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6 毫秒
1.
高山蔬菜一般产在海拔超过800 m的地区,高山地区通过种植相应的蔬菜作物,实现蔬菜商品化栽培,以此缓解蔬菜市场季节性的供求不均问题,同时为高山地区的农民创收,提高其生活水平。分析了高山蔬菜生产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高山蔬菜生产可持续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2.
蔬菜产业是湖南省南县农村经济发展的支柱产业,关系到百姓餐桌上的食品安全,因此为实现蔬菜产业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加强蔬菜的绿色种植势在必行。绿色蔬菜营养十分丰富,能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饮食需求,所以在今后的蔬菜发展过程中,必须强化对绿色蔬菜种植与管理技术的研究,积极创新和优化种植模式,大力发展种植技术,确保能为农业产业的高效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相似文献   

3.
商洛高山蔬菜栽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正>近年来,为了解决茄果类蔬菜和十字花科蔬菜夏秋季供应不足的问题,降低夏秋蔬菜农药残留,提高蔬菜生产和食用安全性,增加中高山地区农民收入,我们在商洛市半高山(海拔800~1200米)和高山(海拔1200~1600米)的山地中,利用高海拔区域夏季自然冷凉气候条件生产天然反季节商品蔬菜,经济效益十分可观。主要技术措施如下:  相似文献   

4.
许春香 《种子科技》2023,(16):81-83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不断提高,对无公害蔬菜的需求量增多,为无公害蔬菜栽培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前景.文章以小白菜种植为切入点,论述了无公害蔬菜栽培技术,提出了无公害蔬菜病虫害防治措施,分析了小白菜无公害栽培技术以及无公害病虫害防治技术,以促进我国无公害蔬菜产业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5.
在高山地区种植蔬菜,充分借助了相应的生态学原理,主要由于山地范围内海拔相对较高,且山脉的走势差异明显,导致高山地区内温度、阳光及水分等差异也比较明显,直接给蔬菜的生长造成了显著的影响。为此,对高山蔬菜种植生产存在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提出高山蔬菜种植生产可持续发展建议,供参考。  相似文献   

6.
海南省五指山市大力发展热带花卉、高山有机蔬菜等产业促经济发展,助农民增收。五指山市山多田少,以高山丘陵为主,昼夜温差大、空气清新、水源干净污染少,是非常适合发展花卉产业和高山有机蔬菜种植的地方。2006年,该市花卉种植面积只有80多亩,到2008年已达600多亩。  相似文献   

7.
时念芹 《种子科技》2022,(12):55-57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对有机蔬菜的关注度越来越高。由此,相关部门应坚持生态保护原则,充分结合自身种植区的发展结构和现状,积极推广有机种植技术,推进蔬菜种植业现代化和专业化,促进农业可持续发展,实现经济效益与环保效益双赢的总体目标。文章阐述了有机蔬菜的种植模式,分析了推广有机蔬菜种植模式及生态农业技术的重要性,指出了有机蔬菜种植技术中存在的问题及推广应用措施,以促进我国农业现代化的健康、快速发展。  相似文献   

8.
<正>高山蔬菜是指利用高山地区夏季凉爽、昼夜温差大等优越的气候资源和丰富的山地土壤资源,生产出夏秋季上市的具有一定规模的反季节蔬菜。高山蔬菜栽培具有资源丰富、技术简单、设施简易,投资少、见效快、产量高、品质优等特点,是一种生产成本较低的反季节蔬菜生产形式,已经成为南方地区蔬菜生产不可或缺的部分。高山蔬菜生产能有效解决蔬菜供应的"秋淡"与"伏缺",不仅满足了人们的蔬菜需求,而且有较高的种植效益,成为山区农民脱贫致富的重要途径。  相似文献   

9.
有机农业和现代农业的发展背景下,有机蔬菜被大众所认可,有机蔬菜种植产业迅速发展。现阶段,我国有机蔬菜种植积累了较多成熟技术及经验,可达到优质高产的目标。为促进有机蔬菜种植产业的进一步发展,有必要明确和掌握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要点。文章从选定种植基地、选择种子和种苗、消毒土壤和种植棚、施用肥料4个方面分析论述了有机蔬菜种植技术要点,并提出了有力防治有机蔬菜种植中病虫草害的措施,探究了有机蔬菜种植产业发展的对策。  相似文献   

10.
在生活水平不断提高的情况下,人们越来越注重绿色无公害蔬菜的食用,这使得大棚种植成为我国蔬菜产业的重要生产途径之一,具有提高蔬菜产量、提高蔬菜营养价值等作用。重点分析了蔬菜大棚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措施,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随着社会经济发展和居民生活习惯的改变,蔬菜的多样化需求对蔬菜产业提出了全新的发展要求,蔬菜供给安全逐渐成为影响食品安全和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上海都市型蔬菜产业的发展经验,具有重要的社会和经济启示意义。基于2000 - 2012年上海市蔬菜生产产量数据,本文采用灰色预测GM(1,1)模型,对上海未来2013-2017年的蔬菜生产量进行了预测分析。通过对预测模型的精度检验,显示GM(1,1)预测模型精度良好,研究结果显示上海2013-2017年蔬菜生产总量呈不断下降趋势。政府相关部门应加强惠农政策支持力度,积极引导蔬菜产业转变生产发展方式,努力打造上海蔬菜产业升级版,努力保障上海地区蔬菜供给安全,促进上海都市型蔬菜产业的健康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12.
从2002年开始,遵义市开始大力发展夏秋反季节蔬菜产业,到2005年面积已达0.6万hm2,产值达1.8亿元,正在成为遵义市农业的重要产业之一。但是,夏秋反季节蔬菜种类品种多、单季生产周期长短不一、茬次多,加之高山和半高山是蔬菜新区,因种植结构调整而耕作制度发生了很大的变化,为了  相似文献   

