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59 毫秒
1.
利用辽宁省盘山县1981-2010年的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盘山县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盘山县1981-2010年的平均气温有明显的上升趋势,各季平均气温也有上升趋势,其中春、秋季升温趋势明显。年降水量有下降趋势,春、夏、秋季降水量也存在下降趋势,各月降水量存在较大的差异;年日照时数无减少趋势;盘山县的蒸发量没有明显的减弱趋势,但是年际间变化较大。  相似文献   

2.
胡凝  高蓓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33):20877-20880
采用陕西48个气象台站1981~2010年20 cm口径蒸发皿观测的蒸发量资料,分析了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的变化趋势。结果表明,陕西渭河流域近30年来区域蒸发量呈现升高趋势,尤其是1993~2002年陕北区域增加明显,在季节变化中以秋季蒸发量的下降趋势尤为显著,而春、夏和冬季蒸发量呈现上升趋势;导致陕西渭河流域蒸发皿蒸发量上升的主要原因是平均气温和日照时数的增加,降水量的减少。  相似文献   

3.
选用葫芦岛市1971-2010年常规气象观测资料,分析了葫芦岛近40年平均气温、降水量、日照等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院葫芦岛1971-2010年的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各季平均气温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升温趋势最为明显。年降水量有波动性下降趋势,但下降趋势不显著;四季降水量中春季降水略有增多,冬季降水量无明显变化,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均呈现减少趋势,且以夏季降水量下降最为明显。日照时数年际变化较大,呈现出随年份的增加而波动性减少的趋势;春季日照最为充足,秋季次之,夏季由于降水较多而日照偏少,冬季日照时数最少。  相似文献   

4.
1961——2010年柴达木盆地东南部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利用1961—2010年都兰县气象站地面观测资料,分析该地区近50年来的气温(极值)、降水量、日照时数和蒸发量变化特征及气温和降水量季变化。结果表明:都兰县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秋、冬季增温最明显;降水量呈上升趋势,春、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多;年日照时数呈明显下降趋势,年蒸发量趋于下降。  相似文献   

5.
赵冬艳 《现代农业科技》2011,(3):312-314,323
利用大连市1951—2009年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大连市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平均风速、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显示,大连市1951—2009年年平均气温呈显著上升趋势,春季和冬季上升趋势明显,夏季和秋季升温较弱。年极端最低气温上升趋势比年极端最高气温上升趋势更为显著。年降水量变化趋势不明显。年日照时数、年平均风速、年蒸发量均呈下降趋势。年蒸发量与年日照时数的相关性最显著,其次为年平均风速、年降水量,与年日照时数和年平均风速呈正相关,而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  相似文献   

6.
利用衡阳地区1981—2010年8个地面气象观测站蒸发量、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气象数据资料,分析了衡阳蒸发量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因子。结果表明,衡阳地区1981—2010年年蒸发量空间分布不均匀,东北部、西部和东南部的蒸发量要高于中部和中南部。衡阳市区和衡阳县蒸发量年际变化、年代际变化、季节年代际变化、月年代际变化呈增加趋势,年蒸发量与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均存在着显著相关性。  相似文献   

7.
利用1961—2010年宣城地区气象观测资料,采用线性趋势、滑动平均和R/S分析等方法,对近50年来宣城地区平均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的变化特征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年来宣城地区年平均气温逐渐升高,尤其是秋季气温异常偏高;年降水量有所增加,日照时数呈现明显的减少趋势;年平均气温、四季气温、夏季降水、秋季降水均存在赫斯特现象,未来的年平均气温、四季气温和夏、秋季的降水量将继续保持上升趋势。  相似文献   

