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为研究霉菌毒素吸附剂(MA)与植物精油(EO)或有机酸(OA)的复合物对蛋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菌群结构及物种丰度的影响,试验选取270只29周龄的健康罗曼蛋鸡,随机分为3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对照组(CON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65 g/kg MA-OA复合物(MOA组)和0.70 g/kg MA-EO复合物(MEO组)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70 d。结果表明:(1)各组间盲肠菌群α多样性指数均无显著差异(P > 0.05)。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与CON组相比,MOA组盲肠菌群结构分布相对零散,物种相似度较低。(2)在门水平上,与CON组相比,MEO组、MOA组绿湾菌门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 < 0.05),梭杆菌门相对丰度有一定降低(P > 0.05)。(3)在属水平上,与CON组相比,MOA组、MEO组理研菌属相对丰度有提高的趋势(P =0.099),肠球菌属相对丰度有降低的趋势(P =0.097)|MOA组帕拉普氏菌属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 < 0.05),瘤胃梭菌属_1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 < 0.05),不动杆菌属和丁酸球菌属相对丰度有提高的趋势(0.05≤P < 0.10)。(4)LEfSe分析显示,与CON组相比,MOA组乳酸杆菌属、瘤胃梭菌属_1、未明确克里斯滕森菌科和理研菌属显著富集。由此可见,饲粮中添加MA-OA复合物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提高蛋鸡盲肠微生物多样性,优化肠道菌群结构。 [关键词] 霉菌毒素吸附剂|有机酸|植物精油|肠道菌群|蛋鸡  相似文献   

2.
本试验旨在研究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西门塔尔育肥牛生长性能、养分表观消化率、血清抗氧化和免疫指标的影响。选择32头体重[(365.64±28.66) kg]相近、体况良好的西门塔尔育肥牛,随机分成2组,每组16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g/kg DM霉菌毒素吸附剂。预试期7 d,正试期193 d。结果表明:1)各组初重、末重、平均日增重(ADG)、干物质采食量(DMI)、料重比(F/G)差异不显著(P0.05)。2)各组干物质(DM)、中性洗涤纤维(NDF)、酸性洗涤纤维(ADF)、粗蛋白质(CP)、钙(Ca)、总磷(TP)、粗脂肪(EE)表观消化率差异不显著(P0.05)。3)第84天,试验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第168天,试验组血清超氧化物歧化酶(SOD)、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CAT活性及总抗氧化能力(T-AOC)较对照组有所升高,但无显著差异(P0.05)。4)第84天,试验组血清干扰素-γ(IFN-γ)、免疫球蛋白A(IgA)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第168天,试验组血清IFN-γ、免疫球蛋白M(IgM)含量显著或极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或P0.01),试验组血清白细胞介素-1(IL-1)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由此可见,在本试验条件下,饲粮中添加0.2 g/kg DM霉菌毒素吸附剂对西门塔尔育肥牛生长性能和养分表观消化率无显著影响,可改善机体免疫性能。  相似文献   

3.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中添加酵母培养物(YC)对舍饲牦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取4岁、初始体重为(180.31±29.73)kg的健康麦洼公牦牛36头,随机分为4组,每组9个重复,每个重复1头牦牛,分别饲喂YC添加水平为0(Ⅰ组)、0.5%(Ⅱ组)、1.0%(Ⅲ组)和1.5%(Ⅳ组)的全混合日粮。预试期10 d,正试期80 d。结果表明:1)随着饲粮YC添加水平的升高,瘤胃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显著升高(P<0.05),pH有呈线性降低的趋势(P=0.058),氨态氮(NH3-N)含量有呈二次曲线变化的趋势(P=0.055),乙酸比例及乙酸/丙酸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丙酸和丁酸比例呈显著线性增加(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无显著变化(P>0.05)。2)舍饲牦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指数除Chao指数外,其余各指数组间无显著差异(P>0.05)。3)门水平上,4组的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随着饲粮YC添加水平的升高,疣微菌门的相对丰度呈显著线性升高(P<0.05),Saccharibacteria的相对丰度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互养菌门的相对丰度呈显著二次曲线变化(P<0.05),变形菌门和纤维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呈二次曲线变化的趋势(P=0.065,P=0.064)。属水平上,普雷沃菌属、拟杆菌目BS11和理研菌科RC9为优势菌属,随着饲粮YC添加水平的升高,克里斯滕森菌科R7的相对丰度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与pH和NH3-N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500,P<0.05),奎因氏菌属的相对丰度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与TVFA含量呈显著正相关(r=0.460,P<0.05),瘤胃球菌科UCG-001和瘤胃球菌科UCG-014的相对丰度呈显著线性降低(P<0.05),与pH呈显著正相关(r>0.500,P<0.05),瘤胃球菌科UCG-011和瘤胃球菌属2的相对丰度呈显著二次曲线变化(P<0.05)。综上所述,在舍饲牦牛饲粮中添加YC显著影响了瘤胃中微生物的丰富度,影响门和属水平微生物的组成,进而对瘤胃发酵参数产生影响。  相似文献   