13.
日光温室蔬菜持续高效生产新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日光温室蔬菜既是淄博市农民增收的重要来源,也是发展无公害蔬菜生产的重点。由于常年连作,日光温室内根结线虫、根腐病、黄萎病等土传病害和土壤盐渍化日趋严重,已成为制约全市蔬菜产品与环境安全以及蔬菜产业可持续发展的限制性因子。在山东省财政厅的支持下,淄博市蔬菜办公室与中国农业科学院蔬菜花卉研究所等科研单位联合,重点推  相似文献   

14.
李晓明 《种子科技》2023,(23):130-132
民以食为天,蔬菜是人们餐桌上的必备食材,保证蔬菜产业安全稳定生产意义重大。蔬菜种植时,一旦发生病虫害将会对蔬菜产量、品质造成极大的影响,甚至会导致绝产绝收,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包衣技术是一项防病虫害、促增收的有效技术措施,在蔬菜生产中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以秦皇岛市为例,深入研究了包衣技术在蔬菜种子生产中的应用与发展策略。  相似文献   

15.
永丰县地处江西省中部,耕地面积3.33万公顷,属中亚热带湿润性季风气候区,地貌类型多样,气候条件优越,适合多种蔬菜生长,是发展蔬菜生产的理想之地。该县自1983年大力发展无公害蔬菜以来,始终"以示范带动农民,以效益吸引农民",使蔬菜产业向优质、高产、高效方向发展,形成了早春大棚蔬菜、秋延后蔬菜、高山  相似文献   

16.
发展种植高山反季节蔬菜是提高蔬菜供应量、保证产品质量和解决城市淡季蔬菜需求的有力措施,也是山区农民致富的有效途径。2012年漳平市农业局种子管理站根据省农业厅种子总站布署,在本市最大的反季节蔬菜基地永福镇设立高山反季节花椰菜新品种展示园,以期筛选出适宜当地推广种植的后备品种。通过精心组织,认真实施,展示工作取得一定的成效。1材料与方法1.1展示园概况展示园安排在交通便利、种植面积  相似文献   

17.
陈倩 《种业导刊》2022,(1):8-11
高效生态是习近平总书记为现代农业指明的发展方向,也是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提出的明确要求.在剖析我国生态农业可持续发展中面临的困境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的发展建议.我国发展生态农业面临着诸多理论和实践问题.需要加强制度保障、基础设施和配套产业建设、加大技术投入,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农业.进一步保护生态多样性,发挥各种相关要素...  相似文献   

18.
河北是全国蔬菜生产和调出大省,蔬菜产业已经成为河北农业三大主导产业之一,对保障京津市场农产品供应、质量可靠发挥着重要作用。随着蔬菜产业发展对提高蔬菜产量和增强蔬菜品质的需要,蔬菜品种向更优质高产的新品种换代,已经成为蔬菜产业发展的一个瓶颈。  相似文献   

19.
<正>1产业现状近年,廊坊市坚持以"三产联动,整体推进,突出二产,打造精品,生态富民,产业兴菜"为指导,大力扶持蔬菜生产及蔬菜育苗产业的发展,使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走上又好又快发展的道路。通过龙头拉动,基地带动,科技推动,政策调动,大力发展有基础、有市场、有潜力、有效益的育苗基地创建,有效推动了廊坊蔬菜集约化育苗产业建设。截止到2013年末,全市年育苗能力在2 000万株以上的集约化育苗基地发展到12个,  相似文献   

20.
“保护水源”并“发展经济”是北京密云水源保护区实现持续发展的目标,探寻保护区适宜的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具有重要的意义。通过层次性、时序性的分析方法。对北京密云水源保护区的生态经济模式从点到面、由深到表进行了深入分析,明确了保护区生态经济模式的层次结构与时序安排,首先采用不同的生态经济技术措施对影响其生态环境的因素进行根本性的解决;之后调整大的农业种养结构。使第一层次的各种技术措施实施于第一产业的物质、能量输出之中;继续调整产业结构,发展生态休闲产业,予生态环境保护于高层次产业输出之中;同时配合改造保护区村镇的基础设施建设,将环境治理、环境美化、产业发展有效融为一体。由此总结出北京密云水源保护区适宜的生态经济模式分别是“以水环境保护为主要内容的生态治理与生态恢复模式”、“以保护区资源利用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农业技术传播模式”、“以保护区生态休闲为主要内涵的产业经济增长模式”。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