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张金国 《野生动物》2010,31(4):F0003-F0003
雌性大熊猫体重约100kg,但所产胎儿仅100g左右,只有母体体重的千分之一。这是因为大熊猫胚胎延迟着床,即受孕后,受精卵在子宫内呈游离状态,直到后期才开始着床发育。  相似文献   

2.
1原因分析按常理推论,只要不是老龄奶牛,产后60~100天内适时配种,再次受孕应该不是问题。但是,如果不认真做好产后监护工作或产后监护工作不到位,将会有至少超过15%的经产牛由产后子宫炎转归为慢性子宫内膜炎。慢性子宫内膜炎存在的致病菌将会阻止受精过程,杀死受精卵(胚胎),或阻止胚胎着床。即使清除了致病菌,慢性子宫内膜炎的环境也不利于胚胎植入和着床。  相似文献   

3.
(1)黄体酮,又名助孕素.具有使子宫粘膜松软,便于受精卵着床,抑制子宫活动,使胚胎安全生长等作用.用于习惯性流产、先兆性流产等病的安胎、保胎,防止流产.用量:猪25~35毫克;羊10~25毫克;牛、马50~150毫克;肌肉注射,口服无效. (2)绒毛膜促性腺激素.可在母畜怀  相似文献   

4.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的生殖疾病.发病率可达20%以上.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造成产犊间隔时间延长或不孕,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阻碍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5.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常见多发的生殖疾病,发病率可达20%以上,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造成产犊间隔时间延长或不孕,严重影响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阻碍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6.
表皮生长因子 (EGF)是表皮生长因子家族成员之一 ,在哺乳动物生殖过程中具有重要的调节作用。在哺乳动物卵巢内有 EGF的表达并调节卵巢的功能活动 ;EGF可促进哺乳动物卵泡发育 ,加速卵母细胞的成熟 ;EGF可促进卵母细胞受精和受精卵发育的能力 ,促进胚泡腔的形成 ;EGF在许多哺乳动物的子宫内均有表达 ,并参与胚胎着床过程的调节。 EGF可能以自分泌或旁分泌的形式参与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子宫内膜增殖、早期胚胎发育及胚胎着床等过程的调节。文章对 EGF在雌性哺乳动物卵泡发育、卵母细胞成熟、早期胚胎发育、囊胚腔扩展、胚胎着床等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概述  相似文献   

7.
子宫外孕又称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胚胎或胎儿在子宫外任何部位建立营养关系,继续发育的异常受孕现象.临床上根据胚胎着床部位的不同通常将子宫外孕分为卵巢妊娠、输卵管妊娠和腹腔妊娠三种.子宫外孕在宠物临床上并不多见.  相似文献   

8.
<正> 综合有关报道,雌性水貂的不育率达15—20.2%,其中有7—12.1%的母貂因胚胎吸收造成空怀。汉森(1947)指出,着床的受精卵数占排卵数的83.7%,而能够出生的只有50.2%。我们1979年在户县水貂场,通过对30只水貂胚胎发育的研究发现,母貂子宫中着床的胚胎平均为7.5个,而该年度大群母貂的胎平均产仔数仅有5.5只,从着床至出生,胚胎损失了26.7%。  相似文献   

9.
(三)配种后不受孕母猪在正常发情时允许公猪爬跨配种,但经过3次交配后仍不受孕的则可疑为此病,也叫屡配不孕。交配后21天再发情,其病因可能是受精发生障碍,受精卵死亡,或着床的胚胎因子宫乳组成异常而死亡;配种25天以后仍不发情的,可能因为死亡的胚胎被子宫吸收,子宫内胚胎全部消失,导致返情。处置办法:  相似文献   

10.
水貂的妊娠期有较大的变动范围,据初步调查统计,最长达87天,最短仅37天。母貂妊娠期的长短与受精卵(即合子,一旦开始发育又称胚胎)在子宫内具有延迟植入(着床)的生理特性密切相关。受精卵延迟植入的时间(称为潜伏期或囊胚期)越  相似文献   

11.
胚胎着床是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哺乳动物繁殖后代的成败.胚胎着床涉及到胚胎发育、子宫生理及胚胎与子宫间的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具体包括胚胎在子宫内膜的识别、粘附、入侵等过程,笔者就胚胎着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2.
胚胎着床的分子机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胚胎着床是哺乳动物生殖过程的关键步骤,直接关系到哺乳动物繁殖后代的成败。胚胎着床涉及到胚胎发育、子宫生理及胚胎与子宫间的相互识别和相互作用,具体包括胚胎在子宫内膜的识别、粘附、入侵等过程,笔者就胚胎着床机制的研究进展作了综述。  相似文献   

13.
<正>子宫内膜炎为子宫内膜的炎症,是奶牛生殖系统常见病。奶牛患子宫内膜炎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缩短了奶牛使用年限,降低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随着现代奶牛业的快  相似文献   

14.
成年雌性大熊猫一般每年春季发情1次,自配种后,受精卵并不是立即着床发育,而是在子宫内游离一段时间,再选择适宜的时机着床,受精卵附着在子宫壁后迅速发育,经2~3个月便分娩而出.这是该物种的独特现象,对此自20世纪80年代起,人们开始利用各种技术进行研究,如利用放射免疫[1-3]和酶联免疫法[4]对妊娠期孕酮值的监测,采用E-玫瑰花环试验检测大熊猫早孕因子[5],检测大熊猫绒毛膜促性腺激素[6-7],这些研究结果表明,大熊猫存在"胚胎延迟着床现象[8]".  相似文献   

15.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奶牛子宫内膜炎的诊断与治疗张禹王春林代大力金光泰(黑龙江畜牧兽医杂志社150040)(黑龙江省家畜繁育指导站)奶牛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生殖疾病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0%~30%,并且占不孕症的68.34%。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  相似文献   

16.
1胚胎的发育与附植 受精卵形成合子后,卵裂球不断时行分裂增殖,先后经过桑椹胚、囊胚、扩张囊胚等阶段,最后从透时带中孵出,形成了泡状透明的胚泡。初期的胚泡在子宫内的活动受到限制,在子宫中的位置逐渐固定下来。并开始与子宫内膜发生组织上的联系,逐渐附植着床在子宫黏膜上。  相似文献   

17.
猪子宫内膜炎是指子宫粘膜及粘膜下层的一种急性或慢性炎症,是母猪常见多发病的一种,由于其炎性物及细菌毒素对精子的直接危害,使受精卵形成受阻,或使已形成的胚胎着床障碍,临床表现为屡配不孕或孕期流产.  相似文献   

18.
子宫内膜炎为子宫内膜的急性炎症,是奶牛生殖疾病的常见病,发病率高达20%~40%,占不孕症的70%左右。奶牛患子宫内膜炎使受精卵不能着床或胚胎早期死亡,延长了产犊间隔,严重地影响了奶牛的繁殖力和生产性能,降低了奶牛养殖业的经济效益,阻碍了奶牛业的发展。  相似文献   

19.
沈慧 《山东饲料》2006,(8):26-26
1.受精卵着床障碍死亡,母兔妊娠0-7天着床期间胚胎死亡率为50%,7天后,死亡率为7%。  相似文献   

20.
子宫内膜炎是奶牛的一种常见病和多发病,发病率高、死亡率低,常呈慢性经过。该病可导致母牛不正常发情,长期空怀,受精卵无法着床和胚胎早期死亡。现结合实践对该病的发病原因和防治措施进行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