4.
本试验旨在研究不同比例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替代饲粮中粗料对西门塔尔杂交公牛(西门塔尔牛×本地黄牛)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区系的影响,采用2×3双因素试验设计。选取49头体重相近[(491.35±48.32)kg]、健康状况良好的西门塔尔杂交公牛,随机分为7组,每组7头牛。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处理组分别饲喂用20%,40%和60%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以粗料形式替换基础饲粮中皇竹草配制的全混合日粮,预饲期15 d,正饲期60 d。结果显示:(1)发酵白酒糟组丙酸、丁酸、异丁酸、异戊酸以及总挥发性脂肪(VFA)酸含量显著高于白酒糟组(P < 0.05)|酒糟添加水平对乙酸、丙酸、异丁酸、异戊酸、总挥发性脂肪酸含量以及乙丙比均有显著影响(P < 0.05)|酒糟类型和酒糟添加水平对瘤胃挥发性脂肪酸浓度无显著交互作用(P > 0.05)。(2)发酵白酒糟组瘤胃微生物蛋白显著高于白酒糟组(P < 0.05)|酒糟添加水平对pH、氨态氮及微生物蛋白均有显著影响(P < 0.05)|酒糟类型和酒糟添加水平对微生物蛋白(MCP)有显著的互作效应(P < 0.05)。(3)酒糟类型及添加量对微生物多样性及丰度无显著影响且酒糟类型与酒糟添加量之间不存在交互作用(P > 0.05)。(4)门水平上,优势菌门均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其中发酵白酒糟组放线菌门丰度显著低于白酒糟组(P < 0.05)|属水平上,优势菌属均为普雷沃氏菌属。40%替代组和60%替代组中拟杆菌属BS11丰度较20%替代组显著降低 | 40%和60%发酵白酒糟替代组瘤胃球菌属2丰度较对照组显著升高(P < 0.05)。各处理组其他几种菌属丰度差异不显著(P > 0.05)。综上所述,发酵白酒糟对西杂牛瘤胃NH3-N的代谢和MCP的合成效果优于白酒糟。发酵白酒糟更有利于改善瘤胃发酵方式。白酒糟和发酵白酒糟对西杂牛瘤胃微生物门水平上的两种主要优势菌门(拟杆菌门、厚壁菌门)丰度无显著影响。发酵白酒糟和白酒糟用量较高时,发酵白酒糟维持西杂牛瘤胃微生物多样性更加有利,且能促进普雷沃氏菌属的生长和繁殖。 [关键词] 发酵白酒糟|西门塔尔杂交牛牛|瘤胃发酵参数|微生物区系  相似文献   

