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为加强福建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健全完善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充分发挥监测站点工作对水土保持的基础性支撑作用,本文对福建省监测站点的现状和成效进行总结,分析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布局设想和有关建议,着力强化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建设与管理能力,以满足新时期生态文明建设和水土保持监测服务需求。  相似文献   

2.
科学布设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和径流小区是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建设的重要内容。由于原有的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存在空间布局不均衡、监测设施不标准、监测功能定位不明确及不能满足新形势需要等问题,湖北省从2018年开始对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进行优化布局和升级改造,包括优化监测站点的空间布局和对各监测点径流小区进行统一设计等。优化布局和升级改造后,实现了8个水土保持三级区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全覆盖,明确了监测站点和径流小区的代表区域、功能定位和成果应用。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升级改造中监测站点和径流小区的优化布局及观测成果的应用方案,可为其他省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升级改造工作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3.
党的十八大把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布局,而水土流失阻碍着生态文明建设,如何科学治理水土流失,推动生态文明建设尚在进一步探索研究中。本文透过闻名全省的水土流失重点县(宁化)治理水土流失、建设生态文明的丰富经验,分析当前存在的主要问题,进一步探索治理水土流失的科学方法,旨在抛砖引玉、启迪心智,更好地推进生态文明建设。  相似文献   

4.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水土保持分区及布局初探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是新疆的重要组成部分,所辖单位广泛分布于新疆各地州市,大多数团(场)处在河流下游、沙漠边缘和边境线上,自然条件恶劣,水土流失严重。在全国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上,依据水土保持区划的原则,采取定性与定量分析相结合的分析方法,对兵团进行水土保持分区,结合兵团区域现状,对各区域水土保持措施进行布局,提出"一线、一带、两环"的水土保持战略格局,研究成果可为兵团水土流失治理措施布局和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5.
中国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研究   总被引:4,自引:1,他引:3  
水土保持监测在中国资源节约型社会和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迈向生态文明,履行国际公约的进程中,肩负着愈来愈重要的历史使命。通过对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的历史回顾和现状分析,提出了优化布局原则。研究结果表明,水土保持监测站的布局应坚持水土流失类型区全面覆盖,充分利用现有相关监测站点,便于实施自动化监测,有利于长期运行和科学实用的原则。按此原则,全国共设不同侵蚀类型区监测点47个,七大流域、内陆河及较大外流河共选取62个干流监测断面点,55个重要支流监测断面点,42个国家级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分别设1个监测点,由土壤侵蚀监测点、水文监测点、重点防治区监测点构成中国水土保持监测控制站网,实施长期、定位监测。  相似文献   

6.
水土保持监测是水土保持工作的重要基础。通过全面总结近年来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在监测站网标准化创建和优化提升、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等方面取得的成效,提出浙江省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存在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布局有待优化、监测手段和监测设施设备有待提升、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分析的深度和广度不能满足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的需要、监测精度不能满足科学防治水土流失的需要、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滞后、监测评价不准确等问题。结合《关于加强新时代水土保持工作的意见》要求,提出浙江省应从优化全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网建设、加强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测、推进重要河流径流泥沙监测、强化水土流失动态监测等方面全面深化水土保持监测工作,助推新时代水土保持高质量发展。  相似文献   

7.
实施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推进国家生态文明建设重大决策部署的重要支撑。分析了甘肃省水土保持监测机构设置、站点建设、软硬件配置和工作成效等基本情况,指出了目前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提出完善监测体系、夯实组织建设、规范运行维护、强化成果应用等建议,以进一步完善全省水土保持监测体系建设。  相似文献   

8.
水土保持区划可为区域水土保持规划与宏观管理、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在《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确立的原则与方法的基础上,根据全国、全省和九江市水土保持区划划分方法,分析濂溪区各乡镇地形地貌、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防治及经济社会发展等的区域差异,将全区划分为城市人居环境维护区、平原农田防护水质维护区、丘陵保土生态维护区3个五级区,同时基于水土保持功能,提出了各分区的详细水土流失防治布局,为濂溪区及其他区域的水土保持规划与宏观决策,加快推进各地生态文明建设提供重要的参考和借鉴。  相似文献   

9.
杨伟  王剑  李璐  周颖 《水土保持通报》2015,35(6):114-119
[目的]对湖北省水土保持监测站点空间优化布局进行探究,为该区水土保持监测系统的完善、水土保持科学管理与决策提供支撑。[方法]收集湖北省土壤侵蚀相关资料,利用GIS空间分析功能开展湖北省土壤侵蚀强度分级评价,在此基础上应用尺度理论对监测站点进行空间优化布局,并对优化结果进行分析验证。[结果]经过优化研究,湖北省共需布设86个监测点,其中一级尺度12个监测点,二级尺度26个监测点,三级尺度布设48个监测点。经泰森多边形验证,优化后的站点布设合理,控制突出,层次分明。[结论]湖北省丹江口水库周边山地丘陵水质维护保土区、南阳盆地及大洪山丘陵保土农田防护区和鄂渝山地水源涵养保土区水土流失严重,需要在现有基础上进一步增加水土保持监测站点密度;江汉平原及周边丘陵农田防护人居环境维护区等地区水土流失轻微,可适当减少水土流失监测站点数量。  相似文献   