8.
陆华标  林伟  陈彦  陈洪良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28):17504-17506,17539
[目的]分析1985~2010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85~2010年南京市E601B型蒸发器蒸发量资料,采用线性回归、趋势分析、距平分析等方法,对近26年南京市蒸发量的变化特征及其影响变化的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1985~2010年南京市年、季蒸发量均存在上升趋势,其中春季蒸发量的上升趋势最为明显,其次为夏季和秋季,冬季蒸发量上升的趋势最不明显,年蒸发量的变化主要是由春夏季蒸发量的变化引起的;影响蒸发量变化的因子有气温、地面温度、日照时数、平均风速、相对湿度、气压、降水等,通过对影响因子与蒸发关系的相关分析表明,蒸发量与气温、平均风速、地面温度呈正相关,与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气压呈负相关;其中与相对湿度、气温、气压和地面温度的相关性较好,与降水量、日照时数、风速相关性较小;蒸发是各种气象要素综合作用的效应,且蒸发量与相对湿度的相关性最好。[结论]该研究为水资源评价和气候变化分析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9.
通过对鄢陵县1965-2014年的气温、降水、日照等气候资料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50a来鄢陵县年平均气温呈逐步升高的趋势,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后期至21世纪00年代中期,气温升高明显;年极端最高气温呈下降趋势,年极端最低气温无明显变化;春季、冬季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比较明显;年积温变化趋势与年平均气温变化趋势一致。年总降水量整体呈小幅上升趋势,四季降水量均有上升趋势,夏季最为明显,且对全年降水影响显著。日照时数呈明显减少的趋势,夏季、秋季、冬季日照时数减少趋势均较大,以夏季减少趋势最为明显。该文同时分析了气候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并提出了应对策略。  相似文献   

10.
利用古浪县1959—2009年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资料,采用趋势分析方法,对年平均气温、年降水量、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古浪县近51年的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冬季增温最明显;近51年来降水量趋势变化不大,春、夏、冬季降水量有增加趋势,秋季降水则呈减少趋势;日照时数呈上升趋势,春、秋2季呈增加趋势,而夏、冬2季呈减少趋势。  相似文献   

11.
为研究抚仙湖流域蒸发与降水的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本文基于1980—2013年抚仙湖流域降水量、气温、蒸发量、日照时数、风速和相对湿度逐月数据,运用线性趋势、回归分析、累积距平法、M-K法以及相关系数法,分析了抚仙湖流域34年来蒸发与降水变化特征及变化原因。结果表明:抚仙湖流域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但不显著,2000年以后下降明显,夏季降水超过年降水1/2。年蒸发量总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春季蒸发超全年1/3。抚仙湖流域年蒸发量主要受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气温影响,均呈极显著正相关。降水量对蒸发量无直接影响,主要是通过对日照时数的影响导致蒸发量的变化,基于日照时数、平均风速、平均气温构建抚仙湖流域蒸发量的预测方程,方程负相关系数达到0.867。  相似文献   

12.
何临平  赵月兰  张锦泉 《安徽农业科学》2013,41(19):8288-8290,8292
[目的]分析广河县近45年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广河县1968~2012年气象资料,选取气温、降水、日照时数及蒸发量作为研究对象,采用相关系数检验法和线性倾向估计法,对广河县近45年的气候变化趋势进行了分析。[结果]近45年广河县平均气温随时间变化呈明显的上升趋势,其中冬季增温异常显著,春季和夏季接近,秋季最小;降水量总体呈持平略减少趋势,其中春季、秋季和冬季呈增加趋势,但达不到显著性水平,夏季减少趋势较明显,年降水量的减少是由夏季降水量减少造成的;日照时数减少趋势比较平缓,但近10年基本为负距平,减少趋势异常显著,且减少幅度大;蒸发量总体呈明显的下降趋势,从20世纪80年代开始基本在负距平范围内波动。[结论]在气温明显升高、降水量正常略少、日照时数缓慢减少的情况下,蒸发量呈明显的减少趋势,干旱指数小幅下降,广河县干湿状况基本稳定,气候暖干化趋势不明显。气候变暖对广河县农业生产影响不大。  相似文献   

13.
1971—2010年荣成市气候变化分析   总被引:2,自引:2,他引:0  
根据荣成市1971—2010年的气象资料,用气候统计方法分析了气温、降水量、日照等气象要素的变化。结果表明:荣成市40年来年代平均气温上升了1.1℃;秋季增温明显,冬季次之,夏季最弱;荣成市40年来每月都有升温,2月升温速率较快,7月升温速率较缓。近40年来荣成市年平均降水量总体表现为增加趋势;春季降水增多趋势最明显,其次是夏季,秋季降水呈减少趋势。40年来荣成市平均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夏季平均日照时数的下降趋势所表现出的贡献最大,其次为秋季,春季最弱。  相似文献   

14.
利用1960—2010年凤翔县气候资料,采用统计学和气候倾向率等方法,分析凤翔县51年来气候变化特征。结果表明:51年来凤翔县气候明显变暖,平均气温以0.17℃/10 a的速度上升,特别是20世纪90年代以来上升更为明显;春季和冬季增温较大;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季节性比较明显,春、秋季明显减少,而夏季降水量明显增加;四季日照时数明显减少,不利于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相似文献   