5.
试验旨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添加单宁与饲用纤维素酶对湖羊生长育肥期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为单宁和饲用纤维素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更好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月龄生长发育良好、平均体重(19.85±1.45)kg的肉用湖羊3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1%单宁(单宁组)、0.1%饲用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组)和0.1%单宁+0.1%饲用纤维素酶(混合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湖羊。试验期70d,其中过渡期7d,预试期7d,正饲期56d。试验结束后,采集湖羊瘤胃液,提取细菌总DNA,进行PCR扩增后用Illumina Hi 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1)12个湖羊瘤胃微生物样品测序共获得957 440对序列,平均每个样品产生55 997条clean tags,过滤嵌合体后共产生502 965条effective tags;各组湖羊瘤胃微生物样品的AvgLen均在419~420之间;(2)各组间湖羊瘤胃微生物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宁组、纤维素酶组和混合组湖羊瘤胃微生物的香农指数显著提高(P<0.05);纤维素酶组湖羊瘤胃微生物的辛普森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在门水平上,单宁组湖羊瘤胃内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单宁组、纤维素酶组和混合组湖羊瘤胃内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较对照组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4)在属水平上,单宁组湖羊瘤胃内普雷沃菌属-1(Prevotella_1)丰度降低,与对照组、纤维素酶组差异均显著(P<0.05),但与混合组差异不显著(P>0.05);单宁组和纤维素酶组湖羊瘤胃内瘤胃菌属(Rumen_bacterium)丰度较对照组和混合组提高,且与混合组的差异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在湖羊日粮中同时加入单宁和饲用纤维素酶可以提高湖羊瘤胃内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影响瘤胃菌群结构,缓解单宁对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菌落的抑制;同时混合添加可以缓解单独添加单宁对纤维素分解的抑制作用;在门水平上各组湖羊瘤胃内优势菌群均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属水平上各组湖羊瘤胃内优势菌群均为理研菌科-RC9(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细菌(Bacterium)、普雷沃菌属-1和瘤胃菌属。  相似文献   

6.
本试验旨在研究饲粮添加凹凸棒石负载植物精油复合物(EO-PGS)对蛋鸡生产性能和肠道微生物的影响。选取480只65周龄健康的罗曼粉壳蛋鸡,随机分成4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20只。对照组蛋鸡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蛋鸡分别饲喂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50、0.75和1.00 g/kg EO-PGS的试验饲粮。预试期7 d,正试期56 d。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0.75和1.00 g/kg EO-PGS组的产蛋率显著提高(P0.05)。2)β多样性分析显示,与对照组相比,0.75和1.00 g/kg EO-PGS组盲肠菌群结构分布相对零散,相似度较低。3)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盲肠软壁菌门相对丰度有提高的趋势(P=0.071),0.50和0.75 g/kg EO-PGS组盲肠迷踪菌门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0.50和0.75 g/kg EO-PGS组盲肠Elusimicrobium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0.50 g/kg EO-PGS组盲肠优杆菌属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4)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盲肠双歧杆菌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盲肠沙门氏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0.50和1.00 g/kg EO-PGS组盲肠大肠杆菌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0.50 g/kg EO-PGS组十二指肠和盲肠乳酸杆菌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 0.05)。由此可见,饲粮添加0.50和1.00 g/kg EO-PGS能够改善蛋鸡生产性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微生物多样性,优化肠道菌群结构。  相似文献   

7.
本试验旨在研究酿酒酵母培养物替代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生长性能、养分消化率以及盲肠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相近的28日龄断奶仔猪180头,随机分成3组,每组4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仔猪。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抗生素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75 g/t金霉素+50 g/t吉他霉素+10 g/t维吉尼亚霉素,酿酒酵母培养物组在基础饲粮的基础上添加5 kg/t的酿酒酵母培养物。试验期38 d。结果显示:1)酿酒酵母培养物组断奶仔猪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且与抗生素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2)酿酒酵母培养物组的粗蛋白质、粗脂肪和磷的表观消化率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且与抗生素组相比没有显著性差异(P0.05)。3)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和抗生素对断奶仔猪盲肠微生物多样性均没有显著性影响(P0.05),但是均可以影响断奶仔猪盲肠微生物的菌群丰度。其中,对照组瘤胃球菌科UCG-005(Ruminococcaceae UCG-005)的相对丰度显著高于抗生素组和酿酒酵母培养物组(P0.05)。而与对照组相比,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显著降低了螺旋体门(Spirochaeates)的相对丰度(P0.05),而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和抗生素均显著降低了克里斯滕森菌科R-7群(Christensenellaceae R-7 group)、大肠埃希菌-志贺菌属(Escherichia-Shigella)和密螺旋体属2(Treponema 2)的相对丰度(P0.05),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组有提高普雷沃氏菌属2(Prevotella 2)(P=0.064)、普雷沃氏菌属7(Prevotella 7)(P=0.058)以及普雷沃氏菌属9(Prevotella 9)(P=0.072)相对丰度的趋势。与抗生素组相比,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有提高普雷沃氏菌属7相对丰度的趋势(P=0.072)。与抗生素组和对照组相比,酿酒酵母培养物组四大主菌门的总相对丰度显著提高(P0.05)。综上所述,饲粮添加酿酒酵母培养物能够提高断奶仔猪的生长性能,降低腹泻率,提高养分消化率,改善盲肠微生物的菌群丰度,降低肠道致病菌的丰度,达到与添加抗生素相似的饲喂效果。  相似文献   

