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人性假设”问题是思想政治教育教育的一个基本理论问题。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假设基础直接决定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的科学性和教育实践的有效性。基于“和谐人”假设为基础的思想政治教育,要坚持人本化的教育理念、层次化的教育目标和隐性化的教育方式。  相似文献   

2.
岳秀红 《安徽农业科学》2007,35(4):1148-1149,1203
"人性假设"理论是人的管理哲学,是对人进行科学管理的基础和依据.现代组织提倡以人为本的管理,人本管理是其基本理念和核心,而只有很好的理解"人性假设"理论,对人性作出科学、客观、公正的认识,才能真正做好人本管理.  相似文献   

3.
论思想政治教育的人性基础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思想政治教育的对象是人,因此,以"人"为研究对象的马克思主义人学理论便成为其哲学基础。人性作为人学理论中的一个基本范畴为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前提和基础。人的自然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出发点,人的社会属性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而人的精神属性则是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目的和归宿。做好思想政治工作,不能离开对于人性的反思,唯有结合人性的思考,思想政治工作才能收到实效,思想政治教育的价值才能真正实现。  相似文献   

4.
人的三大假设--"人性假设"、"人智假设"和"人的需求假设"--对政府管理模式有着重大的影响,直接关系到政府职能的设定、政府制度的设计和政府管理方式的选择,是政府管理模式的重要理论前提.文章对古今中外的"三大假设"思想进行了梳理,并分析它们是如何影响政府管理模式的.  相似文献   

5.
思想政治教育不应只是满足于政治性、社会性要求的"造材",而应该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立人"。既要从理论思辨的高度和深度来深化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本质和规律的认识,更要实现实践的超越,坚持"立人"的价值取向,致力于大学生正确品性的生成、人性的拓展和人生境界的提升,以校园文化建设使大学生立正、立直、立强,从而实现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立人"效果。  相似文献   

6.
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的主体是泛概念化的人,其根本目的就是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马克思曾将"现实的人"作为人学理论的出发点,分析和研究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依据,更应该从人的视角出发,探讨人的物质性需要、社会性需要和精神性需要,从而探析思想政治教育方法产生、存在和发展的人性根源,以促进思想政治教育方法论作用的发挥,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目标。  相似文献   

7.
"两课"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和主阵地,是落实育人为本的重要途径.新形势下,要实现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价值,就必须坚持育人为本,改革"两课"教学和教学方法,充分发挥网络在"两课"教学中的积极作用,切实增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8.
"课程思政"视域下的土壤学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是把思想政治理论融入到大学专业课程教育的内在要求,是挖掘课程德育功能的一种理念与实践探索,也是新时代高校教育的改革与创新.该文梳理了土壤学课程思政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的优势以及教学中"思政元素"的融入点、方法及途径,使其与思想政治理论课同向同行,形成协同效应.  相似文献   

9.
从中国目前的教育情况来看,思想政治教育虽然已经取得了一定的可喜成绩,但是,在成绩背后还隐藏着一些弊端.思想政治教育是马克思理论在中国的发展和传播,如何帮助学生理解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之间的潜在联系或者之间的不同,是当代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问题.现在大部分学校在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教育之间的结合上存在一定的分歧和误导.这些误导和分歧是导致思想政治教育进步的主要障碍.因此,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进行分析,不仅关系到思想政治教育的发展,更关系到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的未来.因此,本文主要是对思想政治教育的理论彻底性与通俗性进行研究和分析,为思想政治教育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  相似文献   

10.
在高校政治理论课教学过程中遵循由"尚同"到"无为"的实践教学模式,是为了能够以感性的方式使思想政治理论真正植根于大学生头脑.本文在从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模式的现状、定位、原则、关键等角度系统论述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现实必要性的同时,也提出了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实践教学由"尚同"到"无为"的"明确目的、从实际出发、合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