10.
区域水土流失监测是水土保持公报的主要内容,实时掌握区域水土流失情况对我国生态文明建设宏观决策至关重要.基于中国土壤流失方程模型,分别从模型参数、数据获取、侵蚀强度判定等方面分析了区域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方法.以绥德县为例,利用该方法对其进行水土流失监测,并对监测结果进行分析,为县域尺度水土流失遥感定量监测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11.
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是落实十八大以来国家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决策部署的重要基础性工作。介绍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方法的特点,针对工作过程中出现的有关土壤侵蚀因子计算方法、水土流失面积界定、水土流失量计算、动态监测与普查的区别等问题进行了分析,并总结了水土流失动态监测工作需要进一步优化的方面。  相似文献   

12.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党的十八大以来,水土保持工作切实贯彻新发展理念,完善水土保持法律法规体系,积极推进重点区域水土流失综合治理,全面加强预防保护及生态修复,着力提升监测及信息化水平,坚持顶层设计规划引领,深化改革增强活力,水土流失综合防治取得显著成效,为促进生态文明建设、保障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提供了重要支撑。  相似文献   

13.
针对水土流失区生态修复项目具有系统多样性、措施多样化、区域差异性及时效性强等显著特点,从监测原则、监测程序、监测指标、监测方法和监测站点布设等方面建立了一套成熟、完善的生态修复监测体系。  相似文献   

14.
<正>2019年6月28日,水利部举行新闻发布会,正式发布了2018年全国水土流失动态监测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深刻总结人类文明发展规律,将生态文明建设纳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努力建设美丽中国,推进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流失状况是综合反映生态环境质量的重要指标。为及时、全面反映我国水土流失状况,2018年,水利部组织开展了全国水土  相似文献   

15.
基于"全国水土保持监测网络和信息系统建设"项目及相关省(自治区、直辖市)的水土保持工作情况,全国初步建设了818个监测点,但目前这些监测点在布局、结构、运维和整体功能发挥等方面仍存在不足,有待调整、优化和完善。分析了区域监测点布局优化的主要影响因素,认为区域自然地理条件异质性决定了监测点的空间布局与类型结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影响着监测点的密度与结构,物质与人力资源的丰缺影响着监测点建设和升级改造的可行性与功能实现程度。构建了区域监测点布局优化的时空模型、主要指标及其分值、运算法则等,对省级和全国的水土保持监测点布局优化和升级改造具有指导意义,也对相关的资源、环境、生态系统野外监测站点布局的调整、完善具有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简要回顾了重庆市近年来在监测机构和监测站点建设、区域和开发建设项目监测以及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的工作情况.概括总结了包括水土保持监测机构定位,站网布局,区域与开发建设项目监测以及监测能力建设等方面存在的一些共性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探讨了重庆市今后一段时期水土保持监测工作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在《江西省水土保持区划及防治布局研究》确立的原则与方法基础上,根据全国、全省和九江市水土保持区划,分析修水县各乡镇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防治以及经济社会发展等的区域差异,将全县划分为低山丘陵土壤保持区、中低山地生态维护区、城镇人居环境维护区等3个五级区,同时基于水土保持功能提出了3个五级区的防治布局,为修水县水土保持规划与宏观决策,加快推进修水县以及其它区域的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重要借鉴与指导。  相似文献   

18.
本文从福建省近20多年水土流失治理成效分析福建省具有的良好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从生态保护与经济效益存在的矛盾点、尚未治理的水土流失地区和已治理的水土流失现状等分析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提出推进福建省水土保持生态文明建设的新理念、新要求、新目标和新思路。  相似文献   

19.
当前中国经济社会发展遇到了严重的资源环境制约,加快生态文明建设,补齐短板,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时代抉择。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内容,要以生态文明时代的理念、指导思想、目标为指导,创新体制机制,创造新的业绩,为保护和改善生态环境、加快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地方人民政府应将水、土资源保护,水土流失生态环境损害,水土保持生态效益等指标纳入经济社会综合评价体系及政绩考核;在中央部署的生态文明建设目标考核中,各级均要落实水土保持指标的考评,积极探索以水土流失影响综合指数进行综合考评的方法;落实水土保持法关于在水土流失重点预防区和重点治理区,实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水土保持目标责任制和考核奖惩制度的规定,加快推进水土保持目标责任考核,全面实施预防保护,加强江河源头区、重要水源区和水蚀风蚀交错区水土流失预防,充分发挥自然修复作用;加强水土流失严重区、生态脆弱区、贫困山区、革命老区等重点区域的水土流失治理,小流域综合治理要与特色产业、精准扶贫紧密结合,生态清洁小流域建设要与美丽乡村、特色小镇建设相结合,把荒山秃岭改变为绿水青山;划定水土保持生态红线并严格管控,强化生产建设项目水土保持监督管理,建立健全水土保持监测体系,严防人为活动加剧水土流失和生态损害,以信息化、现代化的手段和方法,快速高效服务于社会管理与公共服务,全面提升监管能力和水平,不断提高水土流失防治成效。  相似文献   

20.
辽宁省水土保持规划方略与总体布局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水土保持是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水土保持规划是依法防治水土流失的重要依据和战略部署。为满足生态文明建设的迫切需求,以辽宁省为研究对象,依据区域自然、社会经济及水土流失状况,分析确定了全省水土流失防治方略,在辽宁省水土保持区划的基础上,依据各总体格局区的区域特征、水土流失特点及水土保持需求,研究提出了水土流失防治的总体布局,为全省水土流失防治体系的构建奠定了基础,为地方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指明了方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