8.
本试验旨在研究牛至精油和莫能菌素对荷斯坦犊牛瘤胃发酵参数和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了80头新生荷斯坦犊牛,体重(41.31±2.23)kg,随机分为4组,每组20头。牛至精油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莫能菌素组开食料中添加3.6 g/kg莫能菌素,混合组开食料中添加4.0 g/kg牛至精油+3.6 g/kg莫能菌素,对照组开食料中不添加任何饲料添加剂。饲喂70 d后,从每组中选取体重相近的试验牛3头,采集12头犊牛的瘤胃液,检测瘤胃发酵参数,并运用高通量测序方法测定瘤胃菌群结构及多样性。结果表明:1)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氨态氮含量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丙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门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混合组的瘤胃液中变形菌门的相对丰度极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3)属水平上,牛至精油组、莫能菌素组和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有高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牛至精油组的瘤胃液中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莫能菌素组的瘤胃液中奥尔森菌属的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瘤胃球菌属和丁酸弧菌属的相对丰度均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混合组的瘤胃液中梭菌属的相对丰度有低于对照组的趋势(0.05≤P<0.10)。综上所述,饲粮中添加牛至精油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的菌群结构,提高犊牛瘤胃中蛋白质降解菌的相对丰度,降低产丁酸菌属的相对丰度,同时可能避免或者缓冲莫能菌素对有益菌群的破坏。  相似文献   

9.
本试验旨在通过体外培养法研究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以500 g精粗比为40∶60的全混合日粮为发酵底物,各组分别添加0(对照)、0.1、0.2、0.3、0.4、0.5 g/kg的葡萄籽原花青素。体外发酵24 h后,读取产气量及测定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含量。结果表明,与对照组相比:1)添加0.4和0.5 g/kg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显著降低了发酵液丁酸和异戊酸的含量(P0.05),而添加0.2 g/kg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显著提高了发酵液异丁酸的含量(P0.05);2)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籽原花青素均显著提高了发酵液p H(P0.05);3)添加不同水平的葡萄籽原花青素有减少体外发酵产气量的作用,其中0.3 g/kg组效果显著(P0.05),而0.2 g/kg组显著降低了甲烷产量(P0.05);4)葡萄籽原花青素能显著降低了发酵液中的原虫(0.2、0.3、0.4、0.5 g/kg组)、甲烷菌(0.1、0.2、0.4、0.5 g/kg组)、溶纤维丁酸弧菌(0.2、0.3、0.4、0.5 g/kg组)和产琥珀酸丝状杆菌含量(0.1、0.3、0.4、0.5 g/kg组)(P0.05)。由此可见,在奶牛瘤胃体外发酵液中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改善了瘤胃发酵模式,显著影响了瘤胃微生物区系,显著降低了甲烷产量,0.2 g/kg的添加水平较为适宜。  相似文献   

10.
旨在研究日粮添加乳铁蛋白对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的影响。试验选用断奶滇太仔猪12头,初始体重为(6.12±0.54)kg,随机分为对照组、杆菌肽组和乳铁蛋白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杆菌肽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0.5 g·kg-1杆菌肽预混剂;乳铁蛋白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50 mg·kg-1乳铁蛋白,试验期28 d。采集试验第7、21、28天仔猪粪便,通过细菌16S rRNA基因高通量测序检测粪便微生物多样性。结果表明,各组断奶仔猪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没有显著差异(P>0.05)。在门水平上,第7、21、28天肠道优势菌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试验第7天时,各组间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乳铁蛋白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1.43%,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16.4%;试验第21天时,乳铁蛋白组与其余两组相比,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相对丰度无显著差异(P>0.05),但与对照组相比,厚壁菌门相对丰度降低16.4%,拟杆菌门相对丰度增加34.1%。试验第28天时,与对照组相比,乳铁蛋白组厚壁菌门相对丰度显著...  相似文献   