15.
梁涛  陈明 《安徽农业科学》2010,38(34):19604-19606,19687
利用1951~2009年锦州市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锦州市温度、降水、日照、风速和蒸发量的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近59年锦州市年平均气温呈显著的上升趋势,年日照时数呈下降趋势,年降水量呈下降趋势,年平均风速呈显著下降趋势,年蒸发量呈上升趋势,平均年蒸发量是年降水量的3.1倍,年日照时间与年蒸发量呈正相关关系,与年降水量呈负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16.
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何永晴  李凤霞 《安徽农业科学》2011,39(16):9902-9904
[目的]研究近47年环青海湖地区气候变化特征。[方法]利用1961~2007年环湖地区5个气象观测站的气温、降水和日照等气候要素资料,分析各气象要素的年、季、年代变化。[结果]近47年来,环湖地区气温上升趋势明显,其中年平均气温以≥0.30℃/10 a的倾向率上升,年平均最低气温比年平均最高气温上升显著;年平均降水量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3.67 mm/10 a,春、秋季降水量的减少趋势明显,而夏、冬季呈增加趋势,但不明显;年日照时数也呈减少趋势,其气候倾向率为-1.79 h/10 a,夏季日照时数的减少趋势最明显,冬季次之,春、秋季节增加不明显。[结论]该研究为环湖地区气象灾害的有效防御提供了理论参考。  相似文献   

17.
利用辽宁省53个气象观测站日照时数数据,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了1981~2013年辽宁省的年及四季日照时数的时空变化特征。结果表明:辽宁省年和四季日照时数空间上均呈西高东低的经向型分布,春季日照时数最多,夏季次之,冬季最少;且同时存在显著上升和减少的区域,其中年和夏、秋季日照时数大部地区呈下降趋势,春、冬季大部地区呈上升趋势。在时间上,辽宁省的年和夏、秋季日照时数呈线性下降趋势,春、冬季呈非常弱的上升趋势,同时夏季下降趋势显著外,其他季节和年日照时数变化趋势均不显著;1981~2013年,辽宁省的年和四季日照时数没有发生明显的年代际突变,主要振荡周期为2~4 a。  相似文献   

18.
本文利用累积距平曲线、气候趋势系数和气候倾向率对阳朔县1960—2006年近47a的气温、降水、日照时数进行分析。分析结果表明:阳朔县年平均气温以0.023℃/10a的幅度增暖,波动较小,变化趋势显著;年较差以一0.029℃/10a的幅度下降;一年之中平均气温季节性差异明显,冬季的平均气温上升趋势最为强烈,造成年较差的减小。年平均降水量变化趋势不很明显,以0.026mm/10a的弱趋势上升;春、夏、冬三季平均降水量均呈上升趋势,其中尤以夏季较强,秋季则表现为下降趋势。年平均日照时数以-4.385小时/10a的幅度下降,各季节均表现为下降趋势,尤以夏季较强。  相似文献   

19.
本文利用宽甸气象站1978-2017年的气象资料,对宽甸县近40年蒸发量的变化趋势及其影响因子进行分析。结果表明:近40年宽甸县的年均蒸发量具有明显的下降趋势,蒸发量在夏季的下降趋势最明显;春夏两季的蒸发量较多,占全年蒸发量的70%;蒸发量与平均气温、平均风速和日照时数呈正相关关系,与平均相对湿度、降水量和总云量呈负相关关系;日照时数和相对湿度是影响春季蒸发量的主要因子;日照时数、相对湿度和总云量是影响夏秋季蒸发量变化的主要因子;温度为影响冬季蒸发量的主要因子;冬季总云量较少。  相似文献   

20.
利用昭觉县1971—2014年逐日气温、降水量、日照时数和无霜期日数等气象资料,采用多项式拟合、累积距平、变差系数、滑动t-检验和Mann-Kendall法等方法进行统计分析,结果表明:昭觉县44年年平均气温呈逐渐上升趋势,年气温变化倾向率为0.18℃/10年;年降水量线性变化并不明显,降水日数呈减少趋势,但强降水日数增多;年日照时数线性增多趋势明显;20世纪90年代气温、降水量和日照时数均出现突变现象。90年代后期以来气温持续上升,其中,春、秋2季升温趋势最为明显;冬、春季年降水量呈减少趋势,而夏、秋季呈增多趋势;受气候变化的影响,大春作物播种、出苗期延迟,对农作物产量和品质都有较大影响,农业气象灾害和病虫害呈增多趋势。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