较好,但在两季秋蚕由于气候变化大,桑叶老化,白粉病、褐斑病严重,饲养易发血液型脓病,农民欠收,养蚕积极性不高。繁育推广饲养抗性强,蚕农、丝厂欢迎的蚕品种华康2号势在必行。  相似文献   

11.
赵新华 《蚕桑通报》2006,37(3):42-43
桐乡市位于嘉湖平原,栽桑养蚕已有数千年历史。自南宋以来就一直是浙江省的重点蚕区。蚕桑是当地农民赖以生存的主要产业,茅盾先生的名著《春蚕》就生动地描述了桐乡蚕农的生活及蚕桑在农村经济中的地位。1949年以来,桐乡蚕桑得到了很快的恢复与发展。蚕茧产量一直位于全省前三  相似文献   

12.
以氟敏指数为耐氟性指标,通过对夏7×夏6、秋菊×新6、春华×秋实、秋丰×白玉、丰一×54A、菁松×皓月6对蚕品种的耐氟性比较,结果表明夏7×夏6耐氟性最强,秋丰×白玉、秋菊×新6耐氟性次之,丰一×54A耐氟性较强,春华×秋实耐氟性较弱,菁松×皓月耐氟性最弱。  相似文献   

13.
戴建忠 《蚕桑通报》2010,41(1):34-36
<正>养蚕生产布局狭义上是指一年饲养几期蚕、每期蚕在什么时期饲养和每期蚕的饲养数量。养蚕生产布局的合理与否,除直接影响到蚕茧的产质量外,  相似文献   

14.
生丝新标准与蚕品种选育和审定的几个关键性状刍议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生丝标准是强制性标准,以主检5个项目中最低的一项成绩确定生丝基本等级,5个补助检验项目对基本级只降不升。针对生丝新标准的特点,结合自动缫丝工艺和市场对高级丝绸原料需求等新变化,认为家蚕新品种选育中应主攻制约生丝品位的关键性状,提高洁净、解舒率,合理制定茧丝纤度和茧丝长等审定指标,适当考虑抱合、伸长、吊糙等指标,并加强育种过程中的茧丝质检测,选育出具有优良茧丝性状的蚕品种。  相似文献   

15.
蚕品种的布局对一个地区来说,由于环境因素的不同而对蚕病发生率影响亦不同,同一个品种在不同蚕期的发病情况也不同,因而蚕茧产质量也不同.因此,在一年生产中找出每期蚕病发生率低并适合本季特点的蚕品种,是实现蚕桑生产安全化与效益最大化的一个重要课题.  相似文献   

16.
对1968~2005年浙江蚕种出库资料进行了统计分析,提出了推广蚕品种的定义。在此期间浙江推广蚕品种有27对,其中主要推广品种14对。指出建国以来蚕品种更新经历了六个阶段。总结了蚕品种更新中经济性状的变化、季节布局的变化、品种来源的变化和更新周期等特点。回顾了浙江家蚕育种工作的进展,分析了推广秋种春养的原因,对蚕品种的选育目标,蚕品种的分类和如何加强育种工作提出了意见。  相似文献   

17.
随着人们生活消费水平的日益提高 ,人们对丝绸产品的需求逐步从传统的低档次向高档次发展 ,丝绸行业迫切需要开发出新型、有特色的丝绸产品。建立粗纤度蚕品种生产基地 ,提供适合织造重磅丝绸产品的原料茧 ,对于提升我市丝绸产品的档次和品质 ,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为了引进筛选适宜我市气候条件饲养的粗纤度蚕品种 ,研究适应粗纤度品种性状发挥的饲养技术 ,今年初 ,我所引进3对粗纤度品种 ,进行实验室试养。现将结果报告如下1材料和方法1.1供试蚕品种春期共选择粗纤度品种3对 ,分别是从中国农科院蚕业研究所引进的C华×JD(单交种…  相似文献   

18.
1近年杭州市蚕业发展概况 杭州地区具有悠久的种桑养蚕历史,杭、嘉、湖地区一直是浙江的蚕桑主产区.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