11.
蜜蜂肽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试验旨在研究蜜蜂肽对育肥湖羊生长性能和瘤胃微生物区系的影响。试验选择健康、体重相近的湖羊公羔180只,随机分成5个组,每组6个重复,每个重复6只羊。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试验组分别在基础饲粮中添加100、200、400和800 g/t蜜蜂肽。预试期14 d,正试期63 d。结果表明:1)400、800 g/t组的第42天体重和第63天体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200、400、800 g/t组的平均日增重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400 g/t组的料重比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2)各组之间瘤胃液总挥发性脂肪酸(TVFA)含量无显著差异(P>0.05)。400 g/t组的瘤胃液乙酸比例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丙酸比例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400 g/t组的瘤胃液乙酸/丙酸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3)100、200和400 g/t组的瘤胃反刍兽新月单胞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200 g/t组的瘤胃普雷沃氏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400和800 g/t组的瘤胃产琥珀酸丝状杆菌数量显著低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200和400 g/t组的瘤胃嗜淀粉瘤胃杆菌数量显著高于对照组和100 g/t组(P<0.05)。4)400和800 g/t组的瘤胃厚壁菌门丰度显著高于200 g/t组(P<0.05),800 g/t组的瘤胃丁酸弧菌属_2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 g/t组(P<0.05),800 g/t组的瘤胃毛螺菌科_NK3A20丰度显著高于其他各组(P<0.05),400 g/t组的瘤胃瘤胃球菌属_2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和200 g/t组(P<0.05)。综上,在饲粮中添加蜜蜂肽有利于育肥湖羊生长性能的提高,并且可以调节瘤胃微生物区系和发酵模式,在实际生产中可以作为理想的抗生素替代物应用。  相似文献   

12.
试验研究了纤维素复合酶制剂、微生态制剂以及两种添加剂同时饲喂育肥牛,对育肥牛增重效果的影响。选择250kg左右西门塔尔架子牛(公牛)计120头,随机分为四组,即试验1组、试验2组、试验3组、对照组,每组2个重复,每个重复15头牛。试验1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添加比例为精补料100g/t),试验2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纤维素复合酶制剂(添加比例为精补料100g/t),试验3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复合微生态制剂和纤维素复合酶制剂(添加比例分别为精补料100g/t),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结果表明,在日粮中添加微生态制剂能显著提高育肥牛平均日增重(P﹤0.05),在日粮中添加酶制剂对育肥牛增重效果不显著(P0.05),有提高的趋势。但二者同时添加,对育肥牛增重效果最好,统计分析差异显著(P﹤0.05),且经济效益最高。  相似文献   

13.
本试验旨在研究黄曲霉毒素B_1(AFB_1)和T-2毒素联合使用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血清抗氧化指标和生化指标的影响,同时评价吸附剂的脱毒效果。选取1日龄健康爱拔益加(AA)肉仔鸡448羽,采用2×2双因子完全随机试验设计,随机分为4个组,每组8个重复,每个重复14羽(公母各占1/2)。对照组饲喂基础饲粮,Ⅰ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吸附剂,Ⅱ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 mg/kg AFB_1+1.0 mg/kg T-2毒素,Ⅲ组在基础饲粮中添加0.25%吸附剂+0.2 mg/kg AFB_1+1.0 mg/kg T-2毒素。对照组和Ⅰ组为空白组,Ⅱ组和Ⅲ组为霉菌毒素组。试验期42 d。结果表明:与空白组相比,1)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肉鸡1~21日龄时的料重比(F/G)(P0.05),显著降低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增重(ADG)(P0.05);添加吸附剂显著提高22~42日龄时的末重和平均日采食量(ADFI)(P0.05)。2)添加霉菌毒素显著提高肉鸡21日龄时的脾脏指数(P0.05),显著降低42日龄时的法氏囊指数(P0.05);添加吸附剂缓解了42日龄时的法氏囊萎缩,但效果不显著(P0.05)。3)添加霉菌毒素显著降低肉鸡21日龄时的血清过氧化氢酶(CAT)活性和42日龄时的血清总蛋白(TP)含量(P0.05),显著提高21日龄时的血清谷丙转氨酶(ALT)活性(P0.05);添加吸附剂对血清抗氧化能力改善效果不显著(P0.05),显著降低21日龄时的血清碱性磷酸酶(ALP)活性(P0.05),显著提高42日龄时的血清白蛋白(ALB)含量(P0.05)。综上所述,吸附剂可有效缓解AFB_1和T-2毒素对肉鸡生长性能、器官指数和血清生化指标带来的负面影响,可作为一种有效脱毒剂添加到肉鸡饲粮中。  相似文献   

14.
本研究旨在基于Illumina MiSeq测序技术分析葡萄籽原花青素对奶牛体外瘤胃发酵产甲烷菌区系的影响。试验分为6组,以500 g精粗比为40∶60的全混合日粮为发酵底物,分别添加0(对照)、0.1、0.2、0.3、0.4、0.5 g/kg的葡萄籽原花青素。体外发酵24 h后提取各发酵液总DNA,采用Illumina MiSeq PE300高通量测序平台进行测序。结果表明:1)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1、0.2 g/kg葡萄籽原花青素降低了产甲烷菌的分类操作单元(OTUs)数量,添加0.3、0.4、0.5 g/kg葡萄籽原花青素增加了产甲烷菌的OTUs数量,但差异并不显著(P0.05);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对Chao1指数和Shannon指数均无显著影响(P0.05),即对产甲烷菌的多样性没有显著影响。2)在门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添加0.3、0.4、0.5 g/kg葡萄籽原花青素显著降低了广古菌门的丰度(P0.05)。在科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甲烷杆菌科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有降低的趋势,且在添加量为0.4 g/kg时丰度显著降低(P0.05); Methanomassiliicoccaceae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增加,且当添加量为0.3、0.4 g/kg时显著增加(P0.05)。在属水平上,与对照组相比,甲烷短杆菌属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当添加量为0.4 g/kg时显著降低(P0.05),当添加量为0.5 g/kg时有回升的趋势,但是仍低于对照组;甲烷杆菌属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当添加量为0.4、0.5 g/kg时显著降低了该属的丰度(P0.05); Candidatus_Methanoplasma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有上升趋势,且当添加量为0.3、0.4 g/kg时显著增加了该属的丰度(P0.05);甲烷球形菌属的丰度随着葡萄籽原花青素添加量的增加而降低,且当添加量为0.3、0.4、0.5 g/kg时显著降低了该属的丰度(P0.05)。由此可知,添加葡萄籽原花青素在门、科、属水平上均对奶牛体外瘤胃产甲烷菌区系有一定的影响。  相似文献   

15.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赖氨酸(lysine, Lys)对瘤胃发酵特性和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选择4头健康、体重和年龄接近且安装永久瘤胃瘘管的锦江牛,随机分为2组,每组2头,采用有重复的2×2拉丁方设计,分别饲喂基础日粮和基础日粮+0.20%Lys日粮。试验分两期进行,每期最后2 d晨饲后2 h采集瘤胃液,用于瘤胃发酵参数和微生物菌群结构的检测分析。结果显示:添加赖氨酸对瘤胃pH、微生物蛋白(MCP)含量、氨态氮(NH3-N)浓度、挥发性脂肪酸(VFA)含量和比例均无显著影响(P>0.05);添加赖氨酸显著提高了瘤胃微生物的丰富度(Observed species, P=0.046);添加赖氨酸在门水平上显著提高了髌骨细菌门(Patesci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10),对属水平上物种的相对丰度无显著影响(P>0.05);相似性分析(ANOSIM)和主坐标分析(PCoA)结果均显示,添加赖氨酸对瘤胃微生物群落无显著影响。结果表明,日粮添加0.20%的赖氨酸对瘤胃发酵特性无影响,但改变了瘤胃微生物多样性和部分菌门的相对丰度。  相似文献   

16.
单宁与饲用纤维素酶对湖羊瘤胃微生物菌群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试验旨在利用高通量测序技术研究添加单宁与饲用纤维素酶对湖羊生长育肥期瘤胃微生物菌群结构的影响,为单宁和饲用纤维素酶在反刍动物生产中更好地利用提供理论依据。选用3月龄生长发育良好、平均体重(19.85±1.45)kg的肉用湖羊36只,随机分成对照组和3个处理组,对照组饲喂基础日粮,处理组分别在基础日粮中加入0.1%单宁(单宁组)、0.1%饲用纤维素酶(纤维素酶组)和0.1%单宁+0.1%饲用纤维素酶(混合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3只湖羊。试验期70d,其中过渡期7d,预试期7d,正饲期56d。试验结束后,采集湖羊瘤胃液,提取细菌总DNA,进行PCR扩增后用Illumina Hi Seq 2500测序平台进行高通量测序。结果表明:(1)12个湖羊瘤胃微生物样品测序共获得957 440对序列,平均每个样品产生55 997条clean tags,过滤嵌合体后共产生502 965条effective tags;各组湖羊瘤胃微生物样品的AvgLen均在419~420之间;(2)各组间湖羊瘤胃微生物的Ace指数和Chao1指数差异均不显著(P0.05);与对照组相比,单宁组、纤维素酶组和混合组湖羊瘤胃微生物的香农指数显著提高(P0.05);纤维素酶组湖羊瘤胃微生物的辛普森指数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3)在门水平上,单宁组湖羊瘤胃内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丰度比对照组显著降低(P0.05);单宁组、纤维素酶组和混合组湖羊瘤胃内厚壁菌门(Firmicutes)丰度较对照组均呈下降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4)在属水平上,单宁组湖羊瘤胃内普雷沃菌属-1(Prevotella_1)丰度降低,与对照组、纤维素酶组差异均显著(P0.05),但与混合组差异不显著(P0.05);单宁组和纤维素酶组湖羊瘤胃内瘤胃菌属(Rumen_bacterium)丰度较对照组和混合组提高,且与混合组的差异显著(P0.05)。综合试验结果,在湖羊日粮中同时加入单宁和饲用纤维素酶可以提高湖羊瘤胃内菌群的多样性和丰度,影响瘤胃菌群结构,缓解单宁对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和厚壁菌门(Firmicutes)菌落的抑制;同时混合添加可以缓解单独添加单宁对纤维素分解的抑制作用;在门水平上各组湖羊瘤胃内优势菌群均为拟杆菌门和厚壁菌门;在属水平上各组湖羊瘤胃内优势菌群均为理研菌科-RC9(Rikenellaceae_RC9_gut_group)、细菌(Bacterium)、普雷沃菌属-1和瘤胃菌属。  相似文献   

17.
试验旨在探究日粮中添加茉莉花渣对山羊营养物质表观消化率、瘤胃发酵及瘤胃菌群的影响。选择健康无病、体重相近、4月龄的去势努比亚公羊24只,随机分为2组,每组12个重复,每个重复1只羊,对照组羊饲喂基础日粮,试验组在基础日粮中添加100 g/kg茉莉花渣,制成全价颗粒饲料。预试期7 d,正式试验期45 d。结果显示,与对照组相比,试验组山羊的粗蛋白表观消化率极显著降低(P<0.01),酸性洗涤纤维的表观消化率极显著提高(P<0.01)。微生物测序结果表明,对照组和试验组在门水平上的优势菌门均为厚壁菌门和拟杆菌门;试验组解琥珀酸菌属、普雷沃氏菌属_UCG_001和克里斯藤森菌科_R_7群相对丰度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而未分类的拟杆菌科相对丰度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研究表明,日粮中添加茉莉花渣提高了纤维降解菌的相对丰度,改善了山羊对纤维物质的消化。  相似文献   

18.
试验旨在研究湖羊采食高剂量硝酸钾日粮的瘤胃细菌群落结构的变化规律。采用高通量测序和RT-PCR方法,以不添加硝酸钾为对照,研究了日粮添加6、12、18、24 g/d和30 g/d硝酸钾的瘤胃细菌多样性、群落结构和硝酸盐还原菌相对丰度。结果表明,30 g/d以内的硝酸钾剂量不影响瘤胃细菌群落的丰度和多样性。拟杆菌门、厚壁菌门和变形菌门是优势菌群,12 g/d和18 g/d的日粮硝酸钾显著增加了拟杆菌门和普雷沃氏菌属的相对丰度(P<0.05),但随着硝酸钾剂量的升高,细菌相对丰度下降。日粮添加30 g/d以内硝酸钾不影响反刍兽新月单胞菌的相对丰度,但显著升高胎儿弯曲杆菌的相对丰度(P<0.05)。湖羊瘤胃细菌群落结构与日粮硝酸钾含量相关。  相似文献   

19.
本试验旨在探究海带粉作为饲料原料对饲喂高精料饲粮奶牛瘤胃发酵参数及菌群结构的影响。试验选用体重为(605±36)kg的健康泌乳中后期荷斯坦奶牛15头,随机分为3组,每组5头。采用随机试验设计,3组奶牛分别饲喂45%低精料饲粮、55%高精料饲粮和55%高精料+5%海带粉饲粮。试验期为35d,于试验末对晨饲前奶牛经口腔采集瘤胃液,测定其pH,氨态氮、微生物蛋白、挥发性脂肪酸浓度和菌群结构。结果显示:1)相比55%高精料饲粮,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瘤胃中pH显著升高(P<0.05),氨态氮和微生物蛋白的浓度显著降低(P<0.05),总挥发性脂肪酸的浓度以及挥发性脂肪酸中丁酸、异丁酸和异戊酸的比例显著增加(P<0.05)。2)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降低了样本独有的操作分类单元(OUT)数量,但对瘤胃细菌α多样性的影响不显著(P>0.05)。在门水平上,与44%低精料饲粮相比,55%高精料饲粮显著增加了瘤胃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中SR1_Absconditabacteria的相对丰度(P<0.05);而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瘤胃中拟杆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降低(P<0.05),瘤胃中厚壁菌门的相对丰度显著增加(P<0.05),同时进一步显著增加了瘤胃中放线菌门的相对丰度(P<0.05)。在属水平上,相对于45%低精料饲粮,55%高精料饲粮显著增加了瘤胃中瘤胃球菌属2(Ruminococcus_2)和毛螺菌科NK3A20类群(Lachnospiraceae_NK3A20_group)的相对丰度(P<0.05),显著降低了瘤胃中普雷沃氏菌属1(Prevotella_1)和普雷沃氏菌科UCG-003(Prevotellaceae_UCG-003)的相对丰度(P<0.05);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海带粉后,进一步显著降低了瘤胃中Prevotella_1的相对丰度(P<0.05),并显著增加了瘤胃中Ruminococcus_2的相对丰度(P<0.05)。综上可见,在55%高精料饲粮中添加5%的海带粉可以改善饲喂高精料饲粮奶牛的瘤胃发酵环境,调整瘤胃菌群结构,对瘤胃细菌多样性的影响较小。  相似文献   

20.
为研究黄曲霉毒素B_1(AFB_1)、赭曲霉毒素A(OTA)和玉米赤霉烯酮(ZEN)联合对奶山羊肠道微生物组成及多样性的影响,本研究选取体况相近的健康崂山奶山羊20头,分为5组,每组4头,A组为对照组,饲喂不添加毒素的基础日粮;B、C、D、E组分别在日粮中添加50μg/kg AFB_1+500μg/kg ZEN、50μg/kg AFB_1+100μg/kg OTA、50μg/kg AFB_1及50μg/kg AFB_1+100μg/kg OTA+500μg/kg ZEN。预试期7d,正试期14d。在试验期第11天采集粪便样品,利用基因组DNA提取试剂盒提取粪便总DNA,对总DNA进行16S rRNA扩增,构建奶山羊肠道微生物16S rRNA基因克隆文库并进行数据分析。经稀释曲线和多样性指数分析显示,单一AFB_1或与其他毒素联合处理后奶山羊肠道微生物多样性有降低趋势,但差异不显著(P0.05),而奶山羊肠道菌群总数在AFB_1与其他毒素的联合处理后显著降低(P0.05)。对获得的OTUs代表序列进行物种注释后发现,厚壁菌门(Firmicutes)、拟杆菌门(Bacteroidetes)、软壁菌门(Tenericutes)为山羊肠道中主要的细菌类群;经LEfSe分析显示,AFB_1、OTA和ZEN 3种毒素的联合作用可显著增加琥珀酸弧菌科(Succinivibrionaceae)、考拉杆菌属(Phascolarctobacterium)和气单胞菌科(Aeromonadales)丰度。而未处理组的霍尔德曼氏菌(Holdemania)和BF311拟杆菌的丰度显著高于其他组(P0.05)。以上结果表明,AFB_1、ZEN和OTA联合能影响山羊肠道微生物区系结构,且影响程度依次为:AFB_1+OTA+ZENAFB_1+OTAAFB_1+ZENAFB